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
背景技術:
所謂不干膠打印技術就是在一定壓力下將油墨等物質經印版轉移到背面預涂有膠層的承印材料表面的過程。不干膠打印機正是基于這種技術形成的產品,與普通打印機相比,不干膠打印機具有投資小、見效快、打印方式靈活、功能多等多種有點,其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的商品和條碼等,還可用作電子產品、機械產品等特殊環境下的標牌。
不干膠打印機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其內部元件通電,在長期運行后容易產生多余的熱量,不利于內部器件的運行,而現有的不干膠打印機散熱結構較為簡單,通產在機器表面開若干散熱孔,這種方式不僅不利于散熱機構的快捷安裝拆卸,而且可靠性低,容易積灰進水,各類飛蟲以及水溶液容易通過散熱口進入打印機內部導致打印機損壞,同時,為了便于控制打印機運行,在不干膠打印機中通常利用超聲波進行遙控操作,但現有的超聲波發射電路發射距離不夠,而且可靠性差,從而導致不干膠打印機的實用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包括主體、設置在主體上方的翻蓋、設置在主體下方的底座、設置在主體兩側的散熱管和若干支撐腳,所述支撐腳固定在底座的下方,所述主體的正面設有翻蓋按鈕和標簽出紙口,所述主體的背面設有電源開關,所述底座的背面還設有接口機構,所述翻蓋上設有指示操作機構,所述散熱管與主體連通,所述散熱管內設有過濾散熱機構;
所述過濾散熱機構包括流量計、濾散熱單元、豎向設置的彈簧、水平設置的支桿和若干水平設置的固定凹槽,所述流量計設置在散熱管的入口處,所述固定凹槽設置在散熱管的內側且周向均勻分布在過濾層散熱單元的外側,所述支桿固定在散熱管內,所述彈簧的底端固定在支桿上,所述過濾散熱單元設置在彈簧的頂端,所述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所述過濾散熱單元包括圓環、過濾網、驅動單元、第一壓力傳感器、若干豎向設置的支撐柱和若干連接單元,所述過濾網設置在圓環內,所述驅動單元設置在過濾網的下方,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驅動電機、豎向設置的驅動軸和若干風葉,所述風葉周向均勻分布在驅動軸的外周,所述驅動電機通過驅動軸與風葉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固定在驅動電機的下方且與彈簧的頂端連接,所述連接單元的數量與支撐柱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連接單元周向均勻分布在驅動電機的外周,所述連接單元包括水平設置的連接桿和水平設置的套管,所述驅動電機通過連接桿與套管連接,所述支撐柱的底端固定在套管的上方,所述支撐柱的頂端固定在圓環上;
所述套管的豎向截面的形狀為U形,所述套管內設有固定單元,所述固定單元包括第一線圈、第二線圈、水平設置的固定桿、第二壓力傳感器和玻璃珠,所述第一線圈固定在套管內的底部,所述第二線圈與固定桿連接,所述固定桿通過壓力傳感器與玻璃珠連接,所述玻璃珠設置在固定凹槽內;
所述主體內設有中央處理器和超聲波發射模塊,所述超聲波發射模塊與中央處理器連接,所述流量計、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和驅動電機均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超聲波發射模塊內設有超聲波發射電路,所述超聲波發射電路包括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電感、二極管和超聲發生器,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和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與二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二極管的陽極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通過超聲波發生器與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一電阻外接9V直流電壓電源,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外接9V直流電壓電源,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電感外接9V直流電壓電源,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超聲波發生器與二極管的陰極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液體從散熱管的頂端流入主體造成打印機損壞,所述散熱管的頂端設有防水機構,所述防水機構包括防水罩和若干支桿,所述支桿沿散熱管的中心軸線均勻分布在散熱管的外周,所述支桿的一端固定在散熱管的外側,所述支桿的另一端與防水罩固定連接,所述防水罩覆蓋散熱管的出口。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散熱單元的固定安裝,所述散熱管內設有若干豎向設置的滑動凹槽,所述滑動凹槽的數量與固定凹槽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滑動凹槽設置在固定凹槽的上方,所述滑動凹槽的水平截面的形狀為半圓形,所述半圓形截面的半徑與玻璃珠的半徑相等。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熱空氣從散熱管排出,所述散熱管與主體的連接部分的形狀為圓弧形且向上設置。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撕裂標簽紙,所述標簽出紙口的出口處設有若干鋸齒。
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打印機安放時產生滑動,所述支撐腳的底端設有防滑膠。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不干膠打印機快捷的操作和方便信號接入,所述接口機構包括串口接口、USB接口和電源接口,所述指示操作機構包括電源指示燈、錯誤指示燈、停止按鈕和啟動按鈕。
作為優選,所述超聲波發射器的型號為MA40EIS。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通過改變第二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使其與第一線圈產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力,從而控制固定桿進入或脫離固定凹槽,實現過濾散熱單元方便快捷的安裝拆卸,不僅如此,在超聲波發射電路中,在第一三極管集電極上由電感作為負載電阻,以利于增大激勵電壓,使超聲波發射器能發射較大的功率,同時也有改善其諧振特性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超聲波發生電路的發射距離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散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散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過濾散熱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過濾散熱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的超聲波發射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1.主體,2.翻蓋,3.底座,4.支撐腳,5.散熱管,6.電源開關,7.串口接口,8.USB接口,9.電源接口,10.防滑膠,11.支桿,12.防水罩,13.電源指示燈,14.錯誤指示燈,15.停止按鈕,16.啟動按鈕,17.標簽出紙口,18.鋸齒,19.翻蓋按鈕,20.過濾散熱單元,21.彈簧,22.支桿,23.滑動凹槽,24.固定凹槽,25.圓環,26.過濾網,27.驅動電機,28.驅動軸,29.風葉,30.連接桿,31.套管,32.支撐柱,33.玻璃珠,34.第一壓力傳感器,35.第一線圈,36.第二線圈,37.固定桿,38.第二壓力傳感器,39.流量計,P1.超聲波發射器,VT1.第一三極管,VT2.第二三極管,R1.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L1.電感,VD1.二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7所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包括主體1、設置在主體1上方的翻蓋2、設置在主體1下方的底座3、設置在主體1兩側的散熱管5和若干支撐腳4,所述支撐腳4固定在底座3的下方,所述主體1的正面設有翻蓋按鈕19和標簽出紙口17,所述主體1的背面設有電源開關6,所述底座3的背面還設有接口機構,所述翻蓋2上設有指示操作機構,所述散熱管5與主體1連通,所述散熱管5內設有過濾散熱機構;
所述過濾散熱機構包括流量計39、濾散熱單元、豎向設置的彈簧21、水平設置的支桿22和若干水平設置的固定凹槽24,所述流量計39設置在散熱管5的入口處,所述固定凹槽24設置在散熱管5的內側且周向均勻分布在過濾層散熱單元的外側,所述支桿22固定在散熱管5內,所述彈簧21的底端固定在支桿22上,所述過濾散熱單元20設置在彈簧21的頂端,所述彈簧21處于壓縮狀態;
所述過濾散熱單元20包括圓環25、過濾網26、驅動單元、第一壓力傳感器34、若干豎向設置的支撐柱32和若干連接單元,所述過濾網26設置在圓環25內,所述驅動單元設置在過濾網26的下方,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驅動電機27、豎向設置的驅動軸28和若干風葉29,所述風葉29周向均勻分布在驅動軸28的外周,所述驅動電機27通過驅動軸28與風葉29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34固定在驅動電機27的下方且與彈簧21的頂端連接,所述連接單元的數量與支撐柱32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連接單元周向均勻分布在驅動電機27的外周,所述連接單元包括水平設置的連接桿30和水平設置的套管31,所述驅動電機27通過連接桿30與套管31連接,所述支撐柱32的底端固定在套管31的上方,所述支撐柱32的頂端固定在圓環25上;
所述套管31的豎向截面的形狀為U形,所述套管31內設有固定單元,所述固定單元包括第一線圈35、第二線圈36、水平設置的固定桿37、第二壓力傳感器38和玻璃珠33,所述第一線圈35固定在套管31內的底部,所述第二線圈36與固定桿37連接,所述固定桿37通過壓力傳感器38與玻璃珠33連接,所述玻璃珠33設置在固定凹槽24內;
所述主體1內設有中央處理器和超聲波發射模塊,所述超聲波發射模塊與中央處理器連接,所述流量計39、第一壓力傳感器34、第二壓力傳感器38和驅動電機27均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超聲波發射模塊內設有超聲波發射電路,所述超聲波發射電路包括第一三極管VT1、第二三極管VT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電感L1、二極管VD1和超聲發生器P1,所述第二三極管VT2的發射極和第一三極管VT1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與二極管VD1的陰極連接,所述二極管VD1的陽極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通過超聲波發生器P1與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通過第一電阻R1外接9V直流電壓電源,所述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R2外接9V直流電壓電源,所述第一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通過電感L1外接9V直流電壓電源,所述第一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通過超聲波發生器P1與二極管VD1的陰極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液體從散熱管5的頂端流入主體1造成打印機損壞,所述散熱管5的頂端設有防水機構,所述防水機構包括防水罩12和若干支桿11,所述支桿11沿散熱管5的中心軸線均勻分布在散熱管5的外周,所述支桿11的一端固定在散熱管5的外側,所述支桿11的另一端與防水罩12固定連接,所述防水罩12覆蓋散熱管5的出口。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散熱單元20的固定安裝,所述散熱管5內設有若干豎向設置的滑動凹槽23,所述滑動凹槽23的數量與固定凹槽24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滑動凹槽23設置在固定凹槽24的上方,所述滑動凹槽23的水平截面的形狀為半圓形,所述半圓形截面的半徑與玻璃珠33的半徑相等。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熱空氣從散熱管5排出,所述散熱管5與主體1的連接部分的形狀為圓弧形且向上設置。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撕裂標簽紙,所述標簽出紙口17的出口處設有若干鋸齒18。
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打印機安放時產生滑動,所述支撐腳4的底端設有防滑膠10。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不干膠打印機快捷的操作和方便信號接入,所述接口機構包括串口接口7、USB接口8和電源接口9,所述指示操作機構包括電源指示燈13、錯誤指示燈14、停止按鈕15和啟動按鈕16。
作為優選,所述超聲波發射器P1的型號為MA40EIS。
為了確保散熱管5散熱的可靠性同時方便其內部的過濾散熱單元20快速便捷的安裝拆卸等操作,在過濾散熱機構中,通過給第一線圈35和第二線圈36通電,使兩者之間產生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從而推動固定桿37往套管31外部移動,使玻璃珠33接觸散熱管5內固定凹槽24的底部,通過第二壓力傳感器38監測壓力數據,從而監測第一線圈35和第二線圈36之間的作用力,使固定桿37伸入固定凹槽24內實現過濾散熱單元20的固定,通過過濾網26對空氣中的大型顆粒物、粉塵、飛蟲等雜質進行有效的隔離操作,防止各類雜質進入不干膠打印機內部影響其工作,利用驅動電機27旋轉帶動驅動軸28轉動,使風葉29沿驅動軸28轉動,能夠加快散熱管5中的空氣流通,方便主體1的熱空氣通過散熱管5排出打印機外部,實現散熱降溫功能,有利于打印機內部器件持續穩定的正常運行。隨著過濾網26上附著的灰塵雜質增多,散熱管5內排出的熱空氣逐漸減小,通過流量計39檢測排出的熱空氣流量,當空氣流量減小的一定程度使,改變第二線圈36中電流的方向,使第一線圈35和第二線圈36產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固定桿37往套管31內部收縮離開固定凹槽24,此時原先處于壓縮狀態的彈簧21為恢復原有的長度,對過濾散熱單元20產生向上的作用力,使過濾散熱單元20脫離散熱管5,方便人們對過濾網26上附著的雜質進行清除,實現循環利用。該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通過改變第二線圈36中的電流方向使其與第一線圈35產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力,從而控制固定桿37進入或脫離固定凹槽24,實現過濾散熱單元20方便快捷的安裝拆卸。
該打印機通過超聲波發射模塊進行遠距離操控,為了確保足夠的通訊距離以便于快捷的操作,在超聲波發射電路中,超聲波發生器P1作為反饋元件和電路中晶體管第一三極管VT1、第二三極管VT2組成了強烈正反饋頻率振蕩器,把電振蕩信號轉換為超聲波信號,其振蕩頻率等于超聲波發生器P1的中心頻率40kHz。電路工作時,超聲波發生器P1兩端產生振蕩波形近似于脈沖方波,向接收器發射超聲波信號。該電路中,在第一三極管VT1集電極上由電感L1作為負載電阻,以利于增大激勵電壓,使超聲波發射器P1能發射較大的功率,同時也有改善其諧振特性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超聲波發生電路的發射距離和可靠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不干膠打印機通過改變第二線圈36中的電流方向使其與第一線圈35產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力,從而控制固定桿37進入或脫離固定凹槽24,實現過濾散熱單元20方便快捷的安裝拆卸,不僅如此,在超聲波發射電路中,在第一三極管VT1集電極上由電感L1作為負載電阻,以利于增大激勵電壓,使超聲波發射器P1能發射較大的功率,同時也有改善其諧振特性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超聲波發生電路的發射距離和可靠性。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