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費發票智能蓋章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24814閱讀:555來源:國知局
電費發票智能蓋章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辦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費發票智能蓋章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家電網所開的電費發票分為三聯發票,第一聯發票作為存根聯用于留存備查,第二聯發票寄給用戶作為匯款或收款的原始憑證,第三聯作為記賬聯作為記賬的原始憑證。

由于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需要加蓋國家電網的發票專用章,而國家電網下屬的各地供電局一般采用人工蓋章或者自動蓋章機進行蓋章,而目前的采用的自動蓋章機只適用于單頁紙張進行蓋章,無法自動完成三聯發票的蓋章,并且目前在電費發票蓋章后,采用人工收集蓋好章的發票,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費發票智能蓋章機,解決現有的自動蓋章機無法自動完成三聯發票蓋章和三聯發票收集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電費發票智能蓋章機,包括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和發票收集裝置;所述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包括用于輸送第一聯發票的第一傳送機構、用于輸送第二聯發票的第二傳送機構、用于輸送第三聯發票的第三傳送機構、用于驅動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和第三傳送機構的第一驅動機構、用于控制第一驅動機構間歇運行的第一控制裝置以及用于對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蓋章的蓋章機構,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和第三傳送機構均包括擋板、傳送帶以及驅動傳送帶的至少一個齒 輪,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同步驅動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和第三傳送機構上的齒輪轉動,擋板和傳送帶之間形成用于發票穿過的間隙,所述蓋章機構包括設于第二傳送機構上方的第一發票章、設于第三傳送機構上方的第二發票章、驅動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上下往復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驅動機構間歇運行的第二控制裝置;

所述發票收集裝置包括用于輸送第一聯發票的第四傳送機構、用于輸送第二聯發票和第三發票的第五傳送機構、用于驅動第四傳送機構和第五傳送機構的第三驅動機構、用于控制第二驅動機構間歇運行的第二控制裝置、用于收集第一聯發票的第一收集機構以及用于收集第二聯發票和第三發票的第二收集機構,所述第四傳送機構和第五傳送機構均包括擋板、傳送帶以及驅動傳送帶的至少一個齒輪,所述第三驅動機構同步驅動第四傳送機構和第五傳送機構的齒輪轉動;

所述第一收集機構包括支架、驅動支架往復擺動的第四驅動機構以及設于支架下方的第一收納盒,支架設有用于第一聯發票穿過的導向孔,所述第二收集機構包括設于第五傳送機構末端用于切割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的割刀組件以及設于割刀組件下方的第二收納盒。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具有輸出軸的第一驅動電機和設于第一驅動電機上輸出軸的第一傳動齒輪,所述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以及第三傳送機構上的齒輪通過一根鏈條串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為步進電機,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為控制第一驅動電機間歇性轉動的單片機控制電路。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電機、曲柄滑塊機構以及連接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的連桿,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曲柄與第二驅動電機的輸 出軸相連,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滑塊與連桿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電機、絲桿機構以及連接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的連桿,絲桿機構包括絲桿和被防止轉動的螺母,絲桿與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螺母與連桿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驅動機構為步進電機,所述第四驅動機構與單片機控制電路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割刀組件包括沿發票寬度方向設置的滑軌、滑動連接于滑軌上的滑動塊、設于滑動塊下方的刀片、兩端均連接與滑動塊的傳動鏈條、嚙合于鏈條的至少兩個第二傳動齒輪以及驅動至少一個第二傳動齒輪間歇正反轉的第三驅動電機,所述第三驅動電機為步進電機且與單片機控制電路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割刀組件的下方設有擋塊,所述擋塊具有向下延伸的斜面,該斜面的底部位于第二收納盒的開口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具有罩設于外部的第一箱體,所述發票收集裝置具有罩設于外部的第二箱體,所述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通過第三箱體相連,所述第一箱體與第三箱體通過第一通道連通,所述第二箱體與第三箱體通過第二通道連通,所述第一箱體上設有第一入口,發票由第一入口進入第一箱體后由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和第三傳送機構輸送穿過第一通道進入第三箱體,再由第二通道進入第二箱體后由第四傳送機構和第五傳送機構進行輸送。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的外壁上分別設有用于分開第一聯發票、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的分隔機構,第一箱體上的分隔機構位于第一入口的下方,第二箱體上的分隔機構位于第二通道的下方,所述分隔機構包括兩根固定桿和設于固定桿之間的第一分隔桿、第二分隔桿和第三分隔桿,第一聯 發票靠在第一分隔的外側,第二聯發票從第一分隔桿和第二分隔桿之間穿過,第三聯發票從第二分隔桿和第三分隔桿之間穿過。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設置了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其通過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和第三傳送機構將第一聯發票、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分開輸送,輸送過程中實現了第一聯發票不蓋章,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通過蓋章機構自動完成蓋章,從而實現三聯發票自動連續蓋章的目的,相比目前只能進行單頁紙張蓋章的蓋章機,本實用新型顯著提高了三聯發票的蓋章效率,降低了三聯發票蓋章操作的勞動強度;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發票收集裝置,其通過第四傳送機構將第一聯發票單獨輸送,通過第五傳送機構將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一起輸送,同時通過割刀組件將連續的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一并切割,切割下來的單張第二聯發票和單張第三聯發票落入第二收納盒,實現了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的自動收集整理,而第一聯發票隨第一收集裝置中的支架往復擺動,使得第一聯發票自動折疊落入第一收納盒中,如此,實現了三聯發票的自動收集整理,顯著提高了發票收集的效率。

2.由于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以及第三傳送機構的齒輪通過一根鏈條串接,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第一傳動齒輪時,即可帶動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以及第三傳送機構同步運動,實現了第一聯發票、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同步輸送,這樣的傳動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故障率低和效率高的優點;

3.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通過連桿連接為一體,第二驅動電機通過曲柄滑塊機構將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的旋轉運動轉化為驅動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 票章一起上下往復運動的直線運動,結構簡單可靠,使得蓋章過程十分穩定;

4.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通過連桿連接為一體,第二驅動電機通過絲桿機構驅動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一起上下往復運動的直線運動,使的蓋章過程運動穩定且噪音很低;

5.通過第三驅動電機驅動至少一個第二傳動齒輪間歇正反轉,使得傳動鏈條帶動滑動塊沿滑軌往復滑動,刀片隨滑動塊進行一次往復運動時,就可以對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完成兩次切割,切割過程運行并且切割效率很高;

6.由于割刀組件的下方設有擋塊,而擋塊上設置了斜面,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被刀片切割后下落,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沿斜面作用下滑,通過斜面自動落入第二收納盒,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受斜面作用,下落過程不容易被空氣吹亂,切割下來的每組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將會以同樣的姿態落入第二收納盒,實現了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非常整齊的堆疊在第二收納盒中;

7.通過設置罩設于外部的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用于保護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和發票收集裝置中的機構,而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通過第三箱體相連,使得三聯發票在通過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完成蓋章后,并且在進入發票收集裝置進行切割和收集整理之前,可以通過在第三箱體進行彎折形成三聯發票的預留量,防止自動化發票蓋章機和發票收集裝置運行節奏有細微差異對三聯發票產生拉扯而導致發票損壞的情況發生;

8.通過在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的外壁上設置分隔機構,而第一箱體上的分隔機構位于第一入口的下方,第二箱體上的分隔機構位于第二通道的下方,這樣,第一聯發票、第二聯發票和第三聯發票在進入第一箱體或第二箱體之前,就可以通過分隔機構上的第一分隔桿、第二分隔桿和第三分隔桿分隔開來,防止三 聯發票在傳輸時由于粘連導致撕扯損壞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是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中B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1中C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割刀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分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4所示,電費發票智能蓋章機,包括自動化發票蓋章機1、發票收集裝置2和連接裝置3,自動化發票蓋章機1具有罩設于外部的第一箱體1a,發票收集裝置2具有罩設于外部的第二箱體2a,連接裝置3具有罩設于外部的第三箱體3a,第一箱體1a與第二箱體2a通過第三箱體3a相連形成整體的箱體。

自動化發票蓋章機1包括用于輸送第一聯發票41的第一傳送機構11、用于輸送第二聯發票42的第二傳送機構12、用于輸送第三聯發票43的第三傳送機構13、用于驅動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的第一驅動機構14、用于控制第一驅動機構14間歇運行的第一控制裝置以及用于對第二聯發票12和第三聯發票13蓋章的蓋章機構15,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均包括擋板111、傳送帶112以及驅動傳送帶112的至少一個齒輪113,第一驅動機構14同步驅動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 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上的齒輪113轉動,擋板111和傳送帶112之間形成用于發票穿過的間隙114,蓋章機構15包括設于第二傳送機構12上方的第一發票章151、設于第三傳送機構13上方的第二發票章152、驅動第一發票章151和第二發票章152上下往復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153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驅動機構153間歇運行的第二控制裝置;

發票收集裝置2包括用于輸送第一聯發票41的第四傳送機構21、用于輸送第二聯發票42和第三發票33的第五傳送機構22、用于驅動第四傳送機構21和第五傳送機構22的第三驅動機構23、用于控制第二驅動機構23間歇運行的第二控制裝置、用于收集第一聯發票41的第一收集機構24以及用于收集第二聯發票42和第三發票33的第二收集機構25,第四傳送機構21和第五傳送機22構均包括擋板211、傳送帶212以及驅動傳送帶212的至少一個齒輪213,第三驅動機構23同步驅動第四傳送機構21和第五傳送機構22的齒輪213轉動;

第一收集機構24包括支架241、驅動支架241往復擺動的第四驅動機構242以及設于支架241下方的第一收納盒243,支架241設有用于第一聯發票41穿過的導向孔2411,第二收集機構25包括設于第五傳送機構22末端用于切割第二聯發票42和第三聯發票43的割刀組件251以及設于割刀組件251下方的第二收納盒252。

為了防止第一聯發票11、第二聯發票12和第三聯發票13拉扯損壞,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需要同步運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第一驅動機構14包括具有輸出軸的第一驅動電機141和設于第一驅動電機141輸出軸上的第一傳動齒輪142,第一傳動齒輪142與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以及第三傳送機構13上的齒輪113通過一根鏈條115串接。

由于第一聯發票11、第二聯發票12和第三聯發票13為連續的三聯發票, 每張第二聯發票12和第三聯發票13蓋章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需要間歇性輸送發票時,也就是說將每張第二聯發票12和第三聯發票13輸送至蓋章裝置15對應的位置后,第一驅動電機141需要停止運行一定的時間完成蓋章操作,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第一驅動電機141為步進電機,第一控制裝置為控制第一驅動電機間歇性轉動的單片機控制電路,單片機控制電路控制步進電機間歇性轉動采用的是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技術方案,第一驅動電機141間歇性運行和停止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單片機參數進行調節,本實用新型對單片機控制電路不做展開贅述。

與上述同樣的方式,第三驅動機構23同樣包括具有輸出軸的步進電機和設于該步進電機輸出軸上的傳動齒輪,該傳動齒輪與第四傳送機構21和第五傳送機構22上的齒輪213通過一根鏈條214串接,而第三驅動機構23的步進電機同樣通過單片機控制,實現間歇性運行和停止,第三驅動機構23的間歇性運行和停止時間通過設置單片機參數進行調節,以實現第四傳送機構21和第五傳送機構22傳輸三聯發票的節奏與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傳輸三聯發票的節奏保持一致。

第二驅動機構153包括第二驅動電機1531、絲桿機構1532以及連接第一發票章151和第二發票章152的連桿1533,絲桿機構1532包括絲桿1532a和被防止轉動的螺母1532b,絲桿1532a與第二驅動電機1531的輸出軸相連,螺母1532b與連桿1533相連,第二控制裝置為上述的單片機控制電路,控制第二驅動電機1531間歇性轉動;當第二聯發票42的蓋章位置被輸送至第一發票章151的正下方、第三聯發票43的蓋章位置被輸送至第二發票章152的正下方時,第一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和第三驅動電機同步停止,此時,第二控制裝置控制第二驅動電機1531運行,第一發票章151和第二發票章152運行 至最大行程時,完成第二聯發票42和第三聯發票43的蓋章操作,之后第一發票章151和第二發票章152返回運動直至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控制裝置控制第二驅動電機1531停止,第一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和第三驅動電機同步啟動運行,如此循環實現自動蓋章。

第四驅動機構242為步進電機,第四驅動機構242與單片機控制電路相連,第四驅動機構242也是通過單片機控制來實現支架241間歇性的往復擺動,由于第一聯發票41未經過切割,呈連續的發票聯,相鄰兩張第一聯發票41之間具有折線,通過支架241間歇性的往復擺動,控制第一聯發票41翻折堆疊,從而使得第一聯發票41被整齊的收集于第一收納盒243中。

第一箱體1a與第三箱體3a通過第一通道3b連通,第二箱體2a與第三箱體3a通過第二通道3c連通。第一箱體1a上設有第一入口1b,發票由第一入口1b進入第一箱體1a后由第一傳送機構11、第二傳送機構12和第三傳送機構13輸送穿過第一通道3b進入第三箱體3a,再由第二通道3c進入第二箱體2a后由第四傳送機構21和第五傳送機構22進行輸送。

如圖1、圖4和圖5所示,割刀組件251包括沿發票寬度方向設置的滑軌2511、滑動連接于滑軌251上的滑動塊2512、設于滑動塊2512下方的刀片2513、兩端均連接與滑動塊2512的傳動鏈條2514、嚙合于鏈條2514的至少兩個第二傳動齒輪2515以及驅動至少一個第二傳動齒輪2515間歇正反轉的第三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為步進電機且與單片機控制電路相連,第三驅動電機通過單片機控制進行間歇性轉動,實現刀片2513往復切割第二聯發票42和第三聯發票43。

割刀組件251的下方設有擋塊26,擋塊26具有向下延伸的斜面261,該斜面261的底部位于第二收納盒252的開口上方。

如圖1和圖6所示,第一箱體1a和第二箱體1b的外壁上分別設有用于分開第一聯發票41、第二聯發票42和第三聯發票43的分隔機構5,第一箱體1a上的分隔機構5位于第一入口1b的下方,第二箱體2a上的分隔機構5位于第二通道的下方,分隔機構5包括兩根固定桿51和設于固定桿51之間的第一分隔桿52、第二分隔桿53和第三分隔桿54,第一聯發票41靠在第一分隔52的外側,第二聯發票42從第一分隔桿52和第二分隔桿53之間穿過,第三聯發票43從第二分隔桿53和第三分隔桿54之間穿過。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電機、曲柄滑塊機構以及連接第一發票章和第二發票章的連桿,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曲柄與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滑塊與連桿相連。

以上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做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