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及其封蓋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85367閱讀:469來源:國知局
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及其封蓋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及其封蓋組件,其中的墨水匣包含匣體及封蓋組件,該封蓋組件包含蓋體、供墨孔洞、定位扣環、橡膠環、金屬導墨柱及薄膜結構,蓋體對應于匣體而設置,且具有貫穿的供墨孔洞及透氣孔洞;定位扣環設置于供墨孔洞上;薄膜結構設置于供墨孔洞中;金屬導墨柱為一體成形的結構,并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當無須補充墨水時,薄膜結構將供墨孔洞完全密封,當欲注墨時,將金屬導墨柱設置于供墨孔洞中,與定位扣環卡合,并刺穿薄膜結構,再透過金屬導墨柱底部的二橡膠環,以密封供墨孔洞,并連接于連續供墨裝置,以進行連續供墨作業。
【專利說明】
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及其封蓋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墨水匣,尤指一種具有可透氣、雙層密封及可達內外壓力平衡的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及其封蓋組件。
【【背景技術】】
[0002]—般而言,噴墨打印機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種噴墨媒體等優點,廣受消費大眾歡迎,但噴墨打印機使用一段時日后,便會因墨水匣的墨水耗盡而須更換墨水匣,目前常見的更換方法是丟棄舊有的墨水匣再安裝全新的墨水匣以提供墨水,此舉不但造成墨水匣體的浪費,且因墨水匣的價格昂貴而無形地增加了使用者的開銷。為了節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資源浪費,重復使用同一個墨水匣的連續供墨系統便因應而生。
[0003]現有的連續供墨系統皆為外置式連續供墨系統,其是于噴墨打印機外設置一打印匣體,并借由管線連接打印匣體及噴墨打印機內部的墨水匣,利用真空導墨的原理將墨水自打印匣體導入墨水匣中,再透過目視觀察打印匣體的墨水耗用情形以適時補充墨水至打印匣體中,便可達成墨水匣供墨不間斷的連續供墨目的。
[0004]已知打印匣體的補墨方式是由設置于打印匣體頂部的墨水導入口注入打印匣體內,使墨水由打印匣體的頂部往底部逐漸往下擴散,因此注入的墨水量必須累積一定程度后才能進行供墨,且墨水補充的速度必須大于打印匣體供墨的速度,否則將產生供墨緩慢的情形,而嚴重影響噴墨打印機的墨水匣的噴墨速度及打印品質。
[0005]此外,市售的連續供墨打印機的噴匣體內部大部分具有壓力調節機構,透過壓力調節機構調節噴匣體內部的壓力,以避免運送墨水的過程中受到高低溫差及輸送過程中造成的振動而產生內壓力,以減少墨水因內壓力而溢出的情形。然而,前述的壓力調節機構并無法非常迅速調節內部壓力,且無法精確地將內部壓力差調整至與外部壓力完全相同,一旦墨水匣內產生較高之內壓力時,壓力調節機構無法及時調整內外壓力差,墨水仍會有溢出的疑慮。
[0006]再者,部分市售的連續供墨打印機的噴匣體是預埋導墨針于其中,再借由插入導墨柱使噴匣體內產生密閉空間,以供墨水流動而不溢出,如此的設置方式的組裝過程復雜,且預埋的導墨柱受壓力容易歪斜,亦不易更換預埋的導墨柱,導致導墨效果不佳。
[0007]有鑒于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前述已知技術缺失的墨水匣,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已知連續供墨打印機的補墨方式易造成墨水溢出,以及解決已知連續供墨打印機的壓力調節機構無法及時調整內外壓力差的問題,并同時避免連續供墨打印機須預埋導墨針于匣體而導致組裝過程復雜及導墨柱受力容易歪斜的情形,有效率地進行連續快速供墨作業。
[0009]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墨水匣,適用于一連續供墨系統包含:一匣體;以及一封蓋組件,包含:一蓋體,對應于該匣體而設置,且具有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供墨孔洞及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透氣孔洞;至少一定位扣環,對應固定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上;至少一橡膠環,對應固定設至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至少一金屬導墨柱,為一體成型的結構,選擇性地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其內部具有一導墨流道,其末端的柱壁上具有一導墨孔洞;以及至少一薄膜結構,對應固定設置于該每一該供墨孔洞處,以封閉該供墨孔洞;當欲進行連續供墨時,將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對應于所欲設置的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刺穿其內設置的該薄膜結構,以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與該至少一定位扣環相卡合,且可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與一連續供墨裝置相連通,俾進行連續供墨作業。
[0010]每一該金屬導墨柱具有一貫穿的供墨流道。
[0011]該蓋體更具備至少一透氣通道,且每一該透氣通道分別與每一該供墨孔洞相連通,當每一該金屬導墨柱設置于該供墨孔洞時,該至少一橡膠環則阻隔該透氣通道,借以密封該透氣通道及該供墨孔洞。
[0012]該匣體內部具有一墨室。
[0013]該金屬導墨柱的末端是為一錐形結構。
[0014]該金屬導墨柱的材質是為鋼材。
[0015]—種封蓋組件,適用于一連續供墨系統的一墨水匣,該墨水匣包含一匣體,該封蓋組件包含:
[0016]—蓋體,對應于該匣體而設置,且具有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供墨孔洞及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透氣孔洞;
[0017]至少一定位扣環,對應固定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上;
[0018]至少一橡膠環,對應固定設至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
[0019]至少一薄膜結構,對應固定設置于該每一該供墨孔洞處,以封閉該供墨孔洞;以及
[0020]至少一金屬導墨柱,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對應插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及該至少一橡膠環中,其該金屬導墨柱具有一柱壁上具有一定位扣件,其內部具有一導墨流道,其末端的柱壁上具有一導墨孔洞;
[0021]當欲進行連續供墨時,將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對應于所欲設置的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刺穿其內設置的該薄膜結構,以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與該至少一定位扣環相卡合,且可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與一連續供墨裝置相連通,以進行連續供墨作業。
[0022]每一該定位扣環是為一環型結構。
[0023]該蓋體更具備至少一透氣通道,且每一該透氣通道分別與每一該供墨孔洞相連通,以使墨水匣內外壓力平衡。
[0024]本實用新型主要透過封蓋組件的蓋體上設置的供墨孔洞及透氣孔洞以進行供墨及調節壓力,并借由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的薄膜結構,于無需進行供墨時密封該供墨孔洞,且透過透氣孔洞以調節匣體內外的壓力,使匣體達壓力平衡,避免墨水溢出;而當需補充墨水時,將金屬導墨柱插設于供墨孔洞中,并刺穿該薄膜結構,透過金屬導墨柱的橡膠環以將金屬導墨柱緊密固定于供墨孔洞中,同時更封閉供墨孔洞及透氣通道,當墨水由金屬導墨柱注入匣體內時,更可透過透氣孔洞以調節匣體內的壓力,故可達到使墨水快速且有效率地注入匣體內的功效,且本實用新型的一體成型的金屬導墨柱容易替換,并可避免預埋的導墨柱受壓力容易歪斜,而導致導墨效果不佳的問題,另透過將供墨孔洞設置于金屬導墨柱的柱體側壁上,使其于刺穿薄膜結構時不會被殘留物所阻塞,進而可提升連續供墨作業的供墨效率,并維持墨水匣的噴墨速度及打印品質。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之外觀示意圖。
[0026]圖2為圖1所示的封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圖2所示的硅膠封蓋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圖2所示的金屬導墨柱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9]【符號說明】
[0030]1:墨水匣
[0031]10:匣體
[0032]11:封蓋組件
[0033]110:蓋體
[0034]I 1a:供墨孔洞
[0035]I 1b:透氣孔洞
[0036]I 1c:透氣通道
[0037]111:定位扣環
[0038]113:金屬導墨柱
[0039]113a:導墨流道
[0040]113b:導墨孔洞[0041 ]114:薄膜結構
[0042]115、115a、115b:橡膠環
[0043]12:電路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44]體現本實用新型特征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后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的用,而非架構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0045]請參閱圖1,其是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之外觀示意圖。如圖1所示,墨水匣I是適用于一連續供墨系統(未圖示)中,且包括匣體10及封蓋組件11,于本實施例中,匣體10的一側面上更設置有電路板12,但不以此為限。封蓋組件11則由蓋體110、至少一定位扣環111及至少一金屬導墨柱113所構成。蓋體110主要是對應設置并封蓋于匣體10的上,且具有至少一個貫穿蓋體的供墨孔洞IlOa及至少一個貫穿蓋體的透氣孔洞110b,且透氣孔洞IlOb的數量及位置是對應供墨孔洞110a。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蓋體110上共具有3個供墨孔洞110a,故其亦具有3個透氣孔洞I 1b,于此實施例中,金屬導墨柱113的數量是對應于供墨孔洞IlOa的數量,即其具有3個金屬導墨柱113,然為了方便說明,僅顯示單一的金屬導墨柱113,但其數量并不以此為限,其是可依實施狀態而任施變化。以及,每一定位扣環111則對應設置于供墨孔洞IlOa的上,以輔助定位的用,且每一供墨孔洞IlOa中更具有一薄膜結構114(如圖3所示),當無須補充墨水時,薄膜結構114完全密封供墨孔洞110a,使墨水不由供墨孔洞IlOa溢出;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113可選擇性地設置于供墨孔洞IlOa中,且每一金屬導墨柱113可與定位扣環111卡合固定,當欲進行連續供墨時,將金屬導墨柱113設置于對應的供墨孔洞IlOa中,并與定位扣環111相卡合,并刺穿薄膜結構114,使金屬導墨柱113固定于橡膠環115中(如圖4所示),并使金屬導墨柱113與連續供墨裝置(未圖示)相連通,俾進行連續供墨作業。
[0046]請同時參閱圖2及圖3,圖2是為圖1所示的封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為圖2所示的硅膠封蓋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蓋體110具有3個貫穿蓋體的供墨孔洞IlOa及3個貫穿蓋體的透氣孔洞110b,且于本實施例中,每一透氣孔洞IlOb是鄰設于供墨孔洞IlOa的側邊,但不以此為限。每一定位扣環111均對應固定設置于其所對應的供墨孔洞IlOa的上。于一些實施例中,定位扣環111可為但不限為環形結構。如圖2及圖3所示,于本實施例中,金屬導墨柱113是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于使用時穿設于供墨孔洞IlOa中,由于供墨孔洞IlOa的數量為3個,故金屬導墨柱113的數量亦為3,且每一金屬導墨柱113均對應設置于供墨孔洞IlOa中,并具有一供墨流道113a,用以輸送墨水。于本實施例中,金屬導墨柱113是為一體成型的長形柱狀結構,以金屬材料制成,例如:鋼材,但不以此為限,且如圖所示,金屬導墨柱113更具有一導墨孔洞113b,設置于其柱體的側壁上,并與供墨流道113a相連通(如圖4所示),用以將墨水自供墨流道113a補注至匣體10的墨室(未圖示)內,而金屬導墨柱113的末端為一錐形結構,用以刺穿薄膜結構114,并深入匣體10內的墨室(未圖示)中。此外,如圖3所示,蓋體110更具有至少一透氣通道110c,且每一透氣通道IlOc均與供墨孔洞IlOa相連通,用以平衡墨匣10內外的壓力。
[0047]如圖2所示,于本實施例中,透氣孔洞IlOb是鄰設于供墨孔洞IlOa的一側,用以進一步調節匣體10內外的壓力,使的達到壓力平衡,亦可避免墨水溢出,此透氣孔洞IlOb直接連通于匣體10內部及外部,可迅速地因應壓力變化而進行調節,并精確地將內部壓力差調整至與外部壓力完全相同,即使匣體10產生較高之內壓力亦可迅速調節達到平衡,使墨水無溢出的疑慮,并可避免已知使用壓力調節機構進行調節造成無法非常迅速調節內部壓力的功效。
[0048]請參閱圖3,封蓋組件11具有3個薄膜結構114,每一薄膜結構114均對應于供墨孔洞IlOa而設置,如圖3所示,薄膜結構114是連接于供墨孔洞IlOa之內壁上,借此密封供墨孔洞110a,并可以防止墨水受到內部壓力變化而自供墨孔洞IlOa漏出,且于進行連續供墨時,再以金屬導墨柱113刺穿薄膜結構114,可使墨水于金屬導墨柱113中流動,如此一來,于未供墨時便不須額外設置封蓋元件以密封該匣體,不但提升使用的便利性,更節省額外制造封蓋元件的成本。于本實施例中,薄膜結構的材料是為娃樹脂(s i I icone),但不以此為限。
[0049]請參閱圖4,圖4是為圖2所示的金屬導墨柱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于本實施例中,金屬導墨柱113是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其包含導墨流道113a及導墨孔洞113b,導墨流道113a為一貫穿金屬導墨柱113內部的結構,用以輸送墨水,導墨孔洞113b則設置于金屬導墨柱113柱體的側壁上,為一橢圓形的孔洞,但其形狀并不以此為限,用以將墨水自導墨流道113a中注入墨匣10的墨室中,借由插入此一體成型的金屬導墨柱113,而可使橡膠環115完全密封該匣體,以產生密閉空間,故墨水僅會于金屬導墨柱113及匣體10之間流動而不溢出,如此的設置方式不需預埋導墨針于匣體10中,不但可簡化復雜的組裝過程,并使金屬導墨柱113更容易替換,更可達到避免預埋的導墨柱受壓力容易歪斜導致導墨效果不佳的功效。此外,已知的導墨針的導墨孔洞是設置于導墨針的最底部,若以此結構刺穿薄膜結構,則容易造成部分薄膜殘留于導墨針內部,導致導墨效果不佳,然于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金屬導墨柱113的導墨孔洞113b是設置于金屬導墨柱113柱體的側壁上,于刺穿薄膜結構時,不易使產生殘留物于導墨流道113a中,達到避免因薄膜殘留物導致導墨效果不佳的功效。且于本實施例中,金屬導墨柱113的底部為一錐形結構,俾利于刺穿薄膜結構114,但不以此為限。
[0050]請繼續參閱圖4,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封蓋組件11的金屬導墨柱113設置于供墨孔洞IlOa內時,其內部的供墨流道113a是可與匣體10相連通,借以將墨水輸送至匣體10的墨室(未圖示)中。于本實施例中,當金屬導墨柱113設置于對應的供墨孔洞IlOa內,是可與定位扣環111相卡合,且蓋體110的供墨孔洞IlOa的周緣設置有兩組橡膠環115,該兩組橡膠環115可輔助使金屬導墨柱113更穩固、且更緊密地設置于供墨孔洞IlOa中。此外,與供墨孔洞IlOa相連通的透氣通道IlOc的上方是由橡膠環115a所阻隔,故該橡膠環115a可阻隔并封閉透氣通道110c,此時,與透氣通道I 1c相對的另一側,其供墨孔洞I 1a之內部空間亦由橡膠環115所封閉,是以當金屬導墨柱113設置于供墨孔洞IlOa內時,其可借由該兩組橡膠環115以封閉供墨孔洞IlOa及與的連通的透氣通道110c,如此以構成壓力平衡的狀態,而可由金屬導墨柱113與一連續供墨裝置(未圖示)的供墨管(未圖示)連接,進而以進行連續供墨作業,且不會產生溢墨的情形。
[005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連續供墨系統的墨水匣及其封蓋組件,主要透過封蓋組件的蓋體上設置的供墨孔洞及透氣孔洞以進行供墨及調節壓力,并借由設置于供墨孔洞中的薄膜結構,于無需進行供墨時密封該供墨孔洞,且透過透氣孔洞以調節匣體內外的壓力,使匣體達壓力平衡,避免墨水溢出;而當需補充墨水時,將金屬導墨柱插設于供墨孔洞中,并刺穿該薄膜結構,透過金屬導墨柱的橡膠環以將金屬導墨柱緊密固定于供墨孔洞中,同時更封閉供墨孔洞及透氣通道,當墨水由金屬導墨柱注入匣體內時,更可透過透氣孔洞以調節匣體內的壓力,故可達到使墨水快速且有效率地注入匣體內的功效,且本實用新型的一體成型的金屬導墨柱容易替換,并可避免預埋的導墨柱受壓力容易歪斜,而導致導墨效果不佳的問題,另透過將供墨孔洞設置于金屬導墨柱的柱體側壁上,使其于刺穿薄膜結構時不會被殘留物所阻塞,進而可提升連續供墨作業的供墨效率,并維持墨水匣的噴墨速度及打印品質。
[0052]本實用新型得由熟知此技術的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范圍所欲保護者。
【主權項】
1.一種墨水匣,適用于一連續供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匣體;以及 一封蓋組件,包含: 一蓋體,對應于該匣體而設置,且具有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供墨孔洞及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透氣孔洞; 至少一定位扣環,對應固定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上; 至少一橡膠環,對應固定設至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 至少一薄膜結構,對應固定設置于每一該供墨孔洞處,以封閉該供墨孔洞;以及至少一金屬導墨柱,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對應插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及該至少一橡膠環中,其該金屬導墨柱內部具有一導墨流道,其柱體的側壁上具有一導墨孔洞; 當欲進行連續供墨時,將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對應于所欲設置的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刺穿其內設置的該薄膜結構,以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與該至少一定位扣環相卡合,且可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與一連續供墨裝置相連通,以進行連續供墨作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匣,其特征在于,每一該金屬導墨柱具有一貫穿的供墨流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匣,其特征在于,該蓋體更具備至少一透氣通道,且每一該透氣通道分別與每一該供墨孔洞相連通,當每一該金屬導墨柱設置于該供墨孔洞時,該至少一橡膠環則阻隔該透氣通道,借以密封該透氣通道及該供墨孔洞。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匣,其特征在于,該匣體內部具有一墨室。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匣,其特征在于,該金屬導墨柱的末端是為一錐形結構。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匣,其特征在于,該金屬導墨柱的材質是為鋼材。7.—種封蓋組件,適用于一連續供墨系統的一墨水匣,該墨水匣包含一匣體,其特征在于,該封蓋組件包含: 一蓋體,對應于該匣體而設置,且具有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供墨孔洞及至少一貫穿該蓋體的透氣孔洞; 至少一定位扣環,對應固定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上; 至少一橡膠環,對應固定設至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 至少一薄膜結構,對應固定設置于每一該供墨孔洞處,以封閉該供墨孔洞;以及至少一金屬導墨柱,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對應插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及該至少一橡膠環中,其該金屬導墨柱具有一柱壁上具有一定位扣件,其內部具有一導墨流道,其末端的柱壁上具有一導墨孔洞; 當欲進行連續供墨時,將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對應于所欲設置的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刺穿其內設置的該薄膜結構,以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設置于該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與該至少一定位扣環相卡合,且可使該至少一金屬導墨柱與一連續供墨裝置相連通,以進行連續供墨作業。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封蓋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定位扣環是為一環型結構。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封蓋組件,其特征在于,該蓋體更具備至少一透氣通道,且每一該透氣通道分別與每一該供墨孔洞相連通,以使墨水匣內外壓力平衡。
【文檔編號】B41J2/175GK205467930SQ20162023094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4日
【發明人】羅進添
【申請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