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

文檔序號:2601000閱讀:103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貝類進行標記的方法。特別適合于對鮑、扇貝、文蛤、牡蠣等貝殼貝類進行跟蹤觀察時使用。
背景技術
標志(tagging)技術是一種研究海洋動物活動及資源情況的方法,以魚類為例,通常是先在魚體做上標志,然后通過重新捕獲標志魚,根據標志放流記錄和重捕記錄,繪制魚類標志放流和重捕的分布圖,以推測魚類游動的方向、路線、范圍和速度等;若進一步結合魚體長度、重量和年齡資料,則可研究魚類的生長和死亡規律,以及檢驗增殖放流的效果等。此外,根據魚類標志放流的結果還可估算魚類種群數量的變動。標志技術除應用于經濟魚類外,還用于蟹類、蝦類、貝類和鯨等各種海洋動物。
標志技術有體外標記法和體內標記法兩種。體外標記法包括切鰭法、剪棘法、顏料標記法(具體有染色法、入墨法、熒光色素標記法等。體內標記法包括金屬線碼標記(CWT)法、被動整合雷達(PIT)法、檔案式標記法、分離式衛星標記法、生物遙測標記法等。體外標記法費用低廉,但是往往操作復雜,對生物體損傷較大,且保存率低,對小個體不適用,同時現有的體外標記法都是應用在魚類和蟹類上,在貝類上應用較少。而體內標記法雖然保存率較高,但是費用昂貴,如分離式衛星標記法中平均每枚衛星標志的費用高達6000美元,因此要有大量配套經費的投入方才可行。在貝類的標志技術研究上,國內研究甚少,國外的研究多采用掛牌標記法,標志牌多數采用刻有標志的塑料牌,然后用瞬間膠粘劑將標志牌粘在貝殼上。但是采用這種方法,由于所使用的瞬間膠粘劑耐濕與耐水性較差,且膠層的脆性較大,標志物在海水的浸泡下,往往容易脫落,因此保存率較低,另外瞬間膠粘劑的主要成分為α-氰基丙烯酸乙酯,而在工業上多采用氰乙酸酯與甲醛反應來合成α-氰基丙烯酸酯,需用催化劑甲醛和苯等有毒溶劑,因此對操作者及被標志的貝類自身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不良影響。1986年小池康之等曾采用將標志牌用細絲穿過鮑的第2呼吸孔進行標志,采用這種方法雖然標志的保存率高,但是對鮑自身的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毒,使用效率高且對被標志貝類自身生長發育無影響的貝類的標記方法。
本發明的具體步驟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水處理除去貝類表面的附著物。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除去貝類表面的附著物的貝類表面待標記區域涂抹酸蝕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貝類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類進行機械嵌合的接觸面。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結劑,將粘結劑在貝類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
5)用冷風吹干粘結劑。
將已做好標記的貝類移入培養場所或海域,即可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所述的貝類主要指鮑、扇貝、文蛤、牡蠣、貽貝、櫛江瑤和西施舌等貝殼貝類。
在步驟1)中,所述的除去貝類貝殼表面的附著物可使用蘸有無水乙醇或醫用酒精的脫脂棉球擦拭貝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在步驟2)中,所述的酸蝕溶液最好是濃度為30%~70%的磷酸溶液,酸蝕處理的時間最好為1~10min。
在步驟4)中,所述的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按質量百分比,粘結粉的組成及其含量為三氧化二鋁(Al2O3)15%~25%,氟化鈣(CaF2)20%~30%,磷酸鋁(AlPO4)5%~15%,氧化鋅(ZnO)5%~15%,二氧化硅(SiO2)20%~25%,氟化鈉(NaF)0~5%;按質量百分比,粘結液的組成及其含量為聚丙烯酸40%~45%,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5%~15%,蒸餾水40%~50%。按質量比,粘結粉∶粘結液=(1~10)∶1。所述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粘結粉的制備將三氧化二鋁、氟化鈣、磷酸鋁、氧化鋅、二氧化硅和氟化鈉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制成粘結粉。
(2)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稱重,在水浴中攪拌溶解,制成粘結液。
(3)按質量比粘結粉∶粘結液=(1~10)∶1。
在制備粘結粉時,高溫爐的溫度為1000~1800℃,最好為1200℃。研磨過50~150目篩網,最好過100目篩網。在制備粘結液時,水浴的溫度為40~55℃。
與現有的貝類標記方法相比,本發明由于使用無水乙醇對貝類待標記區域進行脫水處理,再用酸蝕溶液對待標記區域進行酸蝕處理,形成供粘結劑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最后粘上事先做成各種圖案和數字形式的標記牌作為標記信息。因此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優點1、標記工作所使用的粘結液具有無刺激、無致癌性和致畸變等特點,生物安全性高,對操作人員和被標志物均無毒性,對被標志貝類自身生長發育無影響。2、標記操作步驟簡便,工作效率高,方便進行大規模的貝類標記工作。3、標記步驟無特殊的操作要求,能滿足科研人員在野外進行標記工作需要。4、標志的保存率高,粘結劑能有效與被標志貝類的貝殼表面形成緊密粘結,對標志物有較強的粘結力,保證標志信息長時間粘結在貝殼表面。標記好的貝類即可移入生長環境中進行長期連續跟蹤觀察。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標記方法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水處理除去鮑殼表面的附著物,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擦拭鮑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待標記區域涂抹濃度為37%的磷酸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鮑殼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處理時間4min。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粉液比=5∶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稠度適中的粘結劑。使用雕刻刀迅速蘸取部分調和好粘結劑在貝殼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均勻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標記牌事先做成數字形式(1、2、3、4……)作為標記信息。
5)迅速用冷風吹干粘結劑,將已做好標記的鮑移入養殖池中,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對鮑進行標記后,與未做標記的鮑進行同池養殖,在確保養殖條件與環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被標記鮑和未做標記鮑的生長速度和存活率進行連續跟蹤測量與觀察。
經過連續6個月的跟蹤測量與觀察,標記保存率達95%。標記組鮑的生長速度和存活率與同池養殖的未做標記鮑相比差異不顯著,標記對鮑本身的生長發育無影響。
實施例2標記方法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鈣處理除去鮑殼表面的附著物,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擦拭鮑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待標記區域涂抹濃度為45%的磷酸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鮑殼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處理時間7min。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粉液比=4∶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稠度適中的粘結劑。使用雕刻刀迅速蘸取部分調和好粘結劑在貝殼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均勻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標記牌事先做成文字形式(A、B、C、D……)作為標記信息。
5)迅速用冷風吹干粘結劑,將已做好標記的鮑移入養殖池中,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對海區吊養的鮑進行的標記后,與未做標記的吊養鮑在在相同海區條件下,對被標記鮑和未做標記鮑的生長速度和存活率進行連續跟蹤測量與觀察。
經過連續10個月的跟蹤測量與觀察,標記保存率達96%。標記組鮑的生長速度和存活率與同一海區養殖的未做標記鮑相比差異不顯著,標記對鮑本身的生長發育無影響。
實施例3標記方法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水處理除去扇貝殼表面的附著物,使用蘸有醫用酒精的脫脂棉球擦拭扇貝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待標記區域涂抹濃度為30%的磷酸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扇貝殼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處理時間10min。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粉液比=1∶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稠度適中的粘結劑。使用雕刻刀迅速蘸取部分調和好粘結劑在貝殼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均勻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標記牌事先做成數字形式(1、2、3、4……)作為標記信息。
5)迅速用冷風吹干粘結劑,將已做好標記的扇貝移入養殖池中,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實施例4標記方法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鈣處理除去文蛤殼表面的附著物,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擦拭文蛤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待標記區域涂抹濃度為70%的磷酸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文蛤殼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處理時間1min。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粉液比=10∶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稠度適中的粘結劑。使用雕刻刀迅速蘸取部分調和好粘結劑在貝殼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均勻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標記牌事先做成文字形式(A、B、C、D……)作為標記信息。
5)迅速用冷風吹干粘結劑,將已做好標記的文蛤移入養殖池中,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實施例5標記方法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鈣處理除去牡蠣殼表面的附著物,使用蘸有醫用酒精的脫脂棉球擦拭牡蠣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待標記區域涂抹濃度為50%的磷酸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牡蠣殼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處理時間6min。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粉液比=6∶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稠度適中的粘結劑。使用雕刻刀迅速蘸取部分調和好粘結劑在貝殼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均勻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標記牌事先做成文字形式(A、B、C、D……)作為標記信息。
5)迅速用冷風吹干粘結劑,將已做好標記的牡蠣移入養殖池中,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實施例6標記方法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鈣處理除去貽貝殼表面的附著物,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擦拭貽貝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使貝殼表面快速脫水。
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待標記區域涂抹濃度為40%的磷酸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貽貝殼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殼進行機械嵌合的表面,處理時間5min。
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并迅速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
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粉液比=8∶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稠度適中的粘結劑。使用雕刻刀迅速蘸取部分調和好粘結劑在貝殼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均勻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標記牌事先做成文字形式(A、B、C、D……)作為標記信息。
5)迅速用冷風吹干粘結劑,將已做好標記的貽貝移入養殖池中,進行連續跟蹤觀察。
以下給出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實施例。
實施例7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其配比分別是粘結粉Al2O325%、CaF225%、AlPO415%、ZnO 5%、SiO225%、NaF 5%。粘結液聚丙烯酸45%、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5%、蒸餾水50%。其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a.粘結粉的制備將Al2O3、CaF2、AlPO4、ZnO、SiO2、NaF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1200℃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過100目篩網,制成粘結粉。
b.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在50℃水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成粘結液。
c.粘結劑的使用將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照粉液比=5∶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適合在鮑貝殼上進行標記時使用的粘結劑。使用此粘結劑將標記牌與鮑貝殼進行粘結,經過6個月的連續跟蹤觀察,標志保存率達95%,使用粘結劑的鮑與未使用粘結劑鮑在生長速度和存活率上無差異(測試樣本500只鮑)。
實施例8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其配比分別是粘結粉Al2O325%、CaF230%、AlPO410%、ZnO 5%、SiO225%、NaF 5%。粘結液聚丙烯酸45%、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10%、蒸餾水45%。其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a.粘結粉的制備將Al2O3、CaF2、AlPO4、ZnO、SiO3、NaF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1200℃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過100目篩網,制成粘結粉。
b.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在50℃水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成粘結液。
c.粘結劑的使用將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照粉液比=4∶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適合在扇貝貝殼上進行標記時使用的粘結劑。使用此粘結劑將標記牌與扇貝貝殼進行粘結。
實施例9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其配比分別是粘結粉Al2O315%、CaF230%、AlPO415%、ZnO 15%、SiO225%。粘結液聚丙烯酸40%、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10%、蒸餾水50%。其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a.粘結粉的制備將Al2O3、CaF2、AlPO4、ZnO、SiO2、NaF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1300℃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過80目篩網,制成粘結粉。
b.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在45℃水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成粘結液。
c.粘結劑的使用將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照粉液比=1∶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適合在文蛤貝殼上進行標記時使用的粘結劑。使用此粘結劑將標記牌與文蛤貝殼進行粘結。
實施例10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其配比分別是粘結粉Al2O320%、CaF230%、AlPO45%、ZnO 15%、SiO225%、NaF 5%。粘結液聚丙烯酸43%、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12%、蒸餾水45%。其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a.粘結粉的制備將Al2O3、CaF2、AlPO4、ZnO、SiO2、NaF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1000℃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過50目篩網,制成粘結粉。
b.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在48℃水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成粘結液。
c.粘結劑的使用將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照粉液比=10∶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適合在貽貝貝殼上進行標記時使用的粘結劑。使用此粘結劑將標記牌與貽貝貝殼進行粘結。
實施例11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其配比分別是粘結粉Al2O325%、CaF220%、AlPO415%、ZnO 15%、SiO222%、NaF 3%。粘結液聚丙烯酸42%、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13%、蒸餾水45%。其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a.粘結粉的制備將Al2O3、CaF2、AlPO4、ZnO、SiO2、NaF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1800℃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過150目篩網,制成粘結粉。
b.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在46℃水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成粘結液。
c.粘結劑的使用將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照粉液比=7∶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適合在牡蠣貝殼上進行標記時使用的粘結劑。使用此粘結劑將標記牌與牡蠣貝殼進行粘結。
實施例12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其配比分別是粘結粉Al2O325%、CaF230%、AlPO410%、ZnO 5%、SiO225%、NaF 5%。粘結液聚丙烯酸45%、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10%、蒸餾水45%。其制備按以下步驟進行。
a.粘結粉的制備將Al2O3、CaF2、AlPO4、ZnO、SiO2、NaF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1500℃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過120目篩網,制成粘結粉。
b.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在45℃水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成粘結液。
c.粘結劑的使用將粘結粉和粘結液按照粉液比=8∶1(質量比)進行調和配制適合在西施舌貝殼上進行標記時使用的粘結劑。使用此粘結劑將標記牌與西施舌貝殼進行粘結。
權利要求
1.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步驟如下1)貝類表面的脫水處理除去貝類表面的附著物;2)貝類表面的酸蝕處理在除去貝類表面的附著物的貝類表面待標記區域涂抹酸蝕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貝類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類進行機械嵌合的接觸面;3)標志用標記牌的預處理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4)貝類表面的標記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結劑,將粘結劑在貝類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5)用冷風吹干粘結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貝類為鮑、扇貝、文蛤、牡蠣、貽貝、櫛江瑤和西施舌貝殼貝類。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的除去貝類貝殼表面的附著物是使用蘸有無水乙醇或醫用酒精的脫脂棉球擦拭貝殼表面待標記的區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的酸蝕溶液是濃度為30%~70%的磷酸溶液。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酸蝕處理的時間為1~10min。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所述的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按質量百分比,粘結粉的組成及其含量為三氧化二鋁15%~25%,氟化鈣20%~30%,磷酸鋁5%~15%,氧化鋅5%~15%,二氧化硅20%~25%,氟化鈉0~5%;按質量百分比,粘結液的組成及其含量為聚丙烯酸40%~45%,丙烯酸一衣康酸共聚物5%~15%,蒸餾水40%~50%,按質量比,粘結粉∶粘結液=1~10∶1。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粘結粉的制備將三氧化二鋁、氟化鈣、磷酸鋁、氧化鋅、二氧化硅和氟化鈉按質量百分比稱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鍋中,放入高溫爐中燒制后,冷卻,研磨,制成粘結粉;2)粘結液的制備將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餾水按質量百分比稱重,在水浴中攪拌溶解,制成粘結液;3)按質量比粘結粉∶粘結液=1~10∶1。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備粘結粉時,高溫爐的溫度為1000~1800℃。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過50~150目篩網。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備粘結液時,水浴的溫度為40~55℃。
全文摘要
一種貝類的標記方法,涉及一種對貝類進行標記的方法。提供一種無毒,使用效率高且對被標志貝類自身生長發育無影響的貝類的標記方法。除去貝類表面的附著物;在除去貝類表面的附著物的貝類表面待標記區域涂抹酸蝕溶液進行酸蝕處理,使貝類表面在脫鈣的基礎上進一步浸蝕,形成供標記液與貝類進行機械嵌合的接觸面;對標記牌與粘結液接觸面使用蘸有乙醇的脫脂棉球進行擦拭,用冷風吹干,保持干燥;在干凈玻璃臺面上將標記用粘結粉和粘結液進行調和配制成粘結劑,將粘結劑在貝類預先處理好的表面上涂抹,同時粘上已干燥處理過的標記牌;用冷風吹干粘結劑。粘結劑由粘結粉和粘結液組成。
文檔編號G09F3/00GK101069493SQ20071000911
公開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8日
發明者柯才煥, 駱軒 申請人:廈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