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貝類脫殼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貝類的脫殼生產,尤其涉及一種集貝類蒸煮、殼肉分離、自動清洗于一體的加工生產線。
背景技術:
傳統的貝類去殼是靠人工來完成,300人日加工原料約50噸,而且沒有一個可集貝類蒸煮、出料、殼肉分離、自動清洗于一體的加工生產線,致使貝類的加工工序繁瑣,浪費時間,人工成本高。現有的蒸煮鍋內的進出料門多數為平推門,使得敞開和關閉均不方便,而且敞開和關閉時活動空間較大,這就使得原本體積較小的蒸煮鍋內顯得更加擁擠,不能有效利用蒸煮鍋的內部空間,而且,平推門自身的結構特點決定了進出料不便且難以準確控制進出料量。公告號為CN 202340723U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出料裝置,包括接料斗、小氣缸、外接頭、氣缸桿座、滑軌、前活門、氣缸、出口吊架和吊環,所述的前活門上裝有滑輪架,前活門通過滑輪安裝在滑軌上,所述的氣缸桿座與前活門連接,所述的氣缸通過銷軸與氣缸桿座連接,所述的氣缸通過固定座安裝在外接頭上,所述的小氣缸安裝在小氣缸固定座上,小氣缸的活塞桿與接料斗連接,接料斗通過軸承和接料斗軸與外接頭連接。該裝置通過增設滑輪及滑軌結構,雖然能夠實現前活門的靈活翻轉,避免了平推門帶來的不便,但滑輪及滑軌結構增加了裝配難度,且常因廢料掉入滑軌造成滑輪卡死,維修率高。現有貝類去殼設備主要靠振動脫殼,如申請號為201110362527.5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振動脫殼機,包括主架體、反沖輸送機、接肉輸送機和振動電動機,所述的反沖輸送機放在主架體內,所述的接肉輸送機與反沖輸送機連接,所述的振動電動機安裝在主架體上,通過變頻器改變振動電動機的頻率,進行振動,滿足不同產品不同規格貝類殼肉分離的需要。上述裝置采用振動方式去殼,該去殼方式使得分離遺留量較大,且對貝肉損傷嚴重。因此,亟待開發出一種可集貝類蒸煮、出料、殼肉分離、自動清洗于一體的高效率、零損傷的加工生產線。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貝類脫殼加工生產線,該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能夠準確控制加工量且可有效促進貝類殼肉分離。一種貝類脫殼生產線,包括:輸送機;接收來自所述輸送機中物料并進行蒸煮的蒸煮機;傳遞所述蒸煮機出料口物料的傳送裝置;接收所述傳送裝置中物料并進行懸浮分離的一次懸浮分離機;[0013]對一次懸浮分離機中未完全分離的物料進行再次分離的二次懸浮分離機;收集二次懸浮分離機輸出端物料的收集裝置。本實用新型中的蒸煮機,包括帶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蒸煮鍋,蒸煮鍋內部帶有輸送機構,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安裝有進料門和出料門,所述進料門和出料門中至少一者為翻轉門且帶有相應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上的門板以及連接在所述門板與驅動機構之間的傳動件。為使進料門或出料門的翻轉更加靈活,在所述門板上鉸接有擺臂,門板通過該擺臂連接在所述轉軸上,當驅動機構帶動傳動件運動時,門板也隨之翻轉,此時驅動結構與擺臂相互配合,增大了門板轉動的靈活性。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機構為固定在蒸煮鍋上的氣缸,所述傳動件為傳動臂,傳動臂的一端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鉸接。當氣缸的活塞桿運動時,會帶動與之鉸接的傳動臂,進而帶動門板轉動。進一步優選,所述門板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擺臂鉸接在第一固定片上,所述傳動臂鉸接在第二固定片上。該結構使得門板與擺臂及門板與傳動臂之間的連接更加靈活,且維修方便,當連接處出現問題時,只需拆卸第一固定片或第二固定片,而無需更換整個門板,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門板的使用壽命。為使進料量和出料量都能夠得到精確控制,優選所述的進料門和出料門均為翻轉門且帶有相應的驅動機構。作為優選,所述進料口處在蒸煮鍋軸向一端的頂面,出料口處在蒸煮鍋軸向另一端的底面。 進一步優選,所述進料口處安裝有進料斗,該進料斗的側壁開有避讓孔,進料門中的傳動臂貫穿該避讓孔,所述進料斗中固定有用于遮擋避讓孔的導料板。在蒸煮機進料門處增加進料斗結構,使得進料不易飛濺,保證進料時能全部進入蒸煮鍋內,同時加設導料板,使進料不會從避讓孔流出。更進一步優選,蒸煮鍋出料口結構與進料口相似,所述蒸煮鍋的內部設有出料斗,該出料斗的入口處在輸送機構輸出端的正下方,出料斗的出口處在出料口的正上方。經蒸煮鍋蒸煮后的物料由輸送機構傳輸直接進入出料斗,使得出料能全部經出料口卸出,減少蒸煮鍋內殘留。為便于安裝及維修,所述蒸煮鍋的外壁設有繞進料口設置的進料門框,在進料門中:氣缸固定在該進料門框的頂面,用于連接擺臂的轉軸安裝在進料門框的底面。所述蒸煮鍋的外壁設有繞出料口設置的出料門框,在出料門中:氣缸固定在該出料門框的底面,用于連接擺臂的轉軸安裝在出料門框的頂面。當物料從進料門進入蒸煮鍋內部時,為使物料能夠落在進料門正下方的輸送機構上,作為優選,所述進料門下方的輸送機構上設有前擋板和后擋板。更進一步優選,所述輸送機構上沿運行方向的兩側設有護板,防止物料從輸送機構的左右兩側濺出到輸送機構的外部。蒸煮機設有用于采集蒸煮鍋內部狀態的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還設有PLC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翻轉門的驅動機構以及傳送帶的驅動電機均接入該PLC控制系統,整套蒸煮機在運行過程中的所有運行狀況的信息反饋到PLC控制系統,PLC控制系統做出相應反應并發出控制指令。本實用新型中的一次懸浮分離機和二次懸浮分離機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箱體,還分別設有:用于在箱體內形成預定方向水流的水循環系統;安裝在箱體內用于傳送待分離貝類的原料輸送裝置;位于箱體內且處在輸送裝置下方的鼓泡裝置;用于將利用鼓泡裝置分離出的殼料傳送出箱體的殼料輸送裝置;用于將利用鼓泡裝置分離出的肉料傳送出箱體的肉料輸送裝置;所述的二次懸浮分離機的原料輸送裝置的輸入端承接所述一次懸浮分離機的殼料輸送裝置的輸出端。工作時,一次懸浮分離機將混合的貝類殼料和肉料經原料輸送裝置傳輸到懸浮分離機內,在鼓泡裝置的作用下,利用密度不同,將肉料懸浮,經肉料輸送裝置輸出,殼料及未完全分離的殼料及肉料的混合物經殼料輸送裝置進入二次懸浮分離機的原料輸送裝置,進行相同的懸浮分離過程,最終實現殼料及肉料的徹底分離。作為優選,所述原料輸送裝置、殼料輸送裝置、肉料輸送裝置分別為各自循環運轉的第一網帶、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這三條網帶在箱體內的物料傳送方向與所述預定方向一致。網帶的孔洞要適宜,可使氣泡順暢的經過網帶的孔洞作用于待分離的殼料和肉料,若孔洞過大會導致殼料或肉料從孔洞漏出,不能起到對殼料及肉料的輸送。作為優選,所述鼓泡裝置為帶有出氣孔的鼓泡管以及與該鼓泡管連通的氣源,氣源連續不斷地為鼓泡管提供氣泡,使貝類的殼料及肉料被連續不斷的分離。所述第二網帶的輸入端處在箱體內且延伸至第一網帶的輸出端下方;所述第二網帶的輸出端延伸至箱體外部;所述第三網帶的輸入端處在箱體內,且處在第二網帶的上方,第三網帶的輸入端與第一網帶的輸出端之間留有間隔區;所述第三網帶的輸出端在第二網帶的上方延伸直至延伸出箱體。作為優選,在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的中部均設有壓輪和壓環,保證傳送方向的同時將網帶繃緊;所述第一網帶以及間隔區的下方均設有鼓泡管,且間隔區的下方的鼓泡管布置在第二網帶的下方。當貝類的殼料及肉料的混合料經第一網帶傳輸進懸浮分離機后,在鼓泡裝置的作用下,使得密度較大的殼料落入第二網帶,隨著第二網帶的循環運轉最終輸出箱體,而密度較小的肉料則在水循環系統的作用下朝預定方向漂移過間隔區,最終經第三網帶輸出。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開設在箱體兩端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設在箱體外部通過管路與進水口和出水口相連通的水泵。為防止殼料或肉料在輸出時飛濺或者溢出,所述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延伸出箱體的部分均設有布置在各自兩側的護板。為保證殼料與肉料的清潔分離,在所述箱體的底部還設有排污口,將懸浮分離過程中產生的污物經排污口排出。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可自動給料、蒸煮、出料、殼肉分離,其中的蒸煮機通過對進料門或出料門的結構進行改進,使現有的平推門改為可翻轉的門,既節省了蒸煮鍋的內部空間,同時又可實現對進料量或出料量的自動控制。懸浮分離機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有效的促進殼和肉的分離,達到貝類要求的清洗效果,省去人工撿殼和清洗貝肉的時間。該裝置使貝類加工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及加工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中蒸煮機的主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中蒸煮機的右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中一次懸浮分離機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包括:輸送機A ;接收來自輸送機A中物料并進行蒸煮的蒸煮機B ;傳遞蒸煮機B出料口物料的傳送裝置C ;接收所述傳送裝置中物料并進行懸浮分離的一次懸浮分離機D ;對一次懸浮分離機中的未完全分離的物料進行再次分離的二次懸浮分離機E ;收集二次懸浮分離機輸出端物料的收集裝置。如圖3所示,蒸煮機安裝在底座I上,與蒸汽發生器2相連,包括帶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蒸煮鍋3,蒸煮鍋內部帶有輸送機構4,進料口處在蒸煮鍋軸向一端的頂面,出料口處在蒸煮鍋軸向另一端的底面。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安裝有進料門和出料門,進料門和出料門的結構基本相同,均為翻轉門且帶有相應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為氣缸5,也可以為其他驅動機構,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上的門板6以及連接在門板6與驅動機構之間的弧形的傳動臂7。從圖中可以看出,門板6上還鉸接有擺臂8,門板6通過該擺臂連接在轉軸上,傳動臂7的一端與氣缸5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6鉸接。這樣氣缸5與擺臂8的配合使門板6的轉動更加靈活。為使進料門或出料門的拆卸或維修更加方便,在門板6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9和第二固定片10,擺臂8鉸接在第一固定片9上,所述傳動臂鉸接在第二固定片10上。從圖3中還可看出,在進料口處安裝有進料斗11,該進料斗的側壁開有避讓孔,進料門中的傳動臂7貫穿該避讓孔,進料斗中固定有用于遮擋避讓孔的導料板12。進料口的設置可以防止進料時外溢,同時導料板12起著導向作用,使進料不會從避讓孔流出。蒸煮鍋3的外壁設有繞進料口設置的進料門框14,進料門框上還設有進料門法蘭15,保證密封性,在進料門中:氣缸5固定在該進料門框14的頂面,用于連接擺臂8的轉軸安裝在進料門框14的底面。從圖4還可看出,出料口處結構相似,蒸煮鍋的內部設有出料斗13,該出料斗的入口處在輸送機構4輸出端的正下方,出料斗13的出口處在出料口的正上方,使出料從蒸煮鍋中完全卸出且不會外溢。蒸煮鍋3的外壁設有繞出料口設置的出料門框16,出料門框上還設有出料門法蘭17,在出料門中:氣缸固定在該出料門框的底面,用于連接擺臂的轉軸安裝在出料門框的頂面。圖3還示出了為蒸煮鍋內的輸送機構提供動力的動力機構,包括:驅動電機18,該驅動電機安裝在電機固定架19上;與驅動電機18同軸設置的主動輪20 ;與主動輪20同步轉動的從動輪21 ;連接主動輪20和從動輪21的連接帶22 ;從動輪與輸送機構4連接。驅動電機18的轉動帶動主動輪20輸送到蒸煮鍋3中相應的位置進行蒸煮,將蒸煮后的進料輸送到出料口處排出。考慮到物料在進料和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飛濺或溢出,在進料門下方的輸送機構上設有前擋板23和后擋板24,輸送機構上沿運行方向的兩側還設有護板25。從圖3可見,在蒸煮鍋上還安裝有安全閥26、減壓閥27、過濾閥28和截止閥29,保證蒸煮過程的安全和清潔。蒸煮機設有用于采集蒸煮鍋3內部狀態的溫度傳感器30和壓力傳感器31,還設有PLC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翻轉門的驅動機構以傳送帶的驅動電機均接入該PLC控制系統整套蒸煮機在運行過程中的所有運行狀況的信息反饋到PLC控制系統,PLC控制系統做出相應反應并發出控制指令。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次懸浮分離機和二次懸浮分離機的結構,包括:箱體32,還設有:用于在箱體32內形成預定方向水流的水循環系統33,該水循環系統包括開設在箱體兩端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設在箱體外部通過管路與進水口和出水口相連通的水泵(圖中未示出);安裝在箱體32內用于傳送待分離貝類的原料輸送裝置34 ;位于箱體32內且處在輸送裝置下方的鼓泡裝置,該鼓泡裝置為帶有出氣孔的鼓泡管35以及與該鼓泡管連通的氣源36 ;用于將利用鼓泡裝置分離出的殼料傳送出箱體的殼料輸送裝置37 ;用于將利用鼓泡裝置分離出的肉料傳送出箱體的肉料輸送裝置38 ;控制殼料輸送裝置37及肉料輸送裝置38工作的驅動電機39。二次懸浮分離機的原料輸送裝置的輸入端承接一次懸浮分離機的殼料輸送裝置的輸出端。原料輸送裝置34、殼料輸送裝置37、肉料輸送裝置38分別為各自循環運轉的第一網帶、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這三條網帶在箱體內的物料傳送方向與預定方向一致。從圖5可以看出,第二網帶的輸入端處在箱體32內且延伸至第一網帶的輸出端下方;第二網帶的輸出端延伸至箱體外部;第三網帶的輸入端處在箱體內,且處在第二網帶的上方,第三網帶的輸入端與第一網帶的輸出端之間留有間隔區;第三網帶的輸出端在第二網帶的上方延伸直至延伸出箱體;第一網帶以及間隔區的下方均設有鼓泡管,且間隔區的下方的鼓泡管布置在第二網帶的下方。當貝類的殼料及肉料的混合料經第一網帶傳輸進懸浮分離機后,在鼓泡裝置的作用下,使得密度較大的殼料落入第二網帶,經過第二網帶的循環運轉,最終輸出到箱體外,而密度較小的肉料則在水循環系統的作用下朝預定方向漂移過間隔區,最終經第三網帶輸出。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延伸出箱體的部分均設有布置在各自兩側的護板40,該結構可防止殼料或肉料在輸出時飛濺或者溢出。在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的中部還設有壓輪41和壓環42,起著導向的作用。箱體的底部還設有排污口 43,將懸浮分離過程中產生的污物經排污口 43排出,實現殼料及肉料的清潔分離。該一次懸浮分離機和二次懸浮分離機均由水循環系統33、鼓泡管35和氣源36共同作用使貝類產品殼、肉分離,通過驅動電機39帶動殼料輸送裝置37和肉料輸送裝置38分別把殼料、肉料輸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能夠有效的促進殼和肉的分離,達到貝類要求的清洗效果。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的生產過程如下:貝類物料經輸送機傳遞到蒸煮機的進料斗中,通過進料門的開啟與關閉控制進料量的多少,經蒸煮鍋中的輸送機構輸送到蒸煮鍋內相應的位置進行蒸煮,蒸煮機主體內的溫度、壓力經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分別傳遞給PLC控制系統,PLC控制系統作出相應反應,并瞬時發出控制。蒸煮后的貝類物料以貝殼、貝肉或殼肉連為一體的方式從蒸煮機的出料口排出,直接由傳送裝置運輸至一次懸浮分離機中,經過懸浮機構的作用,將密度較小的貝肉懸浮起來,密度相對較大的貝殼則沉在下層,再經分離輸送裝置將分離后的貝肉輸出然后收集,對于密度較大的貝殼及未完全分離的殼肉一體物輸出至二次懸浮分離機,再進行相同的懸浮分離過程,最終將貝殼和貝肉經不同的收集裝置進行收集,實現貝殼與貝肉的徹底分離。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可自動給料、蒸煮、出料、殼肉分離,該裝置使貝類加工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及加工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輸送機; 接收來自所述輸送機中物料并進行蒸煮的蒸煮機; 傳遞所述蒸煮機出料口物料的傳送裝置; 接收所述傳送裝置中物料并進行懸浮分離的一次懸浮分離機; 對一次懸浮分離機中未完全分離的物料進行再次分離的二次懸浮分離機; 收集二次懸浮分離機輸出端物料的收集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機包括帶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蒸煮鍋,蒸煮鍋內部帶有輸送機構,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安裝有進料門和出料門,所述進料門和出料門中至少一者為翻轉門且帶有相應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上的門板以及連接在所述門板與驅動機構之間的傳動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板上鉸接有擺臂,門板通過該擺臂連接在所述轉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為固定在蒸煮鍋上的氣缸,所述傳動件 為傳動臂,傳動臂的一端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化壓力蒸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板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擺臂鉸接在第一固定片上,所述傳動臂鉸接在第二固定片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處安裝有進料斗,該進料斗的側壁開有避讓孔,進料門中的傳動臂貫穿該避讓孔,所述進料斗中固定有用于遮擋避讓孔的導料板。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鍋的內部設有出料斗,該出料斗的入口處在輸送機構輸出端的正下方,出料斗的出口處在出料口的正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懸浮分離機和二次懸浮分離機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箱體,還分別設有: 用于在箱體內形成預定方向水流的水循環系統; 安裝在箱體內用于傳送待分離貝類的原料輸送裝置; 位于箱體內且處在輸送裝置下方的鼓泡裝置; 用于將利用鼓泡裝置分離出的殼料傳送出箱體的殼料輸送裝置; 用于將利用鼓泡裝置分離出的肉料傳送出箱體的肉料輸送裝置; 所述的二次懸浮分離機的原料輸送裝置的輸入端承接所述一次懸浮分離機的殼料輸送裝置的輸出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輸送裝置、殼料輸送裝置、肉料輸送裝置分別為各自循環運轉的第一網帶、第二網帶和第三網帶,這三條網帶在箱體內的物料傳送方向與所述預定方向一致; 所述第二網帶的輸入端處在箱體內且延伸至第一網帶的輸出端下方;所述第二網帶的輸出端延伸至箱體外部; 所述第三網帶的輸入端處在箱體內,且處在第二網帶的上方,第三網帶的輸入端與第一網帶的輸出端之間留有間隔區;所述第三網帶的輸出端在第二網帶的上方延伸直至延伸出箱體; 所述第一網帶以及間隔區的下方均設有鼓泡管,且間隔區的下方的鼓泡管布置在第二網帶的下方。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貝類脫殼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泡裝置為帶有出氣孔的鼓泡管以 及與該鼓泡管連通的氣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貝類脫殼生產線,包括輸送機;接收來自所述輸送機中物料并進行蒸煮的蒸煮機;傳遞所述蒸煮機出料口物料的傳送裝置;接收所述傳送裝置中物料的一次懸浮分離機;對一次懸浮分離機中未完全分離的物料進行再次分離的二次懸浮分離機;收集二次懸浮分離機輸出端物料的收集裝置。本實用新型貝類脫殼生產線可自動給料、蒸煮、出料、殼肉分離,該裝置使貝類加工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及加工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文檔編號A22C29/04GK202958632SQ2012207391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王文標, 陳福君, 朱若榮 申請人:上虞市五葉食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