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用仿真行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教學用仿真行車,包括長方體形的框架、與框架長度方向平行并固定于框架頂部的軌道、與軌道滑動配合的橫梁、驅動橫梁沿軌道運動的縱向行走機構、設置在橫梁上的起重機構和驅動起重機構沿橫梁移動的橫向行走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框架內側底部的教具和設置于框架外側地面的行車聯動控制臺。本實施例教學用仿真行車,其采用長方體形框架支撐行車的主要結構,行車整體結構小,制造成本低;同時行車動力源的總功率小,運行成本低;由于行車聯動控制臺設置于地面,學員在地面進行操作練習,行車起吊重物輕,訓練安全性高;并且因為其能真實模擬實際行車的運行情況,學員能隨時進行操作練習,學習機會多,因此能縮短行車司機培訓周期、培訓效果好。
【專利說明】教學用仿真行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教學用的行車。
【背景技術】
[0002]行車司機的培訓是起重行業的一個難題,目前行車司機的培訓均是在真實的行車上進行。而在真實行車上進行培訓存在諸多不便,如:
[0003]1、學員培訓一般是在生產過程中進行,而學員要進行行車吊鉤穩勾練習時,必須要取下吊鉤上的吊具,取下吊具就必須停止生產,因此學員獲得練習的機會較少,培訓周期長。
[0004]2、學員在真實行車上練習,由于學員操作熟練度差,容易出現安全事故。
[0005]3、真實行車運行功率大,學員培訓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教學用仿真行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行車司機培訓存在的學員培訓周期長、學員練習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和培訓成本高等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教學用仿真行車,包括長方體形的框架、與框架長度方向平行并固定于框架頂部的軌道、與軌道滑動配合的橫梁、驅動橫梁沿軌道運動的縱向行走機構、設置在橫梁上的起重機構和驅動起重機構沿橫梁移動的橫向行走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框架內側底部的教具和設置于框架外側地面的行車聯動控制臺;
[0008]所述框架的長度為2?5m,高度為1.5?2.5m,寬度為1.5?3m。
[0009]進一步,所述縱向行走機構、起重機構和橫向行走機構的動力源均為功率小于或等于100W的電機。
[0010]進一步,所述軌道的兩端連接有限位擋桿。
[0011]進一步,所述框架為鋁合金框架。
[0012]進一步,所述教具為至少一排立桿。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1、本實用新型教學用仿真行車,其采用長方體形框架支撐行車的主要結構,行車整體結構小,制造成本低;同時行車動力源的總功率小,總功率相當于一盞白熾燈,運行成本低。
[0015]2、本實用新型教學用仿真行車,行車聯動控制臺設置于地面,學員在地面進行操作練習,行車起吊重物輕,訓練安全性高。
[0016]3、本實用新型教學用仿真行車,其能真實模擬實際行車的運行情況,學員能隨時進行操作練習,學習機會多,培訓周期短、培訓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教學用仿真行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9]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教學用仿真行車,包括長方體形的框架1、與框架長度方向平行并固定于框架頂部的軌道2、與軌道滑動配合的橫梁3、驅動橫梁沿軌道運動的縱向行走機構4、設置在橫梁上的起重機構5和驅動起重機構沿橫梁移動的橫向行走機構6,還包括設置于框架I內側底部的教具7和設置于框架I外側地面的行車聯動控制臺8 ;本實施例中,所述框架I的長度為4m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框架的長度還可為2m、3m或5m等2?5m范圍內的其它值),框架I的高度為2m (在不同實施例中,框架的高度還可為1.5m、2.5m等
1.5?2.5m范圍內的其它值),框架的寬度為2m(在不同實施例中,框架的寬帶還可為1.5m、
2.5m、3m等1.5?3m范圍內的其它值)。
[0020]本實施例教學用仿真行車,其采用長方體形框架支撐行車的主要結構,行車整體結構小,制造成本低;同時行車動力源的總功率小,運行成本低;由于行車聯動控制臺設置于地面,學員在地面進行操作練習,行車起吊重物輕,訓練安全性高;并且因為其能真實模擬實際行車的運行情況,學員能隨時進行操作練習,學習機會多,因此能縮短行車司機培訓周期、培訓效果好。
[0021]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縱向行走機構4、起重機構5和橫向行走機構6的動力源均為功率等于100W的電機(當然在不同實施例中,各電機的功率還可小于100W),其總功率相當于一盞白熾燈,相比于真實行車上千瓦的運行功率,本教學用仿真行車的總運行功率低,因此能很大的節約學員培訓成本。
[0022]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軌道2的兩端連接有限位擋桿9,通過限位擋桿9可限定縱向行走機構4的極限行走位置,可避免行車脫軌事故。
[0023]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框架I為鋁合金框架,框架重量輕、強度高,便于制造。
[0024]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教具7為三排立桿(當然立桿的排數還可根據訓練內容及難度的不同具體設置,數量在一排以上均可),通過讓學員練習吊鉤穿桿動作,可很好的培訓學員的吊鉤控制能力。
[0025]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教學用仿真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方體形的框架、與框架長度方向平行并固定于框架頂部的軌道、與軌道滑動配合的橫梁、驅動橫梁沿軌道運動的縱向行走機構、設置在橫梁上的起重機構和驅動起重機構沿橫梁移動的橫向行走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框架內側底部的教具和設置于框架外側地面的行車聯動控制臺; 所述框架的長度為2?5m,高度為1.5?2.5m,寬度為1.5?3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用仿真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行走機構、起重機構和橫向行走機構的動力源均為功率小于或等于IOOW的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用仿真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的兩端連接有限位擋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用仿真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為鋁合金框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用仿真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具為至少一排立桿。
【文檔編號】G09B9/00GK203759912SQ20142016045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日
【發明者】唐學智 申請人: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