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繪圖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直尺。
背景技術:
傳統的繪圖工具有直尺、三角板、量角尺、圓規等,一般都是一個個單獨來畫相應的圖形,因此學生繪圖時需攜帶多種繪圖工具,并且需要頻繁交換繪圖工具,繪圖效率較低。
中國專利CN205395550U公開了一種多功能直尺,在尺身上設置有公制刻度線、英尺刻度線、圓孔、錐孔、平行線、垂直線、角度線、輔助測量線,以及可以添加的角度線槽或角度定位孔。該多功能直尺繪圖時參照上述設置可以讓繪圖者方便快捷的畫出所需要的平行線、垂直線、角度線和圓。其英制刻度適用于英制測量;其錐孔的錐面與鉛筆的錐度配合,便于穩定鉛筆畫圓;錐孔之間的特殊排列方式適合選取多種不同半徑值畫圓;輔助測量線方便于特殊位置的測量計算;角度線槽及角度定位孔適合不透明尺子的角度繪制。但是,該專利不能畫出特定角度和直徑的弧線,也不能畫出任意的角度,輔助線刻度線長度較短,功能仍然比較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直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直尺,包括尺子本體,所述尺子本體上邊緣設置第一刻度線,所述尺子本體下邊緣設置第二刻度線,所述尺子本體中部設置答題卡涂抹方孔,所述尺子本體底面設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設置抽拉塊,所述抽拉塊底面設置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內設置可向上抽拉至與尺子本體上邊緣齊平的輔助刻度尺,且所述輔助刻度尺的0刻度線與第一刻度線末端刻度線重合,所述尺子本體下邊緣設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設置固定卡柄和滑動卡柄,所述固定卡柄外側面與所述第二刻度線的0刻度線位置重合,所述尺子本體左側邊緣設置量角器,所述量角器水平刻度線與第一刻度線的0刻度線重合,所述量角器刻度線圓心位置鉸接轉尺,所述轉尺上設置第三刻度線,所述轉尺上等距離設置多個筆孔,所述筆孔圓心和量角器刻度線圓心連線于同一直線上,所述抽拉塊、輔助刻度尺、固定卡柄、滑動卡柄、量角器和尺子本體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優選地,所述筆孔為錐形孔。
優選地,所述固定卡柄和滑動卡柄呈L形,所述固定卡柄由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夾持部垂直圍合呈L形,所述滑動卡柄由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夾持部垂直圍合呈L形,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卡合在第二滑槽內。
優選地,所述尺子本體上還設置鏤空的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優選地,所述抽拉塊、輔助刻度尺、固定卡柄、滑動卡柄、量角器和尺子本體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第一刻度線可以用來畫直線或者測量直線的長度,并且借助輔助刻度尺可以畫出比普通刻度尺更長的直線,平時不采用時,可以放置在第一滑槽內,占用空間少;固定手柄和滑動手柄可以測量第一刻度線測量不到的圓柱形物品的尺寸;量角器可以用來測量角度或者繪制角度,并且借助轉尺,可以繪制特定角度和特定半徑的弧線和圓,平時不用時,轉尺轉動至尺子本體上方,占用空間少;本實用新型直尺功能多樣,減少了學生攜帶繪圖工具的數量,而且操作方便,可廣泛應用。
2. 本實用新型所述筆孔為錐形孔,與筆尖的形狀匹配,筆尖在筆孔內固定牢固,畫弧線或者圓方便;所述固定卡柄和滑動卡柄呈L形,所述固定卡柄由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夾持部垂直圍合呈L形,所述滑動卡柄由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夾持部垂直圍合呈L形,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卡合在第二滑槽內,滑動手柄調節方便;所述尺子本體上還設置鏤空的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方便直接畫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節約時間;所述抽拉塊、輔助刻度尺、固定卡柄、滑動卡柄、量角器和尺子本體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讀取刻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多功能直尺的正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多功能直尺的正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多功能直尺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抽拉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固定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滑動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多功能直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尺子本體,2-第一刻度尺,3-第二刻度尺,4-答題卡涂抹方孔,5-第一滑槽,6-抽拉塊,7-凹形槽,8-輔助刻度尺,9-第二滑槽,10-固定手柄,101-第一卡合部,102-第一夾持部,11-滑動手柄,111-第二卡合部,112-第二夾持部,12-量角器,13-轉尺,14-第三刻度尺,15-筆孔,16-等腰三角形,17-直角三角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些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7,一種多功能直尺,包括尺子本體1,所述尺子本體1上邊緣設置第一刻度線2,所述尺子本體1下邊緣設置第二刻度線3,所述尺子本體1中部設置答題卡涂抹方孔4(參見圖1和圖3),所述尺子本體1底面設置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內設置抽拉塊6,所述抽拉塊6底面設置凹形槽7,所述凹形槽7內設置可向上抽拉至與尺子本體1上邊緣齊平的輔助刻度尺8,且抽開后所述輔助刻度尺8的0刻度線與第一刻度線2末端刻度線重合(參見圖1、圖4和圖5),所述尺子本體1下邊緣設置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內設置固定卡柄10和滑動卡柄11,所述固定卡柄10由第一卡合部101和第一夾持部102垂直圍合呈L形(參見圖6),所述滑動卡柄11由第二卡合部111和第二夾持部112垂直圍合呈L形(參見圖7),第一卡合部101和第二卡合部111卡合在第二滑槽9內,第一夾持部102和第二夾持部112用來夾持物品,所述固定卡柄10的夾持部102外側面與所述第二刻度線3的0刻度線位置重合,所述固定卡柄10的夾持部102和滑動卡柄11的夾持部112的寬度均為2mm,所述尺子本體1左側邊緣設置量角器12(參見圖1和圖2),所述量角器12水平刻度線與第一刻度線的0刻度線重合,所述量角器12刻度線圓心位置鉸接轉尺13,所述轉尺13上設置第三刻度線14,所述轉尺13上等距離設置多個錐形筆孔15,所述第三刻度線14上每毫米處設置一個直徑1mm的筆孔15,所述筆孔15圓心和量角器12刻度線圓心連線于同一直線上,所述抽拉塊6、輔助刻度尺8、固定卡柄10的第一卡合部101、滑動卡柄11的第二卡合部111、量角器12和尺子本體1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直尺畫直線時,沿著第一刻度線2畫直線,當需要繪制更長的直線時,從尺子本體1底面的第一滑槽5內抽拉出抽拉塊6,抽拉塊6底面的凹形槽7剛好露出,然后進一步從抽拉塊6底面的凹形槽7內向上抽拉出輔助刻度尺8,此時輔助刻度尺8的0刻度線與第一刻度線2末端刻度線重合,且輔助刻度尺8上邊緣與尺子本體1上邊緣齊平,此時借助輔助刻度尺8畫更長的直線。當輔助刻度尺8平時不用時,隨抽拉塊6卡合在第一滑槽5內,減少占用空間。
當需要測量圓柱形物品的內徑或者外徑時,本實用新型直尺還可以具有游標卡尺功能,例如:測量瓶口的內徑或者外徑時,將固定手柄10的第一夾持部102和滑動手柄11的第二夾持部112卡入瓶口內或者采用固定手柄10的第一夾持部102和滑動手柄11的第二夾持部112夾緊瓶口外壁,讀取滑動手柄11內側面對應的讀數,減去固定手柄10的寬度,即得瓶口內徑或者外徑。
當需要測量或者繪制角度時,采用量角器12繪制角度;當需要繪制特定角度和特定半徑的弧線,首先繪制0°角度水平線,固定量角器12位置,然后借助量角器12圓心位置鉸接轉尺13,將轉尺13調整至合適角度處,然后根據轉尺13上的第三刻度線14定位至合適半徑,固定轉尺13位置,然后采用簽字筆、圓珠筆或鉛筆的筆尖插入錐形筆孔15內,向0°角度水平線旋轉,即得所需的弧線;當需要畫特定半徑的圓,與弧線畫法基本相同,簽字筆、圓珠筆或鉛筆的筆尖從0°角度水平線位置旋轉360°。轉尺13平時不用時,可轉動至尺子本體1上方,減少占用空間。
實施例2
參見圖8,本實施例與多功能直尺與實施例1多功能直尺結構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有些不同的是:所述尺子本體1上還設置鏤空的等腰三角形16和直角三角形17,直接畫等腰三角形16和直角三角形17,操作方便。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