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箱體及led顯示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箱體及LED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由于顯示裝置的廣泛應用,在戶外常常會用到顯示裝置,這樣就會考慮到對顯示裝置增加箱體以對顯示裝置起到防水、防風及放腐蝕等作用,但箱體的增加會使顯示裝置的維護變得困難。
[0003]現有技術中,一般的箱體只能采用前維或者后維,模組只能采用前維,箱體內零部件只能后維,該顯示裝置安裝環境必須要保證后面有維修通道。
[0004]但是由于顯示裝置安裝的環境多變,以致有些地方顯示裝置后面空間不夠的情況下無法安裝此屏。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箱體及LED顯示設備,能夠在顯示裝置后面空間較小的環境下對顯示裝置進行后維,使箱體維護更加方便。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箱體,其特征在于,箱體包括:框架,框架包括沿框架兩相對側邊設置的第一滑/滾動組件和第二滑/滾動組件;后門,后門包括對應第一滑/滾動組件的第三滑/滾動組件和對應第二滑/滾動組件的第四滑/滾動組件;第一滑/滾動組件與第三滑/滾動組件嵌合配置,第二滑/滾動組件與第四滑/滾動組件嵌合配置。
[0007]其中,第一滑/滾動組件和第二滑/滾動組件分別是上軌道、下軌道,第三滑/滾動組件和第四滑/滾動組件均是滑動塊或滾輪。
[0008]其中,上軌道上進一步設置第一阻擋件,下軌道上進一步設置第二阻擋件,第一阻擋件和第二阻擋件分別位于上軌道、下軌道的后門打開方向的一端;后門上進一步設置有對應第一阻擋件的第一擋塊、對應第二阻擋件的第二擋塊;第一擋塊、第二擋塊位于后門的背離后門打開方向的一側。
[0009]其中,框架的對應于后門滑動打開方向的末端設有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后門的相應位置設有對應于第一轉動組件的第三轉動組件和對應于第二轉動組件的第四轉動組件,箱體上設置有逃逸機構,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在后門在滑動打開過程中組合成樞軸結構,以使得后門以第一轉動組件為軸旋轉,并且利用逃逸機構打開。
[0010]其中,箱體內所有阻擋模組從后門取出路徑的組件均安裝于后門上背離后門打開方向的一側的內壁。
[0011]其中,組件包括電源、接收卡、風扇和航空插頭中的一個或多個;
[0012]其中,電源包括一電源蓋板,接收卡包括一接收卡蓋板,風扇包括一風扇罩,航空插頭包括一航插防水罩。
[0013]其中,電源與外部電源線之間進一步包括一電源轉接小板。
[0014]其中,后門的內壁設置一凹槽。
[0015]其中,箱體內所有阻擋模組從后門取出路徑的組件均安裝于凹槽內。
[001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LED顯示設備,該設備包括箱體和位于箱體內的模組,模組安裝于框架內,箱體為上述第一技術方案的箱體。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一推拉結構的后門,使后門能夠橫向推拉并打開,在后門打開時只需占用箱體左右的空間而并不占用箱體后方的空間,解決了大部分箱體因為箱體后方狹窄而不能進行后維或者難以后維的問題,進而使維護人員在對箱體進行后維時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滑/滾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圖4中后門402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種LED顯示設備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箱體100包括:
[0026]框架101,框架101包括沿框架101兩相對側邊設置的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和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 ;后門102,后門102包括對應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的第三滑/滾動組件1021和對應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的第四滑/滾動組件1022 ;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與第三滑/滾動組件1021嵌合配置,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與第四滑/滾動組件1022嵌合配置。
[0027]其中,框架101 —般是采用散熱效果較好、質量較輕、抗腐蝕能力強的鋁材拼接而成,另外,為了保證框架101的硬度,也可以采用冷軋板或鋼材等其他硬性材料拼接而成,或者采用硬性材料與鋁材組合拼接,在室內或者顯示裝置較小時,也可以采用塑料等材料;當然,框架101也可以是采用一體成型加工方式,不需要拼接。框架101的外側還可以增加提手以便搬運或拆裝。
[0028]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和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主要是與第三滑/滾動組件1021和第四滑/滾動組件1022嵌合配置,當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和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是軌道時,第三滑/滾動組件和第四滑/滾動組件則是滑動塊或滾輪,反過來也可以實現;進一步參閱圖2,軌道的開口處也可以橫向或者向下設置,此時,滑動塊或滾輪對應軌道的開口方向設置;當然,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和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可以是與框架101 —體成型,第三滑/滾動組件1021和第四滑/滾動組件1022也可以是與后門102一體成型。
[0029]例如,第一滑/滾動組件1011和第二滑/滾動組件1012是一溝槽狀的軌道,第三滑/滾動組件1021和第四滑/滾動組件1022是滑動塊、滾輪或者滾珠;當維護人員需要對箱體100進行維護時,首先觀察箱體100周圍的環境和箱體內具體需要維護的零部件,選擇前維或后維;前維時,維護人員根據模組與框架101之間的固定方式從箱體100的前端拆下模組,然后根據需要拆卸箱體100內部其他需要維護的零部件進行維護,最后裝上零部件和模組;后維時,維護人員打開相關鎖置結構,僅需橫向推拉后門102,即可打開后門102,然后對箱體100內部的零部件和模組進行拆卸維護,最后裝上模組和零部件,再次橫向推拉關上后門102,并鎖好鎖置結構。
[0030]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一推拉結構的后門,使后門能夠橫向推拉并打開,在后門打開時只需占用箱體左右的空間而并不占用箱體后方的空間,解決了大部分箱體因為箱體后方狹窄而不能進行后維或者難以后維的問題,進而使維護人員在對箱體進行后維時更加方便。
[0031]參閱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箱體300包括:
[0032]框架301,框架301包括沿框架301兩相對側邊設置的上軌道3011和下軌道3012 ;后門302,后門302包括對應上軌道3011的上滑塊3021和對應下軌道3012的下滑塊3022 ;上軌道3011與上滑塊3021嵌合配置,下軌道3012與下滑塊3022嵌合配置。
[0033]上軌道3011上進一步設置第一阻擋件3013,下軌道3012上進一步設置第二阻擋件3014,第一阻擋件3013和第二阻擋件3014分別位于上軌道3011、下軌道3014的后門打開方向的一端;后門302上進一步設置有對應第一阻擋件3013的第一擋塊3023、對應第二阻擋件3014的第二擋塊3024 ;第一擋塊3023、第二擋塊3024位于后門302的背離后門打開方向的一側。
[0034]其中,第一擋塊3023和第二擋塊3024是一可容置于軌道溝槽內的凸起構件,可以緊貼上滑塊3021和下滑塊3022設置,也可以作為上滑塊3021和下滑塊3022的一部分;第一阻擋件3013和第二阻擋件3014可以設置于上軌道3013和下軌道3014溝槽內的末端用以填充溝槽,使得后門在橫向推拉過程中,第一阻擋件3013與第一擋塊3023接觸,第二阻擋件3014和第二擋塊3024接觸,上滑塊3021和下滑塊3022的移動路徑被阻擋,停止移動。當然,第一阻擋件3013和第二阻擋件3014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位置,例如箱體300內的零部件較小,后門302只需開啟一半,則將第一阻擋件3013和第二阻擋件3014設置于上軌道3013和下軌道3014溝槽內的中央;另外,也可以取消第一擋塊3023和第二擋塊3024的設置,直接用上滑塊3021和下滑塊3022接觸第一阻擋件3013和第二阻擋件3014,當這樣會增加第一擋塊3023和第二擋塊3024的壓力,減少使用壽命。
[0035]本實施方式的實施方法與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類似,這里不再贅述。
[0036]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框架的后端部設置一推拉結構的后門,使后門能夠橫向推拉并打開,并增加一阻擋結構使得后門能在需要的地方停留,在后門打開時只需占用箱體左右的空間而并不占用箱體后方的空間,解決了大部分箱體因為箱體后方狹窄而不能進行后維或者難以后維的問題,進而使維護人員在對箱體進行后維時更加方便。
[0037]參閱圖4,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箱體400包括:
[0038]框架401,框架401包括沿框架401兩相對側邊設置的上軌道4011和下軌道4012 ;后門402,后門402包括對應上軌道4011的上滑塊4021和對應下軌道4012的下滑塊4022 ;上軌道4011與上滑塊4021嵌合配置,下軌道4012與下滑塊4022嵌合配置。
[0039]框架401的對應于后門402滑動打開方向的末端設有第一轉動組件4013和第二轉動組件4014,后門402的相應位置設有對應于第一轉動組件4013的第三轉動組件4023和對應于第二轉動組件4014的第四轉動組件4024,箱體400上設置有逃逸機構,第一轉動組件4013和第三轉動組件4023在后門402在滑動打開過程中組合成樞軸結構,第二轉動組件4014和第四轉動組件4024在后門402在滑動打開過程中組合成樞軸結構,以使得后門以第一轉動組件4013和第二轉動組件4014為軸旋轉,并且利用逃逸機構打開。
[0040]其中,第一轉動件4013可以設置與上軌道4011上沿后門402打開方向的末端與上軌道4011相連接,也可以與上軌道4011 一體成型;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轉動件4013應當突出設置于框架401的邊緣,以便第一轉動件4013和第三轉動組件4023配合轉動時框架401不會阻擋后門402的轉動路徑;另外,第一轉動件4013還可以設置成圓環、鉸鏈等可以轉動的結構,并與第三轉動件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