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表面裝飾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
產工藝。
背景技術:
陶瓷是中國的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以往的表面處理局限于釉下彩、釉上 彩、雕刻后燒制等工藝。傳統瓷器表面有一層釉質,這種釉質瓷器作為日用品有其特殊作 用,有著不可替代性,但作為工藝品卻顯得單調,表現形式不夠現代、時尚和豐富,且陶瓷工 藝品的制作成本高、價格昂貴,不利于大規模的生產和銷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以提供藝術表 現形式豐富、時尚的陶瓷器工藝品,且生產工藝簡單、降低了陶瓷工藝品的生產成本。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步驟如下1)取燒制好的陶瓷器,在除其底面外的外表面上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2)在粘貼 好仿大理石材質的陶瓷器表面均勻涂抹透明樹脂后拋光。較好的,步驟1)中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之前在除其底面外的外表面上先均勻涂 抹膠衣樹脂并打磨。步驟2)中透明樹脂涂抹8-10遍。透明樹脂每遍涂抹的間隔為8-15min。所述的拋光按照粗拋和精拋依次進行,粗拋使用固定布輪拋光機進行,精拋時先 在透明樹脂表面蘸拋光蠟,再用手持式羊毛拋光機進行。進一步,拋光后還在外表面均勻噴涂UV透明漆并固化。所述的固化具體可用紫外線照射15 30秒鐘。燒制好的陶瓷器最好是內表面和外底面掛釉,外表面不掛釉。本發明通過在燒制好的陶瓷器表面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并進行后處理的方法,既 實現了陶瓷器工藝品的豐富和時尚,也降低了工藝品的生產成本,且方法簡單易于工業化。在制作過程中,先對仿大理石的材質進行篩選,把多余的部分剔除掉,只留下需要 的部分,在不同平面或曲面的陶瓷器表面一點一點的進行貼覆作業,最后用強力膠將不同 造型的材質粘貼在陶瓷表面。涂透明樹脂時先用刷子蘸少許透明樹脂,均勻地涂附于陶瓷器的表面,等待8-15 分鐘以使透明樹脂凝固充分,然后再進行下一遍的涂附,直到透明樹脂能夠覆蓋粘貼上去 的材料。此透明樹脂可以保護好自然的藝術造型并形成優質琥珀般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拋光時可先粗拋后再精拋,粗拋使用固定布輪拋光機進行拋光,精拋時先在透明 樹脂表面蘸少許拋光蠟,然后用手持式羊毛拋光機進行拋光。
最后在拋光好的外表面均勻噴涂一層薄的UV透明清漆,目的是獲得同高溫陶瓷 釉彩光亮飽滿的外觀相似的效果。用紫外線照射固化時,因為要用到光線很強的紫外線照 射燈,所以要注意操作人員的防護,雙手要戴防護手套,頭部要戴防護眼鏡。燒制好的陶瓷器表面既可以直接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也可以先涂抹膠衣樹脂層后再粘貼,目的在于不僅可以提供底色,還可以與步驟2)中涂抹的透明樹脂牢固的結合在 一起。含有底色的膠衣樹脂的厚度以0. 8毫米 1. 5毫米為宜,涂膠衣樹脂的時候,要薄施, 太厚的話會導致底色有裂紋。打磨的過程可如下進行先對所述膠衣樹脂進行粗磨,再對所述膠衣樹脂進行細 磨,粗磨采用240號和400號的紙砂,細磨采用1500號和2000號的水磨砂。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針對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和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深入研究陶瓷表面處理技 術,發明出陶瓷表面仿大理石工藝,它突破了以前傳統表現手法的局限性,把陶瓷表面處理 技術從單一的燒制突破到陶瓷與樹脂、仿大理石材質的有機結合,豐富了陶瓷這一藝術載 體的表現手法。制得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的仿大理石表現元素與陶瓷渾然成一 體,形成一種美的藝術效果,把陶瓷這一傳統的藝術載體表現的更加現代、時尚;生產工藝 簡單、產品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實施例1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步驟如下取燒制好的只有其內表面和外 底面掛釉的陶瓷器;對仿大理石材料進行篩選,把多余的部分剔除掉,只留下需要的部分, 在不同平面或曲面的陶瓷器表面一點一點的進行貼覆作業,最后用強力膠將不同造型的材 質粘貼在陶瓷器不掛釉的外表面上;在粘貼好仿大理石材質的陶瓷器表面均勻涂抹透明樹 脂8遍,每一遍涂抹的間隔應等待10分鐘左右,以使透明樹脂凝固充分。先使用固定布輪 拋光機進行粗拋,再在透明樹脂表面蘸少許拋光蠟,并用手持式羊毛拋光機進行精拋。在拋 光好的外表面均勻噴涂一層薄的UV透明清漆,然后用紫外線照射20秒鐘使UV透明清漆固 化,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即制備得到。實施例2在粘貼好仿大理石材質的陶瓷器表面均勻涂抹透明樹脂9遍,其他同實施例1。實施例3在拋光好的外表面均勻噴涂UV透明清漆后用紫外線照射15秒鐘使UV透明清漆 固化,其他同實施例1。實施例4在拋光好的外表面均勻噴涂UV透明清漆后用紫外線照射30秒鐘使UV透明清漆 固化,其他同實施例1。實施例5在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之前,先涂抹Imm厚的帶有底色的膠衣樹脂。先對所述膠 衣樹脂進行粗磨,再對所述膠衣樹脂進行細磨,粗磨采用240號和400號的紙砂,細磨采用1500號和2000號的水磨砂。其他同實施例1 .
權利要求
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取燒制好的陶瓷器,在除其底面外的外表面上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2)在粘貼好仿大理石材質的陶瓷器表面均勻涂抹透明樹脂后拋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透明樹脂涂抹8-10遍。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透明樹脂 每遍涂抹的間隔為8-15min。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拋 光后還在外表面均勻噴涂UV透明漆并固化。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化為用紫外線照射15 30秒鐘。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 光按照粗拋和精拋依次進行,粗拋使用固定布輪拋光機進行,精拋時先在透 明樹脂表面蘸 拋光蠟,再用手持式羊毛拋光機進行。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 征在于,步驟1)中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之前在除其底面外的外表面上先均勻涂抹帶有底 色的膠衣樹脂并打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燒制好的 陶瓷器的內表面和外底面掛釉,外表面不掛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表面裝飾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表面仿大理石效果的陶瓷器生產工藝。取燒制好的陶瓷器,在除其底面外的外表面上粘貼仿大理石的材質;在粘貼好仿大理石材質的陶瓷器表面均勻涂抹透明樹脂后拋光。本發明針對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和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深入研究陶瓷表面處理技術,突破了以前傳統表現手法的局限性,豐富了陶瓷這一藝術載體的表現手法。把陶瓷這一傳統的藝術載體表現的更加現代、時尚;生產工藝簡單、產品成本低。
文檔編號B44C1/10GK101844479SQ20091006446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5日
發明者王貴彬 申請人:鄭州鴻賓木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