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貼附在門、窗或隔間墻窗板的玻璃、透明塑膠板或其它透明板上,提供人們可依其需要調整控制光線穿透該透明板的明暗度的電子窗板設計。
背景技術:
在建筑結構體中,為使其室內具有良好的采光,一般在門、窗或是隔間墻上都會裝設透明玻璃或透明塑膠板材,提供室外陽光可以穿透照射至室內。惟該門窗或隔間墻上玻璃或透明塑膠板材在白天時分,因有室外較強的光線穿透進來,易造成室內有過亮、刺眼等情形,或是為個人私密,避免他人窺視等之故,因此,人們一般都會在門窗或隔間墻的玻璃或透明塑膠板外加裝遮隔簾之類的遮蔽物,提供人們手動操控遮蔽門窗或隔間墻上的玻璃或透明塑膠板。
惟前述外掛在門窗或隔間墻的玻璃或透明塑膠板外的遮陽簾雖可手動啟閉,但無法提供人們依其所需調整光線的透光性,同時該遮陽簾的構造甚占空間,且有操作控制不便等諸多缺點。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遮陽簾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遮陽簾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遮陽簾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遮陽簾,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的遮陽簾存在的不便與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提供一種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希望藉此設計,以期解決既有門窗遮陽簾等占空間、操控不便的問題,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主要具有間隔相對設置的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周邊設有封邊膠,使其內部形成一密閉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中設有液晶,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面向液晶的內側面并設有圖案化透明導電膜,使其可受控于外接的控制裝置驅動二透明導電膜間的液晶轉動,構成一可調整透光性的電子窗板,進而控制光線穿透該窗板的透光性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該第一透明塑膠薄板與透明導電膜之間設一透明保護膜。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該第二透明塑膠薄板與透明導電膜之間設一透明保護膜。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與透明導電膜之間各設一透明保護膜。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第一透明塑膠薄板外側面設一透明保護膜。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第二透明塑膠薄板外側面設一透明保護膜。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外側面各設一透明保護膜。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設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的液晶為膜片式液晶。
前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中所述的位于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間隔分布復數個粒狀間隙子,令該容置空間保持預定的間距,提供液態液晶填充其中。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為了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主要具有二間隔相對設置的透明塑膠薄板,該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周邊設有封邊膠,使其內部形成一密閉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中設有液晶,該二透明塑膠薄板面向液晶的內側面設有圖案化透明導電膜,使其可受控外接的控制裝置驅動位于二透明導電膜間的液晶轉動,構成一可貼附在門、窗或隔間墻窗板的玻璃、透明塑膠板或其它透明板上,提供人們可依其需要調整控制光線穿透該透明板的明暗度的電子窗板。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至少具有下列優點1,將使該電子窗板可貼附在門、窗或隔間墻窗板的玻璃、透明塑膠板或其它透明板上,提供人們可依其需要調整控制光線穿透的明暗透光性。
2,使其不僅具有薄型輕易化及不占空間等優點,而且可供人們依其需自由調整透光性,同時該電子窗板可以控制面板或遙控方式操控,使其在使用操作上亦具有極佳的便利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特殊結構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具有上述諸多的優點及實用價值,并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表或使用而確屬創新,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遮陽簾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而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的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中設置膜片式液晶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中設置液態液晶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4至圖10是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增設透明保護膜的各種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11,12是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應用在窗子、門或隔墻上的透明板材上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1電子窗板10A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B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1容置空間 11透明導電膜12封邊膠 13間隙子14液晶 14a膜片式液晶14b液態液晶 15透明保護膜20控制裝置 21遙控器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本實用新型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依據前述技術方案的創意,概可設計成以下數種較佳具體實施例,其中請參閱圖1所示,是揭示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的較佳實施例,該電子窗板1主要包括有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該二透明塑膠板10A,10B可為聚乙二醇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athalate;PET),聚乙二醇奈二甲酸酯(PolyethyleneNaphthylene;PEN)、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壓克力(聚丙烯酸樹脂;Acrylic Resin)、芳香族聚酯(Polyarylate;PAr)或聚環烯烴高分子(Cyclo Olefin Polymer;COP)......等材料制成具有高透明度的薄板,且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呈間隔相對狀設置;二圖案化透明導電膜11,是分別設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相對應的內側面上,并可外接控制裝置,使其可受控產生電場、磁場、電流或熱應力等;一封邊膠12,是接合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周邊,使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之間形成一密閉的容置空間101);以及一液晶14,是設置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間的容置空間101中,且可受透明導電膜11間的電場、磁場、電流或熱應力等的作用而轉動改變方向,藉以構成一具有可受控調整透光性的可撓性薄片型電子窗板1。
請參閱圖2,圖3所示,前述設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之間的容置空間101中的液晶14可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為膜片式液晶14a;或如圖3所示的另一實施例為向列性、層列性、膽固醇型,圓盤型或重復型等液態液晶14b,充填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間的容置空間101中。該膜片式液晶14a或液態液晶14b均可受控于透明導電膜11間的電場、磁場、電流或熱應力等的作用而轉動改變方向,使其可受控調整該電子窗板1的透光性。
請參閱圖3所示的實施例,當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間的容置空間101中,填充液態液晶14b時,該容置空間101中并可間隔分布復數個粒狀間隙子(spacer)13連接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之間,令該容置空間101保持預定的間距,提供液態液晶14b具有足夠的轉動空間。
前述的各電子窗板1實施例的結構中,尚可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中選擇其一或其二,并該選定的透明塑膠薄板面向膜片式液晶14a或液態液晶14b之內、外側面擇一或二增設一透明保護膜15,以下即以圖3所示具液態液晶14b的電子窗板1為說明主體,其中請參閱圖4所示實施例,其主要是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中選擇其一,在本實施例是選擇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并在該擇定的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增設一透明保護膜15,再令透明導電膜11設在該透明保護膜15上,另亦可選擇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B在其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增設透明保護膜15(圖未示),或請參閱圖5所示實施例,令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在其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均增設透明保護膜15,并令透明導電膜11分別設在該透明保護膜15上。
請參閱圖6所示實施例,其主要是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中選擇其一,在本實施例是選擇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并在該擇定的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背向液態液晶14b的外側面增設一透明保護膜15,另外亦可選擇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B在其背向液態液晶14b的外側面增設透明保護膜15(圖未示),或請參閱圖7所示,選擇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在其背向液態液晶14b的外側面均增設透明保護膜15。
請參閱圖8所示實施例,其主要是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中選擇其一,在其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設透明保護膜15,另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中再次選擇其一,在其背對液態液晶14b的外側面設透明保護膜15,該透明保護膜15可設在相同的透明塑膠薄板或不同的透明塑膠薄板上,圖8所示的實施例中是選擇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內外兩側面各增設在一透明保護膜15,再令透明導電膜11設在該透明保護膜15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上,此實施例亦可變化設計為第二透明塑膠薄板的10B內外兩側面各增設一透明保護膜15(圖未示);或請參閱圖9所示實施例,令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增設一透明保護膜15,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B外側面增設一透明保護膜15,此外,此實施例亦可變化為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外側設透明保護膜15,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B的內側面設透明保護膜15的實施型態(圖未示)。
請參閱圖10所示實施例,其是令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面向液態液晶14b的內側面各設一透明保護膜15,并令透明導電膜11分別設在該透明保護膜15上,且在該二透明塑膠薄板10中擇一或二,令其外側面設一透明保護膜15,在本實施例中,是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的外側面均設一透明保護膜15。
前述中,該透明保護膜15可為如SiO2、TiO2、ZrO2、...等無機氧化物(MxOy)所制成的透明薄膜,或為如壓克力樹脂與SiO2(或TiO2或ZrO2、...)的有機/無機氧化物納米混合物、環氣樹脂與SiO2(或TiO2或ZrO2、...)的有機/無機氧化物納米混合物、….等有機/無機氧化物納米混合物所制成的透明薄膜等等,藉此,利用透明保護膜15增設在第一透明塑膠薄板10A或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B上,使該透明塑膠薄板10即可維持其應有的輕量化、薄型化及可撓曲性等特性外,并藉透明保護膜15使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10A,10B有接近于玻璃板對水氣、氧氣的阻絕性,進而避免電子窗板中的透明導電膜11氧化,且可對液態液晶14b提供良好的保護。
請參閱圖11,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藉由前揭薄型輕量的電子窗板設計,使該電子窗板1可直接貼附在門、窗、隔間墻上的玻璃或其它材質的透明板體上,并使其透明導電膜11外接控制裝置20,該控制裝置20可設室內或門、窗的框條內,或是隔間墻內、...等等,使該電子窗板1可經由遙控器21或控制裝置20的控制面板等調整控制該電子窗板1內二透明導電膜間的電場、磁場、電流或熱應力的大小,進而驅動液晶轉動某一角度,進而改變光線穿透該電子窗板的透光性,供人們依室外光線或個人的需要自由調整其透光性,其中,當液晶受控轉動成垂向于透明塑膠薄板時,為可讓光線完全通過的狀態,當液晶受控轉動成平向透明塑膠薄板時,則為可阻隔光線通過的狀態,當液晶受控轉動成與透明塑膠薄板呈某一傾斜角度時,則是可為部分光線通過的狀態,藉此,使本實用新型電子窗板可為門、窗、或隔間墻的玻璃或透明板上,提供一項輕薄易操控使用的透光性控制構件。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具有間隔相對設置的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周邊設有封邊膠,使其內部形成一密閉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中設有液晶,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面向液晶的內側面并設有圖案化透明導電膜,使其可受控于外接的控制裝置驅動二透明導電膜間的液晶轉動,構成一可調整透光性的電子窗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該第一透明塑膠薄板與透明導電膜之間設一透明保護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該第二透明塑膠薄板與透明導電膜之間設一透明保護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與透明導電膜之間各設一透明保護膜。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透明塑膠薄板外側面設一透明保護膜。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透明塑膠薄板外側面設一透明保護膜。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在該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外側面各設一透明保護膜。
8.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設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的液晶為膜片式液晶。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設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的液晶為膜片式液晶。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設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的液晶為膜片式液晶。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設在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的液晶為膜片式液晶。
12.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間隔分布復數個粒狀間隙子,令該容置空間保持預定的間距,提供液態液晶填充其中。
13.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間隔分布復數個粒狀間隙子,令該容置空間保持預定的間距,提供液態液晶填充其中。
14.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間隔分布復數個粒狀間隙子,令該容置空間保持預定的間距,提供液態液晶填充其中。
15.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于第一、第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容置空間中間隔分布復數個粒狀間隙子,令該容置空間保持預定的間距,提供液態液晶填充其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具可調透光性的電子窗板,其主要具有二間隔相對設置的透明塑膠薄板,該二透明塑膠薄板間的周邊設有封邊膠,使其內部形成一密閉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中設有液晶,該二透明塑膠薄板面向液晶的內側面設有圖案化透明導電膜,使其可受控外接的控制裝置驅動位于二透明導電膜間的液晶轉動,構成一可貼覆在門、窗或隔間墻窗板的玻璃、透明塑膠板或其它透明板上,提供人們可依其需要調整控制光線穿透該透明板的明暗度的電子窗板。
文檔編號G02F1/13GK2760197SQ20042005823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6日
發明者陳明立, 林輔樂, 賴忠孝 申請人:臺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