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源驅動的液晶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能夠實現多疇顯示 的無源驅動的垂直配向模式液晶顯示器。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中,垂直配向(Verticallyaligned,簡稱VA)模式液晶 顯示器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和負性液晶層;上透明基板的內 側面設有上透明電極,上透明電極的內側面設有對負性液晶層中的液 晶分子起垂直配向作用的上垂直配向層;下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下 透明電極,下透明電極的內側面設有對負性液晶層中的液晶分子起垂 直配向作用的下垂直配向層;負性液晶層設于上垂直配向層和下垂直 配向層之間;通常上透明基板的外側面設有上偏振片,下透明基板的 外側面設有下偏振片。上述內側面是指朝向負性液晶層的一面,外側 面是指遠離負性液晶層的一面。負性液晶層中的液晶為負性液晶,通 過上垂直配向層和下垂直配向層的作用,使液晶分子在無電場時與上 透明基板和下透明基板垂直;當在上透明電極和下透明電極之間施加 電壓時,液晶分子傾斜并出現雙折射效應,從而改變光的偏振狀態來 實現顯示。
目前的VA模式液晶顯示器基本上都是點陣型有源矩陣液晶顯示 器(AM-LCD),所謂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是包含有源器件(如TFT) 并依靠有源器件(如TFT)進行驅動的液晶顯示器,具有高對比度、寬 視角的特點,主要被應用在液晶電視等大屏幕顯示器上。為了使液晶 顯示器在各方向視角對稱、均勻,目前已有人提出將一個像素內的液 晶分子傾斜的方向控制在多個方向上的技術,以實現多疇顯示,其中 疇是指液晶分子倒向一致的區域,多疇即不同液晶分子倒向的多種疇 并存,不同疇的平均化作用使得液晶顯示器在各方向視角對稱、均勻。 目前,多疇技術主要有MVA(多疇垂直配向)和PVA (圖形垂直配向) 兩種。對于MVA而言,目前有采用突起物對液晶分子進行定向的方法,施加電壓時,突起物可以控制突起物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傾斜方向, 并且進而影響與突起物相距較遠的液晶分子的傾斜方向,使液晶分子 傾斜于突起物的兩側,從而在一個像素內形成多個疇。對于PVA而言, 目前采用帶有一定形狀的微小蝕刻溝槽的ITO圖形設計產生的邊沿電 場進行定向,也可以在一個像素中產生多個疇。但是,有源矩陣液晶 顯示器的結構和制造工藝非常復雜、制造成本非常高,很難應用在一 些小尺寸、非標準尺寸的液晶顯示器產品(特別是非標準尺寸的筆段 型液晶顯示器產品)上。
無源驅動為不依耐有源器件(如TFT)的驅動方式,而無源驅動 的液晶顯示器是不包含有源器件的液晶顯示器。無源驅動的液晶顯示 器(PM-LCD)相對于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來說,不包含有源器件,具有 結構簡單、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尺寸設計靈活性好的 特點,己經被廣泛地應用在各種設備上。目前已有無源驅動的VA模 式液晶顯示器(包括點陣型和筆段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其采用摩 擦方式進行定向,可以實現高對比度,但是這種定向方式無法實現多 疇顯示,以致其視角存在盲區。另外,摩擦定向的工藝過程,還可能 導致灰塵等異物的引入,靜電、摩擦損傷的發生,使其制作良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源驅動的垂直配向模式 液晶顯示器,這種無源驅動的垂直配向模式液晶顯示器能夠實現沒有 視角盲區的多疇顯示,具有高對比度、寬視角的優點,并且結構和制 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無源驅動的液晶顯示器,其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包括上透明 基板、下透明基板和負性液晶層;上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上電極, 上電極的內側面設有上垂直定向層;下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下電極, 下電極的內側面設有下垂直定向層;負性液晶層設于上垂直定向層和 下垂直定向層之間,其特征是所述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上電極 或下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溝槽和至少一個疇形成區,每個疇形成區是 由至少三個條形溝槽及其延長線圍成的多邊形區域,所有疇形成區之 間保持電導通。通常上透明基板的外側面設有上偏振片,下透明基板的外側面設 有下偏振片。優選上偏振片的偏光軸與下偏振片的偏光軸相互垂直。 本發明適用于筆段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和點陣型VA模式液晶
顯示器。上述筆段區域是相對于筆段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而言的, 筆段一般面積較大且形狀不規則,筆段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的顯示 內容通常由多個不同形狀的筆段組成;上述像素區域是相對于點陣型 VA模式液晶顯示器而言的,像素面積小, 一般被認為是一個點,點 陣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內容通常由大量相同形狀的像素組 成。
上述條形溝槽的特征是其一個方向的尺度大于另外一個方向的尺 度,其尺度較大的方向為長軸。
上述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條形溝槽構成相鄰疇形成區之間的 分隔區域;所有疇形成區之間保持電導通,使得施加電壓時,同一筆 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的各疇形成區獲得相同的電壓,也就是說,進行 驅動時,以筆段或像素作為單位進行驅動,同屬一筆段或像素的所有 疇形成區作為一個整體被驅動。
為了使所有疇形成區之間保持電導通,則在每個多邊形疇形成區 的多個角中,至少在一個角處,構成該角的兩個條形溝槽不相互連接, 以保證每個疇形成區具有至少一個能夠與其它疇形成區電連接的部 位。在優選方案中,界定一個疇形成區的多個條形溝槽均不相互連接, 這樣能夠使所有疇形成區之間保持良好的電導通。
上述疇形成區可以是三角形區域、四邊形區域、五邊形區域、六 邊形區域等多邊形區域。
為了使液晶顯示器視角均勻,視角更寬,優選每個疇形成區都是 四邊形區域,即每個疇形成區都由四個條形溝槽界定而成。更優選每 個疇形成區都是平行四邊形區域,此時所有條形溝槽分成兩組,同一 組的所有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平行,兩組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交叉。 更優選每個疇形成區都是矩形區域,此時所有條形溝槽分成兩組,同 一組的所有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平行,兩組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正交。
6更優選每個疇形成區都是正方形區域;更優選所有正方形區域面積相 同;更優選以顯示器的3H視角(即按照時鐘3點鐘的視角)為0° , 一組條形溝槽的長軸方向為+45° ,另一組條形溝槽的長軸方向為一 45° ,使得每個疇形成區都是45。擺放的正方形。
在優選方案中,上述條形溝槽是長方形溝槽;更優選各條形溝槽 的寬度一致。
在一具體方案中,每個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所有條形溝槽分成 兩組,以液晶顯示器的3H視角為0。,其中一組條形溝槽的長軸方向 為+45° ,另一組條形溝槽的長軸方向為一45。;各條形溝槽均是長 度為L、寬度為W的長方形溝槽,由四個條形溝槽及其延長線圍繞形 成的正方形區域構成疇形成區, 一個方向的任一條形溝槽的端部與相 鄰的另外一個方向的條形溝槽之間的間隔部分的寬度為G,條形溝槽 按照以下的方式的排列令7^(Z +『+ 2G)/V^, m、 n為任意整數, 任意選取長軸方向為+45°的某個條形溝槽的幾何中心為原點,則每 個長軸方向為+45°的條形溝槽的幾何中心坐標都為(mP, nP),每個 長軸方向為一45°的條形溝槽的幾何中心坐標都為(mP+P/2, nP十 P/2)。在優選方案中,條狀溝槽的長度L可在60 150微米之間選擇, 條狀溝槽的寬度W可在5 20微米之間選擇,上述間隔部分的寬度G 可在5 20微米之間選擇,通過上述優化圖形尺寸的設計,讓疇形成 區的尺度小于肉眼的分辯能力,則可以保證顯示筆段的均勻性。在優 選方案中,上偏振片的偏光軸方向為0° ,下偏振片的偏光軸方向為 90° 。上述間隔部分構成相鄰的疇形成區之間的電連接部位,這種電 極設計使得每個疇形成區都通過四個間隔部分與相鄰的疇形成區電連 接,依靠所有間隔部分的電連接作用,使所有疇形成區之間保持良好 的電導通。
在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當上電極或下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溝 槽和至少一個疇形成區時,相應地,下電極或上電極可以是一個整體, 也就是說,整個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都有電極材料層。為了使疇形成 區具有穩定的疇中心,增強疇形成區中液晶排列的穩定性,優選在下 電極或上電極上,與上電極或下電極上的各疇形成區的幾何中心對應 的位置設有孔(孔所在位置沒有電極材料層);更優選孔的形狀與對應的疇形成區的形狀是相似形。
無源驅動包括所有不依靠有源器件的驅動方式,包括動態驅動和 靜態驅動。優選方案中采用動態驅動,上述上電極和下電極分別連接
掃描線(COM線)和信號線(SEG線),可以將動態驅動電壓信號導 入,并在上電極和下電極之間形成驅動電場。
上述內側面是指朝向負性液晶層的一面,外側面是指遠離負性液 晶層的一面。
上述上垂直定向層和下垂直定向層對液晶分子有垂直定向作用, 即在無電場時維持液晶分子長軸方向與上透明基板及下透明基板垂 直。上垂直定向層和下垂直定向層可采用垂直定向材料(如垂直定向的 聚酰亞胺)涂布而成。負性液晶層中的液晶為負性液晶,通過上垂直定 向層和下垂直定向層的作用,使液晶分子在無電場時與上透明基板和 下透明基板垂直;在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長軸按一定的方向傾斜, 使其長軸與電場線成一定的角度。
優選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上設有與負性液晶層光程差相匹配的 C一一plate (快軸方向垂直于膜平面的負性光學延遲膜)補償膜,以進 一步遏制液晶顯示器暗態的側視角漏光,拓寬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可 以得到視角對稱均勻、而且視角超寬的顯示效果。
本發明采用垂直配向模式,具有垂直配向的液晶分子排列,由于 其底色黑,因此具有對比度高的特點。本發明的電極設計對液晶分子 具有定向作用,與采用摩擦方式的無源驅動的垂直配向模式液晶顯示 器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無需摩擦定向工藝過程,避免在該工藝 中灰塵等異物的引入、靜電、摩擦損傷的發生,使液晶顯示器的制作
良率得以提高;(2)可以實現無視角盲區的多疇顯示,可視視角寬(可 達到>70° ); (3)由于無需摩擦定向工藝過程,因此不會出現摩擦導 致的定向不穩定以及制作良率低的問題。本發明用無源驅動方式進行 驅動,與有源矩陣垂直配向模式液晶顯示器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 結構、工藝流程簡單,成本低;2、設計周期短、設計費用低,可靠 性高,可以靈活地設計成為各種尺寸。本發明的電極設計不僅能夠方 便地應用在規則的像素中,而且能夠方便地應用在不規則的筆段中,
8因此可適用于筆段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和點陣型VA模式液晶顯示 器。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筆段型液晶顯示器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筆段型液晶顯示器筆段區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電極的設計示意圖4是圖3筆段區域按A-A方向的橫截面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一 個疇形成區),它表示加電場之后疇形成區的負性液晶分子在電場帶動 下的倒向;
圖5是在加電場的情況下一個疇形成區中的負性液晶分子排列方 式的示意圖6是在加電場的情況下一個筆段中的透光圖樣(局部); 圖7是一個疇形成區中兩個疇的光學互補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無源驅動的液晶顯示器是筆段型VA模 式液晶顯示器,其可視區域10分為可以點亮的筆段區域11與不可以 點亮的非筆段區域12。如圖2所示,在筆段區域ll,筆段型液晶顯示 器包括上透明基板1、下透明基板2和負性液晶層3;上透明基板1 的內側面設有上電極4,上電極4的內側面設有上垂直定向層5;下透 明基板2的內側面設有下電極6,下電極6的內側面設有下垂直定向 層7;負性液晶層3設于上垂直定向層5和下垂直定向層7之間;上 透明基板1的外側面設有上偏振片8,下透明基板2的外側面設有下 偏振片9。上述內側面是指朝向負性液晶層3的一面,外側面是指遠 離負性液晶層3的一面。
如圖3所示,在筆段區域11,下電極6上設有多個條形溝槽61 和多個疇形成區62,本實施例中,每個筆段區域11中所有條形溝槽 61分成兩組,以液晶顯示器的3H視角為0。,其中一組條形溝槽61 的長軸方向為+45° ,另一組條形溝槽61的長軸方向為一45。;各 條形溝槽61均是長度為L、寬度為W的長方形溝槽,由四個條形溝 槽61及其延長線圍繞形成的區域構成疇形成區62 (條形溝槽61構成相鄰疇形成區62之間的分隔區域),一個方向的任一條形溝槽61的端 部與相鄰的另外一個方向的條形溝槽61之間的間隔部分63的寬度為 G,條形溝槽61按照以下的方式的排列令i^(丄+ r + 2G)/V^, m、 n為任意整數,任意選取長軸方向為+45°的某個條形溝槽61的幾何 中心為原點,則每個長軸方向為+45°的條形溝槽61的幾何中心坐標 都為(mP, nP),每個長軸方向為一45°的條形溝槽61的幾何中心坐 標都為(mP+P/2, nP+P/2)。條狀溝槽61的長度L可在60 150微米 之間選擇,條狀溝槽61的寬度W可在5 20微米之間選擇,間隔部 分63的寬度G可在5 20微米之間選擇,本實施例中,條形溝槽61 的長度L=80微米、寬度W=8微米,間隔部分63的寬度G為10微 米,故P二(80+8+20)/ V^二108/V^微米。
條形溝槽61端部與另外一個方向條形溝槽61之間的間隔部分63 構成相鄰的疇形成區62之間的電連接部位,每個疇形成區62都通過 四個間隔部分63與相鄰的疇形成區62電連接,依靠所有間隔部分63 的電連接作用,使所有疇形成區62之間保持電導通,因此,施加電壓 時,同一筆段區域ll中的各疇形成區62獲得相同的電壓,也就是說, 進行驅動時,以筆段作為單位進行驅動,同屬一筆段的所有疇形成區 62作為一個整體被驅動。
上電極4上與下電極6上的各疇形成區62的幾何中心對應的位置 設有正方形孔41 (正方形孔41所在位置沒有電極材料層),正方形孔 41的邊長為IO微米,其四個邊與對應的疇形成區62周圍的四條條形 溝槽61—一對應并相互平行。由于正方形孔41面積較小,不會分割 上電極4,因此正方形孔41的設置不會影響上電極4的導電性。
上電極4和下電極6可采用ITO (氧化銦錫)電極,條形溝槽61 和正方形孔41可通過蝕刻工藝形成。
本實施例采用動態驅動,上電極4連接掃描線(COM線),下電 極6連接信號線(SEG線)引入動態驅動電壓信號,并在上電極4和 下電極6之間形成驅動電場;也可以下電極6連接掃描線(COM線), 上電極4連接信號線(SEG線)引入動態驅動電壓信號,并在上電極
104和下電極6之間形成驅動電場。
上垂直定向層5和下垂直定向層7對液晶分子有垂直配向作用, 即在無電場時維持負性液晶層3中的液晶分子長軸方向與上透明基板 1及下透明基板2垂直。上垂直定向層5和下垂直定向層7采用垂直 定向材料(如垂直定向的聚酰亞胺)涂布而成。
負性液晶層3中的液晶為負性液晶,通過上垂直定向層5和下垂 直定向層7的作用,使液晶分子在無電場時與上透明基板1和下透明 基板2垂直;在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長軸按一定的方向傾斜,使其 長軸與電場線成一定的角度。
上偏振片8的偏光軸與下偏振片9的偏光軸相互垂直。本實施例 中,上偏振片8的偏光軸方向為0。,下偏振片9的偏光軸方向為90 ° 。上偏振片8和下偏振片9上設有與負性液晶層3光程差相匹配的 C——plate補償膜。
下面簡述一下本垂直配向模式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按A-A方向的橫截面,如圖4所示在A-A方向的截面上,下 電極6在條形溝槽61處表現為斷裂,上電極4在正方形孔41處也表 現為斷裂。在加電場的情況下,在斷裂的地方(包括條形溝槽61和正 方形孔41)電場線13出現畸變,即電場線13與上電極4和下電極6 所在平面不垂直,并且電場線13的傾斜方向由斷裂方向決定;負性液 晶層3中的液晶分子在電場線13的帶動下,按照電場線13傾斜的反 方向倒下,形成按照斷裂方向決定的排列方式。
按照上述原理,在一個疇形成區62中,在加電場的情況下,可以 形成如圖5所示的液晶排列方式,其中箭頭表示一個液晶分子由下至 上的方向。根據液晶分子排列的方向, 一個疇形成區62分成四個區域, 每個區域中的液晶分子長軸的取向相對一致,每個區域形成了疇,也 就是說, 一個疇形成區62被分成上疇621、下疇622、左疇623和右 疇624四個疇。條形溝槽61和正方形孔41起到界定疇邊界的作用, 使疇形成區62具有穩定的多疇液晶排列。
垂直入射到液晶顯示器的光線通過下偏振片9之后形成線偏振光, 進入負性液晶層3。在不加電場的情況下,由于光的傳播方向與負性液晶分子平行, 光的偏振態不受負性液晶層3影響,故光無法通過上偏振片8,顯示 暗態。
而在加電場的情況下, 一個疇形成區62中,由于負性液晶分子形 成如圖5所示的排列方式,故負性液晶分子長軸的方向與偏振光的偏 振方向可以成不同夾角,除了夾角為0° 、卯°的情況,負性液晶分 子都可以改變偏振光的偏振態,導致其光線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通過上 偏振片8,形成亮態顯示。由于上偏振片8的偏光軸與下偏振片9的 偏光軸相互垂直,并且與條形溝槽61成45°夾角,因此一個疇形成 區62形成如圖6所示的透光圖樣,每個疇形成區62包括上亮態區域 14、下亮態區域15、左亮態區域16、右亮態區域17四個三角形的亮 態區域;這些亮態區域14、 15、 16、 17由疇形成區62的對角線上的 "X"形暗態區域18分隔開,并且由條形溝槽61對應的暗態區域19 將這些亮態區域14、 15、 16、 17與其它疇形成區62的亮態區域分隔開。
由于負性液晶分子倒向的對稱性,因此上疇621和下疇622之間 具有視角互補功能,左疇623和右疇624之間也具有視角互補功能, 能夠形成上下左右對稱的視角特性。以下結合圖7來說明這個問題。 圖7表示筆段區域中一個疇形成區按A-A方向的橫截面,以上疇621 和下疇622為例,對于某個方向(如圖7中箭頭所示)透過液晶顯示 器的一束一定寬度的光線,總有圖7所示的情況 一部分光線20通過 上疇621,另外一部分光線21通過下疇622,其中,通過上疇621的 光線20由于其傳播方向與負性液晶分子的夾角小,偏振態變化不大, 故透光少,較暗;而通過下疇622的光線21由于其傳播方向與負性液 晶分子的夾角大,偏振態改變大,故而透光大,較亮;這兩種光線的 互補作用使得液晶顯示器整體看起來不會出現視角盲區(即亮度變暗 的區域),其亮度與正視角的亮度的偏離也比較少。對于左疇623和右 疇624來說,也存在與上疇621和下疇622相同的情況。按照上述原 理,所有疇形成區62中的疇的平均化效果,使得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具 有非常好的均勻性。
在上偏振片8和下偏振片9中加入與液晶層光程差相匹配的C—一 plate補償膜,則可以進一步遏制液晶顯示器暗態的側視角漏光,拓寬到視角對稱均勻且視角超寬的顯示效果。
在其它實施方案中,上電極上可以沒有正方形孔,在加電場的情 況下依然可以形成圖4、 5所示的液晶排列,但是由于缺乏上電極正方 形孔對疇中心的界定作用,其疇中心較容易在疇形成區內移動,液晶 排列的穩定性會比較弱。
在其它實施方案中,筆段區域中,也可以上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 溝槽和多個疇形成區,而下電極上與上電極上的各疇形成區的幾何中 心對應的位置設有孔(也可以下電極上沒有孔)。
在其它實施方案中,疇形成區可以是三角形區域、四邊形區域(正 方形以外的四邊形區域)、五邊形區域、六邊形區域等其它多邊形區域。 每個三角形疇形成區由三個條形溝槽界定而成。每個四邊形疇形成區
由四個條形溝槽界定而成;更優選每個疇形成區都是平行四邊形區域, 此時所有條形溝槽分成兩組,同一組的所有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平行, 兩組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交叉;更優選每個疇形成區都是矩形區域, 此時所有條形溝槽分成兩組,同一組的所有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平行, 兩組條形溝槽的長軸相互正交。
本發明同樣適用于點陣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在像素區域中, 下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溝槽和至少一個疇形成區,而上電極上與下電 極上的各疇形成區的幾何中心對應的位置設有孔(或者上電極上不設 置孔);或者上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溝槽和多個疇形成區,而下電極上 與上電極上的各疇形成區的幾何中心對應的位置設有孔(或者下電極 上不設置孔)。點陣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中,條形溝槽和疇形成區的 具體設計可參考上述筆段型VA模式液晶顯示器。
1權利要求
1、一種無源驅動的液晶顯示器,其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和負性液晶層;上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上電極,上電極的內側面設有上垂直定向層;下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下電極,下電極的內側面設有下垂直定向層;負性液晶層設于上垂直定向層和下垂直定向層之間,其特征是所述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上電極或下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溝槽和至少一個疇形成區,每個疇形成區是由至少三個條形溝槽及其延長線圍成的多邊形區域,所有疇形成區之間保持電導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每個疇形 成區都是四邊形區域。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每個疇形成區都是平行四邊形區域。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每個疇形成區都是正方形區域。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每個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所有條形溝槽分成兩組,以液晶顯示器的3H視角為 0° ,其中一組條形溝槽的長軸方向為+ 45° ,另一組條形溝槽的長 軸方向為_45° ;各條形溝槽均是長度為L、寬度為W的長方形溝槽, 由四個條形溝槽及其延長線圍繞形成的正方形區域構成疇形成區,一 個方向的任一條形溝槽的端部與相鄰的另外一個方向的條形溝槽之間 的間隔部分的寬度為G,條形溝槽按照以下的方式的排列令 P = (Z +『+ 2G)/V^, m、 n為任意整數,任意選取長軸方向為+45°的 某個條形溝槽的幾何中心為原點,則每個長軸方向為+45°的條形溝 槽的幾何中心坐標都為(mP, nP),每個長軸方向為一45。的條形溝槽 的幾何中心坐標都為(mP+P/2, nP+P/2)。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述上透明基 板的外側面設有上偏振片,下透明基板的外側面設有下偏振片;上偏振片的偏光軸方向為0。,下偏振片的偏光軸方向為90。。
7、 根據權利要求1一4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 述條形溝槽是長方形溝槽。
8、 根據權利要求1一6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 所述下電極或上電極上,與上電極或下電極上的各疇形成區的幾何中 心對應的位置設有孔。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孔的形狀 與對應的疇形成區的形狀是相似形。
10、 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是 所述上透明基板的外側面設有上偏振片,下透明基板的外側面設有下 偏振片;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上設有與負性液晶層光程差相匹配的 C——plate補償膜。
全文摘要
一種無源驅動的液晶顯示器,其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和負性液晶層;上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上電極,上電極的內側面設有上垂直定向層;下透明基板的內側面設有下電極,下電極的內側面設有下垂直定向層;負性液晶層設于上垂直定向層和下垂直定向層之間,其特征是所述筆段區域或像素區域中,上電極或下電極上設有多個條形溝槽和至少一個疇形成區,每個疇形成區是由至少三個條形溝槽及其延長線圍成的多邊形區域,所有疇形成區之間保持電導通。本發明能夠實現沒有視角盲區的多疇顯示,具有高對比度、寬視角的優點,并且結構和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制作良率高。
文檔編號G02F1/13GK101477280SQ20091003679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5日
發明者呂岳敏, 吳永俊, 朱世健, 李永忠, 奕 沈, 許為隆, 陳偉川, 高嘉桐 申請人:汕頭超聲顯示器(二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