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長焦遠心鏡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攝像鏡頭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長焦遠心鏡頭。
背景技術:
用于近距離觀測和測量較小物體時,一方面要求鏡頭要有足夠的放大倍數,能觀測到物體表面的細微處,另一方面又要求圖像不出現畸變,傳統的鏡頭可以實現大倍數的功能,但是由于物體表面反射進入鏡頭的光線是放射型,當物體與鏡頭的距離改變時,主光線隨距離的不同會不一致,物體在攝像機CCD靶面的成像尺寸就會出現改變,改變范圍較大時圖像還會出現畸變,因此物體與鏡頭距離的改變會影響測量結果,出現測量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同時實現遠心和長焦的功能,既適于觀測較小的物體,又克服因測量距離改變出現測量誤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包括主筒,按入光方向主筒內裝有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主筒的前端設有壓住第一鏡片組的壓圈,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之間裝有隔圈,該隔圈的長度大于1/2主筒的長度,所述的第一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凹凸鏡片、凸平鏡片,所述的第二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雙凸鏡片、雙凹鏡片、雙凹鏡片、雙凸鏡片、凸凹鏡片、雙凸鏡片、凹凸鏡片、凹凸鏡片和凸凹鏡片。進一步,所述的隔圈內孔由多個圓柱形內孔構成,按入光方向多個圓柱形內孔的直徑由大變小,有利于消除進入攝像機CCD靶面的雜光。進一步,所述隔圈部分圓柱形內孔上設有內螺紋,隔圈外表面中間段外徑縮小,一方面更好消除雜光,另一方面方便隔圈與主筒的裝配。本實用新型由于第一鏡片組沿入光方向設有凹凸鏡片、凸平鏡片,第二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雙凸鏡片、雙凹鏡片、雙凹鏡片、雙凸鏡片、凸凹鏡片、雙凸鏡片、凹凸鏡片、凹凸鏡片和凸凹鏡片,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之間裝有隔圈,實現遠心功能,使得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以平行方向進入第一鏡片組的凹凸鏡片,這樣在景深范圍內,被測物體與第一鏡片組的凹凸鏡片距離改變時,被測物體在攝像機CCD靶面成像尺寸不變,避免由于測量距離改變使得測量的結果不同,防止出現測量誤差。另一方面,由于該隔圈的長度大于1/2主筒的長度,同時實現長焦距的功能,有利于提高鏡頭的放大倍數,適于觀測較小的物體。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隔圈剖視放大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光線折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圖2所示,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包括主筒10,按入光方向主筒10內裝有第一鏡片組1和第二鏡片組2,主筒10的前端設有壓住第一鏡片組1的壓圈3,第一鏡片組1和第二鏡片組2之間裝有隔圈4,該隔圈4的長度大于1/2主筒10的長度,所述的第一鏡片組 1按入光方向設有凹凸鏡片11、凸平鏡片12,所述的第二鏡片組2按入光方向設有雙凸鏡片 21、雙凹鏡片22、雙凹鏡片23、雙凸鏡片24、凸凹鏡片25、雙凸鏡片26、凹凸鏡片27、凹凸鏡片28和凸凹鏡片四。隔圈4的內孔由六個圓柱形內孔41、42、43、44、45、46構成,按入光方向六個圓柱形內孔41、42、43、44、45、46的直徑由大變小。隔圈4上圓柱形內孔41、42、43上設有內螺紋,隔圈4外表面中間段47外徑縮小。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光線折射示意圖,物體20表面反射的光線是以平行方向進入第一鏡片組的凹凸鏡片11,當物體20前后移動時,物體20在攝像機CXD靶面30的成像尺寸不會改變,因此避免因測量距離改變出現測量誤差;另外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長焦距設計,其放大倍數可達5倍以上,適于觀測較小的物體。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只要是按權利要求作等同的改變都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包括主筒,按入光方向主筒內裝有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主筒的前端設有壓住第一鏡片組的壓圈,其特征在于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之間裝有隔圈,該隔圈的長度大于1/2主筒的長度,所述的第一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凹凸鏡片、凸平鏡片,所述的第二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雙凸鏡片、雙凹鏡片、雙凹鏡片、雙凸鏡片、凸凹鏡片、雙凸鏡片、凹凸鏡片、凹凸鏡片和凸凹鏡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圈內孔由多個圓柱形內孔構成,按入光方向多個圓柱形內孔的直徑由大變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部分圓柱形內孔上設有內螺紋,隔圈外表面中間段外徑縮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長焦遠心鏡頭,包括主筒,按入光方向主筒內裝有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主筒的前端設有壓住第一鏡片組的壓圈,第一鏡片組和第二鏡片組之間裝有隔圈,該隔圈的長度大于1/2主筒的長度,所述的第一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凹凸鏡片、凸平鏡片,所述的第二鏡片組按入光方向設有雙凸鏡片、雙凹鏡片、雙凹鏡片、雙凸鏡片、凸凹鏡片、雙凸鏡片、凹凸鏡片、凹凸鏡片和凸凹鏡片;本實用新型同時實現遠心和長焦的功能,既適于觀測較小的物體,又克服因測量距離改變出現測量誤差。
文檔編號G02B7/02GK202256852SQ2011204036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吳富寶, 楊美珍, 鄧莉芬 申請人:廈門力鼎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