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粉盒、鼓組件及顯影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84768閱讀:2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粉盒、鼓組件及顯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用粉盒、鼓組件及顯影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如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中,使用到一種粉盒,該粉盒可拆卸地設置在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上。現有粉盒包括一體式和分體式,一體式粉盒上至少設置有光敏元件、顯影元件和顯影劑;分體式粉盒上至少設置有顯影元件和顯影劑;與分體式粉盒配合使用的鼓組件上至少設置有光敏元件。圖I所示為現有技術中一種一體式粉盒的主視圖,該粉盒采用接觸式顯影方式。 該粉盒包括主體部分10、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 ;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分別設置在主體部分10的兩端;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可拆卸地設置在主體部分10的兩端,或與主體部分10形成為一體。圖2所示為圖I中A-A方向的剖視圖,由圖可知,粉盒的主體部分10上至少設置有光敏元件13、顯影元件14、送粉元件15及顯影劑(未示出)。粉盒設置到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后,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接收來自外界的數據,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上的激光掃描元件掃描粉盒上的光敏元件13,使光敏元件13上形成靜電潛像;送粉元件15接收來自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動力和電壓,將儲存在粉盒內的顯影劑輸送給顯影元件14,顯影元件14在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提供的動力和電壓作用下,將顯影劑吸附在顯影元件14表面上,顯影元件14 通過與光敏元件13緊密接觸,將顯影劑傳送到光敏元件13上,并使光敏元件13上的靜電潛像顯影。如圖3、4所示,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上分別設置有光敏元件固定位23a、 23b,顯影元件固定位24a、24b,和送粉元件固定位25a、25b。光敏元件13、顯影元件14和送粉元件15分別通過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上的光敏元件固定位23a、23b,顯影元件固定位24a、24b,和送粉元件固定位25a、25b固定在粉盒上。由于光敏元件固定位23a、23b,顯影元件固定位24a、24b和送粉元件固定位25a、 25b之間的距離在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生產制造時即已被設定,因此光敏元件13、顯影元件14和送粉元件15之間的中心距即被設定為定值。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上用于定位光敏元件13和顯影元件14的固定位(23a、23b、24a、24b、25a、25b)的制造精度,直接影響光敏元件13和顯影元件14的工作質量,從而影響到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工作品質; 第一側板11和第二側板12上用于定位光敏元件13和顯影元件14的固定位在生產制造時出現小誤差,都會影響到粉盒的工作質量,嚴重時會造成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對第一側板 11和第二側板12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如圖5所示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一體式粉盒的主視圖,該粉盒采用的是非接觸式顯影方式。圖6為圖5中B-B方向的剖視圖,圖7、圖8分別為該粉盒兩端示意圖。
如圖5、6、7、8所示,該粉盒包括主體部分30、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 ;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分別設置在主體部分30的兩端;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可拆卸地設置在主體部分30的兩端,或與主體部分30形成為一體。粉盒的主體部分30上至少設置有光敏元件33、顯影元件34和顯影劑(未示出)。 粉盒的工作原理同圖I所示粉盒的工作原理。特別的,光敏元件33為有機光導鼓中的一種, 顯影元件34為磁輥的一種,磁輥由磁芯和磁套組成,顯影劑為一種磁性碳粉。第一側板31上設置有光敏元件固定位43a和顯影元件固定位;第二側板32上設置有光敏元件固定位43b和顯影元件固定位44b。粉盒上的光敏元件33和顯影元件34分別通過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上的光敏元件固定位43a、43b和顯影元件固定位44b固定在粉盒上。為了使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在工作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打印品質,要求粉盒上的光敏元件33和顯影元件34之間始終保持一定的間隙量,且該間隙量為定值;因此,要求第一側板31和第一側板32上的光敏元件固定位43a、43b和顯影元件固定位44b之間的距離為定值,且在工作過程中保持不變。這樣, 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上固定位(43a、43b、44b)的制造精度就直接影響到粉盒上光敏元件33和顯影元件34之間的間隙量,也直接影響到粉盒的工作品質。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制造時產生的誤差,會影響到粉盒和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工作品質,因此,對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由上述兩種現有技術可知,粉盒上第一側板11或31和第二側板12或32在生產制造時要求的精度都很高,制造時產生的小誤差都會造成粉盒無法正常工作。粉盒上第一側板11或31和第二側板12或32的高精度要求導致產品難以制造,制造成本被相應提高。 同時,由于第一側板11或31和第二側板12或32上的的固定位(23a、23b、24a、24b或43a、 43b,44b)與光敏元件13或33和顯影元件14或34長期磨損后,導致達不到使用要求,難以保證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正常工作,粉盒的使用壽命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控制粉盒的光敏元件與顯影元件距離的方法和裝置,以解決現有粉盒光敏元件和顯影元件長期磨損后,導致達不到使用要求,難以保證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正常工作,粉盒的使用壽命下降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粉盒,包括主體部分、光敏元件、顯影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分兩側用于固定支撐所述顯影元件和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一和第二側板、和控制所述光敏元件和所述顯影元件之間距離的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盒中還設置有支撐在所述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所述顯影元件向所述光敏元件移動。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板上。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主體部分上。所述彈性元件為壓簧,設置在遠離所述光敏元件的方向上。所述彈性元件為拉簧,設置在所述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之間。
一種粉盒,包括主體部分、光敏元件、顯影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分兩側用于固定支撐所述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的第一、第二側板和控制所述光敏元件和所述顯影元件之間距離的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盒中還設置有支撐在所述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所述光敏元件向所述顯影元件移動。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板上。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主體部分上。所述彈性元件為壓簧,設置在遠離所述顯影元件的方向上。一種粉盒,為分體式,與鼓組件配合使用,所述分體式粉盒包括分體式主體部分、 設置有支撐孔的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第二側面、顯影元件和用于向所述顯影元件提供彈性力以迫使所述顯影元件向所述鼓組件上的光敏元件移動的彈性元件,其特征是所述顯影元件可相對所述分體式主體部分自由移動;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面上的支撐孔上支撐所述顯影元件的兩端并給顯影元件施加指向光敏元件的彈性力。所述彈性力的方向在所述光敏元件軸心和顯影元件軸心連線方向上。—種鼓組件,與分體式粉盒配合使用,所述鼓組件包括鼓組件主體部分、設置有支撐孔的鼓組件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光敏元件和用于向所述光敏元件提供彈性力并迫使所述光敏元件向所述分體式粉盒的顯影元件移動的彈性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光敏元件可相對所述鼓組件主體部分移動;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面上的支撐孔上支撐所述光敏元件的兩端并給光敏元件施加指向顯影元件的彈性力。所述彈性力的方向在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連線的方向上。一種顯影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上述的分體式粉盒和上述的鼓組件。一種顯影裝置,包括分體式粉盒和與分體式粉盒配合使用的鼓組件,所述分體式粉盒包括分體式主體部分、設置有顯影元件支撐孔的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顯影元件,所述鼓組件包括鼓組件主體部分、設置有光敏元件支撐孔的鼓組件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光敏元件,其特征是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顯影元件支撐孔和光敏元件支撐孔之間的彈性元件,所述顯影元件可相對所述分體式主體部分自由移動;所述光敏元件可相對所述鼓組件主體部分移動;所述彈性元件給顯影元件施加沿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指向光敏元件的彈性力并給光敏元件施加沿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指向顯影元件的彈性力以使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相互靠近。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粉盒中增加了支撐在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彈性元件設置在光敏元件軸心和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光敏元件向顯影元件移動;或者粉盒中增加支撐在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彈性元件設置在光敏元件軸心和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光敏元件向顯影元件移動。彈性力直接作用于被推壓的部件,光敏元件與顯影元件間的距離控制更精確,結構更簡單。解決了現有粉盒中光敏元件與顯影元件間的距離控制結構復雜和控制不精確的技術問題。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一體式粉盒的主視圖;圖2為圖I中A-A方向的剖視圖;圖3、4為分別圖I所示現有技術中一體式粉盒的左視圖和右視圖;圖5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一體式粉盒的主視圖;圖6為圖5中B-B方向的剖視圖;圖7、8分別為圖5所不現有技術中另一種一體式粉盒的左視圖和右視圖;圖9、10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粉盒左、右端不意圖;11為圖9中C-C方向的剖視圖;圖12為10中D-D方向的剖視圖;圖13、14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的粉盒左、右兩端示意圖;圖15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分體式粉盒和鼓組件的示意圖;圖16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分體式粉盒和鼓組件的左端示意圖;圖17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中分體式粉盒的主視圖;圖18為圖21中E-E方向的剖視圖;圖19,20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分體式粉盒的左、右兩端示意圖;圖21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中鼓組件的主視圖;圖22為圖25中F-F方向的剖視圖;圖23,24為本發明第四種實施例中鼓組件左、右兩端示意圖;圖25為本發明第五種實施例粉盒左端示意圖;圖26為本發明第六種實施例粉盒的示意圖;圖27為本發明第七種實施例粉盒的示意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中,除特殊說明外,其結構均同圖I所示粉盒結構。如圖9、lo所示,粉盒包括主體部分10、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 ;第一側板 110和第二側板120均固定在主體部分10上。主體部分10上包括光敏元件13、顯影元件
14、送粉元件15和顯影劑(未示出);光敏元件13、顯影元件14和送粉元件15均設置在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之間。如圖9、10所示,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上分別設置有;光敏元件固定位230a、230b,第一支撐元件240a和第二支撐元件240b,第一彈性元件 260a和第二彈性元件260b和送粉元件固定位250a、250b。光敏元件固定位230a、230b和送粉元件固定位250a、250b的相對位置在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工作過程中始終保持不變。光敏元件13通過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上的光敏元件固定位230a、230b被固定在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上;送粉元件15通過送粉元件固定位250a、250b被固定在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上。因此,光敏元件13與送粉元件15的位置相對主體部分10始終保持不變。顯影元件14被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上的第一支撐元件240a和第二支撐元件240b分別支撐在第一側板1110和第二側板120上;第一支撐元件240a和第二支撐元件240b在第一側板110和第二側板120上可自由滑動;第一彈性元件260a和第二彈性元件260b分別給第一支撐元件240a和第二支撐元件240b施加彈性力,該彈性力的方向沿光敏元件13軸心和顯影元件14軸心的連線方向指向光敏元件13。顯影元件14可相對主體部分10沿光敏元件13軸心和顯影元件14軸心的連線方向滑動。圖11、12分別為圖9、10中C-C方向、D-D方向的剖視圖。如圖11所示,第一支撐元件240a和第一彈性元件260a設置在相對顯影元件14遠離光敏元件13的位置上,第一支撐元件240a支撐顯影元件14,第一彈性元件260a給第一支撐元件240a施加一個彈性力, 使顯影元件14可沿光敏元件13軸心和顯影元件14軸心的連線方向,相對主體部分10,向光敏元件13的方向移動;該彈性力使光敏元件13與顯影元件14緊密接觸,并調節光敏元件13和顯影元件14之間的過盈量。同樣地,如圖12所示,第二支撐元件240b和第二彈性元件260b設置在相對顯影元件14遠離光敏元件13的位置上,并給顯影元件14施加一個彈性力,使顯影元件14向光敏元件13的方向移動,使光敏元件13與顯影元件14緊密接觸,并通過該彈性力調節光敏元件13和顯影元件14之間的過盈量。特別的,該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0a、260b為壓簧中的一種,該彈性力為彈性推力。本實施例還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0a、260b和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0a、 240b設置在主體部分10兩側,用以支撐和向顯影元件14施加彈性力。本實施例還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0a、260b和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0a、 240b設置在顯影元件14和光敏元件13之間;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0a、260b為彈性拉簧的一種;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0a、260b通過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0a、240b給顯影元件14 一個沿光敏元件13軸心和顯影元件14軸心的連線方向指向光敏元件的拉力,使顯影遠14 向光敏元件13移動。實施例二 在本實施例中,除特殊說明外,其結構均同圖5所示粉盒結構。如圖13、14所示,粉盒上設置有主體部分30、第一側板111和第二側板121 ;第一側板111和第二側板121均被固定在主體部分30上。主體部分30包括光敏元件33、顯影元件34和顯影劑(未示出);光敏元件33和顯影元件34設置在第一、第二側板111、121之間。第一側板111上設置有第一彈性元件261a,第一支撐元件231a和顯影元件固定位(未示出);第二側板121上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261b,第二支撐元件231b和顯影元件固定位 241b。光敏兀件33的兩端分別被第一、第二支撐兀件231a、231b支撐,第一、第二支撐兀件 231a、231b可在第一側板111和第二側板121上自由滑動,光敏元件33可相對主體部分30 自由滑動;顯影元件34的兩端分別被固定在顯影元件固定位241a、241b上,顯影元件34 相對主體部分30無法自由移動。如圖所示,第一彈性元件261a和第二彈性元件261b分別設置在相對光敏元件33 遠離顯影元件34的位置上,并分別通過第一支撐元件231a和第二支撐元件231b給光敏元件33的兩端施加彈性力,該彈性力的方向沿光敏元件33軸心和顯影元件34軸心的連線方向指向顯影元件34 ;該彈性力使光敏元件33在粉盒上相對主體部分30向顯影元件34的方向移動;該彈性力使光敏元件33與顯影元件34保持一定的間隙量,光敏元件33和顯影元件34之間的間隙量通過該彈性力調節。特別的,該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1a、261b為壓簧中的一種,該彈性力為彈性推力。本實施例還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1a、261b和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1a、 241b設置在主體部分30兩側,用以支撐和向顯影元件34施加彈性力。本實施例還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1a、261b和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1a、 241b設置在主體部分30兩側,用以支撐和向顯影元件34施加彈性力。本實施例還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1a、261b和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1a、 241b設置在顯影元件34和光敏元件33之間;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1a、261b為彈性拉簧的一種;第一、第二彈性元件261a、261b通過第一、第二支撐元件241a、241b給顯影元件34 一個沿光敏元件33軸心和顯影元件34軸心的連線方向指向光敏元件的拉力,使顯影遠34 向光敏元件33移動。實施例三如圖15所示為分體式粉盒和與分體式粉盒配合使用的鼓組件,分體式粉盒和鼓組件采用接觸式顯影方式。分體式粉盒上包括分體式主體部分300、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 310和第二側面320 ;鼓組件上包括鼓組件主體部分500、鼓組件第一側面510和第二側面 520。如圖17所示,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310和第二側面320分別設置在粉盒的兩端, 并與分體式主體部分300形成為一體;如圖21所不,鼓組件第一側面510和第二側面520 設置在鼓組件主體部分500的兩端,并與鼓組件主體部分500形成為一體。如圖16、18、22所示,鼓組件的主體部分500上容納有光敏元件53,光敏元件53設置在鼓組件第一側面510和第二側面520之間,并被固定,無法自由移動;分體式粉盒的主體部分300上容納有顯影元件54、送粉元件55和顯影劑(未示出),顯影元件54和送粉元件55設置在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310和第二側面320之間。如圖19、20所示,本實施例中,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310上設置有顯影元件支撐孔440a,送粉元件支撐孔450a和第一彈性元件460a ;第二側面320上設置有顯影元件支撐孔440b,送粉元件支撐孔450b和第二彈性元件460b。第一彈性元件460a、第二彈性元件 460b設置在顯影元件支撐孔440a、440b上,并支撐顯影元件54的兩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彈性元件460a、460b由彈性橡膠材料制成,也可為彈簧;顯影元件54可在顯影元件支撐孔440a、440b上相對分體式主體部分300滑動。送粉元件55的兩端被送粉元件支撐孔450a、450b支撐,送粉元件55被固定在第一側面310和第二側面320通過送粉元件支撐孔450a、450b上,相對分體式主體部分300不能自由移動。如圖16所示,當分體式粉盒設置到鼓組件上后,分體式粉盒的主體部分300被固定在鼓組件的主體部分500上,不能自由移動;分體式粉盒的第一、第二側面310、320正對鼓組件的第一、第二側面510、520設置。由于分體式粉盒設置到鼓組件上后無法自由移動, 且分體式粉盒與鼓組件采用的是接觸式顯影方式,顯影元件54與光敏元件53之間過盈配合;顯影元件54可在顯影元件支撐孔440a、440b上自由滑動,光敏元件53無法自由移動, 因此顯影元件54有向遠離光敏元件53的方向運動的趨勢。此時,第一彈性元件460a和第二彈性元件460b給顯影元件54 —個沿光敏元件53軸心和顯影元件54軸心連線方向指向光敏元件53的彈性力;該彈性力阻止顯影元件54遠離光敏元件53運動,保持顯影元件54 與光敏元件53過盈配合,并通過控制該彈性力的大小來調節光敏元件53與顯影元件54之間的過盈量。實施例四本實施例所采用結構,除特殊說明外,均同實施例五中所示結構。如圖23、24所示,鼓組件第一側面510上設置有光敏元件支撐孔430a和第一彈性元件461a ;第二側面520上設置有光敏元件支撐孔430b和第二彈性元件461b ;光敏元件 53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光敏元件支撐孔430a、430b上,并被第一、第二彈性元件461a、461b支撐;光敏元件53的兩端可在光敏元件支撐孔430a、430b上自由滑動,第一、第二彈性元件 461a、461b限制光敏元件53的自由滑動。如圖16所示,當分體式粉盒安裝到鼓組件上后,分體式粉盒相對鼓組件固定,無法自由移動;分體式粉盒上的顯影元件54與鼓組件上的光敏元件53過盈配合,由于光敏元件53可自由滑動,光敏元件53有遠離顯影元件54運動的趨勢,第一、第二彈性元件461a、 461b支撐光敏元件53,為光敏元件53提供一個沿光敏元件53和顯影元件54的連線方向指向顯影元件54的彈性力,該彈性力阻止光敏元件53的遠離運動,保持光敏元件53與顯影元件54緊密接觸,并通過控制該彈性力的大小來調節光敏元件53與顯影元件54之間的過盈量。第一、第二彈性元件461a、461b為彈性橡膠或彈簧中的一種。實施例五本實施例所采用結構,除特殊說明外,均同實施例三中所示結構。如圖25所示,鼓組件第一側面510上設置有光敏元件支撐孔431a ;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310上設置有顯影元件支撐孔441a ;第一彈性元件462a設置在光敏元件支撐孔 431a和顯影元件支撐孔441a之間。光敏元件53的一端設置在光敏元件支撐孔431a上,顯影元件54的一端設置在顯影元件支撐孔441a上;第一彈性元件462a分別通過光敏元件支撐孔431a和顯影元件支撐孔441a,給光敏元件53 —個沿光敏元件軸和顯影元件軸連線方向指向顯影元件54的彈性力,給顯影元件54 —個沿光敏元件軸和顯影元件軸連線方向指向光敏元件53的彈性力;該彈性力使光敏元件53與顯影元件54緊密接觸。同樣的,鼓組件和分體式粉盒的第二側面320、520上設置有相對應的光敏元件支撐孔、顯影元件支撐孔和第二彈性元件。第一、第二彈性元件為彈性橡膠或彈簧中的一種。本實施例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一端固定在鼓組件上,另一端可分離地與顯影元件的一端連接;分體式粉盒固定在鼓組件主體部分上,相對鼓組件不動;光敏元件固定在鼓組件上;顯影元件可相對分體式粉盒主體部分移動;當分體式粉盒安裝到鼓組件上時,顯影元件在第一、第二彈性元件提供的彈性力作用下向光敏元件的方向移動。本實施例還可以是第一、第二彈性元件一端固定在分體式粉盒上,另一端可分離地與光敏元件的一端連接;分體式粉盒固定在鼓組件主體部分上,相對鼓組件不動;顯影元件固定在分體式粉盒上不動,光敏元件可在鼓組件上自由滑動;光敏元件在第一、第二彈性元件提供的彈性力作用下向顯影元件的方向移動。實施例六本實施例所采用粉盒結構,除特殊說明外,均同圖5中所示結構。如圖26所示,粉盒包括有主體部分30,光敏元件33和顯影元件34 ;該粉盒還包括光敏元件框架30a和彈性元件264。在光敏元件框架30a上至少設置有光敏元件33,也可設置有為光敏元件充電的充電元件和清潔光敏元件的清潔元件等其它元件。光敏元件框架30a設置在主體部分30內, 并可相對主體部分30移動;光敏元件33固定在光敏元件框架30a上,因此,光敏元件33可相對主體部分30移動。彈性元件264設置在主體部分30和光敏元件框架30a之間,為光敏元件框架30a提供彈性力;使光敏元件33可隨同光敏元件框架30a相對主體部分30 — 起移動。顯影元件34設置在主體部分30上,不可相對主體部分30移動;因此,光敏元件 33在彈性元件264提供的彈性力的作用下,隨同光敏元件框架30a —起相對顯影元件34移動,以彈性調節光敏元件53與顯影元件54之間的距離。實施例七;本實施例所采用結構,除特殊說明外,均同實施例三中所示結構。如圖27所示,鼓組件包括有鼓組件主體部分500和光敏元件53 ;還包括光敏元件框架500a和彈性元件463。光敏元件框架500a上至少設置有光敏元件53,也可設置轉印元件和為光敏元件充電的充電元件等其它元件。光敏元件53固定在光敏元件框架500a上;光敏元件框架 500a設置在主體部分500內,并可在主體部分500內相對主體部分500移動;因此,固定在光敏元件框架500a上的光敏元件53可相對主體部分500移動。光敏元件框架500a和主體部分500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463。當其上設置有顯影元件的分體式粉盒裝配到鼓組件上后,彈性元件463被擠壓, 并為光敏元件框架500a提供一彈性力,使光敏元件53向顯影元件的方向移動,以彈性調節光敏元件53與顯影元件54之間的距離。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就能想到,采用其他類似的技術方案達到本發明技術目的的,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粉盒,包括主體部分、光敏元件、顯影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分兩側用于固定支撐所述顯影元件和所述光敏元件的第一和第二側板、和控制所述光敏元件和所述顯影元件之間距離的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盒中還設置有支撐在所述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所述顯影元件向所述光敏元件移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板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主體部分上。
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為壓簧,設置在遠離所述光敏兀件的方向上。
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為拉簧,設置在所述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之間。
6.一種粉盒,包括主體部分、光敏元件、顯影元件、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分兩側用于固定支撐所述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的第一、第二側板和控制所述光敏元件和所述顯影元件之間距離的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盒中還設置有支撐在所述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所述光敏元件向所述顯影元件移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板上。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一、第二支撐元件設置在所述主體部分上。
9.如權利要求6-8所述的任一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為壓簧,設置在遠離所述顯影元件的方向上。
10.一種粉盒,為分體式,與鼓組件配合使用,所述分體式粉盒包括分體式主體部分、 設置有支撐孔的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第二側面、顯影元件和用于向所述顯影元件提供彈性力以迫使所述顯影元件向所述鼓組件上的光敏元件移動的彈性元件,其特征是所述顯影元件可相對所述分體式主體部分自由移動;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面上的支撐孔上支撐所述顯影元件的兩端并給顯影元件施加指向光敏元件的彈性力。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力的方向在所述光敏元件軸心和顯影元件軸心連線方向上。
12.一種鼓組件,與分體式粉盒配合使用,所述鼓組件包括鼓組件主體部分、設置有支撐孔的鼓組件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光敏元件和用于向所述光敏元件提供彈性力并迫使所述光敏元件向所述分體式粉盒的顯影元件移動的彈性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光敏元件可相對所述鼓組件主體部分移動;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側面上的支撐孔上支撐所述光敏元件的兩端并給光敏元件施加指向顯影元件的彈性力。.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鼓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力的方向在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連線的方向上。
13、一種顯影裝置,包括分體式粉盒和與分體式粉盒配合使用的鼓組件,所述分體式粉盒包括分體式主體部分、設置有顯影元件支撐孔的分體式粉盒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顯影元件,所述鼓組件包括鼓組件主體部分、設置有光敏元件支撐孔的鼓組件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光敏元件,其特征是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顯影元件支撐孔和光敏元件支撐孔之間的彈性元件,所述顯影元件可相對所述分體式主體部分自由移動;所述光敏元件可相對所述鼓組件主體部分移動;所述彈性元件給顯影元件施加沿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指向光敏元件的彈性力并給光敏元件施加沿光敏元件軸心和所述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指向顯影元件的彈性力以使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相互靠近。
14.一種顯影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分體式粉盒和權利要求12所述的鼓組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粉盒、鼓組件和顯影裝置,粉盒包括主體部分、光敏元件、顯影元件、設置于主體部分兩側用于固定支撐顯影元件和光敏元件的第一和第二側板、和控制光敏元件和顯影元件之間距離的彈性元件,粉盒中還設置有支撐在顯影元件兩端可自由滑動的第一、第二支撐元件,彈性元件設置在光敏元件軸心和顯影元件軸心的連線的方向上并給第一、第二支撐元件施加彈性力以迫使顯影元件向光敏元件移動。彈性力直接作用于被推壓的部件,光敏元件與顯影元件間的距離控制更精確,結構更簡單。解決了現有粉盒中光敏元件與顯影元件間的距離控制結構復雜和控制不精確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2608895SQ20121008172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5日
發明者吳連俊 申請人: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