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和調色劑容器,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具有顯影裝置和所述調色劑容器,所述顯影裝置對形成在感光體上的靜電潛影進行調色劑顯影,所述調色劑容器貯存調色劑并向顯影裝置補充該調色劑。
背景技術:
作為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公知的是在感光鼓周圍配置顯影裝置,并利用該顯影裝置對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靜電潛影進行調色劑顯影。調色劑容器能夠裝拆地組裝在顯影裝置上,伴隨調色劑減少從調色劑容器向顯影裝置提供調色劑。另外,以往的顯影裝置包括相互平行延伸的顯影輥和多個螺旋式輸送器;以及細長的外殼,內置有上述顯影輥等。另一方面,調色劑容器包括沿顯影裝置長邊方向延伸的 細長的盒、以及配置在該盒內的攪拌軸和螺旋式輸送器。調色劑容器以攪拌軸等與顯影輥平行的狀態、從顯影裝置上側組裝到顯影裝置的外殼上。通過以這種方式進行組裝,使安裝在調色劑容器攪拌軸上的輸入齒輪與顯影裝置的輸出齒輪嚙合,從顯影裝置向調色劑容器傳遞轉動驅動力,從而使攪拌軸等轉動。在具有這些現有技術的顯影裝置等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當裝拆調色劑容器時,需要使圖像形成裝置的上部敞開得較大,并進入到裝置內部較深的部位來裝拆調色劑容器。近年來,從提高調色劑容器裝拆性的角度出發,已考慮采用如下結構,即,不需要使圖像形成裝置的上部敞開得較大,例如可以在打開前蓋的狀態下沿水平方向裝拆調色劑容器。在這種情況下,當因布局等關系而特別需要時,把能夠圍繞沿調色劑容器對顯影裝置的組裝方向(即與顯影輥垂直的方向)水平延伸的軸轉動的輸出齒輪配置在顯影裝置上,并且在調色劑容器上配置能夠與該輸出齒輪嚙合的輸入齒輪。在這樣的結構中,如果輸出齒輪和輸入齒輪的齒的位置不當,則將調色劑容器組裝到顯影裝置上時輸入齒輪與輸出齒輪相互干擾,從而難以將調色劑容器組裝到顯影裝置上。此外,還有可能損壞兩個齒輪。因此,需要解決此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顯影裝置的輸出齒輪和調色劑容器的輸入齒輪之間相互干擾,從而能夠迅速地將調色劑容器組裝到顯影裝置。本發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像載體,在其圓周面上承載調色劑像;顯影裝置,包括顯影輥,所述顯影輥向所述像載體的圓周面提供調色劑;以及調色劑容器,能夠裝拆地組裝在所述顯影裝置,并且向所述顯影裝置補充調色劑。所述調色劑容器把與所述顯影輥的軸向垂直的方向作為組裝方向,沿該組裝方向被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所述調色劑容器包括容器主體,收容調色劑;轉動構件,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輸入齒輪,能夠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并且被輸入用于使所述轉動構件轉動的轉動驅動力。
所述顯影裝置包括外殼主體,收容所述顯影輥;容器安裝部,配置在所述外殼主體上,并用于組裝所述調色劑容器;可動構件,包括輸出齒輪,該輸出齒輪接受來自外部的轉動驅動力,從而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所述可動構件由所述外殼主體支承成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位移,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能夠與所述輸入齒輪嚙合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從所述第一位置向外側退避的位置;以及施加作用力構件,對所述可動構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此外,所述容器主體具有容器側抵接部,所述可動構件具有可動構件側抵接部,在把所述調色劑容器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的所述容器安裝部上的過程中,所述容器側抵接部與所述可動構件側抵接部抵接,在所述組裝過程中,所述容器側抵接部通過與所述可動構件側抵接部抵接,伴隨所述調色劑容器向所述組裝方向移動,使所述可動構件克服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從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位移,當所述調色劑容器到達規定的組裝位置后,通過解除所述容器側抵接部和所述可動構件側抵接部的抵接狀態,所述可
動構件利用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安裝在顯影裝置上的調色劑容器。所述調色劑容器向顯影裝置補充調色劑,所述顯影裝置包括顯影輥,所述顯影輥向圓周面上承載調色劑像的像載體的圓周面提供調色劑,并且所述調色劑容器能夠把與所述顯影輥的軸向垂直的方向作為組裝方向,沿所述組裝方向能夠裝拆地被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所述顯影裝置還包括夕卜殼主體,具有用于安裝所述調色劑容器的容器安裝部;可動構件,包括接受來自外部的轉動驅動力從而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的輸出齒輪,并且由所述外殼主體支承成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位移,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向所述調色劑容器傳遞轉動驅動力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從所述第一位置向外側退避的位置,施加作用力構件,對所述可動構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所述調色劑容器包括容器主體,收容調色劑;轉動構件,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以及輸入齒輪,能夠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且能夠與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可動構件的輸出齒輪相嚙合,并且通過使所述輸入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嚙合,用于使所述轉動構件轉動的轉動驅動力從所述輸出齒輪輸入到所述輸入齒輪。此外,所述容器主體具有抵接部,在把所述調色劑容器組裝到所述容器安裝部的過程中,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可動構件抵接,在所述組裝過程中,所述抵接部伴隨所述調色劑容器向所述組裝方向移動,使所述可動構件克服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從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位移,當所述調色劑容器到達規定的組裝位置后,所述可動構件利用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
圖I是表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內部結構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組裝的顯影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俯視圖。圖3是圖2所示的顯影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立體圖。圖4是單個顯影裝置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顯影裝置的內部結構的俯視圖。圖6是單個調色劑容器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容器安裝部及其附近的顯影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顯影閘板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圖8是表示容器安裝部及其附近的顯影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顯影閘板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圖9A是表示齒輪托架處于退避位置狀態的顯影裝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圖9B是表示對齒輪托架施加朝向第一位置的作用力的施加作用力構件狀態的圖。圖10是表示組裝有調色劑容器狀態的顯影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圖11是表示調色劑容器組裝到顯影裝置上的過程(顯影閘板的位移狀態)的顯 影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I是表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內部結構的剖視圖。在此,作為圖像形成裝置I舉例說明了黑白打印機,但圖像形成裝置也可以是復印機、傳真機或具有這些功能的數碼復合機,此外,還可以 是形成彩色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圖像形成裝置I包括主體外殼10,具有大體長方體形的箱體結構;以及收容在該主體外殼10內的供紙部20、圖像形成部30、定影部40和調色劑容器50。主體外殼10的前面一側(圖I的右側)具有前蓋11、后面一側具有后蓋12。使用者通過打開前蓋11,可以在調色劑用完時把調色劑容器50從主體外殼10的前面一側取出。后蓋12是在薄片體被卡住或維護時打開的蓋。通過打開后蓋12,可以從主體外殼10的后面一側取出圖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40的各單元。此外,在主體外殼10的上表面上具有出紙部13,用于將圖像形成后的薄片體排出。供紙部20包括供紙盒21,用于收容將要被實施圖像形成處理的薄片體。該供紙盒21能夠從主體外殼10的前方一側向眼前方向抽出。在供紙盒21內具有收容薄片體摞的薄片體收容空間和提升板等,該提升板能夠抬起以便提供所述薄片體摞。在供紙盒21后端一側的上部設置有薄片體抽出部21A。在該薄片體抽出部21A上配置有搓紙輥(省略圖示),用于把供紙盒21內的薄片體摞最上層的薄片體一張張地抽出。圖像形成部30進行圖像形成處理,該圖像形成處理在從供紙部20送出的薄片體上形成調色劑圖像。圖像形成部30包括感光鼓31 (稱為像載體)、以及配置在該感光鼓31周圍的帶電裝置32、曝光裝置(在圖I中沒有表示)、顯影裝置33、轉印輥34和清潔裝置35。感光鼓31繞其軸轉動,并在其圓周面上形成靜電潛影和調色劑像。作為感光鼓31可以使用非晶態硅(a-Si)系材料的感光鼓。帶電裝置32使感光鼓31的表面均勻帶電,并且包括與感光鼓31抵接的帶電輥。曝光裝置具有激光光源以及反射鏡和透鏡等光學系統設備,并向感光鼓31的圓周面照射基于從個人計算機等外部裝置提供來的圖像數據調制后的光,來形成靜電潛影。顯影裝置33向感光鼓31的圓周面提供調色劑,以使感光鼓31上的所述靜電潛影顯影,來形成調色劑像。顯影裝置33包括顯影輥331,承載向感光鼓31提供的調色劑;以及第一螺旋式輸送器332和第二螺旋式輸送器333,在顯影外殼60 (參照圖2至圖5,稱為外殼主體)內部對顯影劑(調色劑)邊進行攪拌邊進行循環輸送。將在后面對該顯影裝置33進行詳細敘述。轉印輥34用于把形成在感光鼓31圓周面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薄片體上,并且轉印輥34與感光鼓31形成轉印夾縫部。向該轉印輥34施加與調色劑極性相反的轉印偏壓。清潔裝置35具有清潔輥等,用于對調色劑像轉印后的感光鼓31的圓周面進行清掃。定影部40進行把轉印后的調色劑像定影在薄片體上的定影處理。定影部40包括定影輥41,其內部具有加熱源;以及加壓輥42,與該定影輥41壓力接觸,并且在加壓輥42和定影輥41之間形成定影夾縫部。如果轉印有調色劑像的薄片體通過所述定影夾縫部,則通過由定影輥41進行加熱并由加壓輥42進行按壓,來把調色劑像定影在薄片體上。調色劑容器50貯存向顯影裝置33補充的調色劑。調色劑容器50包括容器主體 51,收容調色劑;以及螺旋式輸送器52 (稱為轉動構件),用于輸送收容在容器內部的調色劑。容器主體51主要包括調色劑收容部51a,貯存調色劑;筒狀部51b,從該調色劑收容部51a —個側面(圖I中為后面)的下部突出設置;以及蓋構件51c,覆蓋調色劑收容部51a的另一個側面(參照圖6)。螺旋式輸送器52包括軸521,沿調色劑收容部51a和筒狀部51b的排列方向延伸;以及葉片部522,在該軸521的外周上突出設置成螺旋狀。通過驅動螺旋式輸送器52轉動,把貯存在調色劑容器50內的調色劑從調色劑收容部51a輸送到筒狀部51b,并從設置在筒狀部51b先端下表面的調色劑排出口 511提供到顯影裝置33內。將在后面對該調色劑容器50的細部結構進行詳細敘述。為了輸送薄片體,在主體外殼10內具有主輸送通道22F和翻轉輸送通道22B。主輸送通道22F從供紙部20的薄片體抽出部21A經由圖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40,延伸到與主體外殼10上表面的出紙部13相對設置的出紙口 14。當對薄片體進行雙面印刷時,翻轉輸送通道22B用于使單面印刷后的薄片體返回到主輸送通道22F的圖像形成部30的上游一側。在主輸送通道22F中比感光鼓31和轉印輥34的轉印夾縫部靠向上游的位置上,設置有對準輥對23。在利用對準輥對23使薄片體暫時停止并對其進行偏離校正后,在進行圖像轉印的規定時機,將上述薄片體向所述轉印夾縫部送出。在主輸送通道22F和翻轉輸送通道22B的適當部位上,配置有多個用于輸送薄片體的輸送輥,例如在出紙口 14附近配置有出紙輥對24。翻轉輸送通道22B形成在翻轉單元25的外側面和主體外殼10的后蓋12的內表面之間。此外,在翻轉單元25的內側面上安裝有轉印輥34和對準輥對23中的一個輥。后蓋12和翻轉單元25能夠分別繞設在它們下端的支點部121的軸轉動。當翻轉輸送通道22B中發生了薄片體被卡住時,打開后蓋12。當主輸送通道22F中發生了薄片體被卡住時、或者是想要把感光鼓31單元或顯影裝置33取出到外部時,在打開后蓋12后再打開翻轉單元25。下面參照圖2至圖11對顯影裝置33和調色劑容器5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2是表示顯影裝置33和調色劑容器50的組裝狀態的俯視圖,圖3是上述裝置組裝狀態的立體圖,圖4是單個顯影裝置33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顯影裝置33的內部結構的俯視圖,圖6是單個調色劑容器的立體圖,圖7至圖9是顯影裝置3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圖10是表示把調色劑容器組裝到顯影裝置上狀態的顯影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圖11是表示調色劑容器組裝到顯影裝置上的過程的顯影裝置和調色劑容器的示意圖。顯影裝置33包括顯影外殼60,該顯影外殼60在一個方向(顯影輥331的軸向)上具有長的箱形形狀。顯影外殼60形成有沿其長邊方向延伸的開口部,顯影輥331圓周面的一部分從該開口部露出。在本實施方式中,顯影外殼60以其長邊方向與主體外殼10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組裝在主體外殼10上。參照圖5,顯影外殼60具有內部空間600。在雙組分顯影方式的情況下,在該內部空間600中填充有調色劑和載體構成的顯影劑。在內部空間600中載體與調色劑攪拌混合后使調色劑帶電,并把調色劑輸送到顯影輥331。調色劑被逐次提供給顯影輥331并被消耗,從調色劑容器50適當地提供上述被消耗的部分。
顯影外殼60的內部空間600被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隔板601劃分成左右方向長的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3。隔板601比顯影外殼60左右方向的寬度短,在隔板601的右端和左端具有分別連通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3的第一連通部604和第二連通部605。由此,在顯影外殼60的內部形成有第一通道602、第一連通部604、第二通道603和第二連通部605構成的循環路徑。在第一通道602中收容有第一螺旋式輸送器332,在第二通道603中收容有第二螺旋式輸送器333。第一螺旋式輸送器332和第二螺旋式輸送器333分別包括軸和葉片部,該葉片部在該軸的外周上突出設置成螺旋狀。通過驅動第一螺旋式輸送器332使其繞軸轉動,向圖5的箭頭a方向輸送顯影劑。另一方面,通過驅動第二螺旋式輸送器333使其繞軸轉動,向箭頭b方向輸送顯影劑。因此,通過驅動第一螺旋式輸送器332和第二螺旋式輸送器333轉動,可以沿上述循環路徑循環輸送顯影劑。參照圖4、圖7和圖8,在顯影外殼60的頂板60T的左端附近具有容器安裝部61。在該容器安裝部61上開設有調色劑補給口 60H,用于將從調色劑容器50提供來的調色劑接收到該顯影外殼60內,在調色劑容器50組裝到所述容器安裝部61上的狀態下,該調色劑補給口 60H和調色劑容器50的所述調色劑排出口 511在上下方向上一致。調色劑補給口 60H位于所述顯影外殼60的第一通道602左端附近的上方。因此,從調色劑補給口 60H新補充來的調色劑向第一通道602落下后與現存的顯影劑混合,并被第一螺旋式輸送器332向箭頭a方向輸送。此時,對調色劑和載體進行攪拌而使調色劑帶電。接著,調色劑從第一通道602的下游端經由第一連通部604進入第二通道603,并被第二螺旋式輸送器333向箭頭b方向輸送。當進行上述輸送時,同樣使調色劑帶電,并同時將調色劑的一部分提供到顯影輥331的圓周面上。并且,剩余部分的調色劑和載體經由第二連通部605返回到第一通道602的上游端。在顯影外殼60的頂板60T的上表面上配置有能夠沿左右方向滑動的顯影閘板62。顯影閘板62能夠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移動,該關閉位置是位于所述容器安裝部61上、并通過覆蓋調色劑補給口 60H來封閉該調色劑補給口 60H的位置(圖7所示的位置),所述打開位置是從上述關閉位置向右側移動而使調色劑補給口 60H敞開的位置(圖4和圖8所示的位置)。
顯影閘板62具有向下突出的導向用突部621。該導向用突部621插入狹縫狀的導向槽611,該導向槽611形成在所述頂板60T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此外,在所述頂板60T上形成有肋623,該肋623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從上側覆蓋顯影閘板62的一部分。由此,顯影閘板62邊被肋623從上方按壓、邊沿導向槽611穩定地向左右方向滑動。利用施加作用力彈簧625始終對顯影閘板62施加朝左、即使其位于關閉位置的作用力。施加作用力彈簧625是螺旋彈簧,其各端部安裝在未圖示的彈簧座上,上述彈簧座分別設置在顯影閘板62的右端邊緣和與該顯影閘板62相鄰的肋624上。在顯影閘板62的上表面上突出設置有相對于前后方向傾斜的傾斜條形凸起622。該傾斜條形凸起622把對該傾斜條形凸起622從前側施加的外力轉換成使顯影閘板62向右的推動力。在顯影外殼60的容器安裝部61的左側配置有調色劑容器50的導向部612。當把調色劑容器50組裝到容器安裝部61上時,導向部612引導該調色劑容器50,導向部612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條形突起構成,該條形突起突出設置在顯影外殼60的頂板60T的上表 面上。在該導向部612的左側還配置有軸構件63、齒輪托架65 (稱為可動構件)和未圖示的施加作用力彈簧68(稱為施加作用力構件),上述構件用于把來自省略圖示的電動機的轉動驅動力傳遞給調色劑容器50。軸構件63包括轉動軸63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支承部64上,該支承部64配置在所述頂板60T上;聯軸器632 (稱為輸入部),固定在該轉動軸631的一端(圖7中為前側)上,并且被施加來自所述電動機的轉動驅動力;以及由直齒輪構成的中間齒輪633 (稱為輸出部),固定在所述轉動軸631的另一端上。齒輪托架65包括托架主體652,能夠擺動地支承在軸構件63的所述轉動軸631上;以及由直齒輪構成的輸出齒輪651,以與所述中間齒輪633嚙合的狀態,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托架主體652上。齒輪托架65能夠在嚙合位置(圖7、圖10所示的位置,稱為第一位置)和退避位置(圖9A所示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之間擺動,該嚙合位置是輸出齒輪651與組裝在所述容器安裝部61上的調色劑容器50的后述容器齒輪52G相嚙合的位置,該退避位置是輸出齒輪651從上述嚙合位置向外側(左側)退避的位置。齒輪托架65始終從施加作用力彈簧接受使其位于嚙合位置的作用力。該施加作用力彈簧是如圖9B所示的螺旋彈簧68,并且在所述支承部64和齒輪托架65之間的位置上安裝在所述轉動軸631上,該施加作用力彈簧68的兩端68a、68b分別與支承部64和托架主體652卡合。此外,所述齒輪托架65的輸出齒輪651和所述軸構件63的中間齒輪633,使從所述電動機傳遞給軸構件63的轉動驅動力的轉動速度,降低為需要傳遞給調色劑容器50的規定的轉動速度。在所述齒輪托架65的托架主體652上形成有抵接部653 (稱為可動構件側抵接部),當把調色劑容器50安裝到容器安裝部61時,該抵接部653與調色劑容器50抵接。該抵接部653具有相對于前后方向傾斜的抵接面,該抵接面把對該抵接部653從前側施加的外力轉換成齒輪托架65向左轉動(從前方觀察為向左轉動)的轉動力(即,使齒輪托架65從嚙合位置(圖7、圖10、第一位置)向退避位置(圖9A、第二位置)位移的力。在調色劑收容部51a和筒狀部51b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狀態下,如圖2中箭頭A所示,調色劑容器50沿與顯影外殼60長邊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組裝方向),從筒狀部51b —側組裝到顯影裝置33上。因此,在調色劑容器50安裝在顯影裝置33上的狀態下,伴隨所述螺旋式輸送器52的轉動,容器內部的調色劑邊從前側被送向后側、邊被提供給顯影裝置33。在調色劑容器50的筒狀部51b的先端邊緣下部安裝有第一按壓板542,用于按壓顯影外殼60的顯影閘板62,在筒狀部51b中比先端稍靠向調色劑收容部51a側的左側部上安裝有第二按壓板544 (稱為容器側抵接部),用于按壓齒輪托架65的托架主體652。此夕卜,在筒狀部51b先端面上,以露出方式配置有由直齒輪構成的容器齒輪52G(稱為輸入齒輪),用于向螺旋式輸送器52輸入轉動驅動力。該容器齒輪52G配置成與螺旋式輸送器52的所述軸521 (圖I)在同一軸線上、且以能夠與軸521 —體轉動的方式與該軸521的先端連接。當將調色劑容器50安裝到顯影裝置33上時,使用者從前方把調色劑容器50插入到圖像形成裝置I中,從而將其組裝到顯影外殼60的所述容器安裝部61上。此時,使用者 把形成在導向部612上的突部613插入形成在筒狀部51b側部上的槽部545 (參照圖6),并使調色劑容器50沿導向部612進入到規定的組裝位置。如果調色劑容器50的筒狀部51b從前向后進入容器安裝部61,則筒狀部51b干擾配置在嚙合位置上的齒輪托架65,從而使齒輪托架65移動到退避位置(參照圖9A,圖9A中省略了調色劑容器50)。具體地說,第二按壓板544通過從前方與所述抵接部653的抵接面抵接,使齒輪托架65克服施加作用力彈簧的作用力來以轉動軸631為中心向左(從前側觀察為向左)轉動。由此,可以避免筒狀部51b先端的容器齒輪52G與顯影裝置33的輸出齒輪651相互干擾。并且,如果調色劑容器50進入到規定的組裝位置,則如圖10所示,通過使第二按壓板544經過抵接部653的位置,來解除了它們之間的抵接狀態,齒輪托架65利用施加作用力彈簧的作用力返回到嚙合位置。由此,輸出齒輪651與容器齒輪52G嚙合,成為能夠從顯影裝置33向調色劑容器50傳遞轉動驅動力的狀態。另一方面,如果調色劑容器50的筒狀部51b從前向后進入容器安裝部61,則調色劑容器50的第一按壓板542與配置在關閉位置上的顯影閘板62發生干擾、而使該顯影閘板62向右側移動。具體地說,如圖11A,IlB所示,第一按壓板542與突出設置在顯影閘板62上表面上的傾斜條形凸起623抵接,并克服施加作用力彈簧62的作用力,把顯影閘板61推向右側。并且,如果調色劑容器50進入到規定的組裝位置(圖11C),則顯影閘板62到達打開位置而使調色劑補給口 60H成為敞開的狀態,并且調色劑容器50的調色劑排出口 511成為與該調色劑補給口 60H相對的狀態,由此,成為能夠從調色劑容器50向顯影裝置33補充調色劑的狀態。此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調色劑容器50具有開關調色劑排出口 511的閘門構件,當安裝調色劑容器50時,伴隨調色劑容器50的筒狀部51b從前方進入到后方,利用形成在所述導向部612上的突部613,把該閘門構件推向前方一側,由此,可以打開調色劑排出口 511。另一方面,如果將調色劑容器50從容器安裝部61上取下,則顯影閘板62利用所述施加作用力彈簧625的作用力返回到關閉位置,由此,可以關閉調色劑補給口 60H。如上所述,該圖像形成裝置I從前方把調色劑容器50組裝到顯影裝置33上,通過使調色劑容器50的容器齒輪52G和顯影裝置33的輸出齒輪651嚙合,把轉動驅動力從顯影裝置33傳遞到調色劑容器50,如上所述,當將調色劑容器50組裝到顯影裝置33上時,通過伴隨調色劑容器50進入容器安裝部61,使齒輪托架65從嚙合位置移動到退避位置,可以避免容器齒輪52G和輸出齒輪651相互干擾。并且,如果調色劑容器50到達規定的組裝位置,則齒輪托架65返回到嚙合位置,并且輸出齒輪651與容器齒輪52G嚙合,由此,可以把轉動驅動力從顯影裝置33傳遞給調色劑容器50。因此,按照該圖像形成裝置1,可以避免容器齒輪52G和輸出齒輪651相互干擾,并可以把調色劑容器50迅速地組裝到顯影裝置33上,并且可以預防因干擾而損壞容器齒輪52G和輸出齒輪651。特別是該圖像形成裝置I的齒輪托架65被軸構件63 (轉動軸631)支承成能夠轉動,該軸構件63接受來自電動機的轉動驅動力,伴隨該齒輪托架65的轉動,輸出齒輪651在能夠與容器齒輪52G嚙合的位置和從該位置向外側退避的位置之間位移。S卩,該圖像形
成裝置I使輸出齒輪651與齒輪托架65 —起轉動位移,并且不需要用于將該齒輪托架65支承成能夠轉動的專用支承軸,從而實現了將軸構件63兼用作該支承軸的合理結構。并且具有以下優點由于在使軸構件63(轉動軸631)和輸出齒輪651的距離保持固定的狀態下,使輸出齒輪651轉動位移,所以通過使輸出齒輪651位移、且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在軸構件63上設置中間齒輪633的簡單結構,就可以把轉動驅動力從軸構件63傳遞給輸出齒輪 651。以上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變形實施方式。(I)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是通過使齒輪托架65轉動,來使輸出齒輪651沿以軸構件63為中心的圓弧位移,但也可以使輸出齒輪651沿左右方向直線位移。作為這種情況的一個例子,可以考慮如下的結構,即,把一體包括相當于軸構件63和齒輪托架65的結構要素的傳動構件配置在顯影外殼60上,該傳動構件與顯影閘板62相同,伴隨調色劑容器50的進入而沿左右方向位移。(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軸構件63的中間齒輪633與輸出齒輪651嚙合,但也可以在托架主體652上設置一個到多個齒輪,上述一個到多個齒輪安裝在中間齒輪633和輸出齒輪651之間,用于傳遞轉動驅動力。(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是通過把固定在軸構件63上的中間齒輪633作為本發明的輸出部,來由所謂的齒輪傳動機構把轉動驅動力從軸構件63傳遞給輸出齒輪651,但該轉動驅動力的傳動機構不限于齒輪傳動機構,也可以是帶傳動機構。例如可以通過使輸出齒輪651具有帶滑輪的構件,并且把滑輪固定在軸構件63上作為本發明的輸出部,并橫跨
這些滑輪安裝傳動帶,從而將轉動驅動力從軸構件63傳遞給輸出齒輪651。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像載體,在其圓周面上承載調色劑像;顯影裝置,包括顯影輥,所述顯影輥向所述像載體的圓周面提供調色劑;以及調色劑容器,能夠裝拆地組裝在所述顯影裝置,并且向所述顯影裝置補充調色劑, 所述調色劑容器把與所述顯影輥的軸向垂直的方向作為組裝方向,沿該組裝方向被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 所述調色劑容器包括 容器主體,收容調色劑; 轉動構件,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 輸入齒輪,能夠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并且被輸入用于使所述轉動構件轉動的轉動驅動力, 所述顯影裝置還包括 外殼主體,收容所述顯影輥; 容器安裝部,配置在所述外殼主體上,并用于組裝所述調色劑容器; 可動構件,包括接受來自外部的轉動驅動カ從而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的輸出齒輪,并且由所述外殼主體支承成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位移,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能夠與所述輸入齒輪嚙合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從所述第一位置向外側退避的位置;以及 施加作用カ構件,對所述可動構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所述容器主體具有容器側抵接部,所述可動構件具有可動構件側抵接部,在把所述調色劑容器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的所述容器安裝部的過程中,所述容器側抵接部與所述可動構件側抵接部抵接, 在所述組裝過程中,所述容器側抵接部通過與所述可動構件側抵接部抵接,伴隨所述調色劑容器向所述組裝方向移動,使所述可動構件克服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カ從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位移, 當所述調色劑容器到達規定的組裝位置后,通過解除所述容器側抵接部和所述可動構件側抵接部的抵接狀態,所述可動構件利用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構件由所述顯影裝置支承成能夠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所述可動構件利用所述轉動,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位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顯影裝置還具有軸構件, 所述軸構件包括 轉動軸,由所述外殼主體支承成能夠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 輸入部,被輸入用于使所述轉動軸轉動的轉動驅動カ;以及 輸出部,用于把輸入到所述轉動軸的轉動驅動力作為來自所述外部的轉動驅動力,提供給所述輸出齒輪, 所述可動構件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軸構件的轉動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輸出部包括與輸出齒輪哨合的齒輪, 所述軸構件和所述輸出齒輪將提供給所述輸入部的轉動驅動カ的轉動速度降低為規定的轉動速度后,傳遞給所述輸入齒輪。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底面的規定位置上具有調色劑排出ロ, 所述轉動構件包括 轉動軸,在把所述調色劑容器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的狀態下,所述轉動軸沿所述組裝方向延伸,并且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容器主體上;以及 葉片部,配置在所述轉動軸的外周上,并通過與所述轉動軸一體轉動,使調色劑沿所述轉動軸向所述調色劑排出ロ移動, 所述輸入齒輪以能夠與所述轉動軸一體轉動的方式,與所述轉動構件的轉動軸的端部連接。
6.ー種調色劑容器,其特征在干,向顯影裝置補充調色劑,所述顯影裝置包括顯影輥,所述顯影輥向圓周面上承載調色劑像的像載體的圓周面提供調色劑,所述調色劑容器把與所述顯影輥的軸向垂直的方向作為組裝方向,沿該組裝方向能夠裝拆地被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 所述顯影裝置還包括 外殼主體,具有用于安裝所述調色劑容器的容器安裝部; 可動構件,包括接受來自外部的轉動驅動カ從而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的輸出齒輪,并且由所述外殼主體支承成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位移,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向所述調色劑容器傳遞轉動驅動力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輸出齒輪從所述第一位置向外側退避的位置, 施加作用カ構件,對所述可動構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所述調色劑容器包括 容器主體,收容調色劑; 轉動構件,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以及 輸入齒輪,能夠繞與所述組裝方向平行的軸轉動,且能夠與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可動構件的輸出齒輪相嚙合,并且通過使所述輸入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嚙合,用于使所述轉動構件轉動的轉動驅動力從所述輸出齒輪輸入到所述輸入齒輪, 所述容器主體具有抵接部,在把所述調色劑容器組裝到所述容器安裝部的過程中,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可動構件抵接, 在所述組裝過程中,所述抵接部伴隨所述調色劑容器向所述組裝方向移動,使所述可動構件克服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從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位移, 當所述調色劑容器到達規定的組裝位置后,所述可動構件利用所述施加作用力構件的作用力,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容器,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底面的規定位置上具有調色劑排出ロ,所述轉動構件包括轉動軸,在把所述調色劑容器組裝到所述顯影裝置的狀態下,所述轉動軸沿所述組裝方向延伸,并且能夠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容器主體上;以及葉片部,配置在所述轉動軸的外周上,并通過與所述轉動軸一體轉動,使調色劑沿所述轉動軸向所述調色劑排出ロ移動, 所述輸入齒輪以能夠與所述轉動軸一體轉動的方式,與所述轉動構件的轉動軸的端部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圖像形成裝置和調色劑容器。該調色劑容器包括容器主體、螺旋式輸送器和容器齒輪。顯影裝置包括顯影外殼,其具有容器安裝部;齒輪托架,包括接受來自電動機的轉動驅動力而轉動的輸出齒輪,并且能夠在輸出齒輪與容器齒輪嚙合的嚙合位置和從該嚙合位置向外側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位移;以及壓靠彈簧。容器主體具有第二按壓板,齒輪托架具有與第二按壓板抵接的抵接部。在組裝過程中伴隨調色劑容器移動,第二按壓板和抵接部使齒輪托架從嚙合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當到達規定的組裝位置后,齒輪托架利用壓靠彈簧的作用力返回到嚙合位置。
文檔編號G03G15/08GK102736482SQ20121010968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5日
發明者永島輝彥 申請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