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制作方法,屬于金屬拉伸成型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細頸容器產品不能通過旋壓拉伸成型的問題。本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制作方法,旋壓輥輪裝置包括輥輪、輥輪支撐桿、輥輪伸縮控制裝置,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包括內管、外管,所述內管可滑動的套在外管內,所述輥輪設置在輥輪支撐桿端部,內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另一端部鉸鏈連接,外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通過連桿鉸鏈連接,內管、外管、輥輪支撐桿及連桿相當于組成了滑塊四桿機構,通過控制內外管的相對滑動。本發明通過內外旋壓輥輪裝置配合工作,不用使用芯模,可以旋壓出任意形狀的細頸形容器產品。
【專利說明】
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金屬拉伸成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金屬拉伸成型技術,特別是通過旋壓工藝的金屬拉伸成型技術是一種古老的加工方法。早在10世紀初中國就使用旋壓方法制造錫器。旋壓法在工業上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采用了旋壓機架液壓助力裝置和仿形裝置。
[0003]旋壓時,將平板毛坯或預先成型的毛坯固定到旋轉的芯模上,用旋輪對毛坯施加壓力,旋輪同時作軸向送進,經過一次或多次加工,得到各種薄壁空心回轉體制品的工藝方法。有手動和自動之分,有普通旋壓和強力旋壓之分,可以做銅鐵鋁不銹鋼鈦合金等可塑性材料。旋輪和毛坯的接觸區很小,加工材料只局部發生塑性變形,變形抗力小,可用小噸位的設備加工大型的制品,是制造空心錐體、筒形件、半球體和薄壁管材等精密制品的有效方法。
[0004]但是,目前存在的缺點是制作出的產品形狀受到限制,產品的形狀主要由芯模決定,但是對于一些具有細頸的容器則不便于利用芯模進行生產,因為旋壓成型后芯模不便于取出。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制作方法,本裝置及制作方法能夠利用內外可調的輥輪旋壓裝置可方便快速的生產任意形狀的細頸形容器產品。
[0006]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包括旋轉主軸、旋壓輥輪裝置、尾頂。旋壓輥輪裝置包括輥輪、輥輪支撐桿、輥輪伸縮控制裝置。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包括內管、外管,所述內管可滑動的套在外管內,所述輥輪設置在輥輪支撐桿端部,內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另一端部鉸鏈連接,外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通過連桿鉸鏈連接。內管、外管、輥輪支撐桿及連桿相當于組成了滑塊四桿機構,通過控制內外管的相對滑動,可以控制輥輪在管體徑向的伸縮,有利于旋壓輥輪裝置的放入和取出。所述尾頂具有細長圓柱形的桿體,一個旋壓輥輪裝置的內管可滑動的套在所述尾頂的桿體上作為內旋壓輥輪裝置,用于對容器內表面進行旋壓,另一個旋壓輥輪裝置與內旋壓輥輪裝置平行設置作為外旋壓輥輪裝置,用于對容器外表面進行旋壓。
[0007]在上述的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中,內管、外管分別連接在控制內管和外管相對運動的液壓缸的活塞和缸體上,所述液壓缸由另一直線驅動裝置控制移動。
[0008]在上述的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中,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上對稱的設置有兩組輥輪、輥輪支撐桿及連桿裝置。使得旋壓時受力平衡。
[0009]在上述的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中,該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具有兩個并列設置的同步轉動的旋轉主軸、尾頂,尾頂上均設置有內旋壓輥輪裝置,一個外旋壓輥輪裝置位于兩個尾頂上的內旋壓輥輪裝置之間。這樣同時實現對兩個坯料的旋壓,不但可提高效率,還可使外旋壓輥輪裝置受力平衡。
[0010]本拉伸裝置制作細頸容器的方法是這樣的:加工時,在尾頂與旋轉主軸之間加持坯料,坯料可以是板體或桶體,然后使兩旋轉主軸同步轉動,在軸向移動旋壓輥輪的同時根據產品的輪廓形狀控制內外旋壓輥輪裝置的內管和外管相對運動,從而控制輥輪在徑向的伸縮,以便擠壓拉伸出彎曲的輪廓。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及方法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通過內外旋壓輥輪裝置配合工作,不用使用芯模,可以旋壓出任意形狀的細頸形容器產品,而且可以同時對兩個旋壓件進行旋壓,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旋轉主軸;2、尾頂;3、輥輪;4、輥輪支撐桿;5、內管;6、外管;7、連桿;8、容器;9、液壓缸;10、直線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5]如圖1所示,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包括旋轉主軸1、旋壓輥輪裝置、尾頂2。旋壓輥輪裝置包括輥輪3、輥輪支撐桿4、輥輪伸縮控制裝置。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包括內管5、外管6,所述內管可滑動的套在外管內,所述輥輪設置在輥輪支撐桿端部,內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另一端部鉸鏈連接,外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通過連桿鉸鏈連接。內管、外管、輥輪支撐桿及連桿7相當于組成了滑塊四桿機構,通過控制內外管的相對滑動,可以控制輥輪在管體徑向的伸縮,有利于旋壓輥輪裝置的放入和取出。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上對稱的設置有兩組輥輪、輥輪支撐桿及連桿裝置。使得旋壓時受力平衡。所述尾頂具有細長圓柱形的桿體,以便于伸進容器中將容器8底部壓在旋轉主軸上。一個旋壓輥輪裝置的內管可滑動的套在所述尾頂的桿體上作為內旋壓輥輪裝置,用于對容器內表面進行旋壓,另一個旋壓輥輪裝置與內旋壓輥輪裝置平行設置作為外旋壓輥輪裝置,用于對容器外表面進行旋壓。
[0016]內管、夕卜管分別連接在控制內管和外管相對運動的液壓缸9的活塞和缸體上,所述液壓缸由另一直線驅動裝置10控制移動,如液壓缸或直線電機等。
[0017]該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具有兩個并列設置的同步轉動的旋轉主軸、尾頂,尾頂上均設置有內旋壓輥輪裝置,一個外旋壓輥輪裝置位于兩個尾頂上的內旋壓輥輪裝置之間。這樣同時實現對兩個坯料的旋壓,不但可提高效率,還可使外旋壓輥輪裝置受力平衡。
[0018]本拉伸裝置制作細頸容器的方法是這樣的:加工時,在尾頂與旋轉主軸之間加持坯料,坯料可以是板體或桶體,然后使兩旋轉主軸同步轉動,在軸向移動旋壓輥輪的同時根據產品的輪廓形狀控制內外旋壓輥輪裝置的內管和外管相對運動,從而控制輥輪在徑向的伸縮,以便擠壓拉伸出彎曲的輪廓。
[001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0]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 1、旋轉主軸;2、尾頂;3、輥輪;4、輥輪支撐桿;5、內管;6、夕卜管;7、連桿;8、容器;9、液壓缸;10、直線驅動裝置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包括旋轉主軸、旋壓輥輪裝置、尾頂,其特征在于,旋壓輥輪裝置包括輥輪、輥輪支撐桿、輥輪伸縮控制裝置,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包括內管、外管,所述內管可滑動的套在外管內,所述輥輪設置在輥輪支撐桿端部,內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另一端部鉸鏈連接,外管端部與輥輪支撐桿通過連桿鉸鏈連接,所述尾頂具有細長圓柱形的桿體,一個旋壓輥輪裝置的內管可滑動的套在所述尾頂的桿體上作為內旋壓輥輪裝置,另一個旋壓輥輪裝置與內旋壓輥輪裝置平行設置作為外旋壓輥輪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其特征在于,內管、外管分別連接在控制內管和外管相對運動的液壓缸的活塞和缸體上,所述液壓缸由另一直線驅動裝置控制移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伸縮控制裝置上對稱的設置有兩組輥輪、輥輪支撐桿及連桿裝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細頸容器的拉伸裝置具有兩個并列設置的同步轉動的旋轉主軸、尾頂,尾頂上均設置有內旋壓輥輪裝置,一個外旋壓輥輪裝置位于兩個尾頂上的內旋壓輥輪裝置之間。5.一種利用權利要求4所述拉伸裝置制作細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時,在尾頂與旋轉主軸之間加持坯料,然后使兩旋轉主軸同步轉動,在軸向移動旋壓輥輪的同時根據產品的輪廓形狀控制內外旋壓輥輪裝置的內管和外管相對運動,從而控制輥輪在徑向的伸縮,從而旋壓出細頸容器。
【文檔編號】B21D22/16GK106040815SQ201610456388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2日
【發明人】黃和欽
【申請人】寧波五谷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