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00388閱讀:21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藍相液晶顯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藍相液晶是液晶中的一個特殊相態,在不加電壓時可等效認為呈圓球形,各向同性,不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即光不改變經過的光的偏振狀態,不會對經過的光產生光程差;加電壓時可等效認為被拉伸成橢圓形,且長軸與電場方向一致,各向異性,光在長軸方向傳播時不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而在短軸方向傳播時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根據雙折射原理,會對經過的光產生光程差。藍相液晶具有以下優點1、響應速度快,小于I毫秒,所以可以省去彩膜,實現場序色控;2、可直接利用電場誘導雙折射原理實現顯示,不需取向層和摩擦處理;3、在不加電時藍相液晶各向同性,暗態無漏光,視角寬。因此,藍相液晶是一種有前景的液晶顯示材料,藍相液晶顯示裝置也是一種有前景的液晶顯示裝置。因為液晶顯示裝置的光都是垂直經過液晶盒的,如果要使光產生雙折射,就必須將藍相液晶橫向拉伸,所以現有的藍相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式基本上都是使用橫向電場,例如平面轉換(In-Plane Switching,簡稱IPS)模式,藍相液晶在位于同一平面的像素電極和公共電極附近被驅動拉伸而產生各向異性。由于藍相液晶顯示裝置橫向的長、寬尺寸要比其厚度大很多倍,且橫向電場無法滲透到整個液晶層,因此橫向電場驅動需要很大的驅動電壓,所以現有的藍相液晶顯示裝置存在驅動電壓過高的技術難點。由于液晶顯示裝置為非自發光的顯示裝置,因此液晶顯示面板必須搭配光源,如背光源、前光源或環境光,方可進行影像的顯示。依照光源的利用方式不同,可將液晶顯示面板分為透射式液晶顯示面板、反射式液晶顯示面板和半透射半反射式液晶顯示面板三種。目前,由于半透射半反射式液晶顯示面板能夠同時運用外界光源和背光源所提供的光線,有利于應用在便攜式產品上,因此已經逐漸受到矚目。將藍相液晶運用到半透射半反射顯示面板,是半透射半反射顯示面板發展的趨勢,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在于由于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與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不同,導致透射區和反射區顯示同一顏色的像素的灰階不同,導致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電效應不相匹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實現了使得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與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相同,透射區和反射區顯示同一顏色的像素的灰階相同,從而保證了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電效應相匹配。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種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公共電極,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的一面交替設置有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區域以及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區域設置有多個反射部,設置有多個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一基板平行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交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邊所在平面是反射面;所述反射部之間填充有藍相液晶。優選地,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形成透射區,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形成反射區,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相等,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d2相等;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之間滿足以下公式Cl1 X (U1A1) 2=2d2 X (V2Zh2)2,其中,U1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hi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的距離,h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優選地,所述多個反射部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彼此相鄰接。優選地,(I1=Cl2,且U1, U2, Ii1和h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U1A1) 2=2 (U2A2)2O優選地,U1=U2,且Ii1和h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h22=2h120優選地,h1=h2,且U1和U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1^=2 2。優選地,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二基板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透過軸相互平行或垂直。優選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大于0°小于90°。優選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 =45°。優選地,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是透明導電材料制成的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區域以及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區域設置有多個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一基板平行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交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邊所在平面是反射面;所述反射部之間填充有藍相液晶;使得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與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一致,從而保證了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電效應相匹配。進一步,所述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之間滿足Cl1X (U1A1)^d2X (U2/h2)2;使得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與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相同,透射區和反射區顯示同一顏色的像素的灰階相同,從而保證了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電效應相匹配。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一個實施例不加電壓時的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加電壓時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另一個實施例不加電壓時的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加電壓時的示意圖。主要元件附圖標記說明100第一基板,110第一偏振片,120公共電極,200第二基板,210第二偏振片,220像素電極,230反射電極,310反射部,320藍相液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公共電極,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的一面交替設置有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區域以及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區域設置有多個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一基板平行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交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邊所在平面是反射面;所述反射部之間填充有藍相液晶。進一步,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形成透射區,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形成反射區,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相等,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相等;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之間滿足以下公式 Cl1 X (U1A1) 2=2d2 X (V2Zh2)2,其中,U1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hi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的距離,h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本實施例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使得垂直于第二基板入射的光線在經過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一次反射后平行于所述第二基板,在經過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再次反射后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出射;垂直于第一基板入射的光線在經過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一次反射后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在經過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再次反射后垂直于所述反射電極,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光被反射電極反射沿上述光路返回;通過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用S S表示,其中,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用SS1表示,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用S S2表示;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SS1=XIUU1/IO2Cl1,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δ S2=2XK(U2/h2)2d2,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之間滿足Ci1X (U1A1)^d2X (U2A2)2 ;使得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與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相同,透射區和反射區顯示同一顏色的像素的灰階相同,從而保證了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電效應相匹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反射部進行進一步闡述所述多個反射部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彼此相鄰接。這樣,保證了經過每一個像素的光的可控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一個實施例和第二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進行進一步闡述Cl1=Cl2,且U1, U2, hi和h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U1A1) 2=2 (U2A2)2O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三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進行進一步闡述U1=U2,且Ii1和h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h22=2h12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三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進行進一步闡述Ii1=Ii2,且U1和U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1^=2 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上述任一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進行進一步闡述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二基板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透過軸相互平行或垂直。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六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第一偏光片進行進一步闡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大于0°小于9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六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第一偏光片進行進一步闡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4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九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在第六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對第一偏光片進行進一步闡述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是透明導電材料制成的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為了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就一個具體的實施例進行說明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不面板,如圖I,圖2,圖3和圖4所不,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 ;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公共電極120,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的一面交替設置有像素電極220和反射電極230 ;所述公共電極,與之相對的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設置有多個反射部310,所述反射部的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一基板平行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交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邊所在平面是反射面;所述反射部之間填充有藍相液晶320 ;所述公共電極120和像素電極220之間形成透射區,所述公共電極120和反射電極230之間形成反射區,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相等,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d2相等;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之間滿足以下公式(I1X (U1A1) 2=2d2 X (U2/h2)2,其中,U1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hi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的距離,h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且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第一偏振片110, 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二基板的第二偏振片210 ;所述第一偏振片110和第二偏振片210的透過軸相互平行,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45°。圖I和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在不加電壓時的截面示意圖。藍相液晶此時保持圓球形,各向同性,不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即不改變經過的光的偏振狀態。在透射區,背光源發出的自然光垂直射向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第二偏振片210 ;當自然光經過第二偏振片210時,僅偏振方向與第二偏振片的透過軸平行的線偏振光可以透過,即經過第二偏振片的光是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經過第二基板200和像素電極220,相位不發生改變;然后經過各向同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之后光被某一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水平傳播;光經過各向同性的藍相液晶,此時相位不發生改變;被相鄰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豎直向上傳播;從而豎直向上經過各向同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經過公共電極120和第一基板100,相位不發生改變;這樣,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從第一偏振片110透過,呈亮態。在反射區,環境光豎直射向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第一偏振片110 ;當環境光經過第一偏振片110時,僅偏振方向與第一偏振片的透過軸平行的線偏振光可以透過,即經過第一偏振片的光是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經過第一基板100和公共電極120,相位不發生改變,即不改變光的偏振狀態;然后經過各向同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之后光被某一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水平傳播;光經過各向同性的藍相液晶,此時相位不發生改變;被相鄰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豎直向下傳播;從而豎直向下經過各向同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經反射電極230反射,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光沿上述光路返回到第一偏振片110,這樣,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正好從第一偏振片透過,呈亮態。圖2和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在加電壓時的截面示意圖。藍相液晶此時在豎直電場作用下,沿著電場方向被豎直拉伸即長軸方向,從原來的圓球形轉變為橢圓形,由各向同性轉變為各向異性,在長軸方向不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而在短軸方向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在透射區,背光源發出的自然光垂直射向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第二偏振片210 ;當自然光經過第二偏振片210時,僅偏振方向與第二偏振片的透過軸平行的線偏振光可以透過,即經過第二偏振片的光是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經過第二基板200和像素電極220,相位不發生改變;然后豎直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之后光被某一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線將水平傳播;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藍相液晶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即改變光的偏振狀態;當透射區的藍相液晶的各向異性常數Sn1,光線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的距離d/ =Cl1 ;—次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用SS1'表示,在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一次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的過程中產生的光程差 SS/ =Sn1C!/ =Sn1Cl1= λ KE12Cl1= λ K (U1A1) 2Cl1 ;其中,δ ηι= λ KE12,透射區的藍相液晶層的電場強度E1=U1A1, U1是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Ii1是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距離;當SS1' =λ/2時,光的相位改變,即光的偏振方向改變90° ;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改變為偏振方向為135°的線偏振光;被相鄰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豎直向上傳播;從而豎直向上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經過公共電極120和第一基板100,相位不發生改變;這樣,偏振方向為135°的線偏振光被第一偏振片110完全吸收,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呈最暗態。在透射區,光只一次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因此,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SS1=SS/ =AK(U1A1)2Cl10這樣,通過改變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1的大小,改變透射區的藍相液晶層的電場強度E1,從而改變藍相液晶的各向異性常數δ ηι,可以使經過藍相液晶的光線的相位發生不同的改變,即使經過藍相液晶的光線變成不同的橢圓偏振光,光線可以部分地從第一偏光片出射,從而顯示出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顯示面板的各個灰階。上述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顯示面板呈最暗態,即是SS1' =λ/2的特殊情況。[0108]在反射區,環境光豎直射向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的第一偏光片110 ;當環境光經過第一偏振片110時,僅偏振方向與第一偏振片的透過軸平行的線偏振光可以透過,即經過第一偏振片的光是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經過第一基板100和公共電極120,相位不發生改變,即不改變光的偏振狀態;然后豎直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之后被某一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線將水平傳播;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藍相液晶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即改變光的偏振狀態;當反射區的藍相液晶的各向異性常數δ Ii2,光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的距離(V =d2;—次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用SS2'表示,在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一次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的過程中產生的光程差 S S2' = δ n2d2' = δ n2d2= λ KE2M1= λ K (U2/h2) 2d2 ;其中,δn2=λKE22,反射區的藍相液晶層的電場強度E2=U2/h2,%是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h2是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δ S2' =λ/4時,光的相位改變/2,偏振方向為45°的線偏振光改變為左旋偏振光;被相鄰反射部310被反射,左旋偏振光改變為右旋偏振光,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豎直向下傳播;然后豎直向下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經反射電極230反射,右旋偏振光改變為左旋偏振光,同時光的傳播方向改變為豎直向上;豎直向上的左旋偏振光,豎直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被反射部310反射,豎直向上傳播的左旋偏振光改變為右旋偏振光,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水平傳播;水平傳播的右旋偏振光,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藍相液晶改變經過的光的相位,即改變光的偏振狀態;當反射區的藍相液晶的各向異性常數δ Ii2,光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的距離d2, =d2,在右旋偏振光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的過程中產生的光程差 SS2' =Sn2Cl2' = δ n2d2= λ KE22Cl1= λ K (U2A2) 2d2 ;當SS2' =_ λ/4時,光的相位改變-π/2,右旋偏振光改變為偏振方向為135°的線偏振光;被相鄰反射部310反射,相位不發生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改變90°,光將豎直向上傳播;然后豎直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相位不發生改變;經過公共電極120和第一基板100,相位不發生改變;這樣,偏振方向為135°的線偏振光被第一偏振片完全吸收,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呈最暗態。[0128]在反射區,光兩次水平經過被豎直拉伸的各向異性的藍相液晶,因此,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S S2=2 δ S2' =2 λ K (U2/h2) 2d2。這樣,通過改變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U2的大小,改變反射區的藍相液晶層的電場強度E2,從而改變藍相液晶的各向異性常數δη2,可以使經過藍相液晶的光線的相位發生不同的改變,即使經過藍相液晶的光線變成不同的橢圓偏振光,光線可以部分地從第一偏光片出射,從而顯示出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顯示面板的各個灰階。上述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顯示面板呈最暗態,即是SS2' =_λ/4的特殊情況。根據如前所述的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δ S2=2XK(U2/h2)2d2,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δ S1=AK(U1A1)2Cl1 ;且Ci1X (U1A1)^d2X (U2A2)2 ;則δ S2= δ S1,即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等于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通過透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與通過反射區藍相液晶對光產生的光程差相同,以實現透射區和反射區顯示同一顏色的像素的灰階相同,以保證透射區和反射區 相匹配的光電效應。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如圖I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在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等于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d2,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1等于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U2時,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的距離Ii1和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滿足h2滿足以下條件Ii2Mh12。即當Cl1=C^U1=U2時,Ill和h2滿足以下條件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如圖3和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在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等于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d2,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的距離hi等于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滿足h2時,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1和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U2滿足以下條件仏2=2%2。即當Cl1=C^h1=Ii2時,UjPU2滿足以下條件仏2=2%2。所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透過軸相互垂直及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為45°以外的角度的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對應,不予詳述。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公共電極,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的一面交替設置有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 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區域以及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區域設置有多個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一基板平行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交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邊所在平面是反射面;所述反射部之間填充有藍相液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形成透射區,所述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形成反射區,位于透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Cl1相等,位于反射區的反射部之間的水平距離d2相等; 公共電極,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以及反射部之間滿足以下公式Ci1X (U1A1)^d2X (U2A2)2, 其中,U1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之間的電壓,U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電壓,hi表示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的距離,h2表示公共電極和反射電極之間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反射部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彼此相鄰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Cl1=Cl2,且U1, U2, hi和h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 (U1A1) 2=2 (U2/h2)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U1=U2,且Ii1和h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V=^i12O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1=Ii2,且U1和U2之間滿足以下公式U1MU22。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任一項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一基板的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背的一面設置有覆蓋第二基板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透過軸相互平行或垂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大于0°小于90°。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過軸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 =45°。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是透明導電材料制成的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藍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式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設置公共電極,第二基板交替設置有像素電極和反射電極;設置有多個反射部,反射部的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第一基板平行且交替靠近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邊所在平面是反射面;反射部之間填充有藍相液晶。本實用新型保證了透射區和反射區的光電效應匹配。
文檔編號G02F1/1335GK202815383SQ20122052767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趙偉利, 鈴木照晃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