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擦布壓縫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面板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液晶顯示面板的配向制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面板的配向制程主要是使液晶分子依特定的方向排列,以利于液晶顯示面板的動作控制。在配向制程中,首先要將配向液涂布于液晶顯示面板的上下基板的內側,形成配向膜,接著進行摩擦(Rubbing)制程,配向滾輪在配向膜表面上進行滾動,配向膜表面會因配向滾輪上的摩擦布(Rubbing Clothes)的毛羽摩擦而被刷出沿一定方向排列的溝槽,從而配向膜上的液晶分子沿著溝槽方向配向而達到定向效果。圖1所示為一種現有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所示為圖1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的平面示意圖。請參見圖1和圖2,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10包括配向滾輪(Roller)ll、粘膠層12及摩擦布13,配向滾輪11大致為圓柱體,粘膠層12覆蓋于配向滾輪11的外表面,且配置于配向滾輪11與摩擦布13之間。摩擦布13通過粘膠層12粘接于配向滾輪11上。摩擦布13的首端邊緣131和尾端邊緣132一般形成有3至4毫米(mm)的縫隙13a。如圖2所示,粘膠層12通常為雙面膠,通常摩擦布13靠近縫隙13a的首端邊緣131和尾端邊緣132容易翹起而脫離配向滾輪11表面,因此需要對摩擦布13的首端邊緣131和尾端邊緣132進行壓縫處理。圖3所示為采用現有壓縫裝置對圖1中的摩擦布進行壓縫的示意圖。請參見圖3,現有的壓縫裝置14為手持治具,其包括片狀壓頭141和與片狀壓頭141連接的柄部142。操作時,作業人員手持壓縫裝置14的柄部142,并使壓縫裝置14的片狀壓頭141與摩擦布13的首端邊緣131和尾端邊緣132對齊,然后朝著配向滾輪11的軸線方向施壓于摩擦布13的首端邊緣131的一部分和尾端邊緣132的一部分,施壓完成后,再沿著平行于配向滾輪11的軸線的方向移動壓縫裝置14,再對首端邊緣131的其他部分和尾端邊緣132的其他部分施壓,從而使首端邊緣131和尾端邊緣132通過粘膠層12貼附于配向滾輪11上。圖4所示為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效果較好的示意圖。請參見圖4,壓縫裝置14作用于摩擦布13的壓痕應基本與首端邊緣131或尾端邊緣132重合,這樣摩擦布13不容易翹起。圖5所示為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不良的示意圖。請參見圖5,在實際作業時,由于人工操作不穩定,壓縫裝置14往往在摩擦布13上留下如圖5所示的壓痕131a、132a,從圖5中可以看出,壓痕131a偏離首端邊緣131,壓痕132a偏離尾端邊緣132,摩擦布13的首端邊緣131和尾端邊緣132難以很好地粘接于配向滾輪11上,導致摩擦布13容易脫離配向滾輪11,當摩擦布13在配向膜表面滾動時,容易造成配向膜不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擦布壓縫設備,可使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貼附于配向滾輪上,防止壓縫后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翹起,可提升后續制程中配向膜的良率。為達上述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摩擦布壓縫設備,其包括壓縫裝置,壓縫裝置用于使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中的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緊貼于配向滾輪上,壓縫裝置包括壓頭。摩擦布壓縫設備還包括:支撐平臺,支撐平臺上設有滑軌,壓縫裝置可滑動地配置于滑軌上;承載臺,配置于支撐平臺上,承載臺用于承載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且承載臺延伸方向平行于滑軌。其中,壓頭與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對齊,且可沿著垂直于滑軌的方向移動,以壓緊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而使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于配向滾輪上。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承載臺上開設有圓弧形凹槽,圓弧形凹槽的軸線平行于滑軌,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配置于圓弧形凹槽內。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包括配向滾輪、粘膠層及摩擦布,摩擦布借助粘膠層貼附于配向滾輪上,摩擦布的首端邊緣的延伸方向和尾端邊緣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軌。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撐平臺上還設有滑塊,滑塊的底部可滑動地設于滑軌內,壓縫裝置與滑塊固定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壓縫裝置還包括底座、第一連接件、手柄、第二連接件、滑動桿、容置件及彈簧,底座與滑塊固定連接,底座上還設有導向塊,導向塊上開設有導向孔;第一連接件的一端與手柄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底座鉸接;第二連接件一端與第一連接件鉸接,另一端與滑動桿鉸接;滑動桿插設于導向孔內,并可沿著導向孔滑動;容置件包括隔板,隔板將容置件的內部分隔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滑動桿的端部設有擋片,擋片位于第一容置腔內;彈簧的一端與隔板抵持,另一端與滑動桿的擋片抵持;壓頭容納于第二容置腔內,并固定于容置件上。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滑動桿還包括螺釘,螺釘與滑動桿的桿體螺紋配合,將該擋片固定于該螺釘的頭部與滑動桿的桿體之間。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壓頭包括壓緊部,壓緊部用于同時壓緊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壓緊部為平面。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撐平臺的底部設有多個滾輪。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滑軌沿著支撐平臺的縱向邊緣延伸,承載臺位于滑軌的一側。在本實用新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中,壓縫裝置可沿著滑軌滑動,壓縫裝置的壓頭可沿著垂直于滑軌的方向移動,壓縫裝置可沿著設定路線對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進行施壓,可避免壓縫裝置與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對位不準,防止壓縫后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翹起,進而提升后續制程中配向膜的良率。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所示為一種現有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所示為圖1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的平面示意圖。圖3所示為采用現有壓縫裝置對圖1中的摩擦布進行壓縫的示意圖。圖4所示為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效果較好的示意圖。圖5所示為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不良的示意圖。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的示意圖。圖7所示為圖6的摩擦布壓縫設備沿方向A觀看的示意圖。圖8所示為圖7中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9所示為圖6的摩擦布壓縫設備的壓縫裝置處于工作狀態的示意圖。圖10所示為圖6的摩擦布壓縫設備的壓縫裝置處于非工作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的示意圖。圖7所示為圖6的摩擦布壓縫設備沿方向A觀看的示意圖。請參見圖6和圖7,本實施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20包括支撐平臺21、承載臺22及壓縫裝置23。支撐平臺21的底部設有多個滾輪211,以方便摩擦布壓縫設備20在地面上移動。支撐平臺21的上表面21a設有滑軌212及滑塊213,滑軌212沿著支撐平臺21的一邊的邊緣延伸,滑塊213的底部可滑動地設于滑軌212內,壓縫裝置23固定于滑塊213的頂部。承載臺22固定于支撐平臺21的上表面21a上,并位于滑軌212的一側,承載臺22上開設有圓弧形凹槽(圖未標),圓弧形凹槽的軸線平行于滑軌212。圖8所示為圖7中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的立體示意圖。請一并參見圖8,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配置于承載臺22的圓弧形凹槽內,其包括配向滾輪31、粘膠層32及摩擦布33,摩擦布33借助粘膠層32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間形成有縫隙33a,縫隙33a的寬度約為3至4毫米。首端邊緣331的延伸方向、尾端邊緣332的延伸方向及縫隙33a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配向滾輪31的軸線,且平行于滑軌212。由于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容易翹起而脫離配向滾輪31表面,所以需要采用摩擦布壓縫設備20對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施壓,使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平整地緊貼于配向滾輪31上。壓縫裝置23用于使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中的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緊貼于配向滾輪31上。圖9所示為圖6的摩擦布壓縫設備的壓縫裝置處于工作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見圖9,壓縫裝置23包括底座231、第一連接件232、手柄233、第二連接件234、滑動桿235、容置件236、彈簧237及壓頭238。底座231用于與滑塊213固定連接,底座231的一端設有導向塊231a,導向塊231a上開設有導向孔231b,導向孔231b沿著垂直于滑軌212的方向延伸。第一連接件232通過鉸接件232a鉸接于底座231的與導向塊231a相對的一端,第一連接件232還通過固定件232b、232c與手柄233固定連接。手柄233用于供作業人員把持。第二連接件234的一端通過鉸接件234a與第一連接件232鉸接,其另一端通過鉸接件234b與滑動桿235鉸接。滑動桿235的直徑大致等于導向塊231a的導向孔231b的直徑,滑動桿235插設于導向孔231b內,并可沿著導向孔231b滑動。滑動桿235還包括螺釘235a及擋片235b,螺釘235a與滑動桿235的桿體螺紋配合,以將擋片235b固定于螺釘235a的頭部與滑動桿235的桿體之間。擋片235b的面積略大于滑動桿235的桿體的面積,螺釘235a的頭部及擋片235b位于滑動桿235的與第二連接件234相對的一端。滑動桿235的結構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螺釘235a可省略,而使擋片235b —體成型于滑動桿235的端部。容置件236包括隔板236a,隔板236a將容置件236的內部分隔出第一容置腔236b和第二容置腔236c,其中,第二容置腔236c大于第一容置腔236b。滑動桿235的螺釘235a的頭部及擋片235b位于第一容置腔236b內,滑動桿235的與第二連接件234連接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置腔236b的外部,但本實用新型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在螺釘235a省略的情況下,擋片235b位于第一容置腔236b內。彈簧237為壓簧,其位于第一容置腔236b內,彈簧237的一端與隔板236a抵持,另一端與滑動桿235的擋片235b抵持。壓頭238容納于第二容置腔236c內,并通過鎖固件(圖未標)固定于容置件236上。壓頭238大致為八棱柱體,其包括壓緊部238a,壓緊部238a為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平面,其朝向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在本實施例中,壓緊部238a的寬度略大于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間形成的縫隙33a的寬度,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與首端邊緣331及尾端邊緣332對齊,可對首端邊緣331及尾端邊緣332同時施壓。本實用新型中壓頭238的結構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壓緊部238a的寬度可設置得小些,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與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的其中之一對齊即可,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可先對首端邊緣331施壓,使首端邊緣331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再轉動配向滾輪31及摩擦布33,使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與尾端邊緣332對齊,接著,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對尾端邊緣332施壓,使尾端邊緣332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安裝時,可將壓縫裝置23的底座231固定于滑塊213的頂部,滑塊213沿著滑軌212滑動時即可帶動壓縫裝置23滑動,由于滑軌212平行于首端邊緣331的延伸方向及尾端邊緣332的延伸方向,壓縫裝置23可沿著平行于首端邊緣331的延伸方向及尾端邊緣332的延伸方向滑動。圖10所示為圖6的摩擦布壓縫設備的壓縫裝置處于非工作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見圖10和圖9,當壓縫裝置23處于圖10所示的非工作狀態時,若需要對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進行壓縫操作,作業人員朝著靠近壓頭238的方向逆時針轉動手柄233,手柄233帶動第一連接件232繞著鉸接件232a相對于底座231逆時針轉動,同時第一連接件232還繞著鉸接件234a相對于第二連接件234逆時針轉動,第二連接件234沿著靠近導向塊231a的方向移動,且滑動桿235在第二連接件234的帶動下在導向塊231a的導向孔231b內滑動,容置件236和壓頭238與滑動桿235 —并朝著靠近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的方向移動,當容置件236移動到使得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接觸到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時,在摩擦布33的反作用力下,壓頭238停止移動,并帶動容置件236也停止移動,而此時,滑動桿235在第二連接件234的帶動下仍然在導向塊231a的導向孔231b內滑動,滑動桿235的擋片235b在滑動桿235的帶動下在第一容置腔236b內相對已經停止移動的容置件236朝著靠近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的方向開始移動,并與容置件236的側壁間形成一定的間隙,同時壓縮彈簧237,由于彈簧237與容置件236的隔板236a抵持,彈簧237的彈力可推動上述停止移動的容置件236及壓頭238朝著靠近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的方向又開始移動,上述已經接觸到摩擦布33的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可緊壓于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此時摩擦布壓縫設備20即處于圖9所示的工作狀態。請一并參見圖6和圖7,由于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與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對齊,壓緊部238a可同時緊壓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上,被壓緊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即可平整地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接著,移動滑塊213使滑塊213沿著滑軌212滑動,壓縫裝置23隨著滑塊213 —起滑動,壓緊部238a沿著平行于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及尾端邊緣332的延伸方向移動,同時施力將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緊壓于粘膠層32上,從而借助粘膠層32將摩擦布33的整個首端邊緣331和尾端邊緣332緊緊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以完成對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的壓縫作業。由于壓縫裝置23可沿著滑軌212移動,壓縫裝置23可沿著設定路線對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進行壓縫,可避免壓縫裝置23與首端邊緣331或尾端邊緣332對位不準。需要對下一個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進行壓縫操作時,作業人員朝著遠尚壓頭238的方向順時針轉動手柄233,手柄233帶動弟一連接件232繞著絞接件232a相對于底座231順時針轉動,同時第一連接件232還繞著鉸接件234a相對于第二連接件234順時針轉動,第二連接件234沿著遠離導向塊231a的方向移動,且滑動桿235在第二連接件24的帶動下在導向塊231a的導向孔231b內滑動,滑動桿235的擋片235b帶動容置件236及壓頭238沿著遠離已完成壓縫作業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的方向移動,摩擦布壓縫設備20即處于圖10所示的非工作狀態。這時,取下已完成壓縫作業的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在承載臺22上放置下一個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30,接著進行下一輪操作。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壓縫裝置23的壓頭238可對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及尾端邊緣332同時施壓,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將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的寬度設置得小些,壓頭238的壓緊部238a可與摩擦布33的首端邊緣331或尾端邊緣332對齊,可使壓頭238沿著垂直于滑軌212的方向移動,先對首端邊緣331施壓,并使壓縫裝置23沿著滑軌212滑動,使首端邊緣331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再轉動配向滾輪31及摩擦布33,使壓頭238對尾端邊緣332施壓,并使壓縫裝置23沿著滑軌212滑動,使尾端邊緣332貼附于配向滾輪31上。壓縫裝置23的結構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只要壓縫裝置23在結構上可以實現,壓縫裝置23可沿著滑軌212滑動,且壓縫裝置23的壓頭238可壓緊或遠離摩擦布33,即可將所述的壓縫裝置23應用于本實用新型中。綜上所述,在本實用新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中,壓縫裝置可沿著滑軌滑動,壓縫裝置的壓頭可沿著垂直于滑軌的方向移動,壓縫裝置可沿著設定路線對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進行施壓,可避免壓縫裝置與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對位不準,防止壓縫后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翹起,進而提升后續制程中配向膜的良率。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摩擦布壓縫設備,其包括壓縫裝置,該壓縫裝置用于使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中的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緊貼于配向滾輪上,該壓縫裝置包括壓頭,其特征在于,該摩擦布壓縫設備還包括: 支撐平臺,該支撐平臺上設有滑軌,該壓縫裝置可滑動地配置于該滑軌上; 承載臺,配置于該支撐平臺上,該承載臺用于承載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且該承載臺延伸方向平行于該滑軌; 其中,該壓頭與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對齊,且可沿著垂直于該滑軌的方向移動,以壓緊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而使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于配向滾輪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承載臺上開設有圓弧形凹槽,該圓弧形凹槽的軸線平行于該滑軌,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配置于該圓弧形凹槽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包括配向滾輪、粘膠層及摩擦布,該摩擦布借助該粘膠層貼附于該配向滾輪上,該摩擦布的首端邊緣的延伸方向和尾端邊緣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該滑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平臺上還設有滑塊,該滑塊的底部可滑動地設于該滑軌內,該壓縫裝置與該滑塊固定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壓縫裝置還包括底座、第一連接件、手柄、第二連接件、滑動桿、容置件及彈簧,該底座與該滑塊固定連接,該底座上還設有導向塊,該導向塊上開設有導向孔;該第一連接件的一端與該手柄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該底座鉸接;該第二連接件一端與該第一連接件鉸接,另一端與該滑動桿鉸接;該滑動桿插設于該導向孔內,并可沿著該導向孔滑動;該容置件包括隔板,該隔板將該容置件的內部分隔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該滑動桿的端部設有擋片,該擋片位于該第一容置腔內;該彈簧的一端與該隔板抵持,另一端與該滑動桿的該擋片抵持;該壓頭容納于該第二容置腔內,并固定于該容置件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滑動桿還包括螺釘,該螺釘與該滑動桿的桿體螺紋配合,將該擋片固定于該螺釘的頭部與該滑動桿的桿體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壓頭包括壓緊部,該壓緊部用于同時壓緊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壓緊部為平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平臺的底部設有多個滾輪。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滑軌沿著該支撐平臺的縱向邊緣延伸,該承載臺位于該滑軌的一側。
專利摘要一種摩擦布壓縫設備包括壓縫裝置,壓縫裝置用于使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中的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緊貼于配向滾輪上,壓縫裝置包括壓頭。摩擦布壓縫設備還包括支撐平臺,支撐平臺上設有滑軌,壓縫裝置可滑動地配置于滑軌上;承載臺,配置于支撐平臺上,承載臺用于承載摩擦布與配向滾輪的粘貼結構,且承載臺延伸方向平行于滑軌。其中,壓頭與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對齊,且可沿著垂直于滑軌的方向移動,以壓緊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而使摩擦布的首端邊緣和尾端邊緣貼附于配向滾輪上。本實用新型的摩擦布壓縫設備可防止壓縫后摩擦布的首端邊緣或尾端邊緣翹起,可提升后續制程中配向膜的良率。
文檔編號G02F1/1337GK203012305SQ20122074090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朱健 申請人: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