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705908閱讀:171來源:國知局
一種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用以提高顯示裝置在室內環境的透過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位于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該顯示裝置還包括: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所述液晶結構為在預設的不同環境光強度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主流的顯示技術包括陰極射線管(CRT, Cathode Ray Tube)顯示技術、液晶顯不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技術、等離子體顯不器(PDP, Plasma DisplayPanel)技術、場發射顯示器(FED、Filed Emission Display)技術、場致發光顯示器(ELD, Electronic Luminescent Display)技術,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顯示技術。以上各顯示技術均具有優缺點,在具體應用中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顯示技術。
[0003]下面以OLED顯示技術為例,OLED顯示技術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相對于LCD顯示技術,不需要采用背光燈,因此OLED顯示屏具有更薄更輕的特點,且可視角度更大,同時更加節省電能。但是OLED屏在戶外強光環境中,其顯示效果明顯減弱。為了克服環境光線的影響,提出了一種OLED顯示結構,如圖1所示,通過在顯示面板10上依次形成四分之一波片20和偏光層30來消除強的環境光線,此處顯示面板為OLED顯示面板。具體工作原理為,環境光線40通過偏光層30后成為線偏光,線偏光再通過四分之一波片20后成為右旋圓或左旋圓偏振光,也就是說四分之一波片20和偏光層30組合為左旋圓或右旋圓偏光片,將自然光轉換為右旋圓或左旋圓偏光;右旋圓或左旋圓偏光經反射后變為左旋圓或右旋圓偏光,第二次通過上述四分之一波片20后再次轉為線偏光,但偏振方向偏轉了 90° ,恰好達到偏光層30的吸收軸,光線被吸收,進而不會透過偏光層被人眼看到,從而達到消除環境光線的作用。
[0004]但是,如圖2所示,顯示面板10發出的光50并不具有偏光性,因此透過四分之一波片20后依然沒有偏光性,經過偏光層30時一半的光線被吸收,再加上散射、反射等影響,使得顯示面板10發出的光的透過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室內環境中,OLED顯示面板10發出的光透過率往往很低。
[0005]為了達到合適的亮度,一種解決方式是增大像素電流,但相應的導致增加功耗。或者采用另外一種技術,偏光層30采用二向性光致變色材料,即在有環境光時呈現偏光態,沒有環境光時呈現透明態,如此可以解決顯示面板10發出的光透過率太低的問題。但該二向性光致變色材料的原料比較昂貴,生產工藝較復雜,不適合實際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用以提高顯示裝置在室內環境的透過率。
[000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位于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該顯示裝置還包括:
[0008]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所述液晶結構為在預設的不同環境光強度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
[0009]進一步地,所述液晶結構包括:
[0010]相對設置的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
[0011]位于透明第一基板的面向第二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位于透明第二基板的面向第一基板一側的第二電極;
[0012]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液晶材料。
[0013]進一步地,所述液晶材料為賓主型液晶材料。
[0014]進一步地,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正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壓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壓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0015]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負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0016]進一步地,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為透明導電材料。
[001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為銦錫氧化物、氧化銦鋅、銀納米線膠、石墨或有機導電材料。
[0019]進一步地,所述液晶材料的厚度在I μ m?50 μ m之間。
[0020]進一步地,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用于:
[0021]在第一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
[0022]在第二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0023]其中,所述第一觸發條件和所述第二觸發條件是根據環境光強度預先設置的。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中,包括顯示面板和位于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以及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所述液晶結構為在預設的不同環境光強度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從而,能夠在不同的觸發條件下,使得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從而能夠解決在室內環境中顯示裝置透過率低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圖1所示的結構在沒有環境光時的光線傳播示意圖;
[002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中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的詳細結構示意圖;
[002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中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的詳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用以提高顯示裝置在室內環境的透過率。[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位于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該顯示裝置還包括:
[0032]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所述液晶結構為在預設的不同環境光強度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
[0033]較佳地,所述液晶結構包括:
[0034]相對設置的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
[0035]位于透明第一基板的面向第二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位于透明第二基板的面向第一基板一側的第二電極;
[0036]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液晶材料。
[0037]較佳地,所述液晶材料為賓主型液晶材料。賓主型液晶材料由液晶分子和二向性染料分子組成。二向性染料分子是長軸方向與短軸方向對光的吸收強度不一樣的一種有機染料。分為正性二向性染料和負性二向性染料,其中正性二向性染料分子長軸方向吸收強度小于短軸方向吸收強度,負性二向性染料分子長軸方向吸收強度大于短軸方向吸收強度。液晶分子本身也有正性和負性之分,與二向性染料分子組合后,形成正性或負性的賓主型液晶材料。該賓主型液晶材料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38]較佳地,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正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壓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負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因此可以在有環境光的條件下,控制液晶呈現偏光態,從而消除環境光線,提高對比度;
[0039]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正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壓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負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因此,可以在沒有環境光的條件下,控制液晶呈現透明態,從而提高顯示面板自身發出的光線的透過率。
[0040]需要說明的是,選擇賓主型液晶材料時,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做不同的選擇。
[0041]較佳地,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在此不作限定。
[0042]較佳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為透明導電材料。
[0043]較佳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為銦錫氧化物(ΙΤ0)、氧化銦鋅(ΙΖ0)、銀納米線膠、石墨或有機導電材料。或者其他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透明導電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0044]較佳地,所述液晶材料的厚度在I μ m?50 μ m之間。一般,液晶材料的厚度越大,對比度越高,但透過率下降,且響應速度也相應下降,因此液晶材料的厚度在I μ m?50 μ m之間為佳。
[0045]較佳地,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用于:
[0046]在第一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
[0047]在第二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0048]其中,所述第一觸發條件和所述第二觸發條件是根據環境光線的強度預先設置的。
[0049]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實施例僅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
[0050]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0051]顯示面板10、四分之一波片層20、以及液晶結構31,所述液晶結構31為在不同的預設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其中,參照圖4,液晶結構31包括:
[0052]相對設置的透明第一基板311和透明第二基板312 ;
[0053]位于透明第一基板311的面向第二基板312 —側的第一電極313,位于透明第二基板312的面向第一基板311 —側的第二電極314 ;
[0054]位于所述第一電極313和第二電極314之間的液晶材料315。
[0055]所述液晶材料315采用賓主型液晶材料,該賓主型液晶材料包括液晶分子3150和染料分子3151。
[0056]如圖4中所示,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正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壓時,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的液晶均為水平取向,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或者,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負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時,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的液晶均為水平取向,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
[0057]如圖5中所示,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正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壓時,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的液晶均為豎直取向,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或者,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負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時,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的液晶均為豎直取向,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0058]其中,具體實施過程中,所加電壓一般為3V?20V,具體所加電壓的大小是根據實際采用的液晶材料、單元的性質等因素設定的。
[0059]所述透明第一基板311和透明第二基板312為透明的基板,具體實施過程中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所述第一電極313和第二電極314的材料為透明導電材料,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采用銦錫氧化物、氧化銦鋅、銀納米線膠、石墨或有機導電材料;所述液晶材料的厚度在I μ m?50 μ m之間。
[0060]具體實施過程中,以OLED顯示面板為例,在有環境光的情況下,參照圖4所示的示意圖,顯示面板10發出顯示光線50,依次透過四分之一波片層20和液晶結構31,實現顯示;同時,在該有環境光線的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環境光線40通過液晶結構31后成為線偏光,線偏光再通過四分之一波片20后成為右旋圓或左旋圓偏振光,也就是說四分之一波片20和液晶結構31組合為左旋圓或右旋圓偏光片,將自然光轉換為右旋圓或左旋圓偏光;右旋圓或左旋圓偏光經反射后變為左旋圓或右旋圓偏光,第二次通過上述四分之一波片20后再次轉為線偏光,但偏振方向偏轉了 90°,恰好達到液晶結構301的吸收軸,光線被吸收,進而不會透過偏光層被人眼看到,從而達到消除環境光線40的作用;
[0061]在沒有環境光線的情況下,參照圖5所示的示意圖,顯示面板10發出顯示光線50,依次透過四分之一波片層20和液晶結構31,實現顯示;且在該沒有環境光線的情況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因此顯示光線50經過液晶結構31時不會因為偏振方向而被過多吸收,從而提高了在室內環境的透過率。
[0062]針對上述的顯示裝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控制上述顯示裝置顯示的控制方法,包括:
[0063]在第一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0064]在第二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0065]其中,所述第一觸發條件和所述第二觸發條件是根據環境光強度預先設置的。
[0066]下面以OLED顯示裝置為例對所述控制方法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顯示裝置并不限制于OLED顯示裝置,例如也可以為需要背光的液晶顯示裝置,或其他可以采用本實用新型思想的顯示裝置。
[0067]所述OLED顯示裝置包括OLED顯示面板、位于OLED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以及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其中所述液晶結構包括:相對設置的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位于透明第一基板的面向第二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位于透明第二基板的面向第一基板一側的第二電極,以及位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液晶材料,同時以所述液晶材料為正性賓主型液晶材料為例對所述控制方法進行說明。由于OLED顯示面板可采用現有技術,因此對于OLED顯示面板不再贅述。同時該具體實施例僅是為了更好的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實用新型。
[0068]具體實施過程中,如果顯示裝置與自動感知外界光線的傳感器連接,則在第一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包括:當該傳感器探測到環境光線的強度大于或等于一定閾值時,例如光強大于或等于IOOOLux (勒克司)時,可以通過電壓或者電流的形式,使得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載電壓,從而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進而消除環境光線的影響;
[0069]在第二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包括:當該傳感器探測到環境光線的強度小于一定閾值時,例如光強小于IOOOLux (勒克司)時,相應的,也可以通過電壓或者電流的形式,使得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載電壓,從而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使得顯示裝置自身發出的光線的透過率提高。
[0070]需要說明的是,自動感知外界光線的傳感器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71]或者,用戶可以根據外界光線的強度,手動觸發所述第一觸發條件和所述第二觸發條件。在第一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包括:當用戶認為環境光線過強時,手動觸發形成所述第一觸發條件,其中,所述手動觸發可以是按鍵或者觸摸屏幕的形式等,并可以通過電壓或電流的形式,使得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載電壓,從而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進而消除環境光線的影響;
[0072]在第二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包括:當用戶認為環境光線對顯示裝置的顯示沒有影響時,手動觸發形成所述第二觸發條件,相應的,所述手動觸發也可以是按鍵或者觸摸屏幕的形式等,并通過電壓或電流的形式,使得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載電壓,從而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使得顯示裝置自身發出的光線的透過率提高。需要說明的是,通過按鍵或者觸屏的手動觸發技術,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7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及控制顯示裝置顯示的控制方法。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位于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以及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所述液晶結構為在預設的不同環境光強度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從而,能夠在不同的觸發條件下,使得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從而能夠解決在室內環境中顯示面板透過率低的問題。
[0074]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位于顯示面板出光側的四分之一波片層,其特征在于,該顯示裝置還包括:位于四分之一波片層出光側的液晶結構,所述液晶結構為在預設的不同環境光強度條件下呈現偏光態或者透明態的液晶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結構包括: 相對設置的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 位于透明第一基板的面向第二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位于透明第二基板的面向第一基板一側的第二電極; 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液晶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為賓主型液晶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正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壓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壓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若所述賓主型液晶材料為負性,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加電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當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不加電時所述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透明第一基板和透明第二基板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為透明導電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為銦錫氧化物、氧化銦鋅、銀納米線膠、石墨或有機導電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的厚度在Iμ m?50 μ m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權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用于: 在第一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偏光態; 在第二觸發條件下,控制液晶結構呈現透明態; 其中,所述第一觸發條件和所述第二觸發條件是根據環境光強度預先設置的。
【文檔編號】G02F1/1343GK203376536SQ201320496412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鈴木照晃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