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反光鏡及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屋脊反光鏡,其包括具有一第一鏡面和一第一對接表面的一第一單元;具有一第二鏡面和一第二對接表面的一第二單元,該第一及第二單元布置成一反光鏡架構,其中,該第二對接表面對接于該第一對接表面,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在一大致線性接合處相遇并且相對于彼此以一期望的反光鏡角度導向;及延伸通過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的多個緊固件。該多個緊固件施加一個力以使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抵靠彼此。
【專利說明】屋脊反光鏡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關于光學儀器。特別實施例提供用以翻轉及反轉影像的光學組件。特別實 施例提供無框中空反光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有時,光學系統,例如那些與望遠鏡、顯微鏡及/或雙筒望遠鏡相關聯的光學系 統,被期望地設置以反轉及/或翻轉物體的影像。
[0003] 眾所周知,如圖1中所示,平面鏡10是用以反轉物體0的圖像I的簡單組件。
[0004] 也是眾所周知的,如圖2中所示,兩平面鏡20、30分別具有鏡面21、31,以直角被設 置以形成所謂的反光鏡40,其是能反轉及翻轉物體0的影像I的組件。
[0005] 以合理的成本和重量來準確地及有力地構建空心反光鏡已被證實具有挑戰性。安 排和確保兩個精致的平面鏡20、30到反光架構可以要求制造和裝配過程中嚴格的公差。
[0006] 微小的間隙或錯位易導致光學路徑的變形或毀壞,如同用來保持反光構造的平面 鏡20, 30。任何多余的粘合劑通常用來在一屋頂架構中保持平面鏡子20、30。
[0007] 平面鏡20和30可以藉由涉及分子力的光學接觸鍵結連接到彼此。光學接觸鍵結 可以通過研磨和拋光對接表面22、32直到它們彼此高度地保形,然后將對接表面22、32按 壓在一起而形成。在拋光過程中可改變對接表面22、23的相對角度(例如,相對于彼此和/ 或相對于鏡面21、31),這可能會影響鏡面21,31之間的角度。這可能使得其難以以期望的 精確度形成鏡面21、31間的期望角度。
[0008] 錯位組件的問題也是在耐久性方面考慮的要素。隨著時間的推移,或通過延長或 極端的使用,原先被對齊的不良地設計的組件可能偏離對齊。
[0009] 這些制造,裝配,和耐久性的問題在許多精密的應用中是重要的,例如,在與敏感 性測量工具相關的光學組件(例如望遠鏡、顯微鏡和/或雙筒望遠鏡)中。這些挑戰都特別 存在于制造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和望遠鏡和雙筒望遠鏡的配件,因為這里有著一個望遠鏡 和雙筒望遠鏡能足夠強大以在現場中存活使用的期待。例如,這里有一個期待是望遠鏡和 雙筒望遠鏡能夠在運輸到現場的過程中在振動下存活,在溫度變化(以及相關的熱膨脹/ 收縮,在儲存,運輸和現場環境之間)中存活,在現場的惡劣天氣中存活,抵抗強力使用及相 似狀況下的沖擊破壞。
[0010] 為了試圖滿足這些挑戰的一種方法是以2個固體反光棱鏡替換一中空反光鏡。圖 3示出這種方法的一個例子,其中兩個固體反光棱鏡50、60被配置成一所謂的雙普羅棱鏡 70。當如此配置時,固體反光棱鏡50、60有全內反射現象的優勢,以作為反射鏡,而非折射 鏡。通過一傳輸平面51進入此固體反光棱鏡50的光經過被反射平面52、53兩次內部反射 后會通過此相同的傳輸平面51離開。同樣地,通過一傳輸平面61進入此固體反光棱鏡60 的光經過被反射平面62、63兩次內部反射后會通過此相同的傳輸平面61離開。
[0011] 固體反光棱鏡和雙普羅棱鏡具有比空心反光鏡一般更強大的優勢。反射平面的反 射表面在棱鏡內,棱鏡材料在本質上被用作兩個反射鏡和框架。然而,固體反光棱鏡也有顯 著的缺點。其中這樣的一個缺點就是制造固體反光棱鏡尤其是大尺寸的相關費用。高質量 玻璃(它本身是昂貴的)一定要在極熱下小心地壓力成形然后慢慢冷卻。即使非常謹慎,這 種加熱/冷卻過程中仍然有一種可能,即是可能在棱鏡中產生變形或不然就是負面地影響 進入、離開或經過玻璃的缺陷。與全棱鏡相關聯的,與固體反光棱鏡相關聯的另一個缺點 是,相對于中空反光鏡的平面鏡子,通常較重。
[0012] 圖4示出了另一種方法來滿足這些將兩個棱鏡80、90對接在一起以創造一個空心 反光棱鏡100的挑戰。一種反射涂層被涂覆到每一個棱鏡80、90的一個平面的外表面(該 反射平面81、91),及該兩反射平面81、91被設置成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直角。這種空心反 光棱鏡100具有許多優點。它是相對堅固的,且組件棱鏡80、90的內部不必是沒有光學缺 陷,因為此光學路徑是保持在組件棱鏡80、90的外側。然而,圖4中空心反光棱鏡100也有 缺點。比起簡單的平面鏡子,組件棱鏡80、90仍可能更昂貴和制造上更具有挑戰性,并且, 如果組件棱鏡80、90在組裝或使用過程中未對齊,則它們可能不形成光學準確反光。反光 棱鏡100因為與組分棱鏡80、90 (相較于平面鏡)相關聯的額外的材料也比較重。
[0013] 圖5仍然示出另一種方法來滿足這些挑戰,其涉及構建框架空心反光鏡110,藉由 設置兩個平面鏡子120、130成直角以利用各種不同的框架組件140形成一個反光和支撐平 面鏡120、130。在圖標的例子的情況下,框架組件140包括:基部141,與橫向支撐142和 143相對,多個沖擊阻尼連接器144,以及相對的端撐桿145 (請注意,端撐桿145中的一個 被從圖5中移除,以便不混淆框中空反光鏡110的其它組件)。當一框架空心反光鏡由平面 鏡子提供強于棱鏡的優勢中取得好處時,它也遭受固有的框架機制的缺點。通過舉例的方 式,這樣的缺點包括額外的重量以及制造和維護的復雜化。此外,要在反光的頂部兩個平面 鏡子之間形成一精細的連結通常是困難的,使用期間保持其連結通常也是困難的。
[0014] 相關技術及與其相關的局限性的先前實施例的目的是說明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說明書和附圖的研究,相關技術的其它局限性將變得顯而易 見。
[0015] 對于反光鏡的有效的裝置和方法,這里仍有一普遍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16] 以下實施例及各方面結合裝置與方法被描述及說明,其目的是為了示例性和說明 性的,而不是限制范圍。在各種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上述問題已被減少或消除,而其它實 施例是針對其它改進。
[0017] 本發明具有多個方面。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用以提供一無邊框中空反光鏡的 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第一鏡面和第一對接表面的第一單元;具有第二鏡面和第二對接 表面的第二單元,該第一及第二單元布置成反光鏡架構,其中,該第二對接表面對接于該第 一對接表面,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在一大致線性接合處相遇并且相對于彼此以期望的反 光鏡角度導向;及延伸通過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的多個緊固件。該多個緊固件施加一個 力以使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抵靠彼此。
[0018]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組裝一無框中空反光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鏡面和第一對接表面的第一單元;提供具有第二鏡面和第二對接表面的第 二單兀;布置該第一及第二單兀為一個反光鏡架構,其中,該第二對接表面對接于該第一 對接表面,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在大致線性接合處相遇并且與彼此以一期望的反光鏡角 度導向;及延伸多個緊固件通過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以施加一個力以使該第一和第二 對接表面抵靠彼此。
[0019] 本發明的更多實施例和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實施例在附圖中和/或在下面的描述 中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附圖示出了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實施例。
[0021] 圖1是現有技術的平面鏡反轉物體的圖像的前等角投影圖。
[0022] 圖2是現有技術中空反光鏡反轉及翻轉物體影像的前等角投影圖。
[0023] 圖3是現有技術的普羅棱鏡反轉和翻轉物體影像的分解前等角投影圖。
[0024] 圖4是現有技術的空心反光棱鏡的前等角投影圖。
[0025] 圖5是現有技術的框架中空反光鏡的前等角投影圖。
[0026] 圖6A-6G (-起統稱為圖6)分別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反光鏡的側視圖, 前視圖,后視圖,前等角,背面等角,頂部和底部視圖。
[0027] 圖7A-7C (-起統稱為圖7)分別是圖6中在未組裝狀態下的反光鏡的頂背等角、 底背等角、側等角圖。
[0028] 圖8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反光鏡的側視圖。
[0029] 圖9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未組裝反光鏡的側視圖。
[0030] 圖10是根據一示例實施例的具半圓形單元的反光鏡的前等角投影圖。
[0031] 圖11根據一示例實施例的具多邊形單元的反光鏡的前等角投影圖。
[0032] 圖12A - 12C是根據一示例實施例的反光鏡的各種等角圖。圖12D和12E是圖 12A -12C的反光鏡的第一鏡子單元及第二鏡子單元的等角圖。
[0033] 圖13A和13B示意性地描繪了根據本文所述任何實施例的一個反光鏡可如何被定 向,以供用來取代在一個完全內部反射模式中使用的棱鏡的反相功能(即所謂的單普羅棱 鏡)。圖13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文所述任何實施例的一對反光鏡可如何定尺寸和取向 來代替圖3中所示的雙普羅棱鏡架構的反轉和翻轉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為了向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更徹底的理解,以下說明自始至終,闡述了具體的細 節。然而,眾所周知的單元可能沒有被示出或詳細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開內容。 該技術的實施例的以下描述并非旨在窮舉或將系統限制為精確的形式中的任何示例性實 施方式。因此,說明書和附圖應被視為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0035] 圖6A-6G分別是根據一示例實施例的反光鏡200的側視圖,前視圖,后視圖,前等 角,后等角,俯視圖和仰視圖。圖7A-7C分別是在未組裝態的反光鏡200的底背等角、頂背 等角、和側等角圖。
[0036] 反光鏡200包括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20。第一鏡子單元210包括第一平面 鏡面211和第一對接表面212。第一鏡子單元210可通常由玻璃制成,如已知的現有技術。 第一鏡面211可在第一鏡子單元210的平面(如研磨和/或拋光)表面使用任何合適的技 術制成,例如,使用任何種類的合適的涂布材料和本領域已知的涂覆方法。在圖示的實施例 中,第一對接表面212共面于第一鏡面211,盡管這不是必需的。第一對接表面212可包括 第一鏡面211的一部分,雖然第一對接表面是鏡像不是必要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對接 表面212不是鏡像的,而是在一個與第一鏡面211通常平行的平面內,但從第一鏡面211偏 移了涂裝到第一鏡面211的鏡子涂層的深度。
[0037] 第二鏡子單元220包括第二鏡面221和第二對接表面222。第二鏡子單元220可 通常由玻璃制成,如已知的現有技術。第二鏡面221可在第二鏡子組件220的平面(如研 磨)表面使用任何合適的技術制成,例如,使用任何種類的合適的涂布材料和本領域已知的 涂覆方法。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二對接表面222與第二鏡面221包括通常平面的表面,其 中這些平面的表面彼此正交定向。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對接表面222與第二鏡面221包 括相對于彼此有其它角度方向的通常平面的表面。
[0038]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最好如圖7C所示,第二對接表面222由一對對接次表面222A、 222B提供,其每一個作為橫截面寬度小于第二鏡子單元220在第二鏡子單元220的基部 229的寬度(w)。這對對接次表面222A、222B提供第二鏡子單元220的基座229 -倒U形 的輪廓,包括:對接次表面222A、222B,沿基座229的相應縱向邊緣(例如,沿著延伸到圖6A 的頁面和正交于圖7C所示的寬度w的邊緣,并且大致平行于線性接合處X)延伸;和凹部 233,位于對接次表面222A及對接次表面222B之間,其中凹部233開口朝向第一鏡子單元 210的第一對接表面212。提供一對對接次表面222A、222B,其每一個具有小于基部229的該 橫截面寬度(w)的橫截面寬度,以及它們之間的凹部233,可以是有利的,因為這種形狀降 低了第一、及第二對接表面212、222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最小化雜質(如灰塵)的機會或 影響鏡面211、221之間的夾角的材料缺陷;最小化在對接表面212、222上研磨/拋光誤差 對鏡面211、221間角度的影響的可能性;并允許可能使用不同的表面層次的次表面222A、 222B以提供角度補償。
[0039] 反光鏡200的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00是相對于彼此定向,使得第一和第二 對接表面212、222以對接關系彼此接觸。當如此定向,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20藉由 緊固件230彼此連接,緊固件230通過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212、222。在圖示實施例中,緊 固件230通過緊固件接收孔213、223延伸,緊固件接收孔213、223分別被在第一和第二對 接表面212、222附近的第一及第二鏡子組件210、220定義(最好見圖7A和7B )。在一些實 施例中,孔213和/或孔223可以由其它類型的開口或槽來代替(例如具有" U形"橫截面 的槽,使得緊固件可以通過U形橫截面的開口側移動;參見圖12A-12E和下面相應的討論)。 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20可分別被形成(例如模制)孔213、223。或者,孔213、223可 以以任何合適的方法(如鉆孔)被切割或分別在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20中制造。
[0040]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反光鏡200包括兩個緊固件230。在其它實施例中,反光鏡200 可以包括任何合適數量的緊固件230,并且緊固件230的數量可以依鏡子單元210、220和/ 或對接表面212、222的大小而定。在圖示實施例中,緊固件230包括兩部分的緊固件,具有 第一緊固件組件(例如螺栓和/或類似物)231和第二緊固件組件(例如螺母和/或類似物) 232。在一些實施方案,緊固件230可包括其它合適類型的緊固件。
[0041] 緊固件230可能會收緊,以迫使第一對接表面212以對接關系靠在第二對接表面 222。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對接表面212和第一鏡面211是共面的(或在平行的平面), 并且第二對接表面222和第二鏡面221是正交定向于彼此。這種幾何結構使得,當第一對 接表面212對接于第二對接表面222并且鏡子單元210、220藉由緊固件230連接到彼此 時,第一鏡面211和第二鏡面221的相對方位是彼此正交。此第一和第二鏡面211、221之 間的正交關系提供了反光鏡200。反光鏡200是無邊框的,也就是意指其不需要任何邊框 組件(即非鏡子單元210、220及緊固件230的其它組件),并且是中空的,也就是意指當使用 時,光線(即反轉及翻轉物體影像相關的光)是由鏡面211、221反射并且不會穿透鏡子單元 210、220。
[0042]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可能希望第一鏡面211及第二鏡面221之間的角度具有很高 的精確度,并希望提供能夠實現這一精度高的精確度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一些實施方案 中,可能希望第一及第二鏡面211、221的相對方位在某個值(例如90度)的1、5、或10弧秒 之內。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這一要求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更輕松,且第一及第二鏡面211、221 的期望相對方位可以在某個值(例如90度)的8弧分或5弧分之內。已經發現的是,所示實 施例的反光鏡200及制造反光鏡200的方法很適合于實現這種準確度和精度。
[0043]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20彼此連接之前,對接表面212、 222被研磨和拋光,使其平坦度在小于或等于0.5 λ的范圍內,其中λ意思是預計在一個特 定的應用中使用的光的平均波長(例如,λ可以是在一個范圍為500nm-600nm波長,對大多 數可見白光的應用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這個平坦度小于或等于0.25 λ。在一些實施 例中,對接表面212、222被研磨和拋光以達到一平坦度的水平,該平坦度的水平對應于第 一和第二鏡面211、221之間的角度小于或等于希望角度的30弧秒(例如,+/-30弧秒內正 交)。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接表面212、222的研磨和拋光使第一和第二鏡面211、221之間的 角度是小于或等于希望角度的20弧秒(例如,+/-20弧秒內正交)。
[0044] 第一鏡面211和第二鏡面221相交于一大致線性接合處X。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 以期待結合處X具有最小的可能尺寸以避免在所得影像的死區。
[0045]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如最好參見圖7Α和7Β所示,第二鏡子單元220包括支撐結構 225,其沿大致相對第二鏡面221的第二鏡子單元220的一側。在圖標的實施例中,支撐結 構225包括凸起部226,以遠離第二鏡面22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二鏡面221的平面而 延伸(例如,相較于第二鏡子單元210的其它部分,于該方向相對遠地延伸)。在圖示的實施 例中,凸起部226被成形為定義多個凹部227,凹部227以遠離第二鏡面221的操作側的方 向,遠離第二鏡面221而開口。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226 -體地形成有該第二鏡子單元 220的其余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226是被分開形成,且然后被連接到該第二鏡子 單元220的其余部分-例如通過加熱凸起部226和第二鏡子單元220的剩余部分以在其間 形成鍵結。
[0046]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226包括正交取向的片段226Α、226Β跨第二鏡子單元 220延伸以定義具有大致矩形的橫截面的、在四邊藉由凸部226定界的凹部227的網格。在 一些實施方案中,由此定義的凸起部226和凹部227可具有不同的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 凹部227的橫截面由凸起部分226完全界定。這不是必要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凹部227 的橫截面可以部分地由凸起部226而界定。凸起部226在遠離第二鏡面221的操作側的方 向遠離第二鏡面221的平面的延伸量(及凹部227的對應深度)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它可能 會有所不同。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226在遠離第二鏡面22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 二鏡面221的平面的延伸(及凹部227的對應深度)在更遠離第二對接表面222處減少。
[0047] 支撐結構225的凸起部226可以提供結構剛度給第二鏡子單元220,以使第二鏡面 221基本上保持平坦,即使反光鏡200受到振動、沖擊、熱膨脹,或其它力。凸起部226的一 部分(例如片段226B中的一個)可以沿第二對接表面222的一部分延伸。支撐結構225的 該部分可用以幫助維持第二對接表面222及第二鏡面221之間的夾角,即使當第二鏡子單 元220受到振動、沖擊、熱膨脹、或其它力。
[0048] 與此同時,支撐結構225可以通過提供一個支持(例如凸起部226,包括,例如,片 段226A、226B)網絡在間隔分開的位置(例如在遠離凹部227的位置),其中提供足夠的剛 度,以保持鏡面221的平坦度和第二對接表面和第二鏡面221之間的相對角度,降低材料的 量及相對應的費用(和第二鏡子單元220的相應的重量),同時最小化(或至少減少)用以 制作第二鏡子單元220 (例如,因為凹部227)的材料(與材料的相應重量)的使用量。在一 些實施例中,凹部227的開口的表面面積明顯地大于達到材料的上述減少的量、成本和重 量的凸起部226的表面面積(例如,在各種實施例中,大于2. 5倍大小,5倍大小或10倍大 小)。
[0049] 最好如圖7A和7B所示,凹部227也可以由容納緊固件230的一部分促進第二鏡子 單元220與第一鏡子單元的連接-即每個緊固件230的一部分可位于鄰接對接表面222的 相應凹部227。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凹部227可容納第一或第二緊固件組件231、232之一, 在示出的實施例中,第二緊固件組件232 (例如,螺母和/或類似物)位于凹部227中。在 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緊固件組件231 (例如,螺栓頭和/或類似物)的部分位于凹部227中。 為了便于緊固件組件231、232的定位,緊固件接收孔223可以被定義通過凸起部226延伸。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緊固件接收孔223被定義通過最鄰近對接表面222的凸起部226的片 段226B延伸。
[0050] 支撐結構225不是必要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鏡子單元220不包括支撐結構。
[0051]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如最好參見圖7B,第一鏡子單元210還包括支撐結構215,沿 大致相對第一鏡面211的第一鏡子單元210的一側。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支撐結構215包 括凸起部216,以遠離第一鏡面21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一鏡面211的平面而延伸(例如, 相較于第一鏡子單元210的其它部分,于該方向相對遠地延伸)。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 部216被成形為定義多個凹部217,凹部217以遠離第一鏡面21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一 鏡面211而開口。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216 -體地形成有該第一鏡子單元210的其余 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216被分開形成,且然后被連接到該第一鏡子單元210的 其余部分-例如通過加熱凸起部216和第一鏡子單元210的剩余部分以在其間形成鍵結。
[0052]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216包括正交取向的片段216A、216B跨第一鏡子單元 210延伸以定義具有在四邊藉由凸部216定界的大致矩形的橫截面的矩形凹部217的網格。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216還包括環繞開口 213的片段216C,以提供表面,用于給緊固 件230抵靠。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由此定義的凸起部216和凹部217可具有不同的形狀。在 一些實施例中,凹部217的橫截面由凸起部216完全界定。這不是必要的。在一些實施例 中,凹部227的橫截面可以部分地由凸起部226而界定。凸起部216在遠離第一鏡面211的 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一鏡面211的平面的延伸量(及凹部217的對應深度)可以是恒定的, 或者它可能會有所不同。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216在遠離第一鏡面211的操作側的 方向遠離第一鏡面221的平面的延伸(及凹部217的對應深度)在更遠離第一對接表面212 處減少。
[0053] 相似于前述凸起部226,支撐結構215的凸起部216可以提供結構剛度給第一鏡子 單元210,以使第一鏡面211基本上保持平坦,并且維持第一對接表面212與第一鏡面211 之間的定向,即使反光鏡200受到的振動、沖擊、熱膨脹,或其它力。同時,相似于支撐結構 225,支撐結構215可以降低制造第一鏡子單元210相關的材料的量及相對應的費用與重 量,及第一鏡子單元210的對應重量。在這些方面,支持結構215可以具有類似于上述的那 些支撐結構225的特性。就像支撐結構225,支撐結構215不是必要的。在一些實施例中, 第一鏡子單元210不包括支撐結構。
[0054] 圖8是根據一個不例性實施例的反光鏡300的側正視圖。反光鏡300包括第一和 第二鏡子單元310、320,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310、320分別包括鏡面311、321和對接表面 312, 322。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310、320可任選地包括類似于反光鏡200的支撐結構215、 225的支撐結構,雖然這樣的支撐結構在如圖8中所示的視圖中是不可見的。第一和第二 鏡子單元310、320由穿過對接表面312, 322的緊固件330 (其可以是基本上類似于緊固件 230)而連接。
[0055] 反光鏡300不同于反光鏡200主要在于:反光鏡300的第二鏡子單元320包括主體 335,其帶有" L形"橫截面,其包括尾部部分335A,尾部部分335A包括第二對接表面322 和腿部分335B,腿部分335B包括第二鏡面321。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尾部部分335A的第二 對接表面322被定向垂直于腿部分335B的第二鏡面321。尾部部分335A (在遠離鏡面321 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鏡面321延伸大于腿部分335B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量。尾部部分 335A遠離鏡面321的延伸部分提供了一個方便的位置,用以通過尾部部分335A (例如,通 過適當的孔或合適的U形開口(在圖8中不可見)穿貫緊固件330去貼附第一鏡子單元310 到第二鏡子單元320上。這顯示在圖8中,其中緊固件330穿貫通過L形本體335的尾部 部分335A去貼附第一和第二鏡子組件310及320。其它方面,反光鏡300 (及其各種部件) 的功能可以是相同于或相似于本文所述的反光鏡200 (及其各種部件)的那些功能。
[0056] 圖9是未組裝反光鏡400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側正視圖。反光鏡400包 括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410、420,其分別包括第一和第二鏡面411、421以及第一和第二對 接表面421,422。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410,420可任選地包括類似于反光鏡200的支撐結 構215、225的支撐結構,盡管這樣的支撐結構是不可見于如圖9中所示的視圖。似圖8的 反光鏡300,反光鏡400的第二鏡子單元430包括本體435,本體435具有一 L形橫截面,L 形橫截面具有類似于上述尾部部分335A和腿部分335B的尾部部分435A和腿部分435B。 墊片440位于對接表面421、422之間。墊片440可以具有錐形輪廓。墊片440可以由可壓 縮的材料制成。
[0057] 反光鏡400可以藉由經過通過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421和422的緊固件430 (例 如,兩部分的緊固件,包括螺栓431和螺母432和/或類似物)以附接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 410,420進行組裝。墊片440的存在可能會影響第一和第二鏡面411、421之間的角度Θ。 例如,墊片440的存在可能會導致角度Θ小于90度。通過擰緊緊固件430,墊片440可被 壓縮,從而改變角度Θ。緊固件430可被擰緊(或放松),直到角度Θ達到所希望的值(例 如90度)。另外或可替代地,設置在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411、421之間的墊片440的量(與 墊片440的相應的厚度)可以被調整,以調整第一和第二鏡面411、421之間的角度Θ。在 其它方面,反光鏡400的特征(和它的各種組件)可以是相同于或相似于本文所述的反光鏡 200 (和它的各種組件)的特征。
[0058]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反光鏡的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的第一和第二鏡面可以 是非矩形的。第一和第二鏡面(以及相應的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形 狀。圖10是具有半圓形的第一和第二鏡面511、521的反光鏡500的等角視圖。圖11是具 有多邊形的第一和第二鏡面611、621的反光鏡600的等角視圖。在其它方面,反光鏡500、 600的特征可以是相同于或相似于本文所述的反光鏡200 (及其各種部件)的特征。
[0059] 圖12A-12C是包括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710、720的反光鏡700的各等角。圖12D 是反光鏡700的第一鏡子單元710的等距視圖,以及圖12Ε是反光鏡700的第二鏡子單元 720的等距視圖。反光鏡700具有的功能是大致上類似于反光鏡200、300的上述功能,并且 類似的功能被分配予類似的標號,除了反光鏡700的功能,且前面加上數字"7",而反光鏡 200的對應功能前面加上數字"2"和反光鏡300前面加上數字"3"。
[0060] 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710、720可以用類似于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210、220的材料 和技術來制造。第一鏡子單元710包括第一平面鏡面711和第一對接表面712。除了對第 一鏡面711的半心形的周長,第一鏡面711和第一對接表面712可以是基本上相似于第一 鏡面211和第一對接表面212。第二鏡子單元720包括第二鏡面721和第二對接表面712。 除了對第二鏡面721的半心形的周長,第二鏡面721和第二對接表面722可以是基本上相 似于第二鏡面221和第二對接表面222。特別是,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對接表面722包 括一對對接次表面722Α、722Β,其各具有一橫截面寬度,其小于在第二鏡子單元720的底 部729的第二鏡子單元720的寬度(w)。對接次表面722Α、722Β可具有類似于對接次表面 222Α、222Β的功能。第二鏡子表面720的基部729可以包括凹部733,其相似于位于對接次 表面722Α、722Β之間的凹部233。
[0061] 似圖8的鏡子300,圖12實施例的第二鏡子單元720包括主體735,主體735帶有 一個"L形的"橫截面,包括尾部部分735Α,尾部部分735Α提供第二對接表面722和腿部分 735Β,腿部分735Β提供第二鏡面721。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尾部部分735Α的第二對接表面 722被定向垂直于腿部分735Β的第二表面721。尾部部分735Α遠離鏡面721 (在遠離鏡面 721的該操作側的方向)延伸大于腿部分735Β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量。遠離鏡面721的尾 部部分735Α的延伸提供了一個方便的位置,以穿貫緊固件730通過尾部部分735Α使致附 貼第一鏡子單元710到第二鏡子單元720上,如下面更詳細的描述。
[0062] 反光鏡700的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710被導向相對于彼此,使得第一和第二對接 表面712、722以對接關系接觸彼此。當如此被導向,第一和第二鏡子單元710、720藉由穿 過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712、722的緊固件730彼此附貼。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緊固件730 延伸穿過槽713、723,槽713、723被定義在第一鏡子單元710和第二鏡子單元720的尾部部 分735Α中。如最好示出在圖12D和12Ε,槽713、723具有U形橫截面,其開口至第一和第二 鏡子單元710、720的邊緣(并且,特別是,至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712、722的邊緣和第二鏡 子單元720的尾部部分735Α的邊緣)。槽713、723允許緊固件730滑動通過在其U形橫截 面的開口,并進入槽713、723。槽孔713、723可以以類似于上述孔213、223的方式來制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槽713和/或槽723可由相似于上述孔213、223取代。
[0063] 緊固件730可基本上類似于如上所述的緊固件230并且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 部分731、732。緊固件730可被擰緊以迫使第一對接表面712以對接關系抵靠于第二對接 表面722。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對接表面712和第一鏡面711是共面的(或在平行的平 面),并且第二對接表面722和第二鏡面721被導向正交到另一個。當第一對接表面712抵靠 第二對接表面722和鏡子組件710, 720通過緊固件730連接到彼此時,這種幾何結構使得 第一鏡面711和第二鏡面721的相對方位是彼此正交。第一和第二鏡面711、721之間的正 交關系提供了反光鏡700。反光鏡700是無邊框的,也就是意指其不需要任何邊框組件(即 非鏡子單元710、720及緊固件730的其它組件),并且是中空的,也就是意指當使用時,光線 (即反轉及翻轉物體影像相關的光)是由鏡面711、721反射并且不會穿透鏡子單元710、720。
[0064] 對接表面712、722可被研磨和/或拋光,以達到平坦度的水平和鏡面711、721之 間的角間距的對應精度類似于上述用于反光鏡200的討論。
[0065] 類似于上述第二鏡子單元220,第二鏡子單元720包括可選的支撐結構725,其沿 大致相對于第二鏡像表面721的第二鏡子單元720的一側。在圖標的實施例中,支撐結構 725包括凸起部726,以遠離第二鏡面72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二鏡面721的平面而延伸 (例如,當相較于腿部分735B的其它部分在此方向延伸相對地遠)。凸起部726可以以與類 似上述的凸起部226的方式被制造。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726被成形,以提供多個片 段726A,多個片段726A遠離對接表面222延伸于被選擇的位置以使槽723位于片段726A 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726可以具有其它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分726可 以被提供有類似于上述片段226A、226B的片段的正交網格。凸起部726可以被成形以定義 凹部,其類似于如上所述凹部227。凸起部726在遠離第二鏡面72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 二鏡面721的平面的延伸量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它可能會有所不同。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 起部726在遠離第二鏡面721的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二鏡面721的平面的延伸在更遠離第 二對接表面722處減少。
[0066] 支撐結構725的凸起部726可以提供結構剛度給第二鏡子單元720以使第二鏡像 表面721基本上保持平坦,即使當反光鏡700受到的振動、沖擊、熱膨脹,或其它力。支撐結 構725可以通過提供支持(例如凸起部分726的片段726A)網絡在間隔分開的位置其中提 供足夠的剛度,以保持鏡面721的平坦度和第二對接表面722和第二鏡面721之間的相對 角度,降低材料的量及相對應的費用(及第二鏡子單元720的相應重量),同時最小化(或至 少減少)用以制作第二鏡子單元720的材料(與材料的相應重量)的使用量。在一些實施例 中,第二鏡子單元720的表面區域未被凸起部726覆蓋的部分明顯地大于凸起部726的表 面區域(例如,2. 5倍大小,5倍大小或10倍大小在各種實施例中)而達到材料的后述減少 的量、成本和重量。
[0067] 支撐結構725的凸起部分的726可被成形和/或定位,以允許觸及緊固件730的組 件,同時為第二鏡子單元720提供足夠的結構支持-例如片段726A可被定位成使得槽723 被定位于片段726A之間以允許觸及緊固件730的組件731、組件732,同時提供足夠的支持 給第二鏡子單元720在槽723的附近區域而承受與緊固件730相關聯的應變。
[0068]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鏡子單元720也包括可選的支撐結構715,其沿大致相對 于第一鏡面711的第一鏡子單元710的一側。在圖標的實施例中,支撐結構715包括凸起 部分716,其以遠離第一鏡面711的操作側的方向延伸遠離第一鏡面711的平面(例如,相 比于第一鏡子單元710的其它部分,在這個方向上延伸相對地遠)。凸起部716可以以一種 方式類似于上述的凸起部分216的制造方式被制造。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分716包 括正交取向的片段716A、716B的網格,其延伸至少半途橫跨第一鏡子單元710。在圖示的 實施例中,凸起部分片段716A在槽713的附近是被分割以提供凸起部分716C,其具有在U 形槽713的兩側上延伸的U形橫截面(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定義U形槽713的部分),以提供 緊固件730可以承受抵靠的增強的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716可以具有其它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起部716可以被提供有類似于前述片段216A、216B的片段的正交網格。 凸起部716可以成形以定義類似上述凹部217的凹部。凸起部726在遠離第二鏡面721的 操作側的方向遠離第二鏡面721的平面的延伸量通常可以是恒定的(如在所示實施例中的 情況),或者它可能會有所不同。
[0069] 支撐結構715的凸起部716可以提供結構剛度給第一鏡子單元710,因此第一鏡 面711基本上保持平坦并且第一對接表面712和第一鏡像表面711之間的定位被保持,即 使當反光鏡700是受到振動、沖擊、熱膨脹,或其它力。此外,支撐結構715可以降低與制造 第一反射鏡子單兀710相關聯的量和相應的成本和材料重量及第一反射鏡子單兀710相應 重量。在這些方面,支持結構715可以具有類似于上述支撐結構725特性的特性。
[0070] 在其它方面,反光鏡700 (及其各種部件)的功能可以是相同于或相似于前述的反 光鏡200 (及其各種部件)和/或反光鏡300 (及其各種部件)。
[0071] 圖13A和13B示意性地描繪了根據本文任何實施方案的反光鏡810可如何定向, 用來代替棱鏡800的反轉功能在一個全內部反射模式(即一個單普羅棱鏡架構)。這樣的單 普羅棱鏡架構800示于圖13A。進入平面801的光線被傳輸到平面802,在那里它被反射, 并且傳輸到平面803,在那里在離開平面801去反轉任何所得影像之前它再度被反射。圖 13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文任何實施方案的反光鏡810可以如何被用來提供單個普羅棱 鏡架構800的這個功能。反光鏡810是被定向以使光反射自鏡面811,及再從鏡面812來提 供類似于圖13A的單普羅棱鏡架構800的功能。
[0072]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例如在反光鏡810是被用來取代單個普羅棱鏡架構800 (圖 13A)的實施方案,在反光鏡鏡面的相對定向的可取性的嚴格性是稍差。例如,在一些實施例 中,鏡面可以以期望的角度(例如從正交,+/_8弧分)8弧分內定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 期望的相對定向是在所希望的角度(例如從正交+/_5弧分)的5弧分范圍內。在這種實施例 中,對接表面的相應平坦度也可更松-例如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依序小于或等于〇. 5 λ。有利 的是,在此范圍內的平坦度可以通過磨削對接表面取得,并且與涉及光學粘合的現有技術 相反,無需拋光。而制造反光鏡810可以涉及拋光對接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拋光會耗時 和相應昂貴。另外,在某些情況下,拋光鄰接表面可以改變對接表面和鏡面間的相對角度, 造成相應的缺乏鏡面之間的相對角度的制造精度和/或精確度。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反 光鏡的制造中涉及磨削對接表面在它們通過緊固件連接在一起之前,并且鄰接表面是被研 磨(但不拋光)。相對于(圖13Α的)單普羅棱鏡800,如圖13Β的反光鏡810也相對輕量,因 為它可以以平面鏡子制造,相對于一個實心棱鏡。
[0073] 圖13C示意性地示出了反光鏡配置820包括一對反光鏡810Α、810Β根據其取向 來代替反相和翻轉圖3中所示的雙普羅棱鏡架構70的功能的一個特定的實施例。反光鏡 810Α、810Β被定向,使得它們的鏡面上的操作側彼此面對,所以,此接和處812Α、812Β(例如, 其各自的鏡面之間的接和處)通常是彼此正交的。每個反光鏡810A、810B可以是相同的或 相似于圖13B的反光鏡810。而圖13C示出了用于反光鏡810A、810B的特定實施例中,在圖 13C中所示的雙普羅架構820 -般可以由一對任何本文中所述反光鏡來實現。
[0074] 相對于圖3中的雙普羅棱鏡架構70,和相對于使用現有技術(光學耦合)反光鏡而 實現的一個類似的雙普羅配置,圖13C的反光鏡架構820的優勢可以類似于上面討論的那 些用于圖13B的單普羅架構反光鏡810。有利的是,反光鏡810A、810B的雙普羅架構820可 在雙筒望遠鏡使用,且可以提供適當的功能,有更大的寬大于有關于反光鏡810A,810B的 各鏡面(未明確列舉)間相對角度和對接表面(例如,在沒有嚴格(或任何)拋光要求)的對應 平坦度。相對于雙普羅棱鏡70 (圖3的),圖13C的反光鏡架構820也相對輕量,因為它可 以制造具有平面鏡子相對于固體棱晶。
[0075] 術語解讀 除非文中明確要求,否則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方面: "包括","包含"等將被解釋為包含的意義,而不是排他或詳盡的意義;也就是說,在 這個意義上"包括,但不限于"; "連接","耦合"或其任何變體,是指任何連接或耦合,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兩個 或多個單元之間;單元之間的耦合或連接可以是物理的,邏輯的,或其組合; "在此","以上","以下",以及類似含義的詞語,當用于描述本說明書應參照本說明書 作為一個整體,而不是本說明書的任何特定部分; "或",在提及的兩個或多個項目的列表,包括了所有的單詞的解釋如下:在列表中的 任何項目,列表中的所有項目,以及列表中的任何項目組合; 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也包括任何適當的復數形式的含義。
[0076] 指示方向的字,如"垂直","橫向","水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 內","向外","左","右","前","后","頂部","底部","下方","上方","下方"等,在本 說明書中使用,并且任何所附的權利要求(如所呈)依賴于被描述和圖標的該裝置的具體的 方向。本文所描述的主題可以采取各種替代取向。因此,這些定向條件不嚴格定義的,不應 該狹義地解釋。
[0077] 當一個組件是被指引如上,除非另有說明,引用該組件(包括提及的"裝置")應被 解釋為包括執行該組件(即,在功能上等同)的功能的組件相等物,包括組件其結構上不等 同于所公開的結構此其執行在本發明的所示示例性實施例的功能。
[0078] 系統、方法和裝置的具體實例已在本文中描述用于說明的目的。這些僅是例子。本 文所提供的技術可以應用到除上述實施例的系統的系統。許多改變、修改、添加、省略和置 換是可能在本發明的實施中。本發明包括描述的實施例的變體,這將是顯而易見對于該領 域的技術人員,包括由求出的變化:替換特征、組件和/或行為以等效的特征、組件和/或行 為;混合和匹配來自實施例的特點、組件和/或行為;結合來自如本文所述的實施例的特 征、組件和/或行為與其它技術行為的特征、組件和/或行為;和/或省略來自所述的實施 例的的特征、組件和/或行為。變更和修改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 根據上述實施例(適當地被標尺寸)的反光鏡可以被用于替換應用中的簡單棱鏡(如 直角棱鏡或具有任何其它期望的角度的棱鏡),其中光線內部反射離開該棱鏡的直角(或其 它期望的角度)表面,藉由定向在光線是內部反射的棱鏡表面的方向的該對應的鏡面。例 如,這可能有應用在望遠鏡或在其它應用中,其中影像反轉的功能是被希求的。
[0079] 因此意如為下面所附的權利要求和權利要求以后被引入是被解釋為包括如可合 理地推斷出的所有這樣的修改、置換、添加、遺漏和子組合。在權利要求的范圍不應由列于 實施例的優選實施例來限制,而是應當給予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一致的最廣泛的解釋。
【權利要求】
1. 一種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一第一鏡面和一第一對接表面的一第一單元; 具有一第二鏡面和一第二對接表面的一第二單兀,該第一及第二單兀布置成一反光鏡 架構,其中,該第二對接表面對接于該第一對接表面,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在一大致線性 接合處相遇并且相對于彼此以一期望的反光鏡角度導向;及 延伸通過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的多個緊固件; 其中該多個緊固件施加一個力,以使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抵靠彼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期望的反光鏡角度是90度,并且該 第一和第二鏡面相對于彼此以90度的10弧秒內的一角度而導向。
3. 如權利要求1至2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期望的反光鏡角度是 90度,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相對于彼此以90度的5弧秒內的一角度而導向。
4. 如權利要求1至2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對接表面是共面 于該第一鏡面,該第一對接表面包括該第一鏡面的一部分。
5. 如權利要求1至2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對接表面和該第 一鏡面是平面的,并且該第一對接表面與該第一鏡面的平面是彼此平行的。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對接表面是不平行于該第二 鏡面。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對接表面和該第二鏡面相對 于彼此以90度的10弧秒內的一角度而導向。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對接表面包括沿該第二對接 表面的多個縱向邊緣延伸的多個第二對接次表面,所述縱向邊緣平行于該線性接合處,并 且其中該多個第二對接次表面彼此以垂直于所述縱向邊緣的一橫向方向隔開; 該第二對接次表面被橫向地藉由開口朝向該第一對接表面的凹部彼此隔開。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單元包括包含一第一凸起部 的一整體形成的第一支承結構,該第一凸起部以遠離其一操作側的一方向遠離該第一鏡面 延伸一距離,該距離相較于遠離該第一凸起部的該第一單元的位置相對較遠; 該第一凸起部被塑形以定義多個凹部,所述凹部以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方向 而開口。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起部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一 片段,其延伸在一第一方向和,并且其是彼此隔開,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二片段,其延伸在一 第二方向,并且其是彼此隔開,該第一和第二片段彼此相交以形成一網格。
11. 如權利要求9至10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起部包括多 個緊固件支承片段,其環繞所述緊固件延伸通過的小孔,該緊固件支承在所述緊固件支承 片段。
12. 如權利要求9至10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通過多個 槽在該第一單元延伸,所述槽具有U形橫截面,其開口向該第一單元的一邊緣,并且其中該 第一凸起部包括多個緊固件支承片段,其定義所述槽的相應部分,所述緊固件支承在該緊 固件支承片段。
13.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起部延伸遠離自該第一鏡 面的該操作側的距離在進一步遠離該第一對接表面的位置減少。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面向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 的該第一凸起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于該第一單元遠離該凸起部的位置處 面向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一單元的一表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一。
15.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面向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 該第一凸起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于該第一鏡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一。
1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單元包括一整體形成的第二 支承結構,其包括一第二凸起部,該第二凸起部以遠離其一操作側的一方向延伸遠離自該 第二鏡面一距離,該距離相較于遠離該第二凸起部的該第二單元的多個位置相對較遠; 該第二凸起部被塑形以定義多個凹部,其以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方向而開 口,其中所述緊固件的多個部分被置設于該凹部中。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凸起部包括一個或多個第 一片段,其延伸在一第一方向,并且其是彼此隔開,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二片段,其延伸在一 第二方向,并且其是彼此隔開,該第一和第二片段彼此相交以形成一網格。
18. 如權利要求16至17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穿貫通 過在該第二凸起部的多個片段之間的多個位置的該第二單元。
19. 如權利要求16至17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凸起部延伸 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多個距離在進一步遠離該第二對接表面的多個位置減少。
20. 如權利要求16至17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面向遠離該第二鏡 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二凸起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于該第二單元遠離該第 二凸起部的位置處面向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二單元的一表面的一表面積的 五分之一。
21. 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面向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 的該第二凸起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于該第二鏡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 〇
22.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錐形輪廓的一墊片,其 位于該第一及第二對接表面之間。
23. -種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一第一鏡面和一第一對接表面的一第一單元; 提供具有一第二鏡面和一第二對接表面的一第二單元, 布置該第一及第二單兀為一反光鏡架構,其中,該第二對接表面對接于該第一對接表 面,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在一大致線性接合處相遇并且相對于彼此以一期望的反光鏡角 度導向;及 延伸多個緊固件通過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面,以施加一個力以使該第一和第二對接表 面抵靠彼此。
24.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期望的反光鏡角度 是90度,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鏡面相對于彼此以90度的10弧秒內的一角度而導向。
25. 如權利要求23至24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 對接表面是與該第一鏡面共面。
26.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對接表面和該 第一鏡面是平面的,并且該第一對接表面與該第一鏡面的平面是彼此平行的。
27.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對接表面是不 平行于該第二鏡面。
28. 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對接表面和該 第二鏡面相對于彼此以90度的10弧秒內的一角度而導向。
29.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該第二對接表面 具有沿該第二對接表面的多個縱向邊緣延伸的多個第二對接次表面,所述縱向邊緣平行于 該線性接合處,并且于垂直于所述縱向邊緣的一橫向方向將所述第二對接次表面彼此隔 開。
30.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該第一單元 具有包括一第一凸部的整體形成的一第一支承結構,該第一凸部以遠離其操作側的一方向 遠離該第一鏡面延伸一距離,該距離相較于遠離該第一凸部的該第一單元的多個位置相對 較遠; 塑形該第一凸部以定義多個凹部,所述多個凹部以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方向 而開口。
31. 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該第一凸部 具一個或多個第一片段,所述第一片段延伸在一第一方向,并且彼此被隔開;以及一個或多 個第二片段,所述第二片段延伸在一第二方向,并且彼此被隔開,該第一和第二片段彼此相 交以形成一網格。
32. 如權利要求30至31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 形該第一凸部,以提供多個緊固件支承片段,所述多個緊固件支承片段環繞多個小孔,所述 多個小孔被所述緊固件延伸通過,以及包括使所述緊固件支承在所述緊固件支承片段上。
33. 如權利要求30至31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緊固 件通過多個槽在該第一單元延伸,所述槽具有多個U形橫截面,所述多個U形橫截面開口向 該第一單元的一邊緣,并且其中該方法包括塑形該第一凸部以提供多個緊固件支承片段, 所述多個緊固件支承片段定義所述槽的多個相應部分,以及包括使所述緊固件支承在該緊 固件支承片段上。
34. 如權利要求30至31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 凸部延伸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多個距離在更遠離該第一對接表面的多個位置處 減少。
35. 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該第一凸部, 以提供面向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一凸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 于在遠離該第一凸部的該第一單元的位置處面向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一單 元的一表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一。
36. 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該第一凸部, 以提供面向遠離該第一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一凸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 于該第一鏡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一。
37.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該第二單元 具有一整體形成的第二支承結構,該第二支承結構包括一第二凸部,該第二凸部以遠離其 操作側的方向遠離該第二鏡面延伸一距離,該距離相較于遠離該第二凸部的該第二單元的 多個位置相對較遠; 塑形該第二凸部以定義多個凹部,所述多個凹部以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方 向開口,所述多個緊固件的部分被置設于該凹部中。
38. 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該第二凸部, 以提供一個或多個延伸在一第一方向且彼此被隔開的第一片段和一個或多個延伸在一第 二方向且彼此被隔開的第二片段,該第一和第二片段彼此相交以形成一網格。
39. 如權利要求37至38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穿 貫該緊固件通過在該第二凸部的多個片段之間的多個位置的該第二單元。
40. 如權利要求37至38任意一項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 凸部延伸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多個距離在更遠離該第二對接表面的多個位置處 減少。
41. 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該第二凸部, 以提供面向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二凸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 于在遠離該第二凸部的該第二單元的位置處面向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二單 元的一表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一。
42. 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該第二凸部, 以提供面向遠離該第二鏡面的該操作側的該第二凸部的一表面具有一表面積,該表面積小 于該第二鏡面的一表面積的五分之一。
43.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具有一錐形 輪廓的一墊片位于該第一及第二對接表面之間以調整該第一及第二鏡面的一相對定向。
44.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屋脊反光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鎖緊及/或放松多 個緊固件的一個或多個以調整該第一鏡面和該第二鏡面之間的一角度。
45. -種用于提供普羅反光鏡架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一對如權利要求1 所述的屋脊反光鏡,該對空心無邊框反光鏡彼此定向,使得它們的多個大致線性接合處是 正交到彼此,并且使得它們的多個鏡面的多個操作側面對彼此。
46. -種用于提供普羅反光鏡架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提供一對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脊反光鏡,定向相對于彼此被定向的該對空心無邊框 反光鏡,使得它們的多個大致線性接合處是正交到彼此,并且使得它們的多個鏡面的多個 操作側面對彼此。
【文檔編號】G02B7/182GK104090316SQ201410353298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7日
【發明者】沈達忠 申請人:蘇州信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