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配線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配線架,屬于電子儀器設備領域。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包括盒體,所述盒體前后兩側面設多組光纖接口法蘭座,所述盒體中部設光纖纏繞盤,所述盒體兩側設有延伸至前后端面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插入機柜滑槽,光纜槽插入光纜,所述盒體四周設有卡扣凸舌,所述上蓋對應卡扣凸舌處設凸舌孔。本專利的優點在于,采用內外光纖接頭連接,外光纖接頭為現場安裝調試人員通過光纜或尾纜連接至其他屏柜,明確了責任劃分,采用標準接頭方式,省去了中間光纜熔接環節,既提高了現場工作效率,避免了光纖熔接這一現場較為麻煩的問題;同時內纏繞尾纖可中間開斷熔接形成光纖鏈路,兼容了原光纜熔接方式。
【專利說明】
光纖配線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配線架,屬于電子儀器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智能變電站建設如火如荼,投入運行數量逐年增多。智能變電站的信息傳輸、交互主要米用光纖傳輸方式,光纖的可靠性直接影響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在智能變電站中,不同屏柜的設備或裝置之間通過光纜或尾纜連接,傳統的光纖配線方式主要有兩種。(I)光纜連接時,通過屏柜中的光纖熔接盒,將光纜各芯線熔接后,采用跳纖與屏柜內的裝置連接;(2)尾纜連接時,多采用不同屏柜的裝置直接互聯,不經過光纖熔接中間環節。前者能夠明確廠家裝置配線與施工單位配線的責任劃分,且對長光纜的兩頭光纖一經熔接不再拔插,日后的保護校驗只需拔插跳纖,不會影響光纜傳輸的可靠性,但中間環節熔接的經濟性較差;后者采用直接互聯,省去了中間環節,經濟性較高,但是施工單位配線的距離延伸到裝置,無法實現光纖傳輸可靠性的責任劃分,且保護校驗經常拔插光纖易造成光纖接頭損壞,一旦光纖接頭損壞,需更換整條尾纜,工程量和經濟性都較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光纖配線架,解決了責任劃分與頻繁拔插光纖易造成光纖接頭損壞的問題。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光纖配線架,包括盒體,其特征是,所述盒體為有蓋且上蓋為可拆卸結構,所述盒體前后兩側面設多組光纖接口法蘭座,所述盒體中部設光纖纏繞盤,所述盒體兩側設有延伸至前后端面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插入機柜滑槽,光纜槽插入光纜,所述盒體四周設有卡扣凸舌,所述上蓋對應卡扣凸舌處設凸舌孔,所述盒體兩側設有固定凸起,光纖接口法蘭安裝在光纖接口法蘭座處,光纖接口法蘭連接尾纖兩端,尾纖纏繞在光纖纏繞盤上。
[0005]作為優選,所述光纖接口法蘭采用標準接口模式,尾纖連接兩側的光纖接口法蘭形成一兼容標準接口的光纖鏈路。
[0006]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前后兩側對應的光纖接口法蘭的尾纖可中間開斷,通過與光纜進行熔接形成新的光纖鏈路。
[0007]作為優選,所述尾纖連接兩側的光纖接口法蘭形成的光纖鏈路可更換不同標準模式的光纖鏈路。
[0008]作為優選,所述盒體上蓋對應光纖接口法蘭座設有光纖接口的去向用途標記。
[0009]本專利的優點在于,采用內外光纖接頭連接,明確了責任劃分,采用標準接頭方式,省去了中間光纜熔接環節,既提高了現場工作效率,避免了光纖熔接這一現場較為麻煩的問題,又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同時內纏繞尾纖可中間開斷,通過光纜熔接形成光纖鏈路,兼容了原光纜熔接方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專利去除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專利帶有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專利的下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標記,1、盒體;2、光纖接口法蘭;3、光纖接口法蘭座;4、光纖纏繞盤;5、尾纖;6、光纜槽;7、光纜;8、固定凸起;9、卡扣凸舌;10、用途標記;11、凸舌孔;12、上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本實用新型如圖所示,
[0016]一種光纖配線架,包括盒體1,其特征是,所述盒體I為有蓋且上蓋12為可拆卸結構,所述盒體I前后兩側面設多組光纖接口法蘭座3,所述盒體I中部設光纖纏繞盤4,所述盒體I左右兩側面設光纜槽6,光纜槽6插入光纜7,所述盒體I四周設有卡扣凸舌9,所述上蓋12對應卡扣凸舌9處設凸舌孔11,所述盒體I兩側設有延伸至前后端面的固定凸起8,所述固定凸起8插入機柜滑槽,光纖接口法蘭2安裝在光纖接口法蘭座3處,光纖接口法蘭2連接尾纖5兩端,尾纖5纏繞在光纖纏繞盤4上。
[0017]根據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光纖接口法蘭2采用標準接口模式,尾纖5連接兩側的光纖接口法蘭2形成一兼容標準接口的光纖鏈路。
[0018]根據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連接前后兩側對應的光纖接口法蘭2的尾纖5可中間開斷,通過與光纜7進行熔接形成新的光纖鏈路。
[0019]根據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尾纖5連接兩側的光纖接口法蘭2形成的光纖鏈路可更換不同標準模式的光纖鏈路。為方便現場使用,對已損壞或不同模式光纖連接頭可進行光纖鏈路更換。
[0020]根據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盒體上蓋12對應光纖接口法蘭座3設有光纖接口的去向用途標記10。
[0021]盒體的前面板和后面板配置相同數量的光纖接口法蘭座,用于固定光纖接口法蘭,光纖接口法蘭座依次標記每個光纖接口序號,且前、后面板序號對應,前面板作為光纖外接口,用于連接其它屏柜至本柜的尾纜或光纜,后面板作為光纖內接口,通過跳纖連接至本屏柜裝置;上面板為可拆卸面板,便于盒體內部配纖,且上面板配置光纖配線卡,用于標記光纖接口的去向、用途等信息。
[0022]尾纖連接線的兩端帶有尾纖連接頭,尾纖連接線頭采用S T、L C等標準接口模式,尾纖及兩端的尾纖連接頭形成一兼容市面所有標準接口的光纖鏈路,為方便現場使用,對已損壞或不同模式光纖連接頭可進行光纖鏈路更換。
[0023]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保護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配線架,包括盒體(I),其特征是,所述盒體(I)為有蓋且上蓋為可拆卸結構,所述盒體(I)前后兩側面設多組光纖接口法蘭座(3),所述盒體(I)中部設光纖纏繞盤(4),所述盒體(I)左右兩側面設光纜槽¢),光纜槽(6)插入光纜(7),所述盒體(I)四周設有卡扣凸舌(9),所述上蓋(12)對應卡扣凸舌(9)處設凸舌孔(11),所述盒體(I)兩側設有延伸至前后端面的固定凸起(8),所述固定凸起(8)插入機柜滑槽,光纖接口法蘭(2)安裝在光纖接口法蘭座(3)處,光纖接口法蘭(2)連接尾纖(5)兩端,尾纖(5)纏繞在光纖纏繞盤(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光纖接口法蘭(2)采用標準接口模式,尾纖(5)連接兩側的光纖接口法蘭(2)形成一兼容標準接口的光纖鏈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連接前后兩側對應的光纖接口法蘭(2)的尾纖(5)可中間開斷,通過與光纜(7)進行熔接形成新的光纖鏈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尾纖(5)連接兩側的光纖接口法蘭(2)形成的光纖鏈路可更換不同標準模式的光纖鏈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配線架,其特征是,所述盒體上蓋(12)對應光纖接口法蘭座(3 )設有光纖接口的去向用途標記(10 )。
【文檔編號】G02B6/44GK204044400SQ20142036716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4日
【發明者】李鐵夫, 張旭, 方保壘, 張琪, 王任, 孟凡波, 王玉喜, 劉玉嬌, 李文利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