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移動終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0573閱讀:699來源:國知局
移動終端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公開涉及具有相機模塊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終端通常可根據其移動性而被分成移動/便攜式終端或固定終端。另外,移動終端可根據用戶是否可直接攜帶終端而被分成手持終端或車載終端。

移動終端已變得越來越多功能。這些功能的示例包括數據和語音通信、經由相機拍攝圖像和視頻、記錄音頻、經由揚聲器系統播放音樂文件以及在顯示器上顯示圖像和視頻。一些移動終端包括支持玩游戲的附加功能,而其它終端被配置成多媒體播放器。最近,移動終端已經被配置為接收允許觀看諸如視頻和電視節目的內容的廣播和多媒體信號。

另外,利用移動終端拍攝圖像已增加,因此,已進行對在具有緊湊結構的同時允許光學變焦功能的移動終端結構的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問題

因此,詳細描述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配備有實現自動聚焦、光學變焦和光圈功能的緊湊相機模塊的移動終端。

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這些和其它優點并且根據本說明書的目的,如本文具體實現并且廣義描述的,一種移動終端可包括:外殼,其被安裝在終端主體中,使得外殼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并且基于參考平面被分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第一透鏡單元,其被設置在第一區域中并且具有多個透鏡以調節來自對象的光的聚焦;第二透鏡單元,其被設置在第二區域中并且被配置為根據到第一透鏡單元的距離來放大或縮小由穿過第一透鏡單元的光形成的圖像;以及移動單元,其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的側面并且被配置為使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中的至少一個移動以便調節第一透鏡單元與第二透鏡單元之間的距離。

根據與本公開有關的示例,所述移動單元可包括:雙軸,其被形成為使得雙軸的至少一部分是可移動的,并且在外殼內延伸地形成在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中;移動元件,其厚度根據所施加的電壓而變化,以使雙軸的一部分移動;以及連接構件,其將雙軸的可移動部分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以便根據移動元件的致動來使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移動。

這里,所述雙軸可包括:內軸部分,在其下面設置有移動元件,并且內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夠通過移動元件來上下移動;以及外軸部分,其被設置為環繞內軸部分并且在外殼內向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延伸。

這里,所述內軸部分可包括:移動構件,其被設置在移動元件上面并且根據移動元件的變化來上下移動;內部連接構件,其聯接至移動構件并且根據移動構件的移動來一起移動;以及第一連接構件,其將內部連接構件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或第二透鏡單元,使得第一透鏡單元或第二透鏡單元根據移動元件的變化而移動。

所述外軸部分可包括:外周部分,其環繞內軸部分;開口,其形成在外周部分上,允許第一連接構件穿過,并且具有預定長度以使得第一連接構件能夠在開口中移動;外部連接構件,其環繞外周部分的一部分并且聯接至外周部分;以及第二連接構件,其將外部連接構件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或第二透鏡單元并且沿著外周部分移動,其中,當第一透鏡單元或第二透鏡單元移動時,外部連接構件引導鏡筒不振動。

這里,所述雙軸可作為第一軸和第二軸被設置在兩個位置,并且第一軸和第二軸可基于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對稱。

這里,第一透鏡單元的一側可連接至第一軸的內軸部分,第一透鏡單元的另一側可連接至第二軸的外軸部分,并且當第一軸的移動元件被驅動時,第一透鏡單元可在預定范圍內上下移動,第二透鏡單元的一側可連接至第二軸的內軸部分,第二透鏡單元的另一側可連接至第一軸的外軸部分,并且當第二軸的移動元件被驅動時,第二透鏡單元可在預定范圍內上下移動。

這里,所述外殼可聯接至設置在終端內的印刷電路板(PCB),并且包括減振單元,該減振單元被設置在第二透鏡單元和PCB之間并且被設置為當拍攝圖像時使第二透鏡單元振動以便根據終端的振動來補償圖像。

這里,所述減振單元可包括容納第二透鏡單元的框架以及在多個點將第二透鏡單元和框架連接的支撐部分。

這里,框架和支撐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可由形狀記憶合金(SMA)形成,其長度根據所施加的電流的強度而延伸和收縮。

這里,所述移動終端還可包括控制單元,控制單元被設置在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之間并且被配置為調節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的光的量或特性。

這里,所述控制單元可以是光圈(或光闌),光圈(或光闌)被配置為調節光的量并且調節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并且要入射到第二透鏡單元的光的量。

這里,所述第二透鏡單元可上下移動以便補償已穿過光圈的光的量。

這里,所述控制單元可被配置為調節光的特性,可以是ND濾光器或偏振濾光器當中的任一個,或者可以是對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的光提供柔焦、交叉、彩虹和變跡當中的任一種效果的膜。

這里,所述外殼可具有多個平面,外殼的第一平面可對應于第一透鏡單元并且包括形成為透明的透明區域以及環繞透明區域的不透明區域,后殼體可被安裝以覆蓋不透明區域并且具有與透明區域對應的孔。

這里,所述透明區域可相對于不透明區域具有臺階。

這里,外殼的第二平面可被設置為面向第一平面并且聯接至終端內的PCB以被固定在終端內,用于感測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的光的傳感器以及紅外(IR)截止濾光器可被設置在外殼與PCB之間。

這里,所述外殼可包括主體框架和蓋框架,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可被設置在主體框架內,并且蓋框架可被安裝在主體框架中以覆蓋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

本申請的進一步的適用范圍將從下文給出的詳細描述而變得更顯而易見。然而,應該理解,僅示意性地在指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同時給出詳細描述和具體示例,因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通過該詳細描述,在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各種改變和修改將變得顯而易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可通過增大或減小相機模塊的第一透鏡單元與第二透鏡單元之間的距離來提供光學變焦。

另外,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由于具有自動聚焦功能的第一透鏡單元、具有光學變焦功能的第二透鏡單元以及設置在第一透鏡單元和第二透鏡單元之間的光圈作為一體提供,所以可更精確地拍攝圖像。

另外,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由于使用基于壓電驅動方案的移動元件,所以結構簡單且重量輕,并且因此,相機模塊的尺寸和厚度可減小。

另外,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由于可通過改變光圈的孔徑來調節光量和景深,所以獲得高質量的圖像。

另外,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可實現安裝有相機模塊的移動終端,所述相機模塊由于具有兩個軸的移動單元而重量輕并且緊湊。

上面所述的本發明可被實現為記錄有程序的介質中的計算機可讀代碼。計算機可讀介質包括存儲有可通過計算機系統讀取的數據的任何類型的記錄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例如硬盤驅動器(HDD)、固態盤(SSD)、硅磁盤驅動器(SDD)、ROM、RAM、CD-ROM、磁帶、軟盤、光學數據存儲裝置等。計算機可讀介質還包括載波形式的實現方式(例如,經由互聯網的傳輸)。另外,計算機可包括終端的控制器180。因此,以上詳細描述在每一個方面均不應限制性地解釋,而是應該被認為是例示性的。本發明的范圍應該通過所附權利要求書的合理解釋來確定,等同范圍內的每一種修改被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上述實施方式和優點僅是示例性的,不應被認為是限制本公開。本教導可被容易地應用于其它類型的設備。本說明書旨在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許多替代、修改和變化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特征、結構、方法和其它特性可按照各種方式組合以獲得附加和/或另選的示例性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附圖被包括以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說明書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示例性實施方式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原理。

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移動終端的框圖。

圖2A和圖2B是從不同方向看時移動終端的一個示例的概念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的概念立體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的概念立體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移動單元和透鏡單元的正面概念圖。

圖6是具體地示出圖5的區域“A”的立體圖。

圖7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第二透鏡和減振單元的概念圖。

圖8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的概念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照附圖根據本文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詳細給出描述。為了參照附圖簡要描述,可為相同或等同的組件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其描述將不再重復。通常,諸如“模塊”和“單元”的后綴可用于指代元件或組件。本文使用這種后綴僅是為了方便說明書的描述,后綴本身并非旨在給予任何特殊含義或功能。在本公開中,為了簡明起見,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熟知的內容已被省略。使用附圖來幫助容易地理解各種技術特征,應該理解,本文呈現的實施方式不受附圖的限制。因此,本公開應該被解釋為擴展至附圖中具體示出的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以外的任何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將理解,盡管本文中可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僅用于將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相區分。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第一元件可被稱為第二元件,類似地,第二元件可被稱為第一元件。

將理解,當元件被稱作“與”另一元件“連接”時,該元件可直接與該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也可存在中間元件。相比之下,當元件被稱作“與”另一元件“直接連接”時,不存在中間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單數形式旨在也包括復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示。

還將理解,術語“包括”當在本文中使用時指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和/或組件,但是不排除一個或更多個其它特征、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和/或其組的存在或增加。

本文呈現的移動終端可利用各種不同類型的終端來實現。這些終端的示例包括蜂窩電話、智能電話、用戶設備、膝上型計算機、數字廣播終端、個人數字助理(PDA)、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導航儀、便攜式計算機(PC)、石板PC、平板PC、超級本、可穿戴裝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鏡、頭戴式顯示器(HMD))等。

僅作為非限制性示例,參照特定類型的移動終端進行進一步的描述。然而,這些教導同樣適用于其它類型的終端,例如上述那些類型。另外,這些教導也可適用于諸如數字TV、臺式計算機、數字標牌等的固定終端。

現在參照圖1A至圖1C,其中圖1A是根據本公開的移動終端的框圖,圖1B和圖1C是從不同方向看時移動終端的一個示例的概念圖。

移動終端100被示出為具有諸如無線通信單元110、輸入單元120、感測單元140、輸出單元150、接口單元160、存儲器170、控制器180和電源單元190的組件。將理解,不要求實現所示的所有組件,可另選地實現更多或更少的組件。

現在參照圖1A,移動終端100被示出為具有利用多個通常實現的組件配置的無線通信單元110。例如,無線通信單元110通常包括允許移動終端100與無線通信系統或者移動終端所在的網絡之間的無線通信的一個或更多個組件。

無線通信單元110包括廣播接收模塊111、移動通信模塊112、無線互聯網模塊113、短距離通信模塊114和位置信息模塊115中的一個或更多個。

輸入單元120包括用于獲得圖像或視頻的相機121、麥克風122(是用于輸入音頻信號的一種音頻輸入裝置)以及用于使得用戶能夠輸入信息的用戶輸入單元123(例如,觸摸鍵、按鍵、機械鍵、軟鍵等)。數據(例如,音頻、視頻、圖像等)通過輸入單元120來獲得,并且可根據裝置參數、用戶命令及其組合來由控制器180分析和處理。

感測單元140通常利用被配置為感測移動終端的內部信息、移動終端的周圍環境、用戶信息等的一個或更多個傳感器來實現。例如,在圖1A中,感測單元140被示出為具有接近傳感器141和照度傳感器142。如果需要,感測單元140可另選地或另外地包括其它類型的傳感器或裝置,例如觸摸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磁傳感器、重力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運動傳感器、RGB傳感器、紅外(IR)傳感器、手指掃描傳感器、超聲傳感器、光學傳感器(例如,相機121)、麥克風122、電池電量計、環境傳感器(例如,氣壓計、濕度計、溫度計、輻射檢測傳感器、熱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等)和化學傳感器(例如,電子鼻、保健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等。移動終端100可被配置為利用從感測單元140獲得的信息,具體地講,從感測單元140的一個或更多個傳感器獲得的信息及其組合。

輸出單元150通常被配置為輸出各種類型的信息,例如音頻、視頻、觸覺輸出等。輸出單元150被示出為具有顯示單元151、音頻輸出模塊152、觸覺模塊153和光學輸出模塊154。顯示單元151可具有與觸摸傳感器的中間層結構或集成結構,以便方便觸摸屏。觸摸屏可在移動終端100與用戶之間提供輸出接口,并且用作在移動終端100與用戶之間提供輸入接口的用戶輸入單元123。

接口單元160用作與可連接到移動終端100的各種類型的外部裝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單元160可包括任何有線或無線端口、外部電源端口、有線或無線數據端口、存儲卡端口、用于連接具有標識模塊的裝置的端口、音頻輸入/輸出(I/O)端口、視頻I/O端口、耳機端口等。在一些情況下,移動終端100可響應于外部裝置連接到接口單元160而執行與連接的外部裝置關聯的各種控制功能。

存儲器170通常被實現為存儲用于支持移動終端100的各種功能或特征的數據。例如,存儲器170可被配置為存儲在移動終端100中執行的應用程序、用于移動終端100的操作的數據或指令等。這些應用程序中的一些應用程序可經由無線通信從外部服務器下載。其它應用程序可在制造或出廠時安裝在移動終端100內,針對移動終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電話、打電話、接收消息、發送消息等),通常是這種情況。常見的是,應用程序被存儲在存儲器170中,被安裝在移動終端100中,并由控制器180執行以執行移動終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為了驅動存儲在存儲器170中的應用程序,控制器180可控制上面參照圖1A描述的至少一些組件。另外,為了驅動應用程序,控制器180可將包括在移動終端100中的兩個或更多個組件組合來進行操作。

電源單元190可被配置為接收外部電力或提供內部電力,以便供應對包括在移動終端100中的元件和組件進行操作所需的適當電力。電源單元190可包括電池,所述電池可被配置為嵌入終端主體中,或者被配置為可從終端主體拆卸。

至少一些組件可按照協作方式操作,以實現根據以下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的移動終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另外,移動終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可通過驅動存儲在存儲器170中的至少一個應用程序來在移動終端中實現。

仍參照圖1A,現在將更詳細地描述該圖中所描繪的各種組件。

關于無線通信單元110,廣播接收模塊111通常被配置為經由廣播頻道從外部廣播管理實體接收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廣播頻道可包括衛星頻道、地面頻道或這二者。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使用兩個或更多個廣播接收模塊111以方便同時接收兩個或更多個廣播頻道或者支持在廣播頻道之間切換。

移動通信模塊112可向一個或更多個網絡實體發送無線信號和/或從其接收無線信號。網絡實體的典型示例包括基站、外部移動終端、服務器等。這些網絡實體形成移動通信網絡的一部分,所述移動通信網絡根據移動通信的技術標準或通信方法(例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CDMA2000(碼分多址2000)、EV-DO(增強語音數據優化或僅增強語音數據)、寬帶CDMA(WCDMA)、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鏈路分組接入)、長期演進(LTE)、LTE-A(長期演進-高級)等)來構建。

經由移動通信模塊112發送和/或接收的無線信號的示例包括音頻呼叫信號、視頻(電話)呼叫信號或者支持文本和多媒體消息的通信的各種格式的數據。

無線互聯網模塊113被配置為方便無線互聯網接入。此模塊可從內部或外部連接到移動終端100。無線互聯網模塊113可根據無線互聯網技術經由通信網絡發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

這種無線互聯網接入的示例包括無線LAN(WLAN)、無線保真(Wi-Fi)、Wi-Fi直連、數字生活網絡聯盟(DLNA)、無線寬帶(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鏈路分組接入)、長期演進(LTE)、LTE-A(長期演進-高級)等。無線互聯網模塊113可根據這些無線互聯網技術以及其它互聯網技術中的一個或更多個來發送/接收數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根據(例如)WiBro、HSDPA、HSUPA、GSM、CDMA、WCDMA、LTE、LTE-A等實現無線互聯網接入時,作為移動通信網絡的一部分,無線互聯網模塊113執行這種無線互聯網接入。因此,互聯網模塊113可與移動通信模塊112協作或用作移動通信模塊112。

短距離通信模塊114被配置為方便短距離通信。用于實現這些短距離通信的合適的技術包括BLUETOOTHTM、射頻識別(RFID)、紅外數據協會(IrDA)、超寬帶(UWB)、ZigBee、近場通信(NFC)、無線保真(Wi-Fi)、Wi-Fi直連、無線USB(無線通用串行總線)等。短距離通信模塊114通常經由無線局域網支持移動終端100與無線通信系統之間的無線通信、移動終端100與另一移動終端100之間的通信或者移動終端與另一移動終端100(或外部服務器)所在的網絡之間的通信。無線局域網的一個示例是無線個域網。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另一移動終端(可類似于移動終端100來配置)可以是能夠與移動終端100交換數據(或者與移動終端100協作)的可穿戴裝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或頭戴式顯示器(HMD))。短距離通信模塊114可感測或識別可穿戴裝置,并允許可穿戴裝置與移動終端100之間的通信。另外,當所感測到的可穿戴裝置是被驗證為與移動終端100進行通信的裝置時,例如,控制器180可經由短距離通信模塊114將在移動終端100中處理的數據發送給可穿戴裝置。因此,可穿戴裝置的用戶可在可穿戴裝置上使用在移動終端100中處理的數據。例如,當在移動終端100中接到電話時,用戶可利用可穿戴裝置來回電話。另外,當在移動終端100中接收到消息時,用戶可利用可穿戴裝置來查看所接收到的消息。

位置信息模塊115通常被配置為檢測、計算、推導或者標識移動終端的位置。作為示例,位置信息模塊115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模塊、Wi-Fi模塊或這二者。如果需要,位置信息模塊115可另選地或另外地與無線通信單元110的任何其它模塊一起工作,以獲得與移動終端的位置有關的數據。作為一個示例,當移動終端使用GPS模塊時,可利用從GPS衛星發送的信號來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作為另一示例,當移動終端使用Wi-Fi模塊時,可基于與無線接入點(AP)有關的信息來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所述無線接入點(AP)向Wi-Fi模塊發送無線信號或者從Wi-Fi模塊接收無線信號。

輸入單元120可被配置為允許對移動終端100的各種類型的輸入。這些輸入的示例包括音頻、圖像、視頻、數據和用戶輸入。圖像和視頻輸入常常利用一個或更多個相機121來獲得。這些相機121可對在視頻或圖像拍攝模式下通過圖像傳感器獲得的靜止畫面或視頻的圖像幀進行處理。經處理的圖像幀可被顯示在顯示單元151上或存儲在存儲器170中。在一些情況下,相機121可按照矩陣配置布置,以使得具有各種角度或焦點的多個圖像能夠被輸入至移動終端100。作為另一示例,相機121可按照立體布置方式來設置,以獲取用于實現立體圖像的左圖像和右圖像。

麥克風122通常被實現為允許對移動終端100的音頻輸入。音頻輸入可根據移動終端100中執行的功能來按照各種方式處理。如果需要,麥克風122可包括各種噪聲去除算法以去除在接收外部音頻的過程中生成的不期望的噪聲。

用戶輸入單元123是允許用戶輸入的組件。這種用戶輸入可使得控制器180能夠控制移動終端100的操作。用戶輸入單元123可包括機械輸入元件(例如,位于移動終端100的正面和/或背面或側面的鍵、按鈕、薄膜開關、滾輪、觸合式開關等)或者觸敏輸入等中的一個或更多個。作為一個示例,觸敏輸入可以是通過軟件處理顯示在觸摸屏上的虛擬鍵或軟鍵、或者設置在移動終端上的觸摸屏以外的位置處的觸摸鍵。另一方面,虛擬鍵或視覺鍵可按照各種形狀(例如,圖形、文本、圖標、視頻或其組合)顯示在觸摸屏上。用戶輸入單元123可識別由感測單元140以及上述機械輸入手段和觸摸型輸入手段感測的信息,作為從用戶輸入的信息。因此,控制器180可與所感測的信息對應地控制移動終端100的操作。

感測單元140通常被配置為感測移動終端的內部信息、移動終端的周圍環境信息、用戶信息等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控制器180通常與感測單元140協作以基于由感測單元140提供的感測來控制移動終端100的操作或者執行與安裝在移動終端中的應用程序關聯的數據處理、功能或操作。可利用各種傳感器中的任何傳感器來實現感測單元140,現在將更詳細地描述其中一些傳感器。

接近傳感器141可包括在沒有機械接觸的情況下,利用電磁場、紅外線等來感測是否存在靠近表面的物體或者位于表面附近的物體的傳感器。接近傳感器141可布置在移動終端被觸摸屏覆蓋的內側區域處或觸摸屏附近。

例如,接近傳感器141可包括透射型光電傳感器、直接反射型光電傳感器、反射鏡反射型光電傳感器、高頻振蕩接近傳感器、電容型接近傳感器、磁型接近傳感器、紅外線接近傳感器等中的任何傳感器。當觸摸屏被實現為電容型時,接近傳感器141可通過電磁場響應于導電物體的靠近而發生的變化來感測指點器相對于觸摸屏的接近。在這種情況下,觸摸屏(觸摸傳感器)也可被歸類為接近傳感器。

本文中常常將提及術語“接近觸摸”以表示指點器被設置成在沒有接觸觸摸屏的情況下接近觸摸屏的情景。本文中常常將提及術語“接觸觸摸”以表示指點器與觸摸屏進行物理接觸的情景。對于與指點器相對于觸摸屏的接近觸摸對應的位置,這種位置將對應于指點器垂直于觸摸屏的位置。接近傳感器141可感測接近觸摸以及接近觸摸模式(例如,距離、方向、速度、時間、位置、移動狀態等)。通常,控制器180對與接近傳感器141所感測的接近觸摸和接近觸摸模式對應的數據進行處理,并在觸摸屏上輸出視覺信息。另外,控制器180可根據對觸摸屏上的點的觸摸是接近觸摸還是接觸觸摸來控制移動終端100執行不同的操作或處理不同的數據。

觸摸傳感器可利用各種觸摸方法中的任何觸摸方法來感測施加到觸摸屏(例如,顯示單元151)的觸摸。這些觸摸方法的示例包括電阻型、電容型、紅外型和磁場型等。

作為一個示例,觸摸傳感器可被配置為將施加到顯示單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壓力的變化或者在顯示單元151的特定部分處發生的電容的變化轉換為電輸入信號。觸摸傳感器還可被配置為不僅感測觸摸位置和觸摸面積,而且感測觸摸壓力和/或觸摸電容。通常使用觸摸物體來對觸摸傳感器施加觸摸輸入。典型的觸摸物體的示例包括手指、觸摸筆、手寫筆、指點器等。

當通過觸摸傳感器感測到觸摸輸入時,可將對應信號發送給觸摸控制器。觸摸控制器可對所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處理,然后將對應數據發送給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感測顯示單元151的哪一區域被觸摸。這里,觸摸控制器可以是獨立于控制器180的組件、控制器180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控制器180可根據對觸摸屏或者除觸摸屏以外設置的觸摸鍵進行觸摸的觸摸物體的類型來執行相同或不同的控制。例如,根據提供觸摸輸入的物體是執行相同的控制還是不同的控制可基于移動終端100的當前操作狀態或者當前執行的應用程序來決定。

觸摸傳感器和接近傳感器可單獨實現或者組合實現,以感測各種類型的觸摸。這些觸摸包括短(或輕敲)觸摸、長觸摸、多觸摸、拖曳觸摸、輕拂觸摸、縮小觸摸、放大觸摸、輕掃觸摸、懸停觸摸等。

如果需要,可實現超聲傳感器以利用超聲波來識別與觸摸物體有關的位置信息。例如,控制器180可基于由照度傳感器和多個超聲傳感器感測的信息來計算波生成源的位置。由于光遠比超聲波快,所以光到達光學傳感器的時間遠比超聲波到達超聲傳感器的時間短。可利用這一事實來計算波生成源的位置。例如,可基于光作為參考信號利用相對于超聲波到達傳感器的時間的時間差來計算波生成源的位置。

相機121通常包括至少一個相機傳感器(CCD、CMOS等)、光電傳感器(或圖像傳感器)和激光傳感器。

利用激光傳感器實現相機121可允許檢測物理對象相對于3D立體圖像的觸摸。光電傳感器可被層壓在顯示裝置上或者與顯示裝置交疊。光電傳感器可被配置為對接近觸摸屏的物理對象的移動進行掃描。更詳細地講,光電傳感器可包括成行和列的光電二極管和晶體管,以利用根據施加的光的量而變化的電信號來對光電傳感器處接收的內容進行掃描。即,光電傳感器可根據光的變化來計算物理對象的坐標,從而獲得物理對象的位置信息。

顯示單元151通常被配置為輸出在移動終端100中處理的信息。例如,顯示單元151可顯示在移動終端100處執行的應用程序的執行畫面信息或者響應于執行畫面信息的用戶界面(UI)和圖形用戶界面(GUI)信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單元151可被實現為用于顯示立體圖像的立體顯示單元。典型的立體顯示單元可采用諸如立體方案(眼鏡方案)、自動立體方案(無眼鏡方案)、投影方案(全息方案)等的立體顯示方案。

音頻輸出模塊152通常被配置為輸出音頻數據。這些音頻數據可從多種不同的源中的任何源獲得,使得所述音頻數據可從無線通信單元110接收或者可存儲在存儲器170中。所述音頻數據可在諸如信號接收模式、呼叫模式、錄制模式、語音識別模式、廣播接收模式等的模式下輸出。音頻輸出模塊152可提供與移動終端100所執行的特定功能有關的可聽輸出(例如,呼叫信號接收音、消息接收音等)。音頻輸出模塊152還可被實現為受話器、揚聲器、蜂鳴器等。

觸覺模塊153可被配置為產生用戶感覺、感知或者體驗的各種觸覺效果。由觸覺模塊153產生的觸覺效果的典型示例是振動。由觸覺模塊153產生的振動的強度、模式等可通過用戶選擇或控制器的設定來控制。例如,觸覺模塊153可按照組合方式或順序方式輸出不同的振動。

除了振動以外,觸覺模塊153可產生各種其它觸覺效果,包括諸如插針排列向接觸皮膚垂直移動、通過噴射孔或抽吸開口的空氣的噴射力或抽吸力、對皮膚的觸摸、電極的接觸、靜電力等的刺激效果、利用能夠吸熱或發熱的元件再現冷和熱的感覺的效果等。

除了通過直接接觸傳遞觸覺效果以外,觸覺模塊153還可被實現為使得用戶能夠通過諸如用戶的手指或手臂的肌肉覺來感覺到觸覺效果。可根據移動終端100的特定配置設置兩個或更多個觸覺模塊153。

光學輸出模塊154可輸出用于利用光源的光指示事件的發生的信號。移動終端100中發生的事件的示例可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號接收、未接呼叫、鬧鐘、日程通知、電子郵件接收、通過應用的信息接收等。

由光學輸出模塊154輸出的信號可被實現為使得移動終端發射單色光或多種顏色的光。例如,隨著移動終端感測到用戶已查看所發生的事件,信號輸出可被終止。

接口單元160用作要與移動終端100連接的外部裝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單元160可接收從外部裝置發送來的數據,接收電力以輸送給移動終端100內的元件和組件,或者將移動終端100的內部數據發送給這種外部裝置。接口單元160可包括有線或無線頭戴式耳機端口、外部電源端口、有線或無線數據端口、存儲卡端口、用于連接具有標識模塊的裝置的端口、音頻輸入/輸出(I/O)端口、視頻I/O端口、耳機端口等。

所述標識模塊可以是存儲用于驗證移動終端100的使用權限的各種信息的芯片,并且可包括用戶標識模塊(UIM)、訂戶標識模塊(SIM)、全球訂戶標識模塊(USIM)等。另外,具有標識模塊的裝置(本文中也稱作“標識裝置”)可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標識裝置可經由接口單元160與終端100連接。

當移動終端100與外部托架連接時,接口單元160可用作使得能夠將來自托架的電力供應給移動終端100的通道,或者可用作使得能夠用來將由用戶從托架輸入的各種命令信號輸送給移動終端的通道。從托架輸入的各種命令信號或電力可用作用于識別出移動終端被正確安裝在托架上的信號。

存儲器170可存儲用于支持控制器180的操作的程序,并存儲輸入/輸出數據(例如,電話簿、消息、靜止圖像、視頻等)。存儲器170可存儲與響應于觸摸屏上的觸摸輸入而輸出的各種模式的振動和音頻有關的數據。

存儲器170可包括一種或更多種類型的存儲介質,包括閃存、硬盤、固態盤、硅磁盤、微型多媒體卡型、卡型存儲器(例如,SD或DX存儲器等)、隨機存取存儲器(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只讀存儲器(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磁存儲器、磁盤、光盤等。移動終端100還可與在諸如互聯網的網絡上執行存儲器170的存儲功能的網絡存儲裝置有關地操作。

控制器180通常可控制移動終端100的一般操作。例如,當移動終端的狀態滿足預設條件時,控制器180可設定或解除用于限制用戶相對于應用輸入控制命令的鎖定狀態。

控制器180還可執行與語音呼叫、數據通信、視頻呼叫等關聯的控制和處理,或者執行模式識別處理以將觸摸屏上進行的手寫輸入或繪畫輸入分別識別為字符或圖像。另外,控制器180可控制那些組件中的一個或其組合,以便實現本文公開的各種示例性實施方式。

電源單元190接收外部電力或提供內部電力,并且供應對包括在移動終端100中的各個元件和組件進行操作所需的適當電力。電源單元190可包括電池,該電池通常是可再充電的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到終端主體以便于充電。

電源單元190可包括連接端口。該連接端口可被配置為接口單元160的一個示例,用于供應電力以對電池進行再充電的外部充電器可電連接到該連接端口。

作為另一示例,電源單元190可被配置為以無線方式對電池進行再充電,而不使用連接端口。在此示例中,電源單元190可利用基于磁感應的電感耦合方法或基于電磁共振的磁共振耦合方法中的至少一種來接收從外部無線電力發射器輸送的電力。

本文所述的各種實施方式可利用(例如)軟件、硬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在計算機可讀介質、機器可讀介質或類似介質中實現。

現在參照圖1B和圖1C,參照直板型終端主體描述移動終端100。然而,另選地,移動終端100可按照各種不同配置中的任何配置來實現。這些配置的示例包括手表型、夾子型、眼鏡型或者折疊型、翻蓋型、滑蓋型、旋轉型和擺動型(其中兩個和更多個主體按照能夠相對移動的方式彼此組合)或其組合。本文中的討論將常常涉及特定類型的移動終端。

這里,終端主體可被理解為具有將移動終端100指定為至少一個聚合的概念。

移動終端100將通常包括形成終端的外觀的殼體(例如,框架、外殼、蓋等)。在此實施方式中,殼體利用前殼體101和后殼體102形成。各種電子組件被包含在前殼體101與后殼體102之間所形成的空間中。另外,可在前殼體101與后殼體102之間設置至少一個中間殼體。

顯示單元151被示出為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前側以輸出信息。如圖所示,顯示單元151的窗口151a可被安裝到前殼體101以與前殼體101一起形成終端主體的前表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子組件也可被安裝到后殼體102。這些電子組件的示例包括可拆卸電池191、標識模塊、存儲卡等。后蓋103被示出為蓋住電子組件,該蓋可以可拆卸地連接到后殼體102。因此,當將后蓋103從后殼體102拆卸時,安裝到后殼體102的電子組件暴露于外。

如圖所示,當后蓋103連接到后殼體102時,后殼體102的側表面部分地暴露。在一些情況下,在連接時,后殼體102也可被后蓋103完全遮蔽。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后蓋103可包括開口以用于將相機121b或音頻輸出模塊152b暴露于外。

殼體101、102、103可通過合成樹脂的注塑成型來形成,或者可由例如不銹鋼(STS)、鋁(Al)、鈦(Ti)等的金屬形成。

作為多個殼體形成用于容納組件的內部空間的示例的另選方式,移動終端100可被配置為使得一個殼體形成該內部空間。在此示例中,具有單一體的移動終端100被形成為使得合成樹脂或金屬從側表面延伸至后表面。

如果需要,移動終端100可包括用于防止水進入終端主體中的防水單元(未示出)。例如,防水單元可包括位于窗口151a與前殼體101之間、前殼體101與后殼體102之間、或者后殼體102與后蓋103之間的防水構件,以在那些殼體連接時將內部空間密封。

移動終端100可包括顯示單元151、第一音頻輸出單元152a第二音頻輸出單元152b、接近傳感器141、照度傳感器142、光輸出單元154、第一相機121a和第二相機121b、第一操縱單元123a和第二操縱單元123b、麥克風122、接口單元160等。

以下,如圖1B和圖1C所示,將作為示例描述移動終端100,其中顯示單元151、第一音頻輸出單元152a、接近傳感器141、照度傳感器142、光輸出單元154、第一相機121a和第一操縱單元123a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前表面上,第二操縱單元123b、麥克風122和接口單元160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側面上,第二音頻輸出單元152b和第二相機121b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后表面上。

然而,組件不限于所述配置。如果需要,組件可被排除、替換或者設置在其它表面上。例如,第一操縱單元123a可不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前表面上,第二音頻輸出單元152b可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側面上,而不是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后表面上。

顯示單元151可顯示(或輸出)在移動終端100中處理的信息。例如,顯示單元151可顯示在移動終端100中驅動的應用程序的執行畫面信息、或者根據執行畫面信息的用戶界面(UI)信息或圖形用戶界面(GUI)信息。

顯示單元151可包括液晶顯示器(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柔性顯示器、3維(3D)顯示器和電子墨水顯示器。

可利用兩個顯示裝置(可實現相同或不同的顯示技術)來實現顯示單元151。例如,多個顯示單元151可被布置在一側,彼此間隔開或者這些裝置可被集成,或者這些裝置可被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顯示單元151還可包括觸摸傳感器,該觸摸傳感器感測在顯示單元處接收的觸摸輸入。當觸摸被輸入到顯示單元151時,觸摸傳感器可被配置為感測該觸摸,并且控制器180(例如)可生成與該觸摸對應的控制命令或其它信號。以觸摸方式輸入的內容可以是文本或數值或者是可按照各種模式指示或指定的菜單項。

觸摸傳感器可按照設置在窗口151a與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顯示器之間的具有觸摸圖案的膜或者直接圖案化在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金屬絲的形式來配置。另選地,觸摸傳感器可與顯示器一體地形成。例如,觸摸傳感器可設置在顯示器的基板上或者顯示器內。

顯示單元151還可與觸摸傳感器一起形成觸摸屏。這里,觸摸屏可用作用戶輸入單元123(參見圖1A)。因此,觸摸屏可代替第一操縱單元123a的至少一些功能。

第一音頻輸出模塊152a可按照受話器的形式實現,第二音頻輸出模塊152b可按照揚聲器的形式來實現以輸出語音音頻、報警音、多媒體音頻再現等。

顯示單元151的窗口151a通常將包括孔徑以允許由第一音頻輸出模塊152a生成的音頻通過。一個另選方式是允許音頻沿著結構體之間的裝配間隙(例如,窗口151a與前殼體101之間的間隙)來釋放。在這種情況下,從外觀上看,獨立地形成以輸出音頻音的孔不可見或者被隱藏,從而進一步簡化移動終端100的外觀和制造。

光學輸出模塊154可被配置為輸出用于指示事件發生的光。這些事件的示例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號接收、未接呼叫、鬧鐘、日程提醒、電子郵件接收、通過應用的信息接收等。當用戶已查看發生的事件時,控制器可控制光學輸出單元154停止光輸出。

第一相機121a可處理由圖像傳感器在拍攝模式或視頻呼叫模式下獲得的圖像幀(例如,靜止圖像或運動圖像)。然后,經處理的圖像幀可被顯示在顯示單元151上或者被存儲在存儲器170中。

第一操縱單元123a和第二操縱單元123b是用戶輸入單元123的示例,其可由用戶操縱以提供對移動終端100的輸入。第一操縱單元123a和第二操縱單元123b還可被共同稱作操縱部分,并且可采用允許用戶執行諸如觸摸、推按、滾動等的操縱的任何觸覺方法。第一操縱單元123a和第二操縱單元123b還可采用允許用戶執行諸如接近觸摸、懸停等的操縱的任何非觸覺方法。

圖1B將第一操縱單元123a示出為觸摸鍵,但可能的另選方式包括機械鍵、按鍵、觸摸鍵及其組合。

在第一操縱單元123a和第二操縱單元123b處接收的輸入可按照各種方式來使用。例如,用戶可使用第一操縱單元123a來提供對菜單、主屏鍵、取消、搜索等的輸入,用戶可使用第二操縱單元123b來提供輸入以控制從第一音頻輸出模塊152a或第二音頻輸出模塊152b輸出的音量、切換為顯示單元151的觸摸識別模式等。

作為用戶輸入單元123的另一示例,后輸入單元(未示出)可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后表面上。用戶可操縱后輸入單元以提供對移動終端100的輸入。所述輸入可按照各種不同的方式來使用。例如,用戶可使用后輸入單元來提供輸入以進行電源開/關、開始、結束、滾動、控制從第一音頻輸出模塊152a或第二音頻輸出模塊152b輸出的音量、切換為顯示單元151的觸摸識別模式等。后輸入單元可被配置為允許觸摸輸入、推按輸入或其組合。

后輸入單元可被設置為在終端主體的厚度方向上與前側的顯示單元151交疊。作為一個示例,后輸入單元可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后側的上端部,使得當用戶用一只手抓握終端主體時用戶可利用食指容易地操縱后輸入單元。然而,本公開不限于此,后輸入單元的位置可被修改。

當后輸入單元被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后表面上時,可實現新的用戶接口。另外,當如上所述的觸摸屏或后輸入單元取代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前表面上的第一操縱單元123a的至少一些功能,因此從終端主體的前表面省略第一操縱單元123a時,顯示單元151可具有更大的屏幕。

作為另一另選方式,移動終端100可包括掃描用戶的指紋的手指掃描傳感器。然后控制器180可使用由手指掃描傳感器感測到的指紋信息作為驗證程序的一部分。手指掃描傳感器也可被安裝在顯示單元151中或實現在用戶輸入單元123中。

麥克風122被示出為位于移動終端100的端部,但是其它位置也是可以的。如果需要,可實現多個麥克風,這種布置方式允許接收立體聲。

接口單元160可用作允許移動終端100與外部裝置進行接口的路徑。例如,接口單元160可包括用于連接到另一裝置(例如,耳機、外部揚聲器等)的連接端子、用于近場通信的端口(例如,紅外數據協會(IrDA)端口、藍牙端口、無線LAN端口等)、或者用于向移動終端100供應電力的電源端子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接口單元160可按照用于容納外部卡(例如,訂戶標識模塊(SIM)、用戶標識模塊(UIM)、或者用于信息存儲的存儲卡)的插槽的形式來實現。

第二相機121b被示出為設置在終端主體的后側,并且其圖像拍攝方向基本上與第一相機單元121a的圖像拍攝方向相反。

第二相機121b可包括沿著至少一條線布置的多個透鏡。所述多個透鏡還可按照矩陣配置來布置。這些相機可被稱作“陣列相機”。當第二相機121b被實現為陣列相機時,可利用多個透鏡以各種方式拍攝圖像,并且圖像具有更好的質量。

如圖1C所示,閃光燈124被示出為與第二相機121b相鄰。當利用相機121b拍攝目標的圖像時,閃光燈124可對目標進行照明。

如圖1B所示,可在終端主體上設置第二音頻輸出模塊152b。第二音頻輸出模塊152b可結合第一音頻輸出模塊152a實現立體聲功能,并且還可用于實現呼叫通信的免提模式。

用于無線通信的至少一個天線可設置在終端主體上。所述天線可安裝在終端主體中或者可由殼體形成。例如,構成廣播接收模塊111的一部分的天線可收縮到終端主體中。另選地,天線可利用附著到后蓋103的內表面的膜或者包含導電材料的殼體來形成。

用于向移動終端100供應電力的電源單元190可包括電池191,該電池191被安裝在終端主體中或者可拆卸地連接到終端主體的外部。

電池191可經由連接到接口單元160的電源線來接收電力。另外,電池191可利用無線充電器以無線方式再充電。無線充電可通過磁感應或電磁共振來實現。

后蓋103被示出為連接到后殼體102以用于遮蔽電池191,以防止電池191分離并保護電池191免受外部沖擊或異物的影響。當電池191能夠從終端主體拆卸時,后蓋103可以可拆卸地連接到后殼體102。

在移動終端100上可另外設置用于保護外觀或者輔助或擴展移動終端100的功能的附件。作為附件的一個示例,可設置用于覆蓋或容納移動終端100的至少一個表面的蓋或袋。所述蓋或袋可與顯示單元151協作以擴展移動終端100的功能。附件的另一示例是用于輔助或擴展對觸摸屏的觸摸輸入的觸摸筆。

以下,將參照附圖描述可實現于如上所述配置的移動終端中的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顯而易見的是,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基本特性的范圍內,本公開可被具體實現為任何其它特定形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在移動終端中的基于雙鏡筒結構的移動相機模塊結構,其包括光學變焦(兩個透鏡組)以及夾在兩個透鏡組之間的控制單元(包括光圈)。

另外,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驅動相機模塊的設備,其能夠利用兩組透鏡單元來執行變焦或聚焦,足夠緊湊以被安裝在移動終端中,并且具有增強的組裝特性。

透鏡驅動器在生成驅動力方面使用語音呼叫電機(VCM)方案、PZT方案和旋轉電機方案,并且在本公開中,將描述使用PZT方案的透鏡驅動器。

在以下描述中,相機模塊可以是第一相機121a和第二相機121b中的任一個。

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200的概念立體圖。

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200包括外殼210、第一透鏡單元220、第二透鏡單元230和移動單元240。

外殼210被安裝在終端主體的內部,使得其至少一部分被暴露。外殼210基于外殼210內的參考平面被分成第一區域211和第二區域212。區域211表示基于附圖的上部,區域212表示基于附圖的下部。

第一透鏡單元220被設置在第一區域211中。第一透鏡單元220包括多個透鏡。所述多個透鏡可被形成為調節來自對象的光的聚焦。

第二透鏡單元230被設置在第二區域212中并且被配置為根據到第一透鏡單元220的距離來放大或縮小由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光形成的圖像(拉近或拉遠)。

移動單元240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的側面,并且被配置為使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中的至少一個移動以便調節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之間的距離。

基于參考平面,第一透鏡單元220移動的區域可被確定在第一區域211中,第二透鏡單元230移動的區域可被確定在第二區域212中。

移動單元240包括雙軸250、移動元件241和連接構件242。

雙軸250可被形成為使得其至少一部分是可移動的,并且可在外殼210內延伸地形成在第一區域211和第二區域212中。

移動元件241具有根據所施加的電壓而改變的厚度,以使雙軸250的一部分移動。雙軸250的移動部分是內軸部分251的移動構件252。這將隨后詳細描述。

連接構件242可將雙軸250的可移動部分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以便根據移動元件241的致動引導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的移動。

第一透鏡單元220可具有自動聚焦功能并且可被設置為首先接收來自對象的光,以用作用于調節入射圖像的聚焦的裝置。

第二透鏡單元230可具有通過在光軸方向上移動來改變圖像的放大率的變焦透鏡系統結構。第二透鏡單元230可通過經由移動調節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光的量來執行透鏡補償功能。

另外,為了調節景深和光量,用于相機的光圈裝置可被設置在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之間。這將在下文中參照圖4來描述。

隨著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分別向上和向下移動,第二透鏡單元230的焦距變化,并且因此,可實現具有約三倍或五倍的放大率的光學變焦功能。

另外,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可被設置在稱為鏡筒的殼體中。即,第一透鏡單元220可被設置在第一鏡筒220a中,第二透鏡單元230可被設置在第二鏡筒220b中。第一鏡筒220a和第二鏡筒220b可通過連接構件242連接至雙軸250的部分。

圖4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的概念立體圖。

參照圖4,外殼210可具有多個表面。具體地講,外殼210可具有基本上六面體形狀。

其中,第一平面213是面向移動終端的外側的表面。第一平面213可包括透明區域213a和不透明區域213b。

透明區域213a被形成為與第一透鏡單元220可接收光的區域對應。透明區域213a可被形成為與多個透鏡當中最靠近第一平面213的透鏡的直徑相等或比之略大。光需要透射穿過透明區域213a,因此,透明區域213a優選被形成為透明的。

不透明區域213b可環繞透明區域213a并且占據第一平面213的其它區域。不透明區域213b可被形成為不透明的,以防止光透射穿過。這是因為,如果光透射穿過不透明區域213b,則它可能干擾進入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光。

另外,可安裝后殼體103以覆蓋不透明區域213b。可在后殼體103中設置孔以與透明區域213a對應。另外,透明區域213a可從不透明區域213b突出以相對于不透明區域213b形成臺階。這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

第二平面214被設置為與第一平面213相對。即,第二平面214面向終端的內部,而非面向終端的外部。第二平面214可聯接至設置在終端的內部并且被固定在終端內的PCB 260。

感測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的光的檢測傳感器291以及紅外(IR)截止濾光器292可被設置在外殼210與印刷電路板(PCB)260之間。

另外,相機模塊200可包括控制單元。

控制單元280是設置在第一區域211與第二區域212之間的單元。控制單元280可調節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光的量或者調節光的特性。

將描述控制單元280被配置為調節光的量的情況。控制單元280可以是光圈,其直徑被控制以調節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并且要入射到第二透鏡單元230的光的量。光圈可通過識別環境光的傳感器(未示出)來測量光的量,因此,可調節光圈的孔徑以調節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光的量。

另外,第二透鏡單元230可被設置為上下移動以便補償已穿過光圈的光的量。即,隨著第二透鏡單元230上下移動,可調節已穿過光圈的圖像的景深或者可調節亮度。在光圈被設置在相機模塊的透鏡單元的最外角的現有技術中,難以根據透鏡單元的移動補償光。相比之下,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由于光圈被設置在第一透鏡單元220與能夠上下移動的第二透鏡單元230之間,所以可補償根據透鏡單元的移動已穿過光圈的光。

另外,將描述控制單元280調節光的特性的情況。光被允許穿過諸如中性密度(ND)濾光器或偏振濾光器的特定濾光器,以減小光的量從而獲得適當曝光或者光被偏振。

另選地,控制單元280可以是能夠對已穿過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光提供柔焦、交叉、彩虹或變跡當中的任一種效果的膜當中的任一種。

另外,控制單元280可包括光圈和膜。另外,可設置多個膜。膜可被設置在與相機模塊200相鄰的空間中,并且可根據用戶選擇而被插入設置有控制單元280的相機模塊200中或者從其抽出。

當以這樣的方式增加光圈時,發生在特定情況下接收到過量的光以使顏色失真或者使得圖像擴散從而變白的現象。

對于圖像擴散的現象(例如,當在白天在沒有光圈的情況下拍攝圖像時聚焦區域具有黃顏色時),綠顏色可能失真為藍顏色。另外,當在戶外圖像拍攝時對暗部分聚焦時,曝光過度增加從而使得圖像全部擴散為白色。當對黑顏色的暗物體聚焦時,曝光過度增加從而使得亮顏色的物體的顏色擴散為白色。在這種情況下,當光圈被設置在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之間時,光擴散或者顏色失真的現象可減小。

另外,當光圈被設置在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之間時,自由度可增加。在相機中,F值是通過將透鏡的焦距除以有效孔徑而獲得的值(換言之,F=透鏡的焦距/有效孔徑)。F值也可被稱為F數。這里,有效孔徑表示允許光入射的透鏡的直徑,當有效孔徑相同時,F值隨著焦距增大而減小。相反,在焦距相同的情況下,F值隨著有效孔徑增大而減小。隨著F值減小,圖像變得更亮。

當光入射到第二透鏡單元230時,光圈可調節其直徑。在獲得F值的等式中,當透鏡的有效孔徑和F值固定時,焦距變化。因此,可從相同的對象獲得具有不同焦距的圖形。

另外,外殼210可包括安裝板205和安裝構件206,通過其來將外殼210安裝在設置在移動終端內的PCB 260上。

安裝板205可具有板形狀,其面積大于外殼210的一個表面。外殼210聯接至安裝板205。安裝構件206可以是釘子、螺釘等,其將安裝板聯接至PCB 260。

圖5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移動單元240和透鏡單元的正面概念圖。

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移動單元240可包括雙軸250、移動元件241和連接構件。雙軸250可包括內軸部分251和外軸部分255。

內軸部分251可包括移動構件、中空部分和內部連接構件253。

中空部分是在外軸部分255的中心部分中的空的部分,其具有圓形形式。中空部分可通過開口257與外軸部分255連通。移動構件252可被設置在中空部分內,并且移動構件252的一個端部可與移動元件241接觸。

移動構件252具有桿形狀,并且被設置在中空部分內。移動構件252的一個端部與移動元件241接觸,并且當電流被施加到移動元件241時,移動元件241的尺寸改變,移動構件252在中空部分內上下移動。

內部連接構件253覆蓋移動構件252并且聯接至移動構件252。因此,當移動構件252向上或向下移動時,內部連接構件253能夠一起上下移動。內部連接構件253覆蓋移動構件252并且用于填充移動構件252與中空部分之間的空間。即,內部連接構件253可內部與移動構件252接觸,外部與中空部分接觸,使得移動構件252在通過移動元件241上下移動時不會水平地搖晃。另外,內部連接構件253可由當移動構件252上下移動時能夠減小與中空部分的摩擦接觸的材料形成。

第一連接構件254被形成為將內部連接構件253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220或第二透鏡單元230。即,第一連接構件254將移動構件252和第一透鏡單元220或第二透鏡單元230連接,使得第一透鏡單元220或第二透鏡單元230根據移動元件241的變化而上下移動。第一連接構件254被形成為穿透開口257。因此,開口257可被形成為與移動構件252的移動距離一樣寬,或者被形成為比移動構件252的移動距離更寬。

外軸部分255可被形成為環繞內軸部分251,并且可被形成為延伸到第一區域211和第二區域212。另外,外軸部分255可包括外周部分256、開口257、外部連接構件258和第二連接構件259。

外周部分256可環繞內軸部分251。外周部分256可具有預定厚度的圓柱形形狀。

如上所述,可在外周部分256中形成開口257,使得其中空部分與外部連通。第一連接構件254穿過開口257。另外,由于第一連接構件254根據移動元件241的尺寸的變化而上下移動,所以開口257具有預定長度。

外部連接構件258是環繞外周部分256的一部分的構件。外部連接構件258可被形成為在外部連接構件258環繞外周部分256的狀態下能夠上下移動。這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

第二連接構件259將第一透鏡單元220或第二透鏡單元230連接至外部連接構件258。

以下,將描述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30的驅動。

移動單元240的雙軸250包括第一軸250a和第二軸250b。第一軸250a和第二軸250b可被設置為基于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面向彼此。即,第一軸250a和第二軸250b可被設置為基于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對稱。

關于第一透鏡單元220,第一透鏡單元220的一側連接至第一軸250a的第一連接構件254。第一軸250a的第一連接構件254是將第一透鏡單元220與環繞第一軸250a的移動構件252的內部連接構件253連接的構件。內部連接構件253環繞移動構件252,當移動構件252上下移動時,內部連接構件253與移動構件252一起上下移動。

因此,當電流被施加到設置在第一軸250a的內軸部分251下面的移動元件241時,第一軸250a的移動構件252上下移動并且移動構件252的移動通過第一連接構件254被傳遞給第一透鏡單元220。

另外,第一透鏡單元220的另一側連接至第二軸250b的第二連接構件259。第二軸250b的第二連接構件259連接至環繞第二軸250b的外周部分256并且被設置為能夠沿著外周部分256上下移動的外部連接構件258。

因此,當第一軸250a的移動元件241變化時,第一軸250a的移動構件252上下移動,第一軸250a的內部連接構件253根據移動構件252的移動在相同方向上移動,并且內部連接構件253的移動通過第一連接構件254被傳遞給第一透鏡單元220。當第一透鏡單元220根據第一連接構件254的移動而移動時,第二軸250b的外部連接構件258沿著第二軸250b的外周部分256上下移動并且防止第一透鏡單元220在移動過程中搖晃。這里,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可形成在鏡筒內,并且第一連接構件254和第二連接構件259可在引導鏡筒的同時移動,使得鏡筒不會搖晃。

如上所述的相同機制也可被應用于第二透鏡單元230,這里,第二透鏡單元230通過第一連接構件254連接至第二軸250b的內部連接構件253并且第二透鏡單元230的另一側通過第二連接構件259連接至第一軸250a的外部連接構件258。

關于外殼210的第一平面213,第一透鏡單元220被設置為與第一平面213相鄰,并且第二透鏡單元230被設置在第一透鏡單元220下面。因此,第一軸250a的開口257形成在上側,以便覆蓋外殼210內設置在上側的第一透鏡單元220。

另外,雙軸(即,第一軸250a和第二軸250b)可分別包括形成為能夠在外軸部分255內移動的內軸部分251。外軸部分255和內軸部分251可同軸。

圖6是具體地示出圖5的區域“A”的立體圖。

參照圖6,示出了形成有外周部分256的外軸部分255,在外周部分256的一部分中形成有開口257。中空部分形成在開口257內。移動構件252被設置在中空部分中并且根據移動元件241的移動而上下移動(請參照圖5)。設置環繞移動構件252并且上下移動的內部連接構件253以填充中空部分的側壁之間的空間。第一連接構件254被形成為將內部連接構件253連接至第一透鏡單元220或第二透鏡單元230。

開口257的長度可等于移動構件252通過移動元件241移動的距離或者比之更長。

圖7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第二透鏡230和減振單元270的概念圖。

參照圖3和圖4,外殼210可聯接至設置在終端內的PCB 260。減振單元270可被設置在第二透鏡單元230與PCB 260之間。

當用戶利用持握在他或她的手中的移動終端來拍攝圖像時,移動終端可能振動或者可能搖晃。這里,可設置減振單元270以使第二透鏡單元230振動,使得可根據終端的振動來補償圖像。這里,第二透鏡單元230可在與移動終端振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振動。

減振單元270包括框架271和支撐部分272。

框架271被設置為容納第二透鏡單元230。框架271可具有四邊形形狀。支撐部分272可被設置為在多個點中將第二透鏡單元230和框架271連接。如所示,支撐部分272可在四個點中將框架271和第二透鏡單元230連接。

如圖中所示,減振單元270在X軸和/或Y軸上使第二透鏡單元230振動。即,減振單元270通過2軸振動來使第二透鏡單元230振動。

框架271和支撐部分272中的至少一個可由形狀記憶合金(SMA)形成,其長度根據施加于框架271和/或支撐部分272的電流的強度而伸展和收縮。因此,通過設置在移動終端內以感測移動終端的振動的傳感器(未示出)來感測移動終端的振動,并且在從該傳感器接收到信息時,電流被施加到減振單元270的框架271和/或支撐部分272,從而使第二透鏡單元230振動以補償移動終端的振動。

減振單元270是用于校正當用戶拍攝對象的圖像時由于用戶的手抖而導致的圖像的振動的組件。另外,減振單元270可基于使用SMA的光學圖像穩定(OIS)方案。第二透鏡單元230可聯接至SMA致動器驅動系統并且在與光被引入的方向垂直的兩個軸上振動。

圖8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200的概念圖。

外殼210可包括主體框架210a和蓋框架210b。

主體框架210a可具有一側開放的六面體形狀。根據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相機模塊200可被設置在主體框架210a內。

蓋框架210b可被設置為覆蓋主體框架210a的開放側。即,在蓋框架210b覆蓋主體框架210a的情況下,蓋框架210b可被安裝在主體框架中以覆蓋第一透鏡單元220和第二透鏡單元230。

蓋框架210b可包括透明區域213a和不透明區域213b。

透明區域213a可以是與第一透鏡單元220對應的區域,并且可以是從對象引入光的區域。不透明區域213b可以是環繞透明區域213a的區域。

蓋框架210b可朝著移動終端的外部設置,并且透明區域213a可相對于不透明區域213b向外突出。

通過透明區域213a和不透明區域213b形成的臺階可與后殼體103的厚度相似,使得當后殼體103覆蓋不透明區域213b時,后殼體103的外表面和透明區域213a的外表面共面。

由于本發明的特征可在不脫離其特性的情況下按照多種形式具體實現,所以還應該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則上述實施方式不受以上描述的任何細節的限制,而是應該在所附權利要求書中限定的范圍內廣義地理解,因此,落入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或其等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和修改旨在被所附權利要求書涵蓋。

工業實用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可被應用于具有相機模塊的移動終端。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