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鏡片清洗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適應眼鏡片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光學冷加工中,鏡片的清洗主要是指鏡片拋光后殘余拋光液、鉆結劑、保護性材料的清洗;鏡片磨邊后磨邊油、玻璃粉的清洗鏡片鍍膜前手指印、口水圈以及各種附著物的清洗。傳統的清洗方法是利用擦拭材料(紗布、無塵紙)配合化學試劑(汽油、乙醇、丙酮、乙醚)采取浸泡、擦拭等手段進行手工清擦。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清潔度差、清洗質量不穩定,不適應現代規模化的光學冷加工行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即原有人工清潔效率低,機器清潔需按鏡片類型定制,無法做到自適應,該發明提供一種自適應眼鏡片清洗裝置,以實現眼鏡片清洗的自動化,且清洗效果好、生產效率高、適合批量生產加工。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自適應眼鏡片清洗除塵裝置,該機構包括機架、第一電機、第二電機、鏡片上料傳送帶、鏡片下料傳送帶、清洗機構、鏡片除塵裝置、帶輪和皮帶;
所述機架上對稱安裝有四個帶輪;所述帶輪上安裝有皮帶,機架上沿皮帶安裝方向的入口端設置有鏡片上料傳送帶,出口端設置有鏡片下料傳送帶;所述鏡片上料傳送帶、鏡片下料傳送帶置于皮帶之間;所述機架沿皮帶安裝方向的出口端處的兩個帶輪的軸分別與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相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置于機架的下方;
所述機架上且置于兩皮帶之間安裝有清洗機構;所述清洗機構包括上輸液導管支架、下輸液導管支架和儲液箱;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位于上輸液導管支架正下方;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為傘形結構;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豎直一端通過支座固定在機架上,且該端與儲液箱相接通;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傘形端部上通過彈簧固定設置有平板;所述上輸液導管支架為L形結構且是中空的;所述上輸液導管支架一端通過支座固定在機架上,且該端與儲液箱相接通;所述上輸液導管支架另一端上連接有輸液導管結構;所述輸液導管結構為四邊形;所述輸液導管結構包括輸液導管和彈簧;所述輸液導管組成四邊形;所述彈簧置于輸液導管內部;所述鏡片除塵裝置包括氣泵、軟管和高壓空氣噴嘴;所述氣泵固定在機架的下方;所述氣泵與軟管連通;所述軟管出口端連接有高壓空氣噴嘴,所述高壓空氣噴嘴位于上輸液導管支架的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上的清洗機構為兩個;所述兩個清洗機構分別位于鏡片上料傳送帶、鏡片下料傳送帶的上游和下游。
進一步的,所述鏡片下料傳送帶外側安裝防塵罩。
進一步的,所述皮帶靠近眼鏡片側上安裝有卡槽。
進一步的,所述帶輪外側上設置有翻轉蓋;所述翻轉蓋結構為L形板結構;翻轉蓋結構之間通過轉動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鏡片除塵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上輸液導管支架的上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該裝置利用電機帶動雙帶輪轉動使得鏡片在皮帶的夾緊力作用下前進,通過兩次絨布的擦拭清洗和高壓空氣的除塵工作,完成鏡片的清潔任務,并由下料傳送帶將鏡片傳送到包裝機。
2.該裝置具有自適應功能,可根據鏡片厚薄程度調整擦拭力度,避免由于用力過猛造成鏡片上的灰塵或顆粒劃傷鏡片,可代替人工擦拭鏡片,兼具清洗和防塵效果,擦拭絨布時刻保持濕潤狀態,使鏡片擦拭的更干凈,且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自適應眼鏡片清洗除塵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結構的左視圖;
圖3為圖1中裝置運動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清洗機構和鏡片除塵裝置的結構詳細圖;
圖5為圖1中清洗機構放大圖;
圖6為圖1中卡槽與皮帶結構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眼鏡片;2-鏡片上料傳送帶;3-平板;4-翻轉蓋;5-鏡片除塵裝置;6-防塵罩;7-帶輪;8-機架;9-皮帶;10-轉動軸;11-第一電機;12-氣泵;13-高壓空氣噴嘴;14-卡槽;15-鏡片下料傳送帶;16-第二電機;17-上輸液導管支架;18-下輸液導管支架;19-彈簧;20-輸液導管;21-儲液箱;22-清洗機構;23-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本發明提供的自適應眼鏡片清洗除塵裝置,包括機架8、第一電機11、第二電機16、鏡片上料傳送帶2、鏡片下料傳送帶15、清洗機構22、鏡片除塵裝置5、帶輪7和皮帶9;所述機架8上對稱安裝有四個帶輪7;所述帶輪7上安裝有皮帶9,機架8上沿皮帶9安裝方向的入口端設置有鏡片上料傳送帶2,出口端設置有鏡片下料傳送帶15;所述鏡片上料傳送帶2、鏡片下料傳送帶15置于皮帶9之間;所述機架8沿皮帶9安裝方向的出口端處的兩個帶輪7的軸分別與第一電機11、第二電機16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相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1、第二電機16置于機架8的下方;所述機架8上且置于兩皮帶9之間安裝有第一道清洗機構22;所述第一道清洗機構22包括上輸液導管支架17、下輸液導管支架18和儲液箱21;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18位于上輸液導管支架17正下方;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18為傘形結構;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18豎直一端通過支座固定在機架8上,且該端與儲液箱21相接通;所述下輸液導管支架18傘形端部上通過彈簧19固定設置有平板3;所述上輸液導管支架17為L形結構且是中空的;所述上輸液導管支架17一端通過支座固定在機架8上,且該端與儲液箱21相接通;所述上輸液導管支架17另一端上連接有輸液導管結構;所述輸液導管結構為四邊形;所述輸液導管結構包括輸液導管20和彈簧19;所述輸液導管20組成四邊形;所述彈簧19置于輸液導管20內部;所述鏡片除塵裝置5包括氣泵12、軟管26和高壓空氣噴嘴13;所述氣泵12固定在機架8的下方;所述氣泵12與軟管26連通;所述軟管26出口端連接有高壓空氣噴嘴13,所述高壓空氣噴嘴13位于上輸液導管支架17的上方。
其中,所述機架上的清洗機構22為兩個;所述兩個清洗機構22分別位于鏡片上料傳送帶2、鏡片下料傳送帶15的上游和下游。所述鏡片下料傳送帶15外側安裝防塵罩6。所述皮帶9靠近眼鏡片1側上安裝有卡槽14。所述帶輪7外側上設置有翻轉蓋4;所述翻轉蓋4結構為L形板結構;翻轉蓋4結構之間通過轉動軸10連接。所述鏡片除塵裝置5的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上輸液導管支架17的上方。
結合附圖2和5所示,圖5為圖1中清洗機構放大圖,清洗機構22中儲液箱21與機架8固連,上輸液導管支架17、下輸液導管支架18分別與各自的儲液箱21連接,清洗機構22與輸液導管支架間通過輸液導管20連接,靠近鏡片上料傳送帶2處的清洗機構22一端裝有擦拭絨布,通過導管不斷提供清洗溶液,使擦拭布保持濕潤;所述清洗架中輸液導管為軟管,安裝在彈簧19中間,彈簧19使清洗架具有自適應功能,可根據鏡片1厚薄程度調整擦拭力度,避免用于用力過猛使鏡片上的灰塵顆粒劃傷鏡片。
結合圖3和4所示,為清洗機構22和鏡片除塵裝置5的構詳細圖,所述位于鏡片下料傳送帶15的清洗機構22中,沒有儲液箱21提供清洗液,位于鏡片下料傳送帶15的清洗機構22中擦拭絨布為干布,用于擦拭掉第一套清洗裝置殘留的水分;所述自適應眼鏡片清洗機構22各對應鏡片除塵裝置5,做高壓除塵工作。
工作時,鏡片1由上料傳送帶2傳送到鏡片清洗機構工作臺,此時第一電機11、第二電機16同時工作,帶動兩帶輪反向轉動,皮帶9在卡槽14內運動,兩皮帶9夾緊鏡片1邊緣,使鏡片1在夾緊力的作用下,沿皮帶9運動方向前進。當到達鏡片上料傳送帶2處的清洗機構22處,清洗架上沾有洗滌溶液的擦拭絨布在鏡片1前行方向上擦拭鏡片;接著到達鏡片除塵裝置5,高壓空氣噴嘴13噴出高壓空氣,去除灰塵;接著到達鏡片下料傳送帶15處的清洗機構22處,清洗架上干的擦拭絨布在在鏡片1前行方向上擦拭鏡片;接著到達鏡片除塵裝置5中,高壓空氣噴嘴13噴嘴噴出高壓空氣,去除灰塵;此時,清洗除塵工作完成,由鏡片下料傳送帶15將清潔后的鏡片1傳送到鏡片自動包裝機上。
本發明具有自適應功能,可根據鏡片1厚薄程度調整擦拭力度,避免由于用力過猛造成鏡片上的灰塵或顆粒劃傷鏡片,可代替人工擦拭鏡片,兼具清洗和防塵效果,擦拭絨布時刻保持濕潤狀態,使鏡片擦拭的更干凈,且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生產效率高。
所述實施例為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做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