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進行視覺改善訓練的保健或者醫療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鏡片操作機構。
背景技術:
極目即遠望能夠,遠眺。是一種人體眼球睫狀肌的放松方式,在觀察遠方視物時,眼球的睫狀肌處于放松狀態,這對于需要經常性地觀察近物的人群而言,會導致睫狀肌始終處于緊張狀態,從而造成睫狀肌的種種問題,乃至病變。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思路是進行相當時間的遠眺,觀察遠處的視物,讓睫狀肌放松。但對于需要工作和學習的人群而言,不可能有相當多的時間進行遠眺。
而實驗表明,人體的眼球的部分運動是自發的,并不完全受到人體的運動神經的控制,換而言之,對于一些突發情況而言,例如突然的視物接近,人體眼球本身可以進行迅速的反應,不會讓人體感覺到眼球狀態的變化。因此另一種解決上述睫狀肌緊張疲勞的方式,即通過改變透鏡的對焦焦距,讓眼球主動地調解睫狀肌適應視線需要,但只要該種變焦的幅度處于一定的控制范圍內,則人體是無法實際察覺該種變化幅度的。換而言之,在正常通過眼球觀察外界的前提下,可以讓睫狀肌處于不斷的放送-張緊-放送的循環過程種,達到睫狀肌鍛煉目的。
對于一個實用的變焦極目訓練裝置而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包括大小和佩戴在人體頭部的舒適度,加之本裝置將會更多地適用于兒童或者青少年人群,對于整個裝置的重量和體積會有限制,對此,作為驅動鏡片移動打到極目訓練目的的鏡片操作機構,需要能夠滿足盡可能小的體積和重量,且需要在工藝上盡可能地降低難度和復雜度。因此需要對現有的類似結構進行改良以滿足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鏡片操作機構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且工藝要求較高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用于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鏡片操作機構,可以在控制占用空間大小的前提下,降低工藝難度,減少制造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鏡片操作機構,所述鏡片操作機構適合于設置在變焦極目訓練裝置內,包括由至少一片鏡片組成的鏡片組、鏡片懸掛驅動裝置以及至少一個用于夾持所述鏡片或鏡片組的夾持件;
所述鏡片懸掛驅動裝置包括沿著固定方向延伸的軸、至少一個和所述軸活動連接且可以沿著所述軸移動的懸吊件以及驅動所述懸吊件移動的驅動器;
所述鏡片夾持件的上端和懸吊件固定連接;
所述夾持件包括分別設置在鏡片組的沿著所述軸方向延伸的兩端的固定件I以及分別設置在鏡片的內外兩側面的固定件II。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鏡片的靠近所述夾持件的部分設置有固定裝置I;所述固定裝置I在大致垂直于鏡片的面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相配合。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鏡片的靠近所述夾持件的部分設置有固定裝置II;所述固定裝置II在大致朝向鏡片邊緣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相配合。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I包括在大致垂直于鏡片的面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相抵靠的面I。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II包括在大致朝向鏡片邊緣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相抵靠的面II。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面II朝向所述懸吊件。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I設置于所述鏡片的沒有曲面的一側。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鏡片或鏡片組的沿著所述軸的方向延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槽I;所述固定件I沿著所述鏡片的邊緣延伸并伸入所述槽I內。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鏡片的朝向懸掛夾持件方向的側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件II配合的槽II;所述槽II沿著所述鏡片沒有曲面一側延伸。
進一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所述鏡片組由沿著所述軸的軸向方向和徑向方向分別并排設置的四片鏡片組成;在徑向方向上并排設置的兩片鏡片的沒有曲面的一側側面相互相向設置。
本發明具有以下的顯著技術效果:
鏡片操作機構具有較小的體積和重量,適合于設置在變焦極目訓練裝置內,適合于減少整個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體積和重量。
進一步地,同時也降低了鏡片操作機構的工藝難度和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帶有部分外殼以及鏡片操作機構的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由側上方進行觀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帶有部分外殼以及鏡片操作機構的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由另一側側上方進行觀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帶有部分外殼以及鏡片操作機構的變焦極目訓練裝置在去除了鏡片外框后由側上方進行觀察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A-A向截面示意圖。
圖5為將圖4記載的鏡片以及凸棱進行適當改變后的結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5所示,一種用于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鏡片操作機構,所述鏡片操作機構適合于設置在變焦極目訓練裝置內,本實施例中記載的適合于設置在變焦極目訓練裝置內是指上述機構的大小適合于變焦極目訓練,并非指所有結構都應當被設置于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內部,作為一種可選的方案,可以考慮將鏡片通過設置在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外殼上的通孔設置在外殼的外側。
蓋鏡片操作結構用于在使用中滿足對鏡片101的移動的需要,包括由至少一片鏡片101組成的鏡片組102、鏡片懸掛驅動裝置201以及至少一個用于夾持所述鏡片101或鏡片組102的夾持件301。鏡片的數量并非是特定的,一片鏡片也可以起到相應的效果,但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盡可能清楚地描述技術方案,選擇了較為常見的四鏡片的鏡片組102的方案。
所述鏡片懸掛驅動裝置201包括沿著固定方向延伸的軸202、至少一個和所述軸202活動連接且可以沿著所述軸202移動的懸吊件203以及驅動所述懸吊件203移動的驅動器204。所述軸202可以為曲軸,或者為直線延伸的軸,具體實現的工藝和裝備結構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大致相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為了結構清楚起見,采用直線延伸的軸202。其次,本實施例中一個夾持件301夾持有兩片鏡片,且在一個軸202上同軸設置有兩個懸吊件203以及相同數量的夾持件301。被夾持在同一夾持件301上的兩塊鏡片101沿著軸202的延伸方向并列設置。最后,驅動器可以是驅動電機,或者是任何可以實現驅動和移動鏡片的裝置。驅動器與懸吊件之間的傳動通過類似齒輪嚙合或者其他合適的方式實現。本申請中權利要求中的記載不應當被認為是對驅動器和傳動方式的限制。
所述鏡片夾持件301的上端和懸吊件203固定連接;懸吊件203的上端為一帶有吊環或者其他類似結構,下端和夾持件301固定連接,通常為了保證鏡片101/鏡片組102移動的精確性,應當采用固定連接,在不影響精確性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活動連接。懸吊件203和夾持件301之間的連接并不影響兩者的制造,在固定連接的前提下,懸吊件203和夾持件301可以是分別制造后進行連接,也可以是一體制造的,在功能上沒有分別,在實際制造中,分體制造和一體制造均可以滿足本實施例記載的技術翻案的要求。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一個夾持件301上設置有兩片鏡片101并形成一個鏡片組102。夾持件301的形狀將會適當進行延伸,該延伸是沿著所述軸202的方向的。
所述夾持件301包括分別設置在鏡片組102的沿著所述軸202方向延伸的兩端的固定件I302以及分別設置在鏡片101的內外兩側面的固定件II303。為了能夠更好地夾持鏡片101,提高鏡片101移動過程中的精度,夾持件301上設置有兩個軸向的夾持系統。固定件I302由鏡片組102的兩端夾持鏡片,在鏡片組102中只有一個鏡片101的情況下,則固定件I302分別設置在該一個鏡片101的兩端,在本實施例中,則是設置在沿著軸202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列的兩片鏡片的各自的外側端。
本實施例中固定件II303的形狀類似凸柱,但可以使用其他形狀,且凸柱的數量可以與下述的固定裝置I103或者固定裝置II104相匹配,凸柱的大小頁應當與下述的固定裝置I103或者固定裝置II104相匹配。凸柱在本實施例中為一優選,在工藝制造上具有較小的難度,但本實施例記載之固定件II303的形狀并未限制其他形狀的應用。
本實施例中鏡片101的兩個側面,即一般認為的鏡面,分別為曲面和平面,鏡片的平面鏡面即沒有曲面的側面,通常該平面至少是與軸202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鏡片101的曲面側面則依據需要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曲面形狀。因此固定件II303分別設置在鏡片101的上述兩個側面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鏡片101的靠近所述夾持件301的部分設置有固定裝置I103;所述固定裝置I103在大致垂直于鏡片的面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303相配合。作為一種可選的方案,固定裝置I103用于在鏡面垂直方向上和固定件I302相配合,從而固定鏡片的位置。鏡面的垂直方向一般考慮平面鏡面,即沒有曲面的鏡面,對于曲面鏡面而言,則考慮鏡片的整體所在平面進行代替。在不考慮工藝復雜程度的情況下,所述固定裝置I103的具體結構可以由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任意的選擇,但在本實施例中,考慮到工藝簡便的要求,在鏡片的曲面一側,利用鏡片曲面本身作為固定裝置I103,而在鏡片平面一側,則通過開設下述的槽II108,利用槽II108的一個側面實現固定裝置I103的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鏡片的靠近所述夾持件301的部分設置有固定裝置II104;所述固定裝置II104在大致朝向鏡片邊緣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303相配合。固定裝置II104的作用是在整個變焦極目訓練裝置的垂直的方向上對鏡片101/鏡片組102進行固定。固定裝置II104是沿著鏡片所在平面的方向對鏡片進行的緊固,可以獨立地發揮作用,也可以和固定件I302形成協同固定作用。和固定裝置I103相類似地,固定裝置II104也可以選擇在鏡片上固設一個額外的裝置,或者是利用在鏡片本身開設槽來得到一個功能上相同的平面,利用該平面在沿著鏡片101的延伸方向上的與固定件II303相配合固定鏡片。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I103包括在大致垂直于鏡片的面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303相抵靠的面I103;以及所述固定裝置II104包括在大致朝向鏡片邊緣的方向上與所述固定件II303相抵靠的面II104。該面I103以及面II104用于與固定件II303相配合。配合的方式可以是與固定件II303相抵靠,固定件II303得以向鏡片產生相當的壓力以固定鏡片,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本實施例中為了描述簡便僅僅給出了一種方案。
進一步地,所述面II104朝向所述懸吊件203。在本實施例中,考慮到鏡片是設置在懸吊件203下方,因此面II104大致上是朝向垂直的上方的,并與相對應的固定件II303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I103設置于所述鏡片的沒有曲面的一側。換而言之,在鏡片的設有曲面的一面則不設有固定裝置I103。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裝置I103是通過設置下述的槽II108得到,在鏡片的設有曲面的一側則不設置下述的槽II108,如圖5所示。一般而言,工藝上的考慮是主要的·因素,為了成本考慮在設置有固定裝置II104時,可以僅僅在鏡片的平面側面設置固定裝置I103,但需要指出的是,固定裝置II104的設置并非固定裝置I103的前置條件。
進一步地,所述鏡片101或鏡片組102的沿著所述軸202的方向延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槽I107;所述固定件I302沿著所述鏡片的邊緣延伸并伸入所述槽I107內。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強化固定件I302的夾持,可以直接在鏡片101上設置該槽I107。作為優選,槽I107的形狀、位置與固定件I302相匹配,令固定件I302在安裝時可以被插入該槽。但本實施例的記載并未限制槽I107和固定件I302必需同時出現或者相匹配。如前所述,槽I107的開設和鏡片組102所包含的數量相關,在本實施例中,僅僅是相鄰鏡片101的各自朝向外側的一側設置槽I107,但本實施例中的記載并未限制鏡片101的兩側均設有槽I107的情況。
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所述鏡片的朝向懸掛夾持件301方向的側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件II303配合的槽II108;所述槽II108沿著所述鏡片101沒有曲面一側延伸。如上所述,槽II108在本實施例中為一帶有一側面和一底面的結構,一般為開設于鏡片的頂部與側面之間的側邊棱上,從而令鏡片的頂部出現一條凸出的棱。此外進一步考慮槽II108的位置,因此該凸棱109的朝向鏡片曲面側面的部分具有和該曲面相匹配的曲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鏡片組102由沿著所述軸202的軸向方向和徑向方向分別并排設置的四片鏡片101組成;在徑向方向上并排設置的兩片鏡片101的沒有曲面的一側側面相互相向設置。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