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組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48224閱讀:909來源:國知局
一種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組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領域,具體為一種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組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學檢查和手術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需要使用到照明器具,利用照明器具給醫生提供良好的光照條件,使得檢查效果和手術效果更加理想,但是目前使用的照明燈照明效果不夠理想,聚光效果不夠強,有時會達不到醫生工作需要的光照強度,這就會對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不利于給予患者最好的治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組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組裝置,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一鏡片,第二鏡片,聚光鏡安裝筒,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鏡片、所述第二鏡片均安裝在所述聚光鏡安裝筒內部,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鏡片、所述第二鏡片在所述聚光鏡安裝筒中從下到上的順序依次為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鏡片、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二鏡片。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貼設封裝在燈座上的LED上。

優選的,所述聚光鏡安裝筒上下兩端均設置有鏡片壓圈,所述第二鏡片和設置在所述聚光鏡安裝筒上部的鏡片壓圈之間設置有防水圈。

優選的,所述鏡片壓圈和所述燈座之間設置有M5絕緣墊片。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主體為直徑為5mm高1.51mm的鏡片,鏡片上部設置有半徑為3.03mm的弧面,鏡片主體和弧面的總高度為2.83mm;所述第一鏡片主體為直徑為12mm高4.26mm的鏡片,鏡片一面具有半徑為19.06mm的凹弧面,另一面具有半徑為8mm的凸弧面;所述第二透鏡主體為直徑為12mm高3.84mm的鏡片,鏡片一面具有半徑為123.7mm的凸弧面,另一面也具有凸弧面,兩面凸弧面頂點之間的距離為5mm;第二鏡片主體為直徑為12mm高3.9mm的鏡片,鏡片一面具有半徑為12.8mm的凸弧面,另一面具有半徑為46.49mm的凹弧面;所述聚光鏡安裝筒的高度為22.26mm,裝配后所述第二鏡片到所述聚光鏡安裝筒頂部的距離為2.73mm,所述第二鏡片的凹弧面頂點距離第二透鏡的123.7mm凸弧面頂點的距離為10.55mm,所述第二鏡片的凹弧面頂點距離第一鏡片的凹弧面頂點的距離為16.7mm,以上尺寸的公差均為±1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醫用聚光鏡組裝置使用時,將透鏡、鏡片與聚光鏡安裝筒配合完成后,鏡片和透鏡可做鍍膜處理,防水圈可有效防止水進入聚光鏡安裝筒內,保證了裝置的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本裝置臟污的可能性,保證了光源的照明效果,照明無陰影;本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制作成本低,聚光效果出色,能在醫療檢查以及手術工作中發揮極好的照明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透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鏡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透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鏡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透鏡,2、第一鏡片,3、第二透鏡,4、第二鏡片,5、聚光鏡安裝筒,6、防水圈,7、鏡片壓圈,8、燈座,9、M5絕緣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醫用便攜冷光源聚光鏡組裝置,包括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3,第一鏡片2,第二鏡片4,聚光鏡安裝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1、所述第二透鏡3、所述第一鏡片2、所述第二鏡片4均安裝在所述聚光鏡安裝筒5內部,所述第一透鏡1、所述第二透鏡3、所述第一鏡片2、所述第二鏡片4在所述聚光鏡安裝筒5中從下到上的順序依次為所述第一透鏡1、所述第一鏡片2、所述第二透鏡3、所述第二鏡片4,所述第一透鏡1貼設封裝在燈座8上的LED上,所述聚光鏡安裝筒5上下兩端均設置有鏡片壓圈7,所述第二鏡片4和設置在所述聚光鏡安裝筒5上部的鏡片壓圈7之間設置有防水圈6,所述鏡片壓圈7和所述燈座8之間設置有M5絕緣墊片9,所述第一透鏡1主體為直徑為5mm高1.51mm的鏡片,鏡片上部設置有半徑為3.03mm的弧面,鏡片主體和弧面的總高度為2.83mm;所述第一鏡片2主體為直徑為12mm高4.26mm的鏡片,鏡片一面具有半徑為19.06mm的凹弧面,另一面具有半徑為8mm的凸弧面;所述第二透鏡3主體為直徑為12mm高3.84mm的鏡片,鏡片一面具有半徑為123.7mm的凸弧面,另一面也具有凸弧面,兩面凸弧面頂點之間的距離為5mm;第二鏡片4主體為直徑為12mm高3.9mm的鏡片,鏡片一面具有半徑為12.8mm的凸弧面,另一面具有半徑為46.49mm的凹弧面;所述聚光鏡安裝筒5的高度為22.26mm,裝配后所述第二鏡片4到所述聚光鏡安裝筒5頂部的距離為2.73mm,所述第二鏡片4的凹弧面頂點距離第二透鏡3的123.7mm凸弧面頂點的距離為10.55mm,所述第二鏡片4的凹弧面頂點距離第一鏡片2的凹弧面頂點的距離為16.7mm,以上尺寸的公差均為±1mm。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醫用聚光鏡組裝置時,將透鏡、鏡片與聚光鏡安裝筒5配合完成后,鏡片和透鏡可做鍍膜處理,防水圈6可有效防止水進入聚光鏡安裝筒5內,保證了裝置的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本裝置臟污的可能性,保證了光源的照明效果,照明無陰影,各個透鏡的參數設置,也使得聚光鏡達到最優的性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