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LCD)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平板顯示器之一,液晶面板是液晶顯示器的核心組成部分。
傳統的液晶面板通常是由一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簡稱CF)基板、一陣列基板以及一配置于兩基板間的液晶層所構成,其工作原理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分子,兩片玻璃基板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通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液晶分子改變方向,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其中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上制備有薄膜晶體管(TFT)陣列,用于驅動液晶的旋轉,控制每個像素的顯示,而彩色濾光片基板上設置RGB彩色濾光層,用于形成每個像素的色彩。
液晶面板在設計過程中,在陣列基板的四周會設置一圈GND(Ground,代表地線或0線)金屬走線,如圖1所示,a為液晶面板,b為GND金屬走線。由于液晶面板上密集的電路容易受靜電影響,設置GND金屬走線的目的在于當有靜電電壓產生時,可以通過GND金屬走線快速將靜電釋放掉,防止靜電累計對面板內部造成擊傷,影響顯示。但是這種GND金屬走線釋放靜電的功能是有限的,當靜電電壓過高時,會造成GND金屬走線的炸傷,甚至影響內部線路,造成顯示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液晶面板的靜電釋放能力有限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包括:導電層、用于釋放靜電的接地防靜電結構及位于彩色濾光片基板與陣列基板之間的框膠,其中,所述導電層覆蓋在所述框膠上,所述導電層還與所述接地防靜電結構連接;所述框膠包括表面導電的導電顆粒,所述導電顆粒用于將靜電導入至所述導電層中。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顆粒有多個,各所述導電顆粒在所述框膠中呈單層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顆粒為直徑大于液晶盒厚度的球體,且所述導電顆粒的直徑與所述液晶盒厚度之差小于預設閾值。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顆粒的外表面為金屬層。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顆粒為外表面為金屬層的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接地防靜電結構為液晶面板的接地金屬走線。
進一步的,所述接地防靜電結構為液晶面板中的銀膠。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層與所述接地防靜電結構之間通過過孔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層由氧化銦錫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層與所述陣列基板相鄰。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將導電層與帶有導電顆粒的框膠相配合,將液晶面板外部較大靜電通過框膠中的導電顆粒與導電層引至液晶面板中的接地防靜電結構中,來進一步減少各種靜電擊傷帶來的問題,可在靜電較大(大于8kV)時釋放靜電。
附圖說明
在下文中將基于實施例并參考附圖來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面板的GND金屬走線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導電層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并未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包括:導電層1、用于釋放靜電的接地防靜電結構(圖中未示出)及位于彩色濾光片基板c與陣列基板t之間的框膠2,其中,導電層1覆蓋在框膠2上,導電層1還與接地防靜電結構連接;框膠2包括表面能夠導電的導電顆粒21,導電顆粒21用于將靜電導入導電層1中。圖2中的導電層1優選由氧化銦錫(ITO)制成,并且制作成ITO柵格。此處ITO柵格的制作方式與現有技術中的TITO制作相同,因此,ITO柵格的制作不用增加多余制程,僅需在掩膜版對應位置預留出恰當的孔用于與接地防靜電結構進行連接即可。導電層1沿著框膠2所在位置進行鋪設。進一步的,導電層1與陣列基t板相鄰。
液晶面板通常是由一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簡稱CF)基板、一陣列基板t以及一配置于兩基板間的液晶層所構成,其工作原理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分子,兩片玻璃基板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通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液晶分子改變方向,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其中陣列基板t上制備有薄膜晶體管(TFT)陣列,用于驅動液晶的旋轉,控制每個像素的顯示,而彩色濾光片基板c上設置RGB彩色濾光層,用于形成每個像素的色彩。
在進行液晶面板的成盒制程時,需要在液晶面板的邊緣位置涂覆用于貼合彩色濾光片基板c與陣列基板t的框膠2,以將灌入彩色濾光片基板c與TFT陣列基板t間的液晶密封起來,使其不能滲漏,同時可防止外界污染物進入液晶顯示面板內部。框膠2內部設置有硅球,起到支撐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在框膠2上增添一層導電層1,并將框膠2中的硅球換成外表面可導電的導電顆粒21。導電層1與陣列基板t相鄰。導電顆粒21的外表面為金屬層,進一步的,導電顆粒21也可為外表面為金屬層的纖維,只需保證導電顆粒21外表面可導電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顆粒有多個,各所述導電顆粒在所述框膠中呈單層設置。優選的,導電顆粒21為直徑略大于液晶盒厚度的球體,即導電顆粒的直徑與液晶盒厚度之差小于預設閾值,該預設閾值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只需使得導電顆粒21可壓于導電層1上,從而讓導電顆粒21與導電層1接觸良好即可。由于框膠2設置在液晶面板四周,因此導電層1也設置在液晶面板四周,并且覆蓋在框膠2上。當然,導電顆粒也可設置為其他形狀,如橢球狀或者多面體狀,只需使導電顆粒也導電層1實現良好接觸即可。另外,導電顆粒也可成多層設置,在此不做限定。各導電顆粒之間的間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實施提供的液晶面板靜電釋放裝置,將導電層1與帶有導電顆粒21的框膠2相配合,使本身處于單一平面的接地防靜電結構立體化,來進一步減少各種靜電擊傷帶來的問題。并且可在靜電較大(如大于8kV)時釋放靜電,而且能在普通情況下絕緣保護陣列基板t行驅動(Gate Driver on Array,簡稱GOA)電路。上述結構不改變框膠2本身結構,僅僅將其中的硅球加工為表面帶導電金屬層的球形顆粒即可。另外,上述裝置的結構也不需要引入多余的設備或復雜的制程手段,僅需在現有的材料和掩膜版上稍作改動,即可達到以最低的成本將防靜電功能最大化的目的。從而提高產品良率,且在后續使用過程中為液晶面板提供時時保護,增加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接地防靜電結構為液晶面板的接地金屬走線,或者接地防靜電結構為液晶面板中的銀膠,或者是液晶面板中的其他接地結構,在此不做限定。由于接地金屬走線或者銀膠與導電層1并不處于同一層中,因此,導電層1與接地防靜電結構(接地金屬走線或者銀膠)之間可通過過孔進行連接。
圖3為導電層1與液晶面板的接地金屬走線的位置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由于接地金屬走線也設置在液晶面板(即陣列基板)四周,因此,導電層1可同時滿足設置在接地金屬走線投影的正上方,又能沿著框膠2進行鋪設。將導電層1設置在接地金屬走線投影的正上方,可使導電層1與接地金屬走線通過過孔進行連接,并且制作工藝簡單,在適當位置增加過孔即可。另外,設置導電層1的寬度比框膠2的寬度小,這種結構使得在靜電不足以擊穿框膠2時起到絕緣作用,但是導電層1的寬度也不能太窄,太窄會使框膠2中的導電顆粒21與導電層1的接觸面積不夠大。在圖3中,導電層設置為鏤空結構,一方面可節省材料,另一方面又能實現框膠2中的導電顆粒與導電層的良好接觸,使外部電壓較大的靜電通過框膠2中的導電顆粒傳導至導電層1中,然后經導電層1導入接地防靜電結構中。
本實施例增加由ITO組成的導電柵格,并在框膠2中摻入表面有導電金屬層的導電顆粒21,由于導電顆粒21可以和ITO柵格接觸,因此,由ITO柵格和導電顆粒21相互配合可形成立體保護墻,將外部電壓較大的靜電導入接地防靜電結構(接地金屬走線或銀膠)中,將液晶面板的接地防靜電結構立體化,從而提升了液晶面板的整體防靜電擊傷能力。
雖然已經參考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各種改進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換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結構沖突,各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項技術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組合起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開的特定實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