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投影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
背景技術:
投影儀,又稱投影機,是一種可以將圖像或視頻投射到幕布上的設備,可以通過不同的接口同計算機、vcd、dvd、bd、游戲機、dv等相連接播放相應的視頻信號。投影儀廣泛應用于家庭、辦公室、學校和娛樂場所。
在投影儀進行工作時,燈泡,電路元件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當需要長時間工作時,投影儀過熱,雖然機器會自動關掉燈泡進行熱保護,但這樣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可能已經損壞了內部元器件,造成極大的不便。實際工作中,投影儀需要擺放在一個適合的位置,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比如正好室內沒有桌子,支架等,這樣就不利于有效投影,大大降低了投影儀的適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包括殼體、散熱機構、投影鏡頭和固定機構,所述散熱機構設置在殼體的內部且與殼體的外部連通,所述投影鏡頭設置在殼體的一側,所述固定機構設置在殼體上;
所述散熱機構包括風冷機構和水冷機構,所述風冷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驅動軸和若干扇葉,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殼體的內部,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驅動軸與各扇葉傳動連接;
所述水冷機構包括傳動組件和水冷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固定軸和傳動桿,所述第一齒輪固定在第一驅動軸上且與第一驅動軸同軸設置,所述第二齒輪通過固定軸設置在第一齒輪的一側,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第二齒輪鉸接且遠離第二齒輪的圓心,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與水冷組件傳動連接;
所述水冷組件包括密封缸、兩塊密封板、吸熱組件和散熱組件,兩塊密封板鉸接于傳動桿的一端,兩塊密封板水平設置在密封缸的中部,所述吸熱組件的一端與密封缸的上半部分連通,所述散熱組件的一端與密封缸的下半部分連通,所述吸熱組件的另一端與散熱組件的另一端連通;
其中,在對投影儀進行散熱的時候,在風冷機構中,第一電機啟動,從而扇葉轉動,扇葉安裝在散熱口進行排熱。在水冷機構中,第一齒輪固定在第一驅動軸上且與第一驅動軸同軸設置,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嚙合,當第一齒輪旋轉時,第二齒輪轉動,同時,傳動桿的一端與第二齒輪鉸接且遠離第二齒輪的圓心,傳動桿的另一端與水冷組件傳動連接,帶動密封板做上下運動。兩塊密封板鉸接于傳動桿的一端,當密封板向上運動時,水從密封缸上半部分進入吸熱管道,吸熱管道設置在吸熱板上且呈s型分布,同時吸熱板對殼體內部的熱量進行吸收,再由吸熱管道內部的水將熱量帶入到散熱組件中,吸熱管道的兩端分別與密封缸的上半部分和散熱組件連通,散熱管道設置在散熱板上且扇葉處,從而就能夠對散熱管道內部的水進行散熱,實現了對投影儀的充分散熱,同時,密封缸下半部分呈真空狀態,水從散熱管道被吸入,進行循環。綜上所述,通過安裝水冷機構,大大改善了投影儀的散熱能力,更好的保護好內部的元器件。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角度調節組件和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固定板和兩個吸盤,所述固定板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兩個吸盤設置在固定板上且位于殼體的外部;
所述角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驅動軸、第三齒輪、第四齒輪和兩個固定桿,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殼體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與第三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四齒輪設置在第三齒輪的一側,所述第三齒輪與第四齒輪嚙合,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與第四齒輪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的另一端與固定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齒輪的一側設有限位組件。
其中,在對投影儀進行固定和角度調節時,固定組件包括固定板和兩個吸盤,固定板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兩個吸盤設置在固定板上且位于殼體的外部,將吸盤吸附于墻壁,玻璃等可進行固定。角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驅動軸、第三齒輪、第四齒輪、兩個固定桿和限位組件。限位組件包括按鈕、連接桿、限位塊、彈簧和固定塊。當按下按鈕,按鈕通過連接桿與限位塊連接,彈簧發生形變,彈簧的伸縮方向與限位塊的移動方向一致,限位塊離開第三齒輪的一側,此時第二電機開始旋轉,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與第三齒輪傳動連接,第四齒輪設置在第三齒輪的一側,第三齒輪與第四齒輪嚙合進行轉動,此時,殼體可以進行角度調節,松開按鈕,彈簧恢復形變,限位塊和第三齒輪匹配,第三齒輪不再轉動,殼體角度進行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吸熱組件包括若干吸熱板和吸熱管道,所述吸熱板均勻設置在殼體的內部,所述吸熱管道設置在吸熱板上且呈s型分布,所述吸熱管道的兩端分別與密封缸的上半部分和散熱組件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板和散熱管道,所述散熱板設置在殼體上,所述散熱管道設置在散熱板上且呈s型分布,所述散熱管道的兩端分別與密封缸的下半部分和吸熱管道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組件包括按鈕、連接桿、限位塊、彈簧和固定塊,所述按鈕設置在殼體上,所述按鈕通過連接桿與限位塊連接,所述限位塊與第三齒輪的齒匹配且位于第三齒輪的一側,所述限位塊通過彈簧與固定塊連接,所述固定塊位于限位塊的下方,所述連接桿豎向設置,所述彈簧的伸縮方向與限位塊的移動方向一致。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上設有散熱口,各扇葉設置在散熱口處,所述散熱板位于散熱口的一側。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上還設有顯示界面。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上還設有控制按鍵。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若干狀態指示燈。
作為優選,兩個固定桿關于固定板的水平中心軸線對稱。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的底部設有底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中,通過散熱機構,能夠對殼體內部的熱量進行有效快速的處理,提高了投影儀的散熱效率,從而提高了投影儀的工作效率;不僅如此,通過固定機構,能夠對殼體進行角度調節,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固定限位,提高了投影儀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的散熱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的角度調節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的限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底座,3.投影鏡頭,4.顯示界面,5.控制按鍵,6.狀態指示燈,7.固定機構,8.散熱機構,9.第一電機,10.第一驅動軸,11.扇葉,12.第一齒輪,13.第二齒輪,14.固定軸,15.傳動桿,16.密封缸,17.密封板,18.吸熱板,19.吸熱管道,20.散熱板,21.散熱管道,22.第二驅動軸,23.第三齒輪,24.第四齒輪,25.固定桿,26.固定板,27.吸盤,28.限位組件,29.按鈕,30.連接桿,31.限位塊,32.彈簧,33.固定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4所示,一種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包括殼體1、散熱機構8、投影鏡頭3和固定機構7,所述散熱機構8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且與殼體1的外部連通,所述投影鏡頭3設置在殼體1的一側,所述固定機構7設置在殼體1上;
所述散熱機構8包括風冷機構和水冷機構,所述風冷機構包括第一電機9、第一驅動軸10和若干扇葉11,所述第一電機9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所述第一電機9通過第一驅動軸10與各扇葉11傳動連接;
所述水冷機構包括傳動組件和水冷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齒輪12、第二齒輪13、固定軸14和傳動桿15,所述第一齒輪12固定在第一驅動軸10上且與第一驅動軸10同軸設置,所述第二齒輪13通過固定軸14設置在第一齒輪12的一側,所述第一齒輪12與第二齒輪13嚙合,所述傳動桿15的一端與第二齒輪13鉸接且遠離第二齒輪13的圓心,所述傳動桿15的另一端與水冷組件傳動連接;
所述水冷組件包括密封缸16、兩塊密封板17、吸熱組件和散熱組件,兩塊密封板17鉸接于傳動桿15的一端,兩塊密封板17水平設置在密封缸16的中部,所述吸熱組件的一端與密封缸16的上半部分連通,所述散熱組件的一端與密封缸16的下半部分連通,所述吸熱組件的另一端與散熱組件的另一端連通;
其中,在對投影儀進行散熱的時候,在風冷機構中,第一電機9啟動,從而扇葉11轉動,扇葉11安裝在散熱口進行排熱。在水冷機構中,第一齒輪12固定在第一驅動軸10上且與第一驅動軸10同軸設置,第一齒輪12和第二齒輪13嚙合,當第一齒輪12旋轉時,第二齒輪13轉動,同時,傳動桿15的一端與第二齒輪13鉸接且遠離第二齒輪13的圓心,傳動桿15的另一端與水冷組件傳動連接,帶動密封板17做上下運動。兩塊密封板17鉸接于傳動桿15的一端,當密封板17向上運動時,水從密封缸16上半部分進入吸熱管道19,吸熱管道19設置在吸熱板18上且呈s型分布,同時吸熱板18對殼體1內部的熱量進行吸收,再由吸熱管道19內部的水將熱量帶入到散熱組件中,吸熱管道19的兩端分別與密封缸16的上半部分和散熱組件連通,散熱管道21設置在散熱板20上且扇葉11處,從而就能夠對散熱管道21內部的水進行散熱,實現了對投影儀的充分散熱,同時,密封缸16下半部分呈真空狀態,水從散熱管道21被吸入,進行循環。綜上所述,通過安裝水冷機構,大大改善了投影儀的散熱能力,更好的保護好內部的元器件。
所述固定機構7包括角度調節組件和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固定板26和兩個吸盤27,所述固定板26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兩個吸盤27設置在固定板26上且位于殼體1的外部;
所述角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驅動軸22、第三齒輪23、第四齒輪24和兩個固定桿25,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22與第三齒輪23傳動連接,所述第四齒輪24設置在第三齒輪23的一側,所述第三齒輪23與第四齒輪24嚙合,所述固定桿25的一端與第四齒輪24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25的另一端與固定板26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齒輪23的一側設有限位組件28。
其中,在對投影儀進行固定和角度調節時,固定組件包括固定板26和兩個吸盤27,固定板26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兩個吸盤27設置在固定板26上且位于殼體1的外部,將吸盤27吸附于墻壁,玻璃等可進行固定。角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驅動軸22、第三齒輪23、第四齒輪24、兩個固定桿25和限位組件28。限位組件28包括按鈕29、連接桿30、限位塊31、彈簧32和固定塊33。當按下按鈕29,按鈕29通過連接桿30與限位塊31連接,彈簧32發生形變,彈簧32的伸縮方向與限位塊31的移動方向一致,限位塊31離開第三齒輪23的一側,此時第二電機開始旋轉,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驅動軸22與第三齒輪23傳動連接,第四齒輪24設置在第三齒輪23的一側,第三齒輪23與第四齒輪24嚙合進行轉動,此時,殼體1可以進行角度調節,松開按鈕29,彈簧32恢復形變,限位塊31和第三齒輪23匹配,第三齒輪23不再轉動,殼體1角度進行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吸熱組件包括若干吸熱板18和吸熱管道19,所述吸熱板18均勻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所述吸熱管道19設置在吸熱板18上且呈s型分布,所述吸熱管道19的兩端分別與密封缸16的上半部分和散熱組件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板20和散熱管道21,所述散熱板20設置在殼體1上,所述散熱管道21設置在散熱板20上且呈s型分布,所述散熱管道21的兩端分別與密封缸16的下半部分和吸熱管道19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組件28包括按鈕29、連接桿30、限位塊31、彈簧32和固定塊33,所述按鈕29設置在殼體1上,所述按鈕29通過連接桿30與限位塊31連接,所述限位塊31與第三齒輪23的齒匹配且位于第三齒輪23的一側,所述限位塊31通過彈簧32與固定塊33連接,所述固定塊33位于限位塊31的下方,所述連接桿30豎向設置,所述彈簧32的伸縮方向與限位塊31的移動方向一致。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1上設有散熱口,各扇葉11設置在散熱口處,所述散熱板20位于散熱口的一側。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顯示界面4。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控制按鍵5。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若干狀態指示燈6。
作為優選,兩個固定桿25關于固定板26的水平中心軸線對稱。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1的底部設有底座2。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易于散熱的智能投影儀中,通過散熱機構8,能夠對殼體1內部的熱量進行有效快速的處理,提高了投影儀的散熱效率,從而提高了投影儀的工作效率;不僅如此,通過固定機構7,能夠對殼體1進行角度調節,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固定限位,提高了投影儀的實用性。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