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顯示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透明顯示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顯示技術的日益發展,各種新型技術不斷涌現,透明顯示技術因其透明的顯示面板這一特性及其獨特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0003]透明顯示器一般是指可形成透明顯示狀態以使觀看者可看到顯示器中顯示的影像及顯示器背后的景象的顯示器。透明顯示器具有許多可能的應用,例如建筑物或汽車的窗戶和購物商場的展示窗。除了這些大型設備的應用以外,諸如手持式平板電腦的小型設備也可得益于透明顯示器,例如,使用戶能夠觀看地圖并且能夠透過屏幕觀看前面的景物。
[0004]預期大部分的現有的顯示器市場將逐漸地被透明顯示器所取代,例如在建筑、廣告和公共信息領域。
[0005]透明顯示器分為抬頭顯示器、透明液晶顯示器(透明LCD)與透明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透明0LED),在這些透明顯示中,抬頭顯示是采用影像投影的方法實現,而透明LCD與透明OLED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透明顯示,但是透明顯示器存在對比度低的缺點,其對比度比普通顯示器低很多。原因在于,由于透明顯示器具有一定程度的光穿透性,透明顯示器后側的背景會干擾透明顯示器所顯示的圖像,例如是當后側的背景所具有的圖案與透明顯示器所顯示的圖像重疊或是呈現相似的顏色時,易造成透明顯示器顯示的圖像清晰度不佳以及人眼視覺疲勞等負面影響。
[0006]因此,如何提升透明顯示器的對比度及影像品質實為當前研發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明顯示器,通過在透明顯示裝置的背面設置一液晶扭轉層,從而使得透明顯示器具有透明及不透明兩種狀態,透明時可以從顯示畫面中看到其后的背景圖像,不透明時顯示畫面具有較好的對比度和顯示效果。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明顯示器,包括透明顯示裝置、及設于透明顯示裝置背面的液晶扭轉層,所述液晶扭轉層中的液晶分子具有垂直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及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兩種狀態,當液晶扭轉層中的液晶分子垂直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時,液晶扭轉層為透明狀,觀察者可以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看到透明顯示器背后的背景圖像,當液晶扭轉層中的液晶分子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時,液晶扭轉層為不透明狀,觀察者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看不到透明顯示器背后的背景圖像,與液晶扭轉層為透明狀相比,此時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具有較高的顯示對比度。
[0009]所述液晶扭轉層覆蓋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整個背面或者僅覆蓋背面中的局部區域。
[0010]所述液晶扭轉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夾設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設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層一面上的第一電極、及設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層一面上的第二電極;未對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施加電壓時,所述液晶層中的液晶分子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所述液晶層為不透明狀;對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施加電壓時,所述液晶層中的液晶分子垂直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所述液晶層為透明狀。
[0011]所述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所述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均為透明電極,所述透明電極的材料為透明金屬氧化物。
[0012]所述透明金屬氧化物為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的一種或多種。
[0013]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為透明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或透明液晶顯示裝置。
[0014]所述透明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包括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封裝結構、位于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和封裝結構之間的有機發光二極管;所述有機發光二極管包括陽極、陰極及位于陽極和陰極之間的有機功能層,所述有機功能層至少包括一有機發光層。
[0015]所述有機功能層還包括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電子阻擋層、空穴阻擋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中的一層或多層。
[0016]所述透明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設于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上、下表面的上、下偏光片、及設于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組;所述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彩色濾光片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及夾設于彩色濾光片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的液晶層。
[0017]所述背光模組為側入式背光模組或者直下式背光模組;所述側入式背光模組包括背光源、及設于背光源側方的導光板;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組包括背光源、及設于所述背光源上方的擴散板。
[001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透明顯示器,通過在透明顯示裝置的背面設置一液晶扭轉層,從而使得透明顯示器具有透明及不透明兩種狀態,當液晶扭轉層中的液晶分子垂直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時,液晶扭轉層為透明狀,觀察者可以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看到透明顯示器背后的背景圖像;當液晶扭轉層中的液晶分子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排列時,液晶扭轉層為不透明狀,觀察者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看不到透明顯示器背后的背景圖像,此時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具有較高的對比度,影像品質較好。
[0019]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附圖說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0021]附圖中,
[0022]圖1為本發明的透明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發明的透明顯示器處于透明狀態時的示意圖;
[0024]圖3為本發明的透明顯示器處于不透明狀態時的示意圖;
[0025]圖4為本發明的透明顯示器中的透明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發明的透明顯示器中的透明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6A為圖5的透明液晶顯示裝置中的側入式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6B為圖5的透明液晶顯示裝置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0030]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明顯示器,包括透明顯示裝置30/40、及設于透明顯示裝置30/40背面的液晶扭轉層20,所述液晶扭轉層20中的液晶分子具有垂直于透明顯示裝置30/40排列及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30/40排列兩種狀態,如圖2所示,當液晶扭轉層20中的液晶分子垂直于透明顯示裝置30/40排列時,液晶扭轉層20為透明狀,觀察者可以在透明顯示裝置30/40的顯示畫面中看到透明顯示器背后的背景圖像,如圖3所示,當液晶扭轉層20中的液晶分子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30/40排列時,液晶扭轉層20為不透明狀,觀察者在透明顯示裝置30/40的顯示畫面中看不到透明顯示器背后的背景圖像,與液晶扭轉層20為透明狀相比,此時透明顯示裝置30/40的顯示畫面具有較高的顯示對比度,顯示效果較好。
[0031]具體的,所述液晶扭轉層20覆蓋所述透明顯示裝置30/40的整個背面或者僅覆蓋背面中的局部區域,如僅覆蓋背面中對應顯示區域的部分。
[0032]具體的,所述液晶扭轉層2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夾設于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之間的液晶層23、設于所述第一基板21朝向所述液晶層23—面上的第一電極24、及設于所述第二基板22朝向所述液晶層23—面上的第二電極25。未對第一電極24與第二電極25施加電壓時,所述液晶層23中的液晶分子平行于透明顯示裝置30/40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