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光板,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液晶顯示模塊(LCM)的導光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手機、平板等終端電子產品的薄型化、低能耗、高色域及超窄邊框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嚴,對其液晶顯示模塊LCM的背光源要求也越來越高。導光板作為背光源的核心部件,其厚度和光學特性對降低背光成品的厚度和提升亮度、均勻度以及畫面顯示效果方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行業內各廠家都致力于在導光板微結構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在導光板V-CUT結構設計方面不斷改進。圖1列舉了幾種常見導光板結構的截面示意圖。
[0003]如圖1的a、b、c、d、e、f所示,目前導光板的結構主要以連續的鋸齒狀和不規則曲線狀條紋為主,少部分產品相鄰條紋間設置一段很小的間隔。
[0004]傳統導光板的V-CUT結構,一方面不易滿足現行高亮度以及亮度均勻度大于90%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生產過程中,膜材與導光板相互摩擦接觸易造成劃傷并破壞V-CUT結構,影響畫面效果,造成產品的不良率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亮度高并且亮度均勻,畫面視覺效果好的用于彩屏手機、平板等終端電子產品的導光板。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7]—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底面以及與該底面相對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設置凸起的弧形條狀帶,相鄰的弧形條狀帶平行并且各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相等;以所述弧形條狀帶所處的直線為基準,與所述直線垂直的導光板的一個側面為入光面;所述底面為網點面。
[0008]優選的是,所述弧形條狀帶的弧形為標準圓的一部分。
[0009]優選的是,所述弧形條狀帶的寬度為A,高度為B,兩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為C,其中A為20至40微米,B為2至4微米,C為50至70微米。
[0010]優選的是,所述導光板的材料為流動性好,便于注塑成型的樹脂。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地設置弧形條狀帶的寬度和高度以及兩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亮度提高并且亮度更加均勻,采用樹脂材料流動性好,同時本實用新型沒有尖角結構,可有效減緩導光板與光學膜材因摩擦導致的劃傷。
【附圖說明】
[0013]圖1的a和b為現有導光板的帶尖角的V -⑶T結構;c和d為現有導光板的間隔帶尖角的V - CUT結構,e和f為現有的弧狀導光板結構;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的導光板的出光面主要為V - CUT結構,出光面有連續的尖角結構(圖1中的a和b)或者有間隔的尖角結構(圖2中的a和b),這樣的結構容易劃傷與導光板接觸的膜材。另外現有技術的導光板如圖1的e和f所示,為帶有弧形條狀結構的出光面,由于兩個弧形結構連接在一起,成型時容易因為流動性不佳和散熱不均造成產品畸形,最終影響導光板光學性能。
[0018]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亮度高視覺效果好用于彩屏手機、平板等終端電子產品的導光板,包括弧形條狀帶1、出光面2、底面3和入光面4。
[0019]所述出光面2上設置凸起的弧形條狀帶I,相鄰的弧形條狀帶I平行并且各弧形條狀帶I間隔的距離相等,所述弧形條狀帶I的弧形為標準圓的一部分。所述弧形條狀帶I用于控制出光方向。以所述弧形條狀帶I所處的直線為基準,與所述直線垂直的導光板的一個側面為入光面4,所述入光面4的外部通過LED燈源5為導光板提供光源。所述底面3為用于擴散光源的網點面,所述底面3與所述入光面4相對。
[0020]本實用新型的單個弧形條狀帶I與出光面2相接的部分為弧形的寬度A,其中弧形條狀帶I的弧形露出部分不超過弧形所處的標準圓的半徑,弧形條狀帶I的弧形露出部分的高度為B,兩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為C,其中A為20至40微米,B為2至4微米,C為50至70微米。
[0021]所述導光板的材料為流動性好,便于注塑成型的樹脂,在制作時直接整體注塑成型。
[0022]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地設置弧形條狀帶I以及設置其尺寸,一方面提高了光線射出的比例,即提高光線利用率,從而提高背光模組的亮度;另一方面,采用標準圓弧的條狀結構,利于使射出的光線方向更加均勻,有利于提升背光整個導光模組的亮度和均勻度。
【主權項】
1.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底面以及與該底面相對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光面上設置凸起的弧形條狀帶,相鄰的弧形條狀帶平行并且各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相等; 以所述弧形條狀帶所處的直線為基準,與所述直線垂直的導光板的一個側面為入光面; 所述底面為網點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條狀帶的弧形為標準圓的一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條狀帶的寬度為A,高度為B,兩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為C,其中A為20至40微米,B為2至4微米,C為50至70微米。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光板的材料為流動性好,便于注塑成型的樹脂。
【專利摘要】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底面以及與該底面相對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設置凸起的弧形條狀帶,相鄰的弧形條狀帶平行并且各弧形條狀帶間隔的距離相等;以所述弧形條狀帶所處的直線為基準,與所述直線垂直的導光板的一個側面為入光面;所述底面為網點面。所述弧形條狀帶的弧形為標準圓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地設置弧形條狀帶的寬度和高度以及兩弧形條狀帶的間隔距離,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亮度提高并且亮度更加均勻,采用樹脂材料流動性好,同時本實用新型沒有尖角結構,可有效減緩導光板與光學膜材因摩擦導致的劃傷。
【IPC分類】G02B6-00
【公開號】CN204314498
【申請號】CN201420786739
【發明人】李冬平, 徐曉玲
【申請人】深圳市山本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