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32456閱讀:1371來源:國知局
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光線傳導裝置及TV背光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TV顯示技術的發展,TV作為家庭中心的重要電器,對于TV的顯示技術及清晰度、高光效、高亮度和顯示模組的節能也逐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TV顯示模核心導光板部件是使用LED燈為光源,其導光板采用激光雕刻或者油墨印刷或者注塑成型的加工工藝,材料使用光學級MS板或者光學級PMMA板。油墨印刷導光板結合LED的工藝,亮度相對較低,且需要針對每一片單獨印刷,成品良率影響及產生人工成本及二次加工原料成本等,從而使該方案的成本較高;激光雕刻導光板結合LED燈的方式,亮度較高,發光點分部均勻,易于自動化生產,但是激光雕刻的方式加工效率低,面對一塊有上萬個導光點的導光板,加工效率非常低下,且很每個發光點之間間隔較大,作為光學需求高的TV顯示導光板需要在表面增加數層光擴散膜,幾個方面原因導致該方案成本較高,注塑加工導光板結合LED燈的方式,注塑開模成本高昂,每個發光點之間間隔大,作為光學需求高的TV顯示導光板需要在表面增加數層光擴散膜,綜合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TV顯示模組核心導光板部件加工技術要求范圍內亮度難以提升,出光效果差,或是整體厚度難以控制,或是加工成本高居不下等不足,提供一種導光點分布均勻、結構簡單、出光效果好的TV顯示模組核心導光板部件及制作方法。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它包括:透明基板和光源;所述透明基板一端端面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正對所述光源設置;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為導光面,所述透明基板上表面為出光面;所述導光面上設置有V型槽微結構,所述V型槽微結構均勻排布在所述導光面上;所述出光面上設置有光學納米微結構的導光點,所述光學納米微結構的導光點均勻密布在所述出光面上;所述導光面下方設置有反光層;所述出光面上方設置有擴散膜層。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入光面為平面,所述光源為LED光源,且所述入光面與所述光源貼合。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入光面為平面,所述光源為LED光源,且所述入光面與所述光源貼合。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V型槽微結構通過帶有光學V槽結構的模具熱壓印在透明基板上制成;所述納米微結構導光點是通過帶有光學納米微結構的精密模具轉印制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導光點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002毫米。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透明基板采用壓克力板材或MS板材制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反光層采用黑白膠PET膜或者銀色膠紙制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擴散膜層采用霧面PET膜制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透明基板側面設置有銀反射膜。

本發明采用LED光源透過帶有按光學原理計算后在透明基板加工微結構的導光板,光在進入導光板時在微結構處發生漫反射發出柔和的光線,在導光板壓印點面貼合反光層(反射板)增強光線的反射,在反光層(反射板)作用下,將增強光線亮度。由于導光板表面微結構多且細密,能夠均勻導光,可以保證光線往各個方向反射的效率基本相同。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TV顯示模組尺寸要求及光照要求進行光學設計,設計納米微結構的排布方式;

步驟二、將納米微結構設計方案通過電鑄或是激光加工的方式制作帶有納米微結構的金屬模具;

步驟三、將所述金屬模具固定在專用平壓設備上,并對模具進行加熱;

步驟四、旋轉并加熱帶有納米微結構的金屬模具,將納米微結構轉壓在透明基板上;

步驟五、配合LED燈及TV顯示模組進行裝配。

該制作方法易于自動化生產,可以有效提高模組顯示的亮度,且相比注塑、激光鐳雕及印刷的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

本本發明技術方案中在透明基板的導光面上設有若干均勻排布的V型槽,當LED燈發光時,光在進入導光板時,通過V型槽及反射膜將光線最大程度的反射到出光面,出光面上設有若干均勻排布的光學納米級微結構,光線在光學微結構導光點位置發生漫反射后發出柔和的光線,由于透明基板下方設有由黑白膠紙或是銀色膠紙制成的光反射面,通過黑白膠白色的特征或是銀色膠紙的銀色的特征從而增強光線的反射,同時由于光學納米微結構導光點是均勻密集的分布,所以可以使發光的亮度高,光線分布均勻,以滿足TV顯示模組的高亮度設計和加大LED燈的光線利用率,顯著提高TV顯示模組的發光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1)加工工藝簡單,易于自動化生產;

(2)相比印刷導光板+LED燈的方式,在相同功率要求下可以提TV顯示部件的亮度;

(3)相比激光鐳雕+LED燈的方式,可顯著提高產品加工速率高,降低制作成本;

(4)與注塑導光板+LED燈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模具成本,符合現在家電小批量多樣化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入光面,2出光面,3導光面,4反光層,5擴散膜層,6透明基板,7銀色反射膜,8LED光源。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公開一種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主要采用LED光源透過帶有按光學原理計算后在透明基板加工微結構的導光板,光在進入導光板時在微結構處發生漫反射發出柔和的光線,在導光板壓印點面貼合反光膜(反射板)增強光線的反射,在反光膜(反射板)作用下,將增強光線亮度。由于導光板表面微結構多且細密,能夠均勻導光,可以保證光線往各個方向反射的效率基本相同。

具體的,本實施例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包括透明基板6和LED燈源8,透明基板6一端端面正對LED燈設置,該端面為入光面1,入光面1用于接收LED燈源8發光的光線,由于入光面1為平面,優選的,將LED燈源8與透明基板6的入光面1最大限度的靠近,從而使LED燈源8的光線最大限度地透過入光面1,進入透明基板6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光線利用率,透明基板6下表面為導光面3、上表面為光出光面2,導光面3上根據要求設置有若干條V型槽微結構,若干個V型槽微結構均勻排布,導光面3上的微結構是通過光學設計后精密加工的模具熱壓印在透明基板上制成,V槽之間的最小間距為0.1mm,出光面2上根據光學要求設置有若干個光學納米微結構的導光點,若干個光學納米微結構的導光點均勻排布,出光面2上的光學微結構得導光點是通過光學設計后精密加工的模具熱壓印在透明基板上制成,導光點之間的最小間距為0.002mm,通過在出光面2上設置均勻而且緊密排布的導光點,結合帶有V槽結構的導光面,當光線進入透明基板6時,就會在出光面2的導光點發生漫反射,從而使出光亮度高,光線分布均勻;導光面3下方設置有反光層4,反光層4采用黑白膠或是銀色膠紙制成,背面的黑白膠或是銀色膠紙,白色面或是銀色面可以提高出光面2的反光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模具采用激光蝕刻或者電鑄加工成型,整個顯示導光板除開入光面其他三邊為銀反射膜。銀反射膜7銀色特性進一步將光反射回整個導光板,兩方面使得出光面2的亮度提高,增加對光線的利用率,實用性強。

出光面2上方設置有擴散膜層5,擴散膜層5采用霧面PET膜,本案例中霧度為50%,通過設置擴散膜層5將透明基板6包覆,該設置能夠進一步增加光擴散的均勻度及一致性,從而使該產品具有良好的導光效果。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透明基板6采用壓克力板材、MS板材制成,由于上述板材應用于導光板技術領域的技術成熟,而且價格便宜,透光率好;同時透明基板6應用于導光板的成型切割技術成熟,易于生產成型,可靠性高,自動化程度高。

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透明基板6厚度為2mm-5mm,優選為2.5mm,LED燈的厚度為2.5mm,所以本產品的厚度得到了控制,滿足電子產品輕薄化設計。

實施例2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公開一種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根據TV顯示模組尺寸要求及光照要求進行光學設計,設計納米微結構的排布方式;

步驟b.將納米微結構設計方案通過電鑄或是激光加工的方式制作帶有納米微結構的金屬模具;

步驟c.將金屬模具固定在專用平壓設備上,并對模具進行加熱;

步驟d.旋轉帶有納米微結構的并加熱模具,將納米微結構轉壓在透明基板上;

步驟e.配合LED燈及TV顯示模組進行裝配。

本實施例微納壓印TV顯示模組導光板的制作方法易于自動化生產,可以有效提高模組顯示的亮度,且相比注塑、激光鐳雕及印刷的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

在本說明書中所談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等,指的是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或者特點包括在本申請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多個地方出現同種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個實施例。進一步來說,結合任一個實施例描述一個具體特征、結構或者特點時,所要主張的是結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這種特征、結構或者特點也落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盡管這里參照發明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