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低頻吸聲材料及該材料在低頻吸聲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低頻吸聲材料,本發明還涉及該材料在低頻吸聲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國際上用于噪聲和聲場控制的吸聲材料,通常只對中高頻聲波有較好的吸聲效果。一般低頻吸聲多采用共振吸聲器,同時填加多孔吸聲材料,或采用多層共振板吸聲。盡管如此,在50~500Hz之間的低頻范圍內,在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小于200mm的情況下,很少有吸聲系數達到0.9以上的低頻吸聲材料。而在音樂廳音響控制中,為了保持混響時間的平衡,需要一種對低頻聲波有較好吸聲效果的吸聲材料。在噪聲控制工程中也需要低頻吸聲材料彌補中高頻吸聲材料的低頻吸聲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頻吸聲材料,在應用于在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小于200mm的環境時,仍能產生較好的低頻吸聲效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材料在低頻吸聲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頻吸聲材料,該材料為纖維材料或多孔復合材料,其密度為200~2000kg/m3、厚度為1mm~50mm。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其中的多孔復合材料為海綿、泡沫塑料、各種纖維層與高分子聚合物的復合以及各種纖維板。
其中吸聲材料的密度為200~1800kg/m3、厚度為1mm~45mm。
其中吸聲材料的密度為250~1800kg/m3、厚度為1mm~40mm。
其中吸聲材料的密度為300~1800kg/m3、厚度為1mm~35mm。
其中吸聲材料的密度為350~1600kg/m3、厚度為1mm~30mm。
本發明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密度為200~2000kg/m3、厚度為1mm~50mm的吸聲材料在低頻吸聲中的應用,該材料為纖維材料或多孔復合材料。
本發明的低頻吸聲材料應用于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小于200mm的環境時,在125~500Hz之間的4個1/3倍頻范圍內,可以使吸聲系數達到0.50~0.96之間。
附圖是本發明材料在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為50mm的情況下,頻率125~4000Hz之間的吸聲頻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低頻吸聲材料,是一種同時滿足密度為200~2000kg/m3、厚度為1mm~50mm的材料,該材料為纖維材料或多孔復合材料,多孔復合材料為海綿、泡沫塑料、各種纖維層與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復合及各種纖維板。
該材料在低頻吸聲中的應用,可以作為吸聲材料安裝在任何用于吸聲目的的結構和裝置上。比如作為穿孔吸聲板的內外襯料,或膜材料及板材料共振吸聲結構的內外襯料。
本發明利用材料共振吸聲原理,利用某些結構的多孔材料具有較寬共振吸聲頻帶的特點使得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小于200mm的情況下,低頻吸聲頻譜曲線保持在較高的位置上。附圖顯示的是應用于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為50mm的情況下,材料的吸聲頻譜,它反映了材料不同頻率對應的吸聲系數。
本發明的材料,同時滿足密度和厚度的要求,是一種優良的低頻吸聲材料,作為在低頻吸聲領域中的應用,尤其是在材料與背墻(或板)的距離小于200mm的環境時,仍能具有好的低頻吸聲效果,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其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實施例1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層、泡沫塑料和海綿的復合材料,其密度為200kg/m3、厚度為50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150mm,在頻率100~50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5~0.88。
實施例2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層和海綿的復合材料,其密度為200kg/m3、厚度為45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100mm,在頻率100~50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7~0.90。
實施例3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層,其密度為250kg/m3、厚度40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60mm,在頻率100~50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9~0.89。
實施例4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層與高分子聚合物的復合材料,其密度為300kg/m3、厚度為35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50mm,在頻率100~5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3~0.78。
實施例5低頻吸聲材料為海綿與纖維板的復合材料,其密度為350kg/m3、厚度為30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40mm,在頻率100~5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9~0.80。
實施例6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板,其密度為1200kg/m3、厚度為1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50mm,在頻率100~5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7~0.89。
實施例7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板與高聚物復合材料,其密度1600kg/m3、厚度為1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50mm,在頻率100~5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50~0.96。
實施例8低頻吸聲材料為金屬纖維板,其密度為1800kg/m3、厚度為1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50mm,在頻率100~5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51~0.95。
實施例9低頻吸聲材料為金屬纖維板,其密度為2000kg/m3、厚度為1mm。經實驗測試,材料外表面距離背后墻體50mm,在頻率160~300Hz之間時,吸聲系數為0.49~0.82。
權利要求
1.一種低頻吸聲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為纖維材料或多孔復合材料,其密度為200~2000kg/m3、厚度為1mm~50mm。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頻吸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復合材料為海綿、泡沫塑料、各種纖維層與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復合及各種纖維板。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頻吸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材料的密度為200~1800kg/m3、厚度為1mm~45mm。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頻吸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材料的密度為250~1800kg/m3、厚度為1mm~40mm。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頻吸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材料的密度為300~1800kg/m3、厚度為1mm~35mm。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頻吸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材料的密度為350~1600kg/m3、厚度為1mm~30mm。
7.密度為200~2000kg/m3、厚度為1mm~50mm的吸聲材料在吸聲中的應用,所述材料為纖維材料或多孔復合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低頻吸聲材料,為纖維材料或多孔復合材料,其密度為200~2000kg/m
文檔編號G10K11/162GK101038741SQ200710017768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9日
發明者張新安 申請人: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