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24429閱讀:10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民族樂器,特別是對傳統的中胡琴筒進行改進,使其音色、音 量得到改善、具有立體聲效果且音色渾厚,屬樂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胡,是一種中音拉弦樂器。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是在二胡的基礎上研制而成。中胡的琴桿比二胡的長(一般86cm)。琴筒多為圓柱型,長15cm左右,前口外徑 10. 5 11. 5cm,蒙蟒皮,后口置音窗,也有前八方后圓筒型的。琴弦比二胡弦粗,各部件都 較二胡大,定弦比二胡低四度或五度,音色渾厚,常用于合奏、伴奏或獨奏,是民族樂隊中的 中音樂器,因為中胡琴桿長,按音的把位也比較寬,演奏上不如二胡靈便,故不宜演奏快速、 串把又很高的曲調。在樂隊中,中胡主要起襯托作用,它是結合高、低音樂器以及弦樂器與 管樂器之間的橋梁,使整個樂隊的聲音豐滿、雄厚。隨著科學文化的日益發展,人們文化素質和鑒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傳統樂器的 認識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民族樂器在保留其自身特色的同時亦應不斷改革和完善。從聲學角度對中胡進行分析,可發現其有不盡合理之處。傳統的中胡,其琴筒用木 制材料構成,其一端蒙以蟒皮,以弓毛對琴弦摩擦引起琴皮和空氣的振動,推動空氣形成聲 波,經琴筒共鳴形成較強的樂音。因為聲波在琴皮兩側引起的空氣振動振幅相同、相位相 反,實際演奏中,只有一側聲波通過琴筒予以共鳴放大,而另一側聲波則呈散播之勢,無共 鳴效果,由于兩側的聲波缺乏互補,音色缺乏厚實的感覺,并且降低了總體音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音量大、 音色厚實圓潤、具有立體聲效果的中胡。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由琴筒、琴桿、琴弦、琴軸、弓子組成,琴筒上蒙 有蟒皮,其特別之處是增設加長琴托和一個輔助琴筒。所述輔助琴筒對接在琴皮的另一 側,輔助琴筒上與琴弦對應的部位設有上、下弦口,琴弦由上、下弦口中穿過。所述加長琴托 左端與琴筒螺釘固定,其右端與底連接板螺栓連接。上述優化音質的具有立體聲效果的中音中胡,所述琴筒具有兩個左連接板,所述 輔助琴筒具有兩個右連接板,左右連接板用螺栓連接。輔助琴筒下部設有一個底連接板。上述優化音質的具有立體聲效果的中音中胡,所述輔助琴筒和琴筒的兩對接面尺 寸和幾何形狀相匹配,輔助琴筒的長度為琴筒長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上述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所述上弦口的邊位于輔助琴筒上部周口線5mm 處,上弦口與周口線間有一矩形小豁口相通,小豁口長5mm,與琴筒軸線平行,寬3mm。上述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所述上弦口為位于輔助琴筒上部的橢圓孔,橢 圓孔中心據周口線7 9mm,橢圓長軸為6 9mm,短軸為4 6mm,且與周口線間有一小豁口相通。上述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所述下弦口位于輔助琴筒下部,是在周口線處 開一直徑5mm的半圓形缺口,其半圓的直徑垂直于輔助琴筒的軸線方向。上述優化音質的具有立體聲效果的中音中胡,所述加長琴托與下弦口對應處設有 過弦孔。本實用新型根據聲波振動傳播原理,對傳統的中胡結構進行了改進,在原中胡琴 筒的右側對接了一個輔助琴筒,并根據試驗對幾何尺寸進行了設計,使琴皮兩側的聲波振 動都予以共鳴放大,又由于增設了加長琴托,使琴筒和輔助琴筒的對接密封性較好,有效地 增大了音量。其互補作用有效抑制了噪音、美化了音色。經試用表明,改進后的中胡,音量 顯著增大、發音厚實飽滿、音色圓潤純凈;由于聲波由兩個相反方向的共鳴筒中發出,因而 具有立體聲效果。演奏中使用本實用新型,對傳統的演奏技法無任何改變,且結構簡單,易 于制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部放大視圖圖3是輔助琴筒的主視圖圖4是圖3的左視圖圖5是圖3的B向放大視圖(上弦口為一個橢圓孔時);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各部件標號如下1.琴筒;2.琴皮;3.輔助琴筒;4.加長琴托;5.左連 接板;6.右連接板;7.過弦孔;8.周口線;9.上弦口 ;10.下弦口 ;11.底連接板;12.與琴 托連接的壓板;13.小豁口 ;14.橢圓形上弦口。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由琴筒、琴桿、琴軸、琴弦、弓子組成。改進后的中胡增設了 加長琴托和輔助琴筒(3),輔助琴筒對接在琴皮(2)的另一側,因此形成了兩個共鳴筒。該 結構的基本原理顯而易見,它將琴皮振動引起的兩側空氣的振動分別通過兩個共鳴筒予以 放大,因此增加了音量,通過音色互補,可有效消除噪音。又由于聲波由兩個相反方向的共 鳴筒中發出,因而具有立體傳聲效果。輔助琴筒上不設置琴皮,它與琴筒(1)設為可拆分結 構。對接時二者由左連接板(5)、右連接板(6)和底連接板(11)三處螺栓緊固,需調換輔助 琴筒或調整碼子或更換琴弦時,松開各螺栓,二者即可分離,該結構亦可據演奏的需要調換 不同的輔助琴筒。參看圖3、圖4,兩個右連接板(6)對稱設置在輔助琴筒上。加長琴托上 與下弦口對應處設有過弦孔(7),琴弦由此穿過固定在加長琴托底部。參看圖2,底連接板(11)固定在輔助琴筒的底部,加長琴托(4)的右端設有螺栓 孔,右端面上設有壓板(12),加長琴托右端與底連接板螺栓連接。輔助琴筒和琴筒的兩對接 尺寸和幾何形狀應匹配、光滑過度。為不影響中胡演奏的運弓自如,輔助琴筒的長度約為琴 筒長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為宜。為達到不同音色要求,輔助琴筒和琴筒的材質(如木 制的材料及厚度等)可有不同或相同的選擇搭配。幾何形狀只要求接口密封性好即可。參看圖4,輔助琴筒上設有上、下弦口 9、10,當輔助琴筒對接在琴筒上后,琴弦由上、下弦口中通過,上弦口的尺寸應保證琴弦最大幅度振動時,不與輔助琴筒接觸。上弦口 可采用圖5所示的橢圓形等幾何形狀,上弦口與周口線連通的小豁口,是為了換弦方便而 設。下弦口很小,能保證換弦方便即可(不用考慮振動),在周口線處開一直徑5mm的半圓 形缺口,其直徑垂直于輔助琴筒的軸線方向。
權利要求一種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由琴筒、琴桿、琴軸、琴弦、弓子組成,在琴筒上安裝琴皮,其特征在于增設一個輔助琴筒(3),所述輔助琴筒對接在琴皮(2)的另一側,輔助琴筒上與琴弦對應的部位設有上、下弦口(9、10),琴弦由上、下弦口中穿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筒設有兩 個左連接板(5);所述輔助琴筒對應設有兩個右連接板(6),左右連接板螺栓鏈接;輔助琴 筒下部設有一個底連接板(1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琴 筒(3)和琴筒(1)的兩對接面尺寸和幾何形狀相匹配,輔助琴筒的長度為琴筒長度的二分 之一至五分之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其特征在于增設加長琴托 (4),加長琴托左端與琴筒(1)在底部由螺釘固定,加長琴托右端與底連接板(11)螺栓鏈 接。所述加長琴托與下弦口對應處設有過弦孔(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口(9) 的邊位于輔助琴筒上部周口線(8)5mm處,上弦口與周口線間有一矩形小豁口(13)相通,小 豁口長5mm,與琴筒軸線平行,寬3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口為位 于輔助琴筒上部的橢圓孔(14),橢圓孔中心據周口線7 9mm,橢圓長軸為6 9mm,短軸為 4 6mm,且與周口線間有一小豁口(13)相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口(10) 位于輔助琴筒下部,是在周口線處開一直徑5mm的半圓形缺口,其直徑垂直于輔助琴筒的 軸線方向。
專利摘要一種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中音中胡,屬樂器技術領域,用于解決傳統中胡音量較小、高音區域音色尖銳等問題。其改進是,增設加長琴托和增設一個輔助琴筒,所設加長琴托置于琴桿底部與琴筒固定,便于穩定的演奏;輔助琴筒對接在琴皮另一側,輔助琴筒上與琴弦對應的部位設有上、下弦口,琴弦由上、下弦口中通過。本實用新型根據聲波振動傳播原理,在原中胡琴筒的右側對接一個共鳴筒,可以使琴皮兩側的聲波振動都予以共鳴放大,并有效抑制噪音、增大音量。經試用表明,改進后的中胡,音量增大、音色厚實圓潤,聲波由兩個相反方向的共鳴筒中發出,因而具有立體聲效果。可提高中胡的表現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文檔編號G10D3/02GK201765809SQ20102053089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6日
發明者韓佩琦, 高新存 申請人:河北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