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路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化太陽能路燈。
背景技術:
路燈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并且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很多太陽能路燈開始投入使用,但是很多太陽能路燈的發電模塊和照明模塊是分體設計的,集成度不高。并且燈頭的高度固定,使用不夠靈活。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一體化太陽能路燈。
技術方案:一種一體化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和燈頭,所述燈桿上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和橫桿;所述燈桿頂端還設有定滑輪,所述路燈還包括鐵質滑塊和經過所述定滑輪的繩子,所述繩子一端系在所述橫桿上,另一端與所述鐵質滑塊固定,所述鐵質滑塊上設有被所述燈桿穿過的第一孔和被所述繩子穿過的第二孔,所述燈頭固定在所述鐵質滑塊上;所述燈頭包括框架、位于框架底面的底板和位于框架頂面的太陽能電池板;所述框架、底板、太陽能電池板之間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控制器、蓄電池和導熱基板,所述導熱基板上設有LED光源模組,所述底板上設有孔部,所述LED光源模組位于所述孔部內。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多個散熱孔,所述底板為鋁合金底板。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模塊和與MCU模塊連接的充放電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還設有光敏傳感器和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燈桿上還設有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路燈,燈頭一體化設計,集成度高,無需在燈桿上穿設電線等,由于沒有電線的限制,因此燈頭可上下移動,如果使用者需要較強的光照,可以將燈頭下降到低處使用以獲得較強的照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燈頭位于高處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燈頭位于低處示意圖;
圖3為滑塊示意圖;
圖4為燈頭第一示意圖;
圖5為燈頭第二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1燈頭;2滑塊;2.1第一孔;2.2第二孔;3.1第一永磁體;3.2第二永磁體;4定滑輪;5繩子;6橫桿;7燈桿;8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11框架;12底板;13太陽能電池板;14散熱基板;15LED光源模組;16散熱孔;17光敏傳感器;18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一種一體化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7和燈頭1,所述燈桿7上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第一永磁體3.1、第二永磁體3.2和橫桿6;所述燈桿7頂端還設有定滑輪4,所述路燈還包括鐵質滑塊2和經過所述定滑輪4的繩子5,所述繩子5一端系在所述橫桿6上,另一端與所述鐵質滑塊2固定,所述鐵質滑塊2上設有被所述燈桿穿過的第一孔2.1和被所述繩子穿過的第二孔2.2,所述燈頭1固定在所述鐵質滑塊2上;所述第一永磁體3.1對所述鐵質滑塊2的吸引力小于所述鐵質滑塊2的自身重力;所述燈頭包括框架11、位于框架11底面的底板12和位于框架11頂面的太陽能電池板13;所述框架11、底板12、太陽能電池板13之間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控制器、蓄電池和導熱基板14,所述導熱基板14上設有LED光源模組15,所述底板12上設有孔部,所述LED光源模組15位于所述孔部內。所述底板上設有多個散熱孔16,所述底板為鋁合金底板,從而有利于散熱;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模塊和與MCU模塊連接的充放電模塊;所述底板上還設有光敏傳感器17和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18;所述燈桿上還設有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8。
使用者可以收放繩子從而將滑塊與第一永磁體吸引獲得較大的照射范圍,或者將滑塊與第二永磁體吸引獲得較強的光強;兩個永磁體的設置可以使滑塊與永磁體吸引,從而使滑塊固定得更加穩定,燈頭位于高處時,繩子和橫桿是扎緊的,松開繩子,滑塊和燈頭的重力大于第一永磁體的吸引力會下降,下降到與第二永磁體吸引時,也將繩子與橫桿扎緊。燈頭集成發電部件和照明部件與一體,集成度高。當光敏傳感器感應到光強大于設定閾值時,使路燈處于關閉狀態,不會點亮;當光敏傳感器感應到的光強小于等于設有閾值,使路燈處于激活狀態,在所述激活狀態中,當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或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感應到人時,控制器控制路燈點亮。在不同的位置設置兩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可以提高感應到人的準確度。
盡管本實用新型就優選實施方式進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