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手持式鏤鋸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85230閱讀:4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手持式鏤鋸機的制作方法
現有技術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手持式鏤鋸機。
通過文獻US 5 027 518已知一種類型的鏤鋸機,這種鏤鋸機在結構上與一種用手操作的鏤鋸是一樣的,在此,典型的U-形提梁具有一個向下橫著立起的帶有電動機殼的手柄,在此,手柄的背面帶有一個開關,用以控制電動機的能量供應。
與手動鏤鋸相比,這種已知機器的優點在于鋸切運動不是用手完成的。
本發明的優點具有權利要求1特征的本發明鏤鋸機具有的優點在于,它非常輕、放在手中很舒適并且能夠特別可靠地由操作者進行控制。
操作可靠性是這樣改進的,即,手槍狀基座殼體緊接著手柄向后延長并且在操作位置支撐在操作者的前臂上。
由于U-形提梁的上下臂比鏤鋸條長出大約數倍,特別是長出大約雙倍,因此用該鏤鋸能夠對相當大面積的工件進行加工直到中心,就是說,從板狀工件的邊緣開始進入的最大切割深度相當大,大約為270mm。
由于手柄在前面具有接通和斷開電動機的開關鍵,因此可以特別順利地特別是用食指對該開關鍵進行操作。
由于基座殼體容納了電動機和用于驅動鋸條進行往復運動的傳動裝置,因此它們被防塵土和侵害保護。
由于提梁的上臂在其自由端支撐著一個末端殼體,該末端殼體容納有用于以可松脫形式夾緊鏤鋸條的夾緊裝置和導向裝置,因此這些裝置被特別防塵土和侵害保護。
由于鏤鋸在基座殼體上面具有一個帶有縱槽的、與另一個臂對準的平面支承面,用以支撐工件,因此,相對工件可以對該鏤鋸進行特別控制并且可以無振動地對其進行操作,這樣,鋸痕幾乎可以整齊得像用尺子或圓規勾出的輪廓線那樣。
由于鏤鋸的基座殼體可以特別是以可卡住、可松脫的形式與一個例如可固定在工作臺上的鋸臺連接,在此,手柄向下伸出鋸臺,可以方便地握住,因此可以將該鏤鋸與固定在其上的鋸臺一起作為可以特別精確定位的手工工具進行使用或是在將鋸臺法蘭緊固在一個工作臺情況下作為固定式裝置進行使用。
由于通過縱向導向件,特別是通過帶有缺口的槽-鍵導向件可以無間隙地將鏤鋸機的基座殼體與鋸臺連接在一起,因此該鏤鋸機可以從上面插入到鋸臺中并且以卡口式連接形式與其組合在一起而無需輔助工具。
由于通過按下可超越卡接的鍵可以將鏤鋸機與鋸臺分離開,因此能夠特別快速和方便地將鏤鋸機松脫下來而無需輔助工具。
由于鏤鋸機帶有一個可以平行于鏤鋸條進行移動的工件壓緊裝置,該工件壓緊裝置也用作手指轉向器(Fingerabweiser),因此,可以使待加工工件特別好地相對于鏤鋸機可控地固定,這樣可以進行精確的鋸切作業。
由于U-形提梁的上下臂具有平直的自由端并且其上分別帶有一個片簧,因此片簧可以整面平放且位置可靠地與提梁連接并且兩個片簧能夠相互平行定向,以便以輕微的擺程以平行四邊形的形式引導鋸條。
由于片簧在其自由端帶有一個在中間的叉形槽,其中可以分別以可松脫形式懸掛鏤鋸條的一個夾持端,因此能夠不用工具而形狀貼合地夾緊鏤鋸條,與迄今已知的通過旋轉翼形螺母靠傳遞力來夾緊鏤鋸條相比,這種夾緊更為可靠。
由于上部片簧呈U-形彎曲并且其下支腿在U-形輪廓的臂的自由端上是這樣固定的,特別是這樣鉚接的,以致支腿與自由臂同樣指向朝外,在此,拱形和上U-支腿可以自由地擺動,因此以特別低廉的成本實現了用于平行四邊形傳動裝置的彈性預緊搖臂,固定在下臂上的片簧構成其反向搖臂,而其連接件則是鏤鋸條。
由于下部片簧通過傳動裝置,特別是通過一個連桿可以形狀貼合地與電動機連接,因此驅動力的傳遞不是直接作用在鋸條上,這樣,在鋸條運動軌道上在死點處的換向很柔和。
由于下部片簧在其自由端上有一個沖裁成形的、向下拱起的連接片,該連接片形成了一個用于插入連桿的吊環,因此在連桿和片簧之間能夠實現成本特別低廉的連接件。
由于片簧在其自由端上各具有一個與所述槽呈橫向的橫槽,在其中能夠分別以定中且可擺動的活節形式支撐著鋸條的一個內接頭,特別是其刃尖,因此,鏤鋸條能夠以無應力的活節形式在平行四邊形傳動裝置中與搖擺片簧連接。
由于內接頭由注射成型的塑料構成,并且具有一個指向鋸條的方頭區域,該方頭區域無間隙地伸過所述槽,因此,鏤鋸條的夾持端可以相對于片簧可靠定中和減振地安置。
由于U-形提梁由金屬制成,特別由具有圓形或橢圓形橫截面的管件制成,而特別以可拼合在一起的半殼結構形成的基座殼體和末端殼體由塑料制成,因此該鏤鋸機可以既具有由于鏤鋸條支座的高穩定性而形成的牢固性,又具有輕型結構和人機工程學形狀。
附圖下面將借助具有附圖的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手持式鏤鋸機從左前方看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鏤鋸機與鋸臺卡接后從右前方看的立體圖,
圖3是圖2的鏤鋸機在即將與鋸臺卡接之前的情況,圖4是該鏤鋸機的前視圖,圖5是卸下或打開末端殼體后從右側看的立體圖,圖6是圖5從上看的視圖,其夾緊杠桿擺動到松脫位置上,圖7是帶有片簧的U-形提梁的細節,圖8是掛上鏤鋸條的下部片簧,圖9是帶著連桿的下部片簧的仰視圖,圖10是鏤鋸條的夾持端,圖11是夾緊杠桿的細節,圖12是鋸條的細節,圖13是鋸臺的剖視圖,圖14是鋸臺的立體分解圖,帶有鏤鋸機的相應殼體區域,圖15是聯接有鋸臺的基座殼體的橫斷面圖,圖16是基座殼體的右半殼的內部結構圖,和,圖17是裝有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左半殼。
實施例的描述圖1中所描述的鏤鋸機10包括一個手槍狀的下部基座殼體12,該下基座殼體具有一個橫著向下立起的手柄13。該手柄13由其從基座殼體12伸出的區域向后彎曲與基座殼體12呈一定角度配置。該手柄13在其由基座殼體12出來的區域的后部輪廓形成了一個凹拱形凹部(Kehle)14,該凹部水平向后繼續過渡到基座殼體12的下部外輪廓。操作者的手舒適地緊貼著凹部14,并且大約拇指和食指的中間靠在其上或將其夾住。水平走向的基座殼體12的后部區域因此支撐在操作者的手背和前臂上并且形成了一個延長的支桿,這樣,在鋸切過程中就可以特別可控制地操作鏤鋸10。
手柄13前面帶有一個由出自手柄13的鼻狀凸起130從側面緊緊包圍著的開關鍵15,用于斷開或接通電路。在下面從手柄13伸出一根電源線16,用于給設置在基座殼體12內部的未示出的電動機供應能量。
在手柄13上在開關鍵15的下方布置有一個未示出的電控裝置的調節輪17,用于對電動機進行轉速調節。
基座殼體12由兩個縱向分開的半殼1201、1202構成,并且在上面有一個帶縱槽20的平坦甲板狀支承面18,在該支承面上可以支撐一個要加工的工件19。
基座殼體12在兩側的環形外緣68下面分別帶有兩個彼此相互隔開的夾緊卡腳21,從圖上只能看到布置在左側的兩個。
從基座殼體12向后伸出一個U-形提梁22的下臂221,該提梁由彎曲管構成并且被半殼1201、1202密封地包著。下臂221彎曲著向上向前過渡到一個與該下臂221平行延伸的上臂222上。該上臂222在其指向前方的自由端支撐著一個末端殼體24,該殼體通過緊固螺栓23(圖5、6)固定在上臂222上并且該殼體由兩個縱向分開的半殼240、241構成。末端殼體24支撐著一個可從上面接觸到的夾緊杠桿25,通過一個盆地或缺口狀凹槽242,操作者可以把手指伸到其摳手127下面,并且可以使其沿操縱箭頭26的方向向上偏轉以將其打開。
該末端殼體24在其圓滑的前端帶有一個工件壓緊裝置27,該裝置由兩個圓滑動桿28構成,這兩根滑動桿可相對下部殼體12移動及鎖定地安裝在末端殼體24中。兩個滑動桿28在上面伸出末端殼體24,并且通過一個U-形弧281相互連接起來。滑動桿28在其朝向支承面18的下部自由端上帶有一個壓腳狀擋塊30,該擋塊平行于支承面18以馬蹄狀向后延伸,具有一個向前敞開的槽29,在其中從側面和后面引導一個其齒排32(圖5、6)朝前的鏤鋸條33,從而使其不會向側邊或向后偏移太遠。
在壓下其在前面伸出末端殼體的按鍵270后,可使工件壓緊裝置27從其鎖定位置向上移動。
鏤鋸條33具有兩個夾持端(圖5、6),這些夾持端設計成由塑料注射成型的內接頭34并且明顯增加了鋸條33在其夾持端的直徑,這樣,這些內接頭就能夠被掛接在叉形支座56、57(圖5、6)中并且可以同時被夾緊。
末端殼體24在其前部區域上在按鍵270下方有一個槽狀的裝配窗口243,穿過該裝配窗口,可以將鋸條33的構造成內接頭34的夾持端掛接在其上支座56中。與此相對應,基座殼體12也有一個前部裝配槽35,通過該裝配槽,可以將鏤鋸條33的第二內接頭34形式的下夾持端掛接起來。
圖2是從右上方看的鏤鋸機10,它聯接了一個鋸臺37,其上面的平坦支承面137齊平地過渡到基座殼體12的支承面18上,在此,支承面137、18的溝槽20有規則地相互過渡。
鋸臺37在前邊具有一個向下伸出的抽吸接管38(圖13、14),該抽吸接管在上面在支承面137區域中通到一個抽吸孔39,如果在該抽吸接管38上連接一個吸塵器或類似裝置的吸氣軟管,在鋸切過程中形成的鋸屑就可以經該抽吸孔抽吸出。
鋸臺37在其后部區域的中間有一個U-形的、通到支承面137的、向下貫通的空隙40,該空隙與基座殼體12的支承面18的外輪廓或外緣68相對應。在上面該空隙40在相對的側面上帶有一些縱向導向件69、70、73(圖13),這些導向件能夠以卡口式連接的形式將鏤鋸機10的基座殼體12鎖緊在鋸臺37中并且能夠無間隙地將其固定在其中。
一個制動鍵42構成了一個定位擋塊43,該定位擋塊在靠近支承面18處嵌接到基座殼體12的相應凹坑1210中,并且將基座殼體12且同時將鏤鋸機10以可松脫的方式相對于鋸臺37固定。
一些向外均勻地間隔開的螺栓孔44垂直向下穿過鋸臺37的支承面137,螺栓可以穿過這些螺栓孔,借助螺栓(釘)可以將鋸臺37擰接在一個固定的基礎上,例如工作臺或類似裝置上。此外,鋸臺37在其外緣后方還有夾緊開口71(圖13),以使未示出的螺旋夾鉗的卡爪得以進入,借助該夾鉗可以將鋸臺固定在一個固定的基礎上。
手柄13在鋸臺37下方伸出來,這樣,固定有鋸臺37的鏤鋸機10可以共同作為手持式工具使用。鏤鋸機10因此可以相對于工件19特別自如地這樣定向,即,將所述工件定位成垂直于鋸條33或支承面18、137。
圖3顯示的是鏤鋸機10在松脫鋸臺37或即將鎖緊在其中或卡接在其上之前的情況。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為了最終的卡接或松脫,必須相對于鋸臺37平行于其支承面137推動基座殼體12。此前,鏤鋸機10的基座殼體12從上面垂直地插入到空隙40中,以便殼體12的夾緊卡腳21以及外緣68與鋸臺37的相應導向鍵(Fuehrungsfedern)69、70、73進入嵌接位置。
箭頭46、48顯示的是,在基座殼體12垂直插入到空隙40中以后,相對于鋸臺37松脫或固定鏤鋸機10的方向。
圖4顯示的是鏤鋸機10的前視圖,在此可以特別清楚地看到帶有夾緊卡腳21和外緣68的基座殼體12的輪廓或者說與鋸臺37聯接相關的橫截面。可以看到的還有裝配槽35以及裝配窗口243及前述附圖所標記的其他細節,在此將不再重復。
圖5顯示的是U-形提梁22的下臂和上臂221、222的前部區域,沒有基座殼體12,只有末端殼體24的左半殼和用于松脫或固定鏤鋸條33的夾緊機構。
下臂221在其自由端具有一個水平的平直區54,一個平直的片簧51在固定點59處固定在其上,特別是鉚接在其上。片簧51在其作為鋸條夾持端支座的自由端57上帶有一個中心叉形槽58,以便鋸條33通過并且將其內接頭34固定住。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在其最外端向下彎曲(而與之相接的在后部分成屋頂狀向上彎曲),這樣在屋頂狀彎曲的底面上形成一個橫向槽62,內接頭34的刃尖61(圖8)能夠以可擺動的活節形式支撐在其中。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在屋頂狀區域之后進入一個很短的平面區,緊接著該平面區是帶有一個中央縱向縫660的向上的拱形66,其中央縱向縫是通過對向下的拱形連接片64進行沖裁或壓制形成的。拱形66和連接片64共同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吊環65,用于懸掛一個連桿67(圖9),該連桿把電動機的旋轉運動轉換成了下部簧片51的上下運動。
末端殼體24的左半殼241借助緊固螺栓(釘)23固定在提梁22的上臂222上。上臂222的自由端與下臂221的自由端一樣,也形成一個水平的平直區53,上部片簧50在固定點59處固定在其上面上,特別是鉚接在其上面上。
上部片簧50作為向右敞開的U字以其支腿501、502向外延伸,像上臂222的自由端53那樣,在此,下部的短支腿501固定在上臂222上。支腿501、502通過一個拱形52彼此連接。
片簧50的上部較長的支腿502的自由端56在自由端向上彎曲并且緊接其后成V-形向下成形——與下部片簧51的外端57成鏡象,從而在其中也形成一個槽62,同樣,該槽也被一個中心叉形槽58穿過其中心,這樣,鋸條33就可以以其另一個內接頭34以活節形式安裝在V-形區域的叉形槽58或槽62中,與鋸條33的下夾持端34成鏡象。
各臂221、222在靠近其自由端的地方都帶有通孔123,這些通孔垂直于由提梁22展開的平面伸展,并且用于使緊固螺栓23通過以便固定基座殼體或末端殼體12、24,特別是其半殼體。
上部片簧50的上支腿502配備有一個設計成雙臂杠桿形式的夾緊杠桿25,該夾緊杠桿可以借助其摳手127繞著一個在末端殼體24中的擺軸125向上偏轉,這樣便使其凸塊126向下走,且與此同時也帶著片簧50的上支腿502一起往下臂221那邊走。為了能更好地將操作者的手指插入,夾緊杠桿25的摳手127是一個向后敞開的、管狀空心體。通過一個設在末端殼體24的外輪廓里的凹槽242,操作者可以方便地把手指伸到該空心體中并使其向上偏轉。
圖5還顯示了帶有工件壓緊裝置27的末端殼體24的前部區域。其滑動桿28在末端殼體24的下方帶有壓腳狀擋塊30,該擋塊具有一個中央槽29。由此可以看出,擋塊30的馬蹄狀結構可以在側面和后面包圍鋸條33。同樣可以看到按鍵270,將其按下可以消除對壓緊裝置27或滑動桿28的制動——可以向上提起。借此通過操作者用手上下移動圓弧281,就可以方便地對壓緊裝置27進行調節。
描述的夾緊杠桿25的位置是在夾緊位置,在此,它沉入到凹下的凹槽中并且因此與末端殼體24的外輪廓平齊。僅用虛線表示了上部簧片50處在上死點位置,就是說,處在夾緊位置的情況,而處在更換鋸條33的松脫位置則是用實線表示的。
圖6顯示的是與圖5相同的細節,在此,只是夾緊杠桿25的摳手127向上而其凸塊126向下擺動壓著片簧50的上支腿502向下走。此外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末端殼體24外輪廓內的用于平齊沉入摳手127的凹下的凹槽242。此外還顯示出了半殼241的一個與擺軸125相鄰的卡銷129,在到達夾緊位置時,夾緊杠桿25的一個空心圓柱形卡接孔128可以與該卡銷卡接。在圖示情況下,鋸條33從上下片簧50、51的支座或自由端56、57上松脫下來而從前面取出或者準備再次裝入到支座中。為此必須經過末端殼體24中的安裝窗口243和基座殼體12中的安裝槽35(圖1)。
圖7顯示的是由圓形橫截面的金屬管制成的U-形提梁,其上鉚接有片簧50、51,在此,可以特別清楚地看到帶有縱向延伸叉形槽58和橫向槽62的上部片簧50的自由端56,同樣,還可以看到上下臂221、222的上下平直區53、54的平坦的、平行的取向,在此沒有重復其余的細節(已經在前面的附圖中顯示過了)。
圖8顯示的是帶有叉形槽58、橫槽62、連接片64、拱形66、吊環65和縱縫660的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的放大視圖。可以看到,鏤鋸條33的內接頭34的刃尖61能夠以可擺動的活節形式支撐在橫槽62中,在此,鏤鋸條33上緊靠著刃尖61的方頭36或其齒排32穿過叉形槽58。塑料內接頭34通過這樣的方式無間隙地支撐在叉形槽58中,即它在刃尖61后繼續延伸成一個方頭36形狀,該方頭延伸到超出刃尖61,并且從各方面包圍住鋸條33。該方頭36還用于鋸條33相對于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電絕緣。
圖9顯示的是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的仰視圖,在此可以看到叉形槽58、橫槽62、連接片64以及吊環65或縱縫660,一個連桿67以吊鉤狀夾在其中,該連桿通過未示出的電動機處于往復或上下運動狀態。
圖10顯示的是內接頭34,該內接頭在鏤鋸條33的最外端以圓柱體延伸,并且,通過兩個屋頂狀的斜坡向另一個內接頭方向形成刃尖61,方頭區域36從該刃尖上出來,該方頭使鏤鋸條無間隙、防扭轉地安裝在片簧50的叉形槽58中。
圖11顯示的是設計成雙臂杠桿形式的夾緊杠桿25的細節,其中一個臂設計成空心摳手區域127,而另一個臂則設計成凸塊126,其間布置有轉軸125。
圖12顯示的是鏤鋸條33的細節,帶有設計成內接頭34的夾持端、其屋頂狀斜坡、刃尖61和方頭區域36。
圖13顯示的是鋸臺37的立體局部剖視圖,在此可以看到抽吸接管38、抽吸孔39、空隙40、帶定位擋塊43的制動鍵42、螺栓孔44和縱槽20。此外還可以看到用作基座殼體12的縱向導向件的導向鍵69,其上有斷開區75以及側向斜面73,以及在外側后方可看見用于螺旋夾鉗的卡爪的進入開口71,以將鋸臺固定在一個基礎上,例如工作臺或類似裝置上。在鏤鋸10處于固定(stationaer)運行狀態時,可以將鋸條33通過抽吸孔39導入到下支座中,以進行鋸條更換。
導向鍵69的斷開區75是為了讓鏤鋸機10的基座殼體12的側向夾緊卡腳21能從上面垂直進入到空隙40中以便從下面夾住導向鍵69并且在側面支撐在斜面73上。
在圖14中再次解釋了在基座殼體和鋸臺37之間的卡口式卡接系統的作用原理,該圖是一幅從下面斜著觀察的側向局部剖視圖。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導向鍵69、其上的斷開區75、楔形向內的斜面73和帶有定位擋塊43的制動鍵42。此外還強調了抽吸接管38、抽吸孔39和空隙40以及分解出的(在視線方向上面)基座殼體12的側面區域,帶有用來插入到鋸臺37的空隙40中的夾緊卡腳21和基座殼體12的上外緣68。
圖15是帶有鋸臺37的基座殼體12的剖視圖,示出了在基座殼體12和鋸臺37之間的卡口式連接式夾緊系統。在此可以看到,導向鍵69是如何在側向和垂直方向支撐在縱向延伸的外緣68以及夾緊卡腳21之間的,以及在夾緊卡腳21和外緣68之間形成一個導向槽70以便讓導向鍵69進入。
此外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斜面73,該斜面在側面支撐著夾緊卡腳21并且用于在水平方向將基座殼體12無間隙地固定在鋸臺37上。
還可以看到在殼體12的支承面18和鋸臺37的支承面137上的縱槽20,并且手柄13在下面伸出鋸臺37這樣遠,以致使用者可以用手方便地握住。
對于固定運行而言,首先是將鋸臺37固定在一個工作臺上。然后將鏤鋸機10從上面(前面朝前)插入到其空隙40中,直到鏤鋸機10的下殼體12的支承面18與鋸臺37的支承面137對準。接下來通過將鏤鋸機10移動到空隙40中,將鏤鋸機10相對于鋸臺37以卡口式連接形式夾緊,制動鍵42通過將其定位擋塊43卡接在基座殼體12的一個凹坑1210中從而將該殼體12、同時也將鏤鋸機10固定住而不會非有意地從鋸臺37上松脫下來。
沿著空隙40上緣的兩個導向鍵69具有楔形橫截面。在空間上它們被夾在基座殼體12同樣為楔形的上部外緣68與在基座殼體12的外側面上的楔形的、向外逐漸收縮的夾緊卡腳21之間。通過夾緊卡腳21的外側在側向楔入地支撐在斜面73的傾斜面上,將在水平方向上改善這種空間夾緊。
為了讓鏤鋸機10從鋸臺37上松脫下來,首先要相對于上表面41向下按壓制動鍵42,由此可以使定位擋塊43向下從凹坑1210中出來,從而消除制動。接下來通過從空隙40向外水平移動機器,當夾緊卡腳21到達導向鍵69的空隙75處時,就可以向上將鏤鋸機10從鋸臺37上取下來。
由于手柄13相對于殼體12的傾斜角大約為20°,所以相對操作者來說,機器可以可靠地位于手中,在此,機器的重量由手背和前臂承受并且在其旋轉和擺動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控制鏤鋸機的移動自由度。
在手持連接有鋸臺37的鏤鋸機10進行工作時,鋸臺37的支承面137可以向上壓靠在工件的底面上。由于鋸條33是向下拉鋸,所以工件19被拉到基座殼體12和鋸臺37的支承面18、137上。由此可以無振動、安靜地進行鋸切。
在側面高出或包圍著開關鍵15的鼻狀凸起130避免了意外接通鏤鋸機10,例如在鏤鋸機插入到鋸臺37中的情況下。
圖16所示的基座殼體12的右半殼1202的內部結構圖清楚地顯示了手柄13、槽14、一個鼻狀凸起130、裝配槽35、用于使下臂221通過并將其緊緊環包的出口1211以及用于固定連接殼體12與提梁22的螺栓通孔。
圖17以對圖16進行補充的形式顯示了裝有電動機11和傳動裝置的基座殼體12的左半殼,在此,電動機殼110通過橡膠圈112形成彈性支承點111用以吸收電動機11的振動。電動機軸1103帶有一個風扇113且在軸向與其相鄰帶有一個主動小齒輪114,該小齒輪與一個對應齒輪115嚙合。對應齒輪115無相對轉動地裝在曲軸116上,該曲軸在自由端帶有一個曲軸連桿頸119,用來驅動連桿67。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持式鏤鋸機(10),它具有一根鏤鋸條(33),該鏤鋸條可以在兩個最好由U-形的、管件制成的提梁(22)構成的上下臂(221,222)之間以可松脫的形式夾緊在其端部上,在此,其中一個臂(221,222)的端部支撐著一個手柄(13),其特征在于所述鏤鋸機(10)能夠以可松脫的形式、特別是以卡口式連接形式卡接在一個鋸臺(37)上,在此,所述鏤鋸機(10)與鋸臺(37)一起構成一個可移動的手工工具機,在將鋸臺(37)緊固在一個工作臺或類似裝置情況下,該手工工具機作為固定式裝置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鏤鋸機(10)具有一個用于支撐工件(19)的支承面(18),最好是在支撐著手柄(13)的手槍狀基座殼體(12)上面,在與鋸臺(37)連接時該支承面與其平面的、特別帶有縱槽(20)的上部支撐面(137)平齊對準。
3.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殼體(12)的支承面(18)在下臂(221)上方平坦地、最好是平行地延伸,這樣在上下臂(221,222)之間的被加工工件(19)可以在支承面(18,137)上移動直到止擋在提梁(22)的拱形為止,而沒有在先接觸上下臂(221,222)。
4.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鋸臺(37)具有一個特別是貫通的、特別是側向敞開的空隙(40),該空隙與基座殼體(12)的輪廓相對應并且可以讓鏤鋸機(10)的殼體(12)插入到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4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鏤鋸機(10)這樣地將其基座殼體(12)插入到所述空隙(40)中,以致所述鋸臺(37)的上支承面(137)齊平地過渡到基座殼體(12)的支承面(18)上,特別是同時使縱槽(20)間距和深度整齊地配置。
6.根據權利要求4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鋸臺(37)與基座殼體(12)通過縱向導向件,特別是通過設置在空隙(40)中的槽-鍵導向件(21,68,69,70,73)可以無間隙地連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4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殼體(12)在相對的外側上具有導向槽(70),這些導向槽與所述鋸臺(37)的空隙(40)中的導向鍵(69)相對應。
8.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鋸臺(37)具有一些用于螺旋夾鉗或類似夾緊裝置的進入開口,用于將鋸臺(37)固定在一個工作臺或類似物上。
9.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鋸臺(37)具有一些用于螺栓的螺栓孔(44),用于將鋸臺(37)固定在一個工作臺或類似物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鋸臺(37)具有一個抽吸接管(38),用于連接吸塵軟管或類似裝置,連接到一個吸塵器上,該抽吸接管與一個在支承面(18,137)上的抽吸孔(39)連通。
11.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221)支撐著手槍狀的基座殼體(12),從該殼體向下、斜著向后、出來一個手柄(13),在此,其后輪廓形成一個彎成一定角度的凹部(14),該凹部在操作位置緊貼著操作者的手,并且同時豎直并水平地夾持在手中,在此,所述下臂(221)在后邊從所述基座殼體(12)出來,彎曲著向上向前過渡到第二臂(222)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的鏤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殼體(12)緊接著手柄(13)繼續向后延長并且用作前臂支撐,而所述手柄(13)在鋸臺下方這樣延伸,以致用操作者的手可以自由地將其握住并可以自由地對其進行引導,這樣,與所述鋸臺(37)連接的鏤鋸機(10)可以與其一起作為用于特殊目的的可移動的手動工具機方便以及舒適地被使用。
全文摘要
一種手持式鏤鋸機(10),它具有一根鏤鋸條(33),該鏤鋸條可以在兩個最好由U-形的、用管件制成的提梁(22)構成的上下臂(221,222)之間,以可松脫的形式夾緊在其自由端上,在此,其中一個臂(221,222)的自由端支撐著一個橫著翹起的手柄(13),由于所述鏤鋸機(10)能夠以可松脫的形式,特別是以卡口式連接形式卡接在一個鋸臺(37)上,因此可以非常通用并具有高精度,在此,所述鏤鋸機(10)與鋸臺(37)一起構成一個活動的手工工具機,在將鋸臺(37)緊固在一個工作臺或類似裝置情況下,該手工工具機作為固定式裝置進行使用。
文檔編號B23D51/02GK1310661SQ0080096
公開日2001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5日
發明者阿爾弗雷德·弗雷希, 托比亞斯·盧茨, 烏韋·恩格爾弗里德, 西格弗里德·科伊施 申請人:羅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