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齒輪球面滾壓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球面加工工具,特別是用于汽車差速器齒輪球面滾擠壓加工的滾壓頭。
背景技術:
汽車差速器齒輪用于車輛行駛轉彎時實現差速運動,對行車安全至關重要。該齒輪的中間為孔,一端為球面。傳統的球面加工方法是車加工留余量,經熱處理淬火后,再磨削加工,這種方法生產效率低,成本高,表面粗糙度和抗磨性難以達到要求。先進的加工方法是將球面精車后用滾壓工具進行滾擠壓加工,現有的滾壓工具通常由支架和一只滾輪構成,滾輪的外緣為圓弧面,加工時,工件旋轉,滾輪橫向進給,隨工件旋轉,進行滾擠壓。由于單只滾輪的側向擠壓,工件受力不均衡,對裝夾要求高,質量難保證,效率也不高;同時滾輪無緩沖機構,有時進給不慎,發生頂撞,容易造成工件、工具的損壞,甚至發生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齒輪球面滾擠壓加工工具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保證加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并且避免頂撞、安全可靠的齒輪球面滾壓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齒輪球面滾壓頭,包括滾輪、支架,改進之處是支架呈“Y”形,滾輪有兩只,兩只滾輪對稱地安裝在固定于支架前叉部位的芯軸上,兩滾輪軸向剖面內的圓弧段位于同一圓周上,滾輪端面設有平面軸承。
進一步的方案是滾輪內孔設有滾動軸承;芯軸內有軸向和徑向加油孔,芯軸的一端有與加油孔相連通的油嘴;支架的柄部設有滑動式護套,護套與支架的前叉之間有蝶形彈簧。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由于滾輪有兩只,圓弧面相對稱,安裝后無軸向竄動,共同對齒輪球面進行滾擠壓,不僅提高效率,也使工件受力均衡,消除彎矩影響,裝夾變得簡單,質量能保證。同時由于彈簧的緩沖作用,萬一進給過猛,支架可在護套內向后滑動,避免頂撞,加之軸承和油孔的設置,保證該裝置的靈活、可靠、安全、長效。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在“Y”形支架1的前叉部位固定著芯軸2,芯軸上裝有一對滾輪4,滾輪軸向剖面內的圓弧段5位于同一圓周上,滾輪端面設有三只平面軸承3,滾輪內孔設有滾針軸承9,安裝時通過調整芯軸上的墊片或平面軸承底板的厚度,使滾輪無軸向竄動。芯軸內部有軸向油孔7和徑向油孔6,芯軸一端有油嘴8。支架的柄部有護套12,兩者滑配,裝在柄部的圓柱銷11可在護套的槽內滑動,護套與支架前叉之間有蝶形彈簧10。
權利要求1.一種齒輪球面滾壓頭,包括滾輪、支架,其特征是支架呈“Y”形,滾輪有兩只,兩只滾輪對稱地安裝在固定于支架前叉部位的芯軸上,兩滾輪軸向剖面內的圓弧段位于同一圓周上,滾輪端面設有平面軸承。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球面滾壓頭,其特征是滾輪內孔設有滾動軸承。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球面滾壓頭,其特征是芯軸內有軸向和徑向加油孔,芯軸的一端有與加油孔相連通的油嘴。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球面滾壓頭,其特征是支架的柄部設有滑動式護套,護套與支架的前叉之間有蝶形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齒輪球面滾壓頭,支架呈“Y”形,兩只滾輪對稱地安裝在固定于支架前叉部位的芯軸上,其軸向剖面內的圓弧段位于同一圓周上,滾輪端面有平面軸承,內孔有滾動軸承,芯軸內部有加油孔,端面有油嘴,支架的柄部有護套,護套與支架前叉間有蝶形彈簧。本實用新型用于球面特別是汽車差速器齒輪球面的滾擠壓加工,由于兩只滾輪對稱滾壓,工件受力均衡,裝夾簡單,能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同時由于彈簧的緩沖作用,避免滾輪與工件的頂撞,加之軸承和油孔的設置,使得本裝置靈活、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21C26/00GK2710783SQ20042002805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8日
發明者夏漢關, 周穩龍, 秦鈞, 趙紅軍, 董義, 朱正斌, 張勇 申請人:江蘇大洋齒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