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04815閱讀:3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部件,特別是一種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
背景技術
絲杠在機床中被廣泛應用,主要是利用絲杠與絲母的配合,對某些部件進行驅動,如銑床工作臺的移動,就是通過電機帶動絲杠轉動,與絲杠相配的絲母沿絲杠軸向移動,從而帶動工作臺移動。現有的絲杠均是由軸承支撐在機床體上并與動力裝置相聯接,支撐軸承處設有密封圈和壓蓋即密封圈座。工作中絲杠的轉動不可避免地出現溫升,溫升后絲杠精度下降,直接影響機床的精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種工作中機床絲杠的溫度得到控制、無溫升、運轉精度高、對機床精度不產生影響的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結構,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它包括軸承支撐在機床體上的絲杠1,其特征在于絲杠1的軸心線處設有中心孔4,中心孔4的一端接供液裝置的排液口,另一端接供液裝置的回液口。
所述的供液裝置為供油裝置,供油裝置由油箱11、油泵10、進油管8、回油管12構成,進油管8接油管接頭7,油管接頭7裝在與機床體固定聯接的密封座6上,密封座6與絲杠1的端頭之間設有進油腔15,進油腔15與中心孔4的一端連通,中心孔4的另一端與絲杠1上的徑向孔14連通,回油管12的管接頭裝在與機床體固定聯接的密封座5上,密封座5位于徑向孔14處且與絲杠1之間形成回油腔13,密封座5、密封座6與絲杠1之間設有密封圈2、密封圈3。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絲杠中心線處設有與供液裝置相接的中心孔,在工作中可通過供液裝置強制冷卻液體在中心孔處流通,帶走絲杠產生的熱量,使機床絲杠的溫度得到控制,無溫升,運轉精度高,對機床精度不產生影響,提高了機床的加工精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1為絲杠,用軸承支撐在機床體上,工作時與絲母配合作為某部件移動的驅動裝置。在絲杠1的軸心線處加工有中心孔4,中心孔4的一端接供液裝置的排液口,另一端接供液裝置的回液口。所述的供液裝置為供油裝置。供油裝置由油箱11、油泵10、電機9、進油管8、回油管12構成。進油管8接油管接頭7,油管接頭7裝在與機床體固定聯接的密封座6上,密封座6與絲杠1的端頭之間留有間隙形成進油腔15,進油腔15與中心孔4的一端連通,即中心孔4的端頭設在絲杠1的端面上。中心孔4的另一端與絲杠1上的徑向孔14連通,回油管12的管接頭裝在與機床體固定聯接的密封座5上,密封座5位于徑向孔14處且與絲杠1之間形成回油腔13,密封座5、密封座6與絲杠1之間設有密封圈2、密封圈3。所述的密封圈2、密封圈3為高速回轉密封圈。
工作過程是電機9驅動油泵10動作,將油箱11內的冷卻油經進油管8、管接頭7泵入進油腔15內,再進入中心孔4內,經徑向孔14、回油管12流回油箱11,在供油、回油過程中帶走了絲杠1所產生的熱量,控制其溫升,提高了絲杠1的運轉精度,也提高了機床的加工精度。在油箱11處設有排管或冷卻裝置(風扇等),可使油冷卻效果更為顯著。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它包括軸承支撐在機床體上的絲杠[1],其特征在于絲杠[1]的軸心線處設有中心孔[4],中心孔[4]的一端接供液裝置的排液口,另一端接供液裝置的回液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液裝置為供油裝置,供油裝置由油箱[11]、油泵[10]、進油管[8]、回油管[12]構成,進油管[8]接油管接頭[7],油管接頭[7]裝在與機床體固定聯接的密封座[6]上,密封座[6]與絲杠[1]的端頭之間設有進油腔[15],進油腔[15]與中心孔[4]的一端連通,中心孔[4]的另一端與絲杠[1]上的徑向孔[14]連通,回油管[12]的管接頭裝在與機床體固定聯接的密封座[5]上,密封座[5]位于徑向孔[14]處且與絲杠[1]之間形成回油腔[13],密封座[5]、密封座[6]與絲杠[1]之間設有密封圈[2]、密封圈[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床部件,特別是一種液體控溫式機床絲杠結構。它包括軸承支撐在機床體上的絲杠[1],其特征在于絲杠[1]的軸心線處設有中心孔[4],中心孔[4]的一端接供液裝置的排液口,另一端接供液裝置的回液口。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絲杠中心線處設有與供液裝置相接的中心孔,在工作中可通過供液裝置強制冷卻液體在中心孔處流通,帶走絲杠產生的熱量,使機床絲杠的溫度得到控制,無溫升,運轉精度高,對機床精度不產生影響,提高了機床的加工精度。
文檔編號B23Q11/12GK2758013SQ20042012083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9日
發明者鄺連杰, 于俊光, 段周波, 郭寧, 黃克敏 申請人: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