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進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進擠裝置,特別是一種自動進行進擠作業的自動進擠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管件因為具有耐溫、耐壓以及傳導性佳等特點,而被大量廣泛的應用于冷凍配管或是空調配管、熱水管路配管等等作業上,然而,因為在配管作業時往往會遇到管件長度不夠或是需要進行轉接的地方,因此使用者常會使用進擠裝置將該金屬管件的一端進擠成喇叭口狀,以便于與另一金屬管件進行接管連接,但是,該現有的進擠裝置一般皆是利用手動的方式進行操作,不僅耗時費力,且為了求美觀,該金屬管件一般皆會隱藏在不顯眼處,而不便于使用者進行接管作業,因此當遇到需要大量進行接管作業的情況時,往往對造成使用者龐大的負擔,是故,如何研發一種能夠自動進行進擠作業的自動進擠裝置,實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包含有一本體、一驅動單元、一第一傳動單元、 一第二傳動單元以及一進擠單元,其中,該本體內設有一容室,而該驅動單元容置于該容室內,并可供提供動力,而該第一傳動單元容置于該容室內,并與該驅動單元相連接,可供接收該驅動單元所提供的動力,而該第二傳動單元則容置于該容室內,并包含有一內螺管、一外螺管、一作動套筒與一傳動件,其中,該內螺管固設于該容室內,而該外螺管的一端設有一抵止部,該抵止部螺設于該內螺管內,另端則凸設于該內螺管外并形成有一擋止部,而該作動套筒的一端設有一連接部并連接于該第一傳動單元上,另端則形成有一頭部,而該傳動件設置于該外螺管的擋止部與該作動套筒的頭部間,使該作動套筒能夠將動力傳輸于該外螺管,以帶動該外螺管于該內螺管內螺動,同時,該傳動件的一端設有一打滑斜面,另端則設有一壓抵部,且該壓抵部彈性壓抵有一軸向設置的彈性件,而讓該傳動件可在該外螺管停止運作時通過該打滑斜面產生離合打滑效果,而該進擠單元具有一中心軸,且該中心軸的一端設有一固接部,該固接部直接穿過該內螺管與該外螺管連接于該作動套筒上,而該中心軸的另端則外擴形成有一組接部,該組接部的前端更進一步組設有一頂心組,通過此,使該自動進擠裝置能夠通過該頂心組自動將該管體的前端進擠成喇叭口狀,以達到省時省力以及便于使用者進行接管作業的目的,同時,通過該傳動件的打滑斜面,除可避免該進擠單元過度進擠外,更可通過該持續轉動的頂心組將該管體的前端修飾得更圓潤,使該管體的接口更為美觀。
圖1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2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傳動單元的分解圖4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圖;圖5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夾管單元的動作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的快拆單元的動作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的第二傳動單元的動作示意圖,以顯示該傳動件打滑前的狀態;圖9為本發明的第二傳動單元的動作示意圖,以顯示該傳動件開始打滑的狀態;圖10為本發明的由另一角度觀的的第二傳動單元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圖2以及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局部放大剖視圖以及第二傳動單元的分解圖,其揭露有一種自動進擠裝置100,該自動進擠裝置100包含有一本體10,其由一上殼體11與一下殼體12所組成,且該本體10于該上殼體11與下殼體12之間設有一容室13,另,該本體10的前端開設有一與該容室13相通的開口 14, 又,該本體10的前端鄰近該開口 14處設有一照明單元15,該照明單元15可為一燈泡或為一發光二極管(LED)者。一驅動單元20,其容置于該容室13內,可供提供動力,且該驅動單元20包含有一馬達21,該馬達21的前端連接有一減速機構22,可供降低該馬達21所輸出的轉速,而該馬達21的后端則連接有一控制單元23,可供用以控制該馬達21的開啟與關閉,同時,該控制單元23更進一步連接有一電池M,可供提供電力給予該馬達21。一第一傳動單元30,其容置于該容室13內,并與該驅動單元20相連接,而可接收該驅動單元20所提供的動力,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傳動單元30具有一傳動齒輪31與一被動齒輪32,該傳動齒輪31的一端連接于該驅動單元20上,另端則通過一滾珠軸承311樞接固定于該本體10的容室13內,而該被動齒輪32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滾珠軸承321與一銅管軸承322,可供樞設固定于該傳動齒輪31的一側,并與該傳動齒輪31相嚙合,同時,該被動齒輪32設有該銅管軸承322的一側更進一步凸設有一傳動軸323。一第二傳動單元40,其容置于該容室13內,并包含有一內螺管41、一外螺管42、一作動套筒43、一傳動件44以及一止推套件45,其中該內螺管41固設于該容室13內,并位于鄰近該開口 14處,于本實施例中,該內螺管41由一外管體411以及一設置于該外管體411內的內螺套環412所構成,且該內螺套環 412的內環側上更環設有內螺紋413。該外螺管42的一端設有一抵止部421,該抵止部421的環側面環設有外螺紋422 并螺設于該內螺管41的內螺套環412內,且該抵止部421的端面上更進一步軸向凹設有一圓槽423,并圍繞該圓槽423設有一第一斜面424,而該外螺管42的另端則凸設于該內螺管 41外側,并徑向外擴延伸形成有一擋止部425,且該擋止部425的端面上鄰近外緣處更軸向凹設有一插槽426。該作動套筒43設置于鄰近該外螺管42處,且該作動套筒43的一端設有一連接部431,該連接部431軸向凹設有一連接槽432,并套設連接于該第一傳動單元30的傳動軸323上,而該作動套筒43的另端則徑向外擴延伸形成有一頭部433,且該頭部433的端面上系對應該外螺管42的插槽426設有一容槽434。該傳動件44設置于該外螺管42的擋止部425與該作動套筒43的頭部433間,使該作動套筒43能夠將動力傳輸于該外螺管42,以帶動該外螺管42于該內螺管41內螺動, 同時,該傳動件44的一端設有一打滑斜面441,另端則設有一壓抵部442,且該壓抵部442 彈性壓抵有一軸向設置的彈性件443,而讓該傳動件44可在該外螺管42停止運作時通過該打滑斜面441產生離合打滑效果,于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443與該傳動件44的壓抵部442 依序容置于該作動套筒43的容槽434內,而該傳動件44設有該打滑斜面441的一端則凸出該容槽434,并彈性插設于該外螺管42的插槽426內。該止推套件45設置于該內螺管41與該外螺管42的擋止部425間,其由多個鋼珠 451與一環狀墊片452所構成,且于本實施例中,該內螺管41于面對該擋止部425的端面上凹設有多個凹槽414,可供容置該等鋼珠451者,而該環狀墊片452則蓋設于該等凹槽414 的外側。另外,請繼續參閱圖2以及圖3所示,該自動進擠裝置100更包含有一進擠單元 50,其具有一中心軸51,且該中心軸51的一端設有一固接部511,該固接部511直接穿過該內螺管41與該外螺管42連接于該作動套筒43上,而該中心軸51的另端則外擴形成有一組接部512,該組接部512上套設有一滾針軸承52,且該組接部512的前端更進一步組設有一頂心組53,另,該中心軸51與其組接部512的連接處環設有一第二斜面513,可供降低該組接部512與該內螺套環412之間的摩擦力,又,該中心軸51上設有一滾珠墊圈54、一墊片陽以及一彈簧56,且該滾珠墊圈54、該墊片55以及該彈簧56容置于該外螺管42的圓槽423內,而可通過該彈簧56推抵該滾珠墊圈M抵頂于該中心軸51的組接部512上。又,值得注意的是,該傳動件44的環側面上環設有一限位環槽444,而該作動套筒 43于該頭部前端中間位置處則凹設有一組接槽435,可供該中心軸51的固定部511穿設固定,且該作動套筒43于該組接槽435的內壁上更對應該限位環槽444穿設有一與該容槽 434相通的限位槽436,同時,該中心軸51的固接部511上對應該限位槽436設有一限位孔 514,并容置有一限位銷57,且該限位銷57的一端凸出該限位孔514,并穿過該限位槽436 而位于該限位環槽444內,通過此以將該傳動件44限位于該容槽434中。此外,請參閱圖4所示,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圖,該自動進擠裝置100于該內螺管44相對該外螺套43的一端設有一快拆單元60,且該快拆單元60上更進一步連接有一夾管單元70,其中,該快拆單元具有一環狀的快拆座61,該快拆座61于本實施例中與該內螺管44 一體成型所形成,且該快拆座61的環側面穿設有多個透孔611以及一固定環槽612,另,該快拆座61的內側面凸設有多個定位塊613,又,該快拆座61上更依序套設有一彈簧62、多個容置于該透孔611內的鋼珠63、一迫緊環64以及一容置于該固定環槽612內的C形環65,而該夾管單元70則具有一上夾座71以及一下夾座72,且該上夾座71與該下夾座72的一端樞接在一起,另端則通過一緊箍組件73固定在一起,該緊箍組件73主要由一壓柄731與一扣環732所構成,同時,該夾管單元70的一側對應該快拆座 61設有一定位凸環74,且該定位凸環74的環側面對應該快拆單元60的鋼珠63環設有一定位環槽741,并于末端對應該等定位塊613凹設有缺槽742,而可穿設定位于該快拆座61 上,此外,請同時參閱圖6所示,該上夾座71與該下夾座72之間更穿設有一夾管部75,且該夾管部75與該定位環槽74之間更徑向設有一擋止片76。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當使用者欲使用該自動進擠裝置100對一管體200進行進擠作業時,首先必須如同圖5所示將該管體200夾固于該夾管單元70上,并通過該快拆單元60組裝于該自動進擠裝置100上,其中,該夾管單元 70的使用方式如圖6所示,必須先將該壓柄731以逆時鐘方向轉動,讓該上夾座71與該下夾座72分離,而形成有一空間,可供將該管體200置放于該夾管部75內,并讓該管體200 的前端擋止于該擋止片76上完成進擠深度的定位,之后,再反向操作壓回該壓柄731,以通過該扣環732將該上夾座71與該下夾座72緊箍在一起,通過此,即可將該管體200夾固于該夾管單元70上。請再繼續參閱圖5所示,當使用者將該管體200固定于該夾管單70元上后,便可進一步通過該快拆單元60將該夾管單元70固定于該自動進擠裝置100上,首先,如圖7所示,先將該迫緊環66往該自動進擠裝置100的方向推移,使該等鋼珠63具有可往該等透孔 611的外側略為移動的自由度,之后,將該夾管單元70的定位凸環74對準該快拆單元60的快拆座61置入,并讓該等缺槽742卡固于該等定位塊613上,完成轉動方向的限位,最后, 放松該迫緊環64,使該迫緊環64受該彈簧62的彈力推抵而如圖8所示朝該夾管單元70的方向移動,并擋止于該C形環65上,以壓抵該等鋼珠63,使該等鋼珠63卡止于該夾管單元 70的定位環槽741內,便可將該夾管單元70結合于該快拆單元60上。請再參閱圖8以及圖9所示,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第二傳動單元的動作示意圖,當使用者將該管體200夾固于該夾管單元70上,并進一步通過該快拆單元60將該夾管單元70組裝于該自動進擠裝置100上后,便可啟動該自動進擠裝置100,使該作動套筒43 開始轉動,并通過該傳動件44帶動該外螺管42于該內螺管41內螺動,使該外螺管42往該中心軸51的組接部512方向前進,并進一步將該中心軸51往該夾管單元70方向推擠, 使該頂心組53往前突破該擋止片76抵頂于該管體200的前端,即可將該管體200的前端如圖9所示進擠成喇叭口狀,通過此,可輔助使用者快速完成該管體200的進擠作業,讓接管更加快速,進而達到減少使用者配管上負擔以及加速配管的發明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如圖9所示,當該外螺管42的抵止部421抵頂于該中心軸51的組接部512上時,通過該第一斜面4M與該第二斜面513將可有效降低接觸面積,以減少摩擦力進而達到避免磨損的效果,此外,當該進擠單元50進擠到最末端時,此時,如圖10所示,由于該傳動件44穿設于該插槽426的一端設有該打滑斜面441,因此當該外螺管42螺設到底而停止作動時,該傳動件44將會受該打滑斜面441的導引而由該插槽426內脫離,并被迫往該容槽434的方向移動,而發生打滑現象,通過此,不僅能夠達到防止過度進擠的效果,且在該傳動件44打滑的同時,由于該中心軸51通過該固接部511固接于該作動套筒43上,因此該中心軸51仍舊會帶動該頂心組53持續轉動,而能夠將該管體200前端的喇叭口修飾得更加圓潤,使該管體200前端的喇叭口更加美觀,此外,當使用者完成進擠作業后欲退出該進擠單元50時,只要讓該作動套筒43往反方向轉動,此時由于該傳動件44的打滑斜面411背對轉動方向,因此該傳動件44將受該彈性件443的推抵重新插設于該插槽426內,并將該外螺管42反向螺動退出該內螺管41,且因為該內螺管41與該外螺管42的擋止部425間設有該止推套件 45,所以能大幅降低摩擦力,使該傳動件44可以很容易的螺動該外螺管42,以將該進擠單元50由該夾管單元70內退出。
7
請再參閱圖11所示,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圖,其與前述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該快拆單元60具有一板狀的快拆座66,且該快拆座16的中心位置穿設有一圓孔661,另,該快拆座66的一側設有一導槽67,該導槽67具有兩側壁671,且該等側壁671上各穿設有一通孔672,又,該快拆單元60于該導槽67的一端橫向設有一卡同件68,該卡固件68的兩端各形成有一彎折部681,且該等彎折部681分別穿設于該等通孔672內,并略為凸出該通孔672,而該夾管單元20上則對應該導槽122于該夾管部76的周緣分別設有一滑塊77,且該等滑塊77上更對應該通孔672各凹設有一定位弧槽771,通過此,使該夾管單元70可利用側向滑設的方式,由該導槽67相對該卡固件68的一端滑接于該導槽67內,并讓該彎折部681卡止于該定位弧槽771中,即可快速的將該夾管單元70 固定于該快拆單元60上,達到與前述較佳實施例相同的快速組裝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體,其內設有一容室;一驅動單元,容置于該容室內,可供提供動力;一第一傳動單元,其容置于該容室內,并與該驅動單元相連接,而可接收該驅動單元所提供的動力;一第二傳動單元,其容置于該容室內,并包含有一內螺管、一外螺管、一作動套筒與一傳動件,其中,該內螺管固設于該容室內,而該外螺管的一端設有一抵止部,該抵止部螺設于該內螺管內,另端則凸設于該內螺管外并形成有一擋止部,而該作動套筒的一端設有一連接部并連接于該第一傳動單元上,另端則形成有一頭部,而該傳動件設置于該外螺管的擋止部與該作動套筒的頭部間,使該作動套筒能夠將動力傳輸于該外螺管,以帶動該外螺管于該內螺管內螺動,同時,該傳動件的一端設有一打滑斜面,另端則設有一壓抵部,且該壓抵部彈性壓抵有一軸向設置的彈性件,而讓該傳動件可在該外螺管停止運作時通過該打滑斜面產生離合打滑效果;一進擠單元,其具有一中心軸,且該中心軸的一端設有一固接部,該固接部直接穿過該內螺管與該外螺管連接于該作動套筒上,而該中心軸的另端則設有一組接部,該組接部的前端更進一步組設有一頂心組。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螺管于該擋止部的端面上鄰近外緣處設有一插槽,而該作動套筒的頭部前端則對應該插槽設有一容槽,并依序容置有該彈性件與該傳動件,且該傳動件設有該打滑斜面的一端凸出該容槽彈性插設于該插槽內。
3.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傳動件的環側面上環設有一限位環槽,而該作動套筒于該頭部前端中間位置處凹設有一組接槽,并于該組接槽的內壁對應該限位環槽穿設有一與該容槽相通的限位槽,同時,該中心軸的固接部上對應該限位槽設有一限位孔,并容置有一限位銷,且該限位銷的一端凸出該限位孔,并穿過該限位槽而位于該限位環槽內,通過此將該傳動件限位于該容槽中。
4.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內螺管于面對該外螺管的擋止部的端面上凹設有多個凹槽,并設有一止推套件,且該止推套件由多個容置于該等凹槽內的鋼珠以及一蓋設于該等凹槽外側的環狀墊片所構成。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內螺管由一外管體與一設置于該外管體內的內螺套環所構成。
6.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螺管的抵止部更凹設有一圓槽,并容置有一滾珠墊圈、一墊片與一彈簧,而可通過該彈簧推抵該滾珠墊圈抵頂于該中心軸的組接部上。
7.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螺管于該抵止部的端面上環設有一第一斜面,而該中心軸與其組接部的連接處則環設有一第二斜面。
8.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傳動單元具有一傳動齒輪與一被動齒輪,該傳動齒輪的一端連接于該驅動單元上,另端則通過一滾珠軸承樞接固定于該本體的容室內,而該被動齒輪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滾珠軸承與一銅管軸承,而可樞設固定于該傳動齒輪的一側,并與該傳動齒輪相嚙合,同時,該被動齒輪設有該銅管軸承的一側更進一步凸設有一傳動軸,該傳動軸連接于該作動套筒上。
9.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內螺管相對該外螺套的一端設有一快拆單元,且該快拆單元上更進一步連接有一夾管單元。
10.依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自動進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快拆單元具有一環狀的快拆座,且該快拆座的環側面穿設有多個透孔以及一固定環槽,另,該快拆座的內側面凸設有多個定位塊,又,該快拆座上更依序套設有一彈簧、多個容置于該透孔內的鋼珠、一迫緊環以及一容置于該固定環槽內的C形環,而該夾管單元上則對應該快拆座設有一定位凸環,且該定位凸環的環側面對應該快拆單元的鋼珠環設有一定位環槽,并于末端對應該等定位塊凹設有缺槽,而可穿設定位于該快拆座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進擠裝置,是由一本體、一驅動單元、一第一傳動單元、一第二傳動單元以及一進擠單元所構成,且該第二傳動單元更具有離合打滑的功能,而使該自動進擠裝置不僅能夠自動對一管體進行進擠動作,以將該管體前端進擠成喇叭口狀,達到便于使用者進行接管作業的目的,且通過該第二傳動單元的打滑功能,除可避免該進擠單元過度進擠外,更可將該管體的前端修飾得更圓潤,使該管體的接口更為美觀的效果。
文檔編號B21C23/02GK102211115SQ20101016213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8日
發明者廖宏梓, 張哲能, 王更新, 黃武勝 申請人:詠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