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控飛鋸斷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斷料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控飛鋸斷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型材的斷料多采用人工作業方式,工作人員需要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斷料工序的準備工作,將型材搬運至指定的場地進行切割斷料,并且需要對型材重新進行劃線、 標定,這個過程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較低,生產自動化程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數控飛鋸斷料裝置,能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性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數控飛鋸斷料裝置,它包括底座、夾緊定位組件以及落料組件,夾緊定位組件由安裝在底座前端的固定架、安裝在固定架上的夾頭以及驅動氣缸A組成,驅動氣缸A與夾頭連接,落料組件由安裝在底座后端的移動架、固定在移動架上的驅動氣缸B、安裝在移動架上的飛鋸以及驅動電機組成,驅動氣缸A 與驅動氣缸B通過控制線路與控制臺連接。所述的底座上還設置有飛鋸護罩。所述的移動架和底座采用導軌滑塊的方式安裝。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飛鋸斷料裝置安裝在成型軋機后并通過控制臺控制,形成了一套連續的型材生產線,減輕了人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性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夾緊定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落料組件的示意圖圖5為圖1中A-A向剖視圖圖中,1-底座,2-夾緊定位組件,3-落料組件,4-固定架,5-夾頭,6_驅動氣缸A, 7-移動架,8-飛鋸,9-驅動電機,10-飛鋸護罩,11-導軌,12-滑塊,13-驅動氣缸B。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2、圖3,數控飛鋸斷料裝置,它包括底座1、夾緊定位組件2以及落料組件3,夾緊定位組件2由安裝在底座1前端的固定架4、安裝在固定架4上的夾頭5以及驅動氣缸A6組成,驅動氣缸A6與夾頭5連接,落料組件3由安裝在底座1后端的移動架7、固定在移動架7上的驅動氣缸B13、安裝在移動架7上的飛鋸8以及驅動電機9組成,驅動氣缸A6與驅動氣缸B13通過控制線路與控制臺連接,夾頭5的截面形狀與型材截面形狀一致。如圖4,所述的底座1上還設置有飛鋸護罩10,預防在生產過程中的事故傷害,提高設備的安全性能。如圖5,所述的移動架7和底座1采用導軌滑塊的方式安裝,導軌11安裝在底座1 上,滑塊12安裝在移動架7上,可以實現移動架7和底座1的相對移動。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數控飛鋸斷料裝置位于成型軋機后,成型軋機上的感應開關發出信號,由控制臺設置切割量并控制驅動氣缸A6與驅動氣缸B13的動作,驅動氣缸A6驅動夾頭5夾緊形成, 驅動電機9帶動飛鋸8,并由驅動氣缸B13驅動移動架7左右運動,實現對型材的自動斷料。
權利要求1.數控飛鋸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夾緊定位組件(2)以及落料組件 (3),夾緊定位組件(2)由安裝在底座(1)前端的固定架(4)、安裝在固定架(4)上的夾頭(5) 以及驅動氣缸A (6)組成,驅動氣缸A (6)與夾頭(5)連接,落料組件(3)由安裝在底座(1) 后端的移動架(7)、固定在移動架(7)上的驅動氣缸B (13)、安裝在移動架(7)上的飛鋸(8) 以及驅動電機(9)組成,驅動氣缸A (6)與驅動氣缸B (13)通過控制線路與控制臺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飛鋸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還設置有飛鋸護罩(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飛鋸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架(7)和底座 (1)采用導軌滑塊的方式安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數控飛鋸斷料裝置,包括底座(1)、夾緊定位組件(2)以及落料組件(3),夾緊定位組件(2)由固定架(4)、安裝在固定架(4)上的夾頭(5)以及驅動氣缸A(6)組成,驅動氣缸A(6)與夾頭(5)連接,落料組件(3)由移動架(7)、固定在移動架(7)上的驅動氣缸B(13)、安裝在移動架(7)上的飛鋸(8)以及驅動電機(9)組成,驅動氣缸A(6)與驅動氣缸B(13)通過控制線路與控制臺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飛鋸斷料裝置安裝在成型軋機后并通過控制臺控制,形成了一套連續的型材生產線,減輕了人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性能。
文檔編號B23D45/18GK202079325SQ20112013424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30日
發明者張世義, 張峻嘉, 張澤勛 申請人:四川省青神神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