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扁頂針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夾具,尤其涉及一種扁頂針夾具。
背景技術:
在塑料模具的生產過程中,為了將產品頂出通常采用頂針。當需要施加頂出作用力的模具部位是筋條的時候,所采用的頂針稱為扁頂針。在理論上,扁頂針和引導扁頂針的引導孔的側邊均為直角,并且相互間形成間隙配合。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述扁頂針在加工完成后很容易保證側邊均為直角,但是對于引導孔來講,要做到內側邊為直角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是鑄造、壓力加工還是機加工都會在內側形成一定的圓角,其半徑一般為0. 1mm。為了實現所述導引孔和扁頂針的配合,必須將所述扁頂針的四個棱邊也加工成相應的圓角。在現有技術中,我們一般在用手工銼削。眾所周知,手工加工的效率低、誤差大。并且這種誤差會導致扁頂針走偏,甚至折斷扁頂針。介于此,現有技術有進一步改進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扁頂針夾具,能實現在機床上加工扁頂針,提高扁頂針的精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扁頂針夾具,包括底座、第一加持部、第二加持部,所述第一加持部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加持部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加持部滑動的軌跡垂直于第二加持部滑動的軌跡。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扁頂針通過第一加持部和第二加持部從兩個方向上限制其五個自由度,并實現完全定位。從而使得所述扁頂針能在機床上加工棱邊,提高加工效率和產品精度,進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得以解決。優選于所述第二加持部包括連接座和頂桿,所述頂桿可滑動的設置在連接座上, 所述頂桿在連接座上滑動的軌跡平行于第一加持部在底座上滑動的軌跡。通過頂桿在連接座上的移動改變頂桿在扁頂針的作用位置,提高了對不同大小和截面的扁頂針的適應能力。優選于所述底座包括一條形槽,所述條形槽的長度方向同時垂直于第一加持部滑動的軌跡和第二加持部滑動的軌跡。由于模具對扁頂針截面圓角有較高精度要求的是扁頂針的后端部3至5mm左右。因此,可以通過所述條形槽將扁頂針后端部規定在加工面以下,使得加工更加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這種扁頂針夾具可以實現對扁頂針的定位和夾緊,使得扁頂針能在機床上進行加工,進而提高產品精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扁頂針優選結構的示意3[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扁頂針夾具優選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3為圖2另一角度的示意圖;圖4為圖2又一角度的示意圖;圖5為圖4的原理圖。部分附圖標記說明底座1、條形槽11、第一加持部2、第二加持部3、連接座31、頂桿32、扁頂針4、前端部41、后端部4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扁頂針夾具做進一步詳述。參照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扁頂針夾具,包括底座1、第一加持部2、第二加持部3,所述第一加持部2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加持部3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加持部2滑動的軌跡垂直于第二加持部3滑動的軌跡。參照圖4,所述第一加持部2和第二加持部3從兩側將扁頂針4固定在底座1上,每一側都是平面加持。這種結構使得扁頂針4除了垂直于圖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移動之外,其他方向上的移動和轉動均被限制。最后通過夾緊實現扁頂針4的完全定位以滿足機加工的需要。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用于加持扁頂針的夾具,而對加工扁頂針的具體機床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是普通銑床也可以是數控機床或者組合機床。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加持部3包括連接座31和頂桿32,所述頂桿32可滑動的設置在連接座31上,所述頂桿32在連接座31上的滑動的軌跡平行于第一加持部2在底座1上滑動的軌跡。所述頂桿32可以根據需要固定不同的位置,同時,根據實際需要該頂桿也是可以更換的。參照圖1、圖2,所述底座1包括一條形槽11,所述條形槽11的長度方向同時垂直于第一加持部2滑動的軌跡和第二加持部3滑動的軌跡。機床加工雖然成品率和生產效率都比較高,但是由于其對生產批量和工作環境要求較高,并且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同時由于扁頂針4的圓角精度對其性能影響較大的是其前端部41與模具直接相作用的部分。從經濟型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采用這種扁頂針夾具加工扁頂針的前端部41,而后端部42設置在所述條形槽11中,在機加工完成后后端部42可以直接用鉗工完成,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扁頂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加持部、第二加持部,所述第一加持部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加持部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加持部滑動的軌跡垂直于第二加持部滑動的軌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頂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持部包括連接座和頂桿,所述頂桿可滑動的設置在連接座上,所述頂桿在連接座上滑動的軌跡平行于第一加持部在底座上滑動的軌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頂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條形槽,所述條形槽的長度方向同時垂直于第一加持部滑動的軌跡和第二加持部滑動的軌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扁頂針夾具,屬于機床夾具領域。它包括底座、第一加持部、第二加持部,所述第一加持部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加持部可滑動的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加持部滑動的軌跡垂直于第二加持部滑動的軌跡。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扁頂針通過第一加持部和第二加持部從兩個方向上固定其五個自由度,并實現完全定位。從而使得所述扁頂針能在機床上加工棱邊,提高加工效率和產品精度。
文檔編號B23Q3/06GK202200061SQ2011202544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黃志強 申請人:精森源模具(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