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特種耐火材料的加工刀具,尤其是一種加工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
背景技術:
對于冶金鋼廠中的鋼水出口裝置,目前主要是采用特種耐火材料制成, 其中有零部件需要進行孔底平面精加工。現有的孔底平面精加工銑刀包括有筒形刀柄,刀柄的前端焊裝有圓環鋼板,在圓環鋼板的外端面上焊裝有八塊長方形刀片,八塊刀片在鋼板的外端面上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且在圓環鋼板上位于兩兩刀片之間開有八個冷卻液通孔。我們知道,工件半徑越大的地方,磨削量越大,因此現有的銑刀靠外部的磨削量較內側的磨削量大,外部分容易磨損,極易造成工件加工精度降低,表面不平整,刀具使用壽命短, 需要經常更換刀片,嚴重影響生產效率。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現有孔平面銑刀加工精度低,生產效率低,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提供一種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是針對現有的孔底平面加工銑刀進行改進,它具有筒形刀柄,刀柄的前端焊裝有圓環鋼板,在圓環鋼板的外端面上焊裝有八塊刀片,八塊刀片在鋼板的外端面上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且在圓環鋼板上位于兩兩刀片之間開有八個冷卻液通孔,其特征是在圓環鋼板外圓面上開有環形臺階,圍繞環形臺階焊裝有八個圓弧形刀頭, 刀頭與刀片交錯布置,且刀頭軸向高度與刀片平齊。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刀片呈扇形,其長度等于圓環鋼板的環面寬度。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刀頭與刀片之間有3_6mm的間距。本實用由于在圓環鋼板上增設了八個沿外圓布置的刀頭,同時將刀片改為了扇形結構,大大增加了銑刀外部表面的磨削強度,保證了孔底平面加工的平整性,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時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和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半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圖中1 一刀柄,2—圓環鋼板,3—冷卻液通孔,4一環形臺階,5 —圓弧形刀頭,6— 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具有筒形刀柄1,刀柄1的前端焊裝有圓環鋼板2,在圓環鋼板2的外端面上焊裝有八塊刀片6,八塊刀片6在鋼板的外端面上呈放射狀均勻分布, 且在圓環鋼板2上位于兩兩刀片6之間開有八個冷卻液通孔3,特別是在圓環鋼板2外圓面上開有環形臺階4,圍繞環形臺階4焊裝有八個圓弧形刀頭5,圓弧形刀頭5與刀片6交錯布置,且圓弧形刀頭5軸向高度與刀片6平齊。本實施例中所述刀片6呈扇形,其長度等于圓環鋼板2的環面寬度。本實施例中所述刀頭5與刀片6之間有3-6mm的間距,具體間距為5mm。
權利要求1.一種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具有筒形刀柄,刀柄的前端焊裝有圓環鋼板,在圓環鋼板的外端面上焊裝有八塊刀片,八塊刀片在鋼板的外端面上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且在圓環鋼板上位于兩兩刀片之間開有八個冷卻液通孔,其特征是在圓環鋼板外圓面上開有環形臺階,圍繞環形臺階焊裝有八個圓弧形刀頭,刀頭與刀片交錯布置,且刀頭軸向高度與刀片平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其特征是所述刀片呈扇形,其長度等于圓環鋼板的環面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其特征是所述刀頭與刀片之間有3-6mm的間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特種耐火材料的加工刀具,是一種特種耐火材料孔底平面加工銑刀,它具有筒形刀柄,刀柄的前端焊裝有圓環鋼板,在圓環鋼板的外端面上焊裝有八塊刀片,八塊刀片在鋼板的外端面上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且在圓環鋼板上位于兩兩刀片之間開有八個冷卻液通孔,其特征是在圓環鋼板外圓面上開有環形臺階,圍繞環形臺階焊裝有八個圓弧形刀頭,刀頭與刀片交錯布置,且刀頭軸向高度與刀片平齊,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孔底平面加工銑刀加工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使用壽命長,主要是安裝在數控加工中心上對冶金工業鋼水出口零部件中的孔底平面加工。
文檔編號B23C5/08GK202239846SQ2011203344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7日
發明者張洪賓 申請人:湖北盛友鉆石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