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雙前角立銑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91578閱讀:5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雙前角立銑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雙前角立銑刀,屬于立銑刀制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金屬切削過程中,通過切削刃ロ的擠壓切削層產生變形,切屑順著前刀面流向螺旋容屑槽排除,而最容易產生破損和磨損的部位一般在切削刃口和距刃ロ較近的是前刀面上,目前,在傳統的立銑刀具上其切削刃的形狀主要由前角和后角所確定,當立銑刀切削刃的前角和后角確定后,在相同材料和相同加工エ藝的情況下,該立銑刀的切削刃的強度也就確定了,為了增強立銑刀切削刃強度,在現有技術中往往采用對立銑刀的切削刃進行鈍化處理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方式雖然能提高切削刃一定的強度,但卻存在著加工エ藝復雜、難以控制的缺點,而采用數控鈍化機制作,則又存在著成本較高的缺點,并且經鈍化的立銑刀在加工時,還容易出現降低立銑刀加工出的零件表面光潔度的問題。因此,現有的立銑刀制作技術還是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加工エ藝簡單、制作成本較低、并且能有效提高立銑刀切削刃強度和加工光潔度的雙前角立銑刀,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構成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前角立銑刀為該雙前角立銑刀包括設有切削刃和螺旋槽的立銑刀,并且在立銑刀的切削刃上設有前角和后角,其立銑刀的切削刃的前角由主前角和副前角組成,副前角設置在主前角的前端,主前角的主前角角度大于副前角的副前角角度,并且副前角尾端到立銑刀切削刃刀尖的距離為
0.I 0. 2毫米。上述主前角的主前角角度為13° 20°,副前角的副前角角度為5°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立銑刀的切削刃的前角部位上增加了 ー個副前角,使原立銑刀的前角由主前角和副前角組成,通過這種雙前角的設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I、能實現切削刃ロ擠壓的切削層沿著第一前刀面(副前角刀面)流出后,切屑沒有或很少貼著第二前刀面(主前角刀面)流出,直接進入螺旋槽排除,避免距刃ロ較近的第二前刀面因摩擦而產生的硬質點磨損、粘結磨損、擴散磨損及化學磨損;2、雖然第一前刀面(副前角刀面)與切屑緊貼,但第二前刀面(主前角刀面)沒有或很少直接接觸到切屑,有利于冷卻進入或排除,冷卻空間較大、也較為充分,散熱容易,因而大大增強了第一前刀面(副前角刀面)的抗硬質點磨損、抗粘結磨損、抗擴散磨損及抗化學磨損的能力;3、一旦切削刃ロ磨損或破損,主前角將取而代之副前角繼續工作,不會很快的形成切削刃負前角、難以切削等現象產生,不會降低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0010]4、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副前角較小、寬度也較小(即副前角尾端到立銑刀切削刃刀尖的距離),在增強切削刃ロ強度的同時,又不會影響切入時的切削層變形,因而不會増大切削阻力,同時還能保證加工時的表面光潔度質量。通過本實用新型這樣改進后的立銑刀,經試驗證明,其切削刃的強度要高于傳統立銑刀2 3倍,而加工出的零件表面光潔度比用頓化后的立銑刀在相同加工參數下加工出的零件表面光潔度高I 2個光潔度等級。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能有效提高立銑刀切削刃強度和加工光潔度的優點,而且還具有加工エ藝簡單、制作成本較低、使用壽命較長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 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P部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_立銑刀,I. I-主前角,I. 2-副前角,a-主前角角度,¢-副前角角度,b-副前角尾端到立銑刀切削刃刀尖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是根據下述高強度立銑刀切削刃的制作方法構建的,該方法所用的立銑刀材料和制作エ藝都與現有技術相同,但在制作設有螺旋槽的立銑刀I的切削刃時,先在立銑刀I的切削刃上制作出主前角I. 1,然后在主前角I. I上再制作出一個副前角I. 2,使主前角I. I的主前角角度a大于副前角I. 2的副前角角度3。根據上述方法構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前角立銑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 圖3 所示,該雙前角立銑刀包括設有切削刃和螺旋槽的立銑刀1,并且在立銑刀I的切削刃上設有前角和后角,在制作立銑刀I的切削刃時,其后角的制作方法可按現有技術的方式制作, 但在制作前角時,將立銑刀I的切削刃的前角制作成由主前角I. I和副前角I. 2組成,將副前角I. 2設置在主前角I. I的前端,并使主前角I. I的主前角角度a大于副前角I. 2的副前角角度0,可將主前角I. I的主前角角度a控制在13° 20°的范圍,將副前角I. 2的副前角角度0控制在5° 10°的范圍;同時將副前角I. 2尾端到立銑刀I切削刃刀尖的距離b控制在0. I 0. 2毫米范圍即成。
權利要求1.一種雙前角立銑刀,包括設有切削刃和螺旋槽的立銑刀(1),并且在立銑刀(I)的切削刃上設有前角和后角,其特征在于立銑刀(I)的切削刃的前角由主前角(I. I)和副前角 (I. 2)組成,副前角(I. 2)設置在主前角(I. I)的前端,主前角(I. I)的主前角角度(a )大于副前角(I. 2)的副前角角度(P ),并且副前角(I. 2)尾端到立銑刀(I)切削刃刀尖的距離 (b)為0. I 0. 2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前角立銑刀,其特征在于主前角(I.I)的主前角角度 (a) 13° 20°,副前角(I. 2)的副前角角度(P )為5° 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前角立銑刀,包括設有切削刃和螺旋槽的立銑刀(1),并且在立銑刀(1)的切削刃上設有前角和后角,立銑刀(1)的切削刃的前角由主前角(1.1)和副前角(1.2)組成,副前角(1.2)設置在主前角(1.1)的前端,主前角(1.1)的主前角角度(α)大于副前角(1.2)的副前角角度(β),并且副前角(1.2)尾端到立銑刀(1)切削刃刀尖的距離(b)為0.1~0.2毫米。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能有效提高立銑刀切削刃強度和加工光潔度的優點,而且還具有加工工藝簡單、制作成本較低、使用壽命較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B23C5/10GK202336619SQ20112049081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日
發明者冷海軍, 楊秀章 申請人:貴州西南工具(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