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殼體類工件車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裝夾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對殼體類工件進行車加工的夾具。
背景技術:
對薄壁弄殼體類工件進行車加工時,由于車床的三爪卡盤的夾持會想起工件的變形,影響加工精度,需要改變過去傳統的夾持方式,避免直接對工件施加力的作用,保證加工精度及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殼體類工件車夾具,其結構簡單,使用簡便,加工精度高。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殼體類工件車夾具,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夾持端和配合端,配合端帶有盲孔,盲孔的底面帶有定位孔,盲孔內攻有內螺紋;定位孔內安裝有芯棒,芯棒與盲孔同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如下:
所述芯棒與定位孔為過盈配合。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將基座加工出夾持端與配合端,在配合端上開帶有內螺紋的盲孔,在盲孔底部插入芯棒,把工件外圓的外螺紋與盲孔的內螺紋相配合,并使芯棒插在工件底部的定位孔內,起到支撐工件作用;本發明避免了對工件的直接夾持,防止工件變形,結構簡單,使用簡便,加工精度高。
圖1為本發明的基座的主視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剖視圖。圖3為工件的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基座1,基座I包括夾持端11和配合端12,配合端12帶有盲孔14,盲孔14的底面帶有定位孔13,盲孔14內攻有內螺紋;定位孔13內安裝有芯棒2,芯棒2與定位孔13過盈配合,防止芯棒2松脫;芯棒2與盲孔14同軸,可提高對工件3的定位精度;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步,將芯棒2插入基座I的定位孔13內; 第二步,將工作3的外圓31上的外螺紋與盲孔14的內螺紋相配合,將工件3旋扭在基座I上,芯棒2穿過工件3底部的定位孔32,起到對工件3的支撐作用,防止高速旋轉時,由于離心的作用,引起工件3的變形;
第三步,將基座I的夾持端11裝在車床上,啟動車床對工件3的外圓進行車加工。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體類工件車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I包括夾持端11和配合端12,配合端12帶有盲孔14,盲孔14的底面帶有定位孔13,盲孔14內攻有內螺紋;定位孔13內安裝有芯棒2,芯棒2與盲孔14同軸。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類工件車夾具,其特征在于:芯棒2與定位孔13為過盈配入口 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殼體類工件車夾具,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夾持端和配合端,配合端帶有盲孔,盲孔的底面帶有定位孔,盲孔內攻有內螺紋;定位孔內安裝有芯棒,芯棒與盲孔同軸;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簡便,加工精度高。
文檔編號B23Q3/00GK103084870SQ20121044625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范羅榮 申請人:無錫市航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