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加工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工件圓弧面的自動銑削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傳統作為底盤用于承載的部件,尤其是在裝配時用于承載或安裝高精度軸類零件的工件在進行加工時,必須要將工件上的圓弧面的加工質量和精度,以保證裝配的精確,但目前,傳統的設備難以保證對工件進行良好的圓弧面加工,因此必須要作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現為了滿足上述將工件上的圓弧面進行自動銑削成型的需求,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工件圓弧面的自動銑削裝置。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工件圓弧面的自動銑削裝置,包括座架,所述座架下部安裝有一號電機,所述一號電機連接有主心軸,所述主心軸上安裝有兩個渦桿部分,每個渦桿部分均嚙合有渦輪,所述渦輪均連接有連軸,所述連軸前端均連接有支架。
所述支架均固裝有導軌架,所述導軌架的左部以水平滑動方式安裝有滑塊,導軌架的右端安裝有二號電機,所述二號電機均連接有與滑塊螺紋相連的絲杠,所述滑塊上均鉸接安裝有支撐桿,兩個支撐桿上安裝有承載夾具。
所述座架的上端安裝有三號電機,所述三號電機連接有銑刀。
所述座架上焊接有將對應的連軸通過軸承安裝的側延伸架。
所述的承載夾具包括與兩個支撐桿上端焊接相連的承載板,所述承載板上中部安裝有兩個定位銷,承載板上左側、右側分別對應安裝有夾緊設備。
所述夾緊設備均包括分別固裝在承載板上的氣缸、鉸接座,所述鉸接座上鉸接有夾塊,所述夾塊上均開有與對應的氣缸以鉸接且滑動方式相連的配合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自動化程度高,在實現控制銑刀進行恒定位置旋轉以及將工件進行定位夾緊的同時,通過絲杠螺母傳動使得滑塊與連軸的間距逐漸增大,進而使得工件做平面螺旋式運動,實現將工件上表面銑削成較為平整的圓弧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用于工件圓弧面的自動銑削裝置,包括座架1,所述座架1下部安裝有一號電機2,所述一號電機2連接有主心軸3,所述主心軸3上安裝有兩個渦桿部分4,每個渦桿部分均嚙合有渦輪5,所述渦輪5均連接有連軸6,所述連軸6前端均連接有支架7。
所述支架7均固裝有導軌架8,所述導軌架8的左部以水平滑動方式安裝有滑塊9,導軌架8的右端安裝有二號電機10,所述二號電機10均連接有與滑塊9螺紋相連的絲杠11,所述滑塊9上均鉸接安裝有支撐桿12,兩個支撐桿12上安裝有承載夾具。
所述座架1的上端安裝有三號電機13,所述三號電機13連接有銑刀14。
所述座架1上焊接有將對應的連軸6通過軸承安裝的側延伸架19。
所述的承載夾具包括與兩個支撐桿12上端焊接相連的承載板15,所述承載板15上中部安裝有兩個定位銷16,承載板15上左側、右側分別對應安裝有夾緊設備。
所述夾緊設備均包括分別固裝在承載板15上的氣缸20、鉸接座17,所述鉸接座17上鉸接有夾塊18,所述夾塊18上均開有與對應的氣缸20以鉸接且滑動方式相連的配合槽18a。
初始狀態下,滑塊9的位置與對應的連軸6位置相適配。
本發明在使用時,只需先將工件通過兩個定位銷16在承載板15上定位放置,然后通過氣缸20上推夾塊18,使得夾塊18在靠近工件的一端下壓,實現將工件固定。
進一步的,先通過一號電機2帶動主心軸3轉動,在渦桿渦輪的傳動下,連軸6以及支架7均開始恒速旋轉。
進一步的,在啟動三號電機13銑刀14旋轉的同時,二號電機10以更為緩慢的速度帶動絲杠11旋轉,使得滑塊9向背離連軸6的方向進行滑動,在該過程中,兩個支撐桿12、承載夾具以及工件均能夠進行旋轉,并且由于滑塊9與連軸6的間距會被緩慢拉大,進而使得工件能夠進行平面螺旋式運動,繼而能夠使得銑刀14對工件上端面進行作用,實現自動進行圓弧面銑削。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