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81338閱讀:55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控機床附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
背景技術
當一個零件需要幾道工序來完成的時候,最初的時候就是在不同的機床上加工,極大的浪費了人力,后來出現了專用機床,這時一個零件的幾道工序可以在同一臺機床上完成,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相應的就出現了與之相配套的機床附件產品-數控等分轉臺。數控等分轉臺是為專用機床而設計的一種液壓機械式分度裝置,它通過液壓油缸實現轉臺的松開、剎緊以及轉位,使轉臺在主機系統的控制下,完成固定角度回轉,進而完 成主機對零部件的加工。該轉臺具有動作靈活、結構緊湊、分度精度高、剎緊力大、控制簡單等特點。其原理如圖I所示,轉臺先在活塞作用下抬起,然后在轉位油缸的作用下轉位,旋轉到位以后,在活塞的作用下剎緊,其精確定位是靠工作臺里面的鼠牙盤來保證。這樣就解決了工件在專用機床上旋轉的問題。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工件在轉臺上夾緊松開的問題,工件的夾緊松開方式一般是靠T型槽來實現該操作的,在工件加工前先通過T型槽螺釘壓緊,然后轉臺旋轉至加工工位進行加工,工件在加工完成后,再通過T型槽螺釘手動松開,這樣一來在所有的工作環節里面,工件的夾緊松開成了一個工作瓶頸,如果在這一步能夠實現工件的自動夾緊松開的話,那整個加工工序的效率將大大提高。最初設計的時候,使用液壓夾具,進油管路出油管路冷卻液油路等都是由轉臺上面進油,這樣外面進油外觀增大不少,并且因為在轉臺正上方進油嚴重制約的專用機床的設計。考慮到這些因素,幾經周折終于成功設計出本發明所要闡述的配油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可靠的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采用所述技術的數控等分轉臺可以實現在工作臺面上的夾具自動松開夾緊,完全避免了轉臺轉位時夾具不能同時夾緊松開的問題,并且上料工位和加工工位可以通過配油系統分開夾緊松開,極大的提高了加工工件的效率,縮短了加工工件的時間,并且通過增加油路還可以給每個工位同時提供冷卻液等。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包括配油本體結構、工作轉臺、配油器、配油軸和油路系統;所述的工作轉臺設在所述的配油本體結構上部;所述的配油器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轉臺上部;所述的配油軸連接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的上部,該配油軸穿過所述工作轉臺而置于該工作轉臺的上側,且所述的配油軸置于所述配油器的內部;所述的工作轉臺可帶動配油器圍繞所述配油軸旋轉;該油路系統設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和配油軸內部;所述的配油器上設有配油孔,所述油路系統與該配油孔連接。進一步,所述的油路系統上設有油路配油口,所述油路配油口設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的一側。進一步,所述的油路系統可以包括四個獨立油路;所述的配油器為兩層結構,每層設有六個配油孔;當配油器繞配油軸旋轉而切換至任一工位時,所述配油器上都存在相應的配油孔與相對應的油路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油路置于所述工作轉臺下側,方便了機床在工作轉臺上面的結構設置,同時在加工中的所有工作環節,能夠實現工件的自動夾緊松開,從而使整個加工工序的效率將大大提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配油軸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配油軸的A-A剖面示意圖;圖4為圖2中的配油軸的B-B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配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配油器的A-A剖面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配油本體結構,2、油路配油口,3、工作轉臺,4、配油軸,5、配油孔,6、配油器,7、油路系統,8、第一油路,9、第二油路,10、第三油路,11、第四油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六工位的液壓等分轉臺,油路系統7的油路配油口2都位于配油本體結構I的左側,且位于工作轉臺3的下側。配油的油路系統7首先進入配油本體結構I,后到達該配油本體結構I的配油出口,然后進入配油軸4。所述的工作轉臺3上面中心位置設有配油器6,所述的配油軸4就設在該配油器6內部。該配油器6與所述的工作轉臺3固定連接,如圖3或圖4所示,這油路系統7包括第一油路8、第二油路9、第三油路10和第四油路11,如圖3所示,在A-A剖面,所述的第一油路8和第三油路10設有配油出口,如圖4所示,在B-B剖面,第二油路9和第三油路11設有配油出口。上述的第一至第四油路的配油出口都可與配油孔5對應連接。如圖5所示,該配油器6上設有配油孔5,且為上下兩層,如圖6所示,該配油孔5每層設有六個,共12個。當液壓油通過配油軸4中的油路進入配油器6,經過配油器6中的配油孔5分配給相應的夾具上。在該設備中,工作轉臺3上設有上料工位和加工工位;本設備的液壓油路系統7中的第二油路9和第三油路10為上料工位剎緊松開油路,第一油路8和第四油路11為加工工位的剎緊松開的油路。工作轉臺3旋轉過程中,配油器6隨著工作轉臺2旋轉繞所述配油軸4旋轉,而配油軸4與配油本體結構I固定相連,保持靜止不動。所述的配油系統7的油路是需要切換的。每轉換一次工位,第三油路10和第一油路8互相切換,第二油路9和第四油路11互相切換,從而實現每次工件轉到上料工位的時候,工件的夾緊松開時刻都是由第二油路9和第三油路10控制,其余的工位時刻都是第一油路8和第四油路11控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配油本體結構、工作轉臺、配油器、配油軸和油路系統;所述的工作轉臺設在所述的配油本體結構上部;所述的配油器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轉臺上部;所述的配油軸連接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的上部,該配油軸穿過所述工作轉臺而置于該工作轉臺的上側,且所述的配油軸置于所述配油器的內部;所述的工作轉臺可帶動配油器圍繞所述配油軸旋轉;該油路系統設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和配油軸內部;所述的配油器上設有配油孔,所述油路系統與該配油孔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系統上設有油路配油口,所述油路配油口設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系統包括四個獨立油路;所述的配油器為兩層結構,每層設有六個配油孔;當配油器繞配油軸旋轉而切換到任一工位時,所述配油器上都存在相應的配油孔與相對應的油路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控等分轉臺配油系統,包括配油本體結構、工作轉臺、配油器、配油軸和油路系統;所述的工作轉臺設在所述的配油本體結構上部;所述的配油器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轉臺上部;所述的配油軸連接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的上部,該配油軸穿過所述工作轉臺而置于該工作轉臺的上側,且所述的配油軸置于所述配油器的內部;所述的工作轉臺可帶動配油器圍繞所述配油軸旋轉;該油路系統設在所述配油本體結構和配油軸內部;所述的配油器上設有配油孔,所述油路系統與該配油孔連接。本實用新型在機床加工的所有工作環節,能夠實現工件的自動夾緊松開,從而使整個加工工序的效率將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B23Q16/02GK202540047SQ20122021061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0日
發明者劉青春, 吳培堅, 王家曉, 臧克寶 申請人:煙臺環球數控裝備有限公司, 煙臺環球機床附件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