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焊接用鋼板矯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鋼板的平板對焊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焊接用鋼板矯直器。
背景技術:
在鋼板生產過程中,由于軋制水平的原因,鋼板允許存在一定的不平度,依據《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GB 709-88規定:“鋼板公稱厚度>25mm,不平度< 7mm/m。”按照該標準規定,公稱厚度<25mm的鋼板,每米允許的不平度更大。這樣鋼板在進行平板對焊過程中,對接處存在錯邊。依據《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等行業規范對鋼板施焊側錯邊量的規定,“對接處錯邊量<板厚/10,且< 3mm。”因此,為了滿足鋼板焊后尺寸要求,達到鋼板焊接接頭性能條件,需要對不平度超出范圍的鋼板進行矯直,保證施焊一側的焊接質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焊接用鋼板矯直器,解決了鋼板施焊側存在的錯邊不易矯直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直管1、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焊接在直管I上,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平行,成“F”形狀。直管I采用Φ48πιπι,長度1500mm的鋼管;第一撬臂和第二撬臂為Φ 30mm,長度150mm的高強鋼筋,間距100mm。這種高強度、長力臂的特點,可以輕松完 成鋼板矯直。本實用主要涉及厚度< 300mm、長度≥400mm鋼板的平板對焊。利用杠桿的原理,通過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調整進行平板對焊的兩塊鋼板的高度,使兩塊鋼板施焊側某一位置中心線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工作時,首先將進行平板對焊的兩塊鋼板一端焊接固定,從固定端開始,利用矯直器逐次調整兩塊鋼板施焊側某一位置的中心線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再焊接固定;最后使兩塊對接鋼板施焊側中心線全部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可以避免鋼板施焊側錯邊的產生,保證鋼板焊后成型及
焊接質量。
圖1為鋼板矯直器示意圖。其中,直管1、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圖2為鋼板矯直器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直管1、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焊接在直管I上,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平行,成“F”形狀。直管I采用Φ48πιπι,長度1500mm的鋼管;第一撬臂和第二撬臂為Φ30πιπι,長度150mm的高強鋼筋,間距100mm。
權利要求1.一種焊接用鋼板矯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I)、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焊接在直管(I)上,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平行,成“F”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I)為Φ48_,長度1500_的鋼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為Φ 30mm,長度150_的高強鋼筋,間距為100mm。
專利摘要一種焊接用鋼板矯直器,屬于鋼板的平板對焊應用領域。矯直器包括直管(1)、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焊接在直管(1)上,第一撬臂(2)和第二撬臂(3)平行,成“F”形。優點在于可以避免鋼板施焊側錯邊的產生,保證鋼板焊后成型及焊接質量。
文檔編號B21D1/00GK203061598SQ20122071781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郭占山, 齊建, 陳延清, 劉宏, 鞠建斌 申請人:首鋼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