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彎管機構、一種彎管機及彎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彎管機構、一種彎管機及彎管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機械彎管行業常采用推管、拉彎、繞彎、壓彎等彎管的方式加工彎管,使用的彎管機構均為單向彎管機構,如果需要對管料進行多個不同方向折彎時采用轉料方式,但該方式勞動強度大,且換料過程影響了彎管精度和質量。中國專利zl201110438634公開了一種彎管機,該彎管機利用驅動機構將第一輥子固定在導向結構的與芯棒頭根部對應的極限位置頂住管料,并驅動第二輥子在另一所述導向結構上由與芯棒頭根部對應的極限位置向與芯棒頭末端對應的極限位置運動,在此過程中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折彎。該彎管機雖然可將管料折彎成Z形、W形等形狀,但仍存在如下問題:1、驅動機構設置于工作臺面上,在彎管的過程中對已管料制成形部分碰撞而造成阻礙,特別不利于具有多個彎曲部的蛇形管(如附圖1所示)進行彎制;2、彎管過程中兩個輥子的相對位置需要變動,影響彎管的精度;3、彎管需要兩個驅動機構,不單結構復雜,而且對驅動機構要求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彎管機構,可對管料進行單、雙方向精準彎管,結構簡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彎管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機架、一個基座、第一壓輥、第二壓輥、定位塊、一個轉動軸、一個驅動機構;所述基座安裝在機架上可在機架上作X軸方向移動;所述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并排安裝且于各自外周面設置有環槽,兩壓輥的環槽相對而形成可供管件通過的夾縫,第一壓輥具有Z軸方向的第一壓輥中心軸,第二壓輥具有Z軸方向的第二壓輥中心軸,第一壓輥中心軸和第二壓輥中心軸同一端設在一個導軌座上;所述定位塊設在機架上并限制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沿機架作X軸方向平移,該定位塊具有兩個間隔設置的鞍形槽,第一壓輥中心軸和第二壓輥中心軸分別置入鞍形槽中;所述轉動軸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基座上,轉動軸的一端具有一個徑向分布的導向槽用于容置所述導軌座,所述轉動軸借助導向槽沿導軌座在X軸方向上作相對運動;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轉動軸轉動;所述基座在機架上作兩個工位的往返運動,所述的第一工位為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所述的第二工位為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于各自外周面上設置有多條環槽相對而形成多道可供管料通過的夾縫。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機架上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絲桿,基座具有一螺母座與所述絲桿配合安裝。本發明實現管料進行單、雙方向精準彎管,結構簡單。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彎管機,可對管料進行單、雙方向精準彎管,結構簡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彎管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用于壓緊管料的壓緊機構、用于折彎管料的彎管機構及縱向步進進料給彎管機構的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彎管機構為權利要求1至3中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彎管機構。本發明實現管料進行單向或雙向精準彎管,結構簡單。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彎管機還包括一與所述驅動機構同步轉動地水平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工作臺,工作臺中間設有開ロ,所述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經所述開ロ置于工作臺的上方。工作臺與驅動機構同步,可使彎制好的管段隨工作臺轉動,不會因彎制好的管段仍與未彎管的管段相連,避免在彎管機構的作用下對管料產生拉伸或碰撞。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彎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I)先將管料穿過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所形成的夾縫;2)然后用給料機構將管料朝縱向推至預定位置,再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3)基座在第一エ位,此時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導軌座轉動并使第二壓輥繞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4)第二壓輥回位,壓緊機構將管料松開,給料機構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后再重復步驟,最后完成單向彎管。本方法實現了對管料進行單向彎管精準彎管,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供ー種雙向彎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I)先將管料穿過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所形成的夾縫;2)用給料機構將管料朝縱向推至預定位置,再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3)基座在第一エ位,此時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導軌座轉動并使第二壓輥繞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4)第二壓輥回位,壓緊機構將管料松開,給料機構將管料朝縱向推至預定位置,再次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5)所述基座作X軸方向移動至第二エ位,此時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導軌座轉動并使第一壓輥繞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一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實現ー個雙向折彎過程。本方法實現了對管料進行雙向彎管精準彎管,提高生產效率。
圖1為需要彎管好的成品的形狀;圖2為彎管機的整體三維示意圖;圖3為彎管機構的分解狀態示意圖;圖4為基座在機架上的第一エ位時的三維示意圖5為基座在機架上的第二工位時的三維示意圖;圖6是彎管機構的一個橫剖面圖;圖7是利用彎管機進行雙向折彎的主要九個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2至圖6所示的一種彎管機,包括用于折彎管料的彎管機構2和在Y軸方向步進進料給彎管機構2的給料機構9。所述彎管機構2包括一個機架1、一個基座4、第一壓輥22、第二壓輥23、定位塊6、一個轉動軸51、一個驅動機構5。所述機架I上安裝有伺服電機3,伺服電機3的輸出軸連接有絲桿31,所述基座4具有一螺母座41,螺母座41與所述絲桿31配合安裝,在伺服電機3的驅動下,基座4可作X軸方向往返移動。所述第一壓輥22和第二壓輥23并排豎起安裝且于各自外周面上設置有多條環槽以適應一次彎制多根管料的要求。兩壓輥的環槽相對而形成多道可供管件通過的夾縫,第一壓輥22具有Z軸方向的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第二壓輥23具有Z軸方向的第二壓輥中心軸23-1,第一壓棍中心軸22-1和第二壓棍中心軸23-1同一端設在一個導軌座21上。所述定位塊6設在機架I具有兩個間隔設置的鞍形槽61,第一壓輥中心軸22-1和第二壓輥中心軸23-1分別置入鞍形槽61中并避免第一壓輥22和第二壓輥23沿機架I作X軸方向平移而又使第二壓輥23可繞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轉動或使第一壓輥22可繞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轉動。所述轉動軸51由所述驅動機構5驅動并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基座4上,轉動軸51的一端具有一個徑向分布的導向槽52用于容置所述導軌座21。所述導向槽52與導軌座21滑移配合方式可以采用常見的燕尾槽結構,也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的結構,在該結構中,所述導軌座21為一長方體,導向槽52具有一朝上的開口,所述導軌座21安裝在導向槽52中,導向槽52上方還加蓋了導軌座限位板24以保證導軌座21不脫離于所述導向槽52。所述轉動軸51借助導向槽52沿導軌座21在X軸方向上作相對運動。通過設定伺服電機3的參數使所述基座4在機架I上作兩個工位的往返運動,第一工位為轉動軸51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對接,第二工位為轉動軸51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23-1的軸心對接。基座4在第一工位時,在所述驅動機構5的作用下所述轉動軸51轉動帶動導軌座21轉動并使第二壓輥23繞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轉動,并對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基座4在第二工位時,在所述驅動機構5的作用下所述轉動軸51轉動帶動導軌座21轉動并使第一壓輥22繞第二壓輥中心軸23-1的軸心轉動,并對管料進行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所述彎管機還包括一與所述驅動機構5同步轉動地水平安裝在所述機架I上的工作臺7,工作臺中間設有開口 71,所述第一壓輥22和第二壓輥23經所述開口置于工作臺的上方。利用彎管機進行單向彎管是可采用如下步驟:I)先將管料10穿過第一壓輥22和第二壓輥23所形成的夾縫;2)用給料機構9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再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見圖7之I狀態圖);3)基座4在第一エ位,此時轉動軸51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5的作用下導軌座21轉動并使第二壓輥23繞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見圖7之2-3狀態圖)。4)第二壓輥23回位,壓緊機構將管料松開,給料機構9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后再重復步驟2-4,最后完成單向彎管。利用彎管機進行雙向折彎是可采用如下步驟:I)先將管料穿過第一壓輥22和第二壓輥23所形成的夾縫;2)用給料機構9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再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見圖7之I狀態圖);3)基座4在第一エ位,此時轉動軸51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5的作用下導軌座21轉動并使第二壓輥23繞第一壓輥中心軸22-1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見圖7之2狀態圖);4)第二壓輥23回位,壓緊機構將管料松開(見圖7之3狀態圖),給料機構9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見圖7之4狀態圖),再次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5)所述基座4作X軸方向移動至第二エ位(見圖7之5狀態圖),此時轉動軸51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23-1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5的作用下導軌座21轉動并使第一壓輥22繞第二壓輥中心軸23-1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一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實現ー個雙向折彎過程(見圖7之6-9狀態圖)。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彎管機構,其特征在干:包括 一個機架; ー個基座,安裝在機架上可在機架上作X軸方向移動; 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并排安裝且于各自外周面設置有環槽,兩壓輥的環槽相對而形成可供管件通過的夾縫,第一壓輥具有Z軸方向的第一壓輥中心軸,第二壓輥具有Z軸方向的第二壓棍中心軸,第一壓棍中心軸和第二壓棍中心軸同一端設在一個導軌座上; 定位塊,設在機架上并限制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沿機架作X軸方向平移,該定位塊具有兩個間隔設置的鞍形槽,第一壓輥中心軸和第二壓輥中心軸分別置入鞍形槽中; ー個轉動軸,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基座上,轉動軸的一端具有一個徑向分布的導向槽用于容置所述導軌座,所述轉動軸借助導向槽沿導軌座在X軸方向上作相對運動; ー個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轉動軸轉動; 所述基座在機架上作兩個エ位的往返運動,所述的第一エ位為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所述的第二エ位為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彎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于各自外周面上設置有多條環槽相對而形成多道可供管料通過的夾縫。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ー種彎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絲桿,基座具有一螺母座與所述絲桿配合安裝。
4.一種彎管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用于壓緊管料的壓緊機構、用于折彎管料的彎管機構及縱向步進進料給彎管機構的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彎管機構為權利要求1至3中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彎管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彎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彎管機還包括一與所述驅動機構同步轉動地水平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工作臺,工作臺中間設有開ロ,所述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經所述開ロ置于工作臺的上方。
6.ー種使用權利要求4所述彎管機的彎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先將管料穿過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所形成的夾縫; 2)然后用給料機構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再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 3)基座在第一エ位,此時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導軌座轉動并使第二壓輥繞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
7.ー種使用權利要求4所述彎管機的雙向彎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先將管料穿過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所形成的夾縫; 2)用給料機構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再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 3)基座在第一エ位,此時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導軌座轉動并使第二壓輥繞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二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 4)第二壓輥回位,壓緊機構將管料松開 ,給料機構將管料朝Y軸方向推至預定位置,再次用壓緊機構將管料固定; 5)所述基座作X軸方向移動至第二エ位,此時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導軌座轉動并使第一壓輥繞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轉動,通過第一輥子滾壓管料將管料進行逆時針方向彎制成形,實現一個雙向折彎過程。·
全文摘要
彎管機構包括一個機架、一個基座、第一壓輥、第二壓輥、定位塊、一個轉動軸、一個驅動機構,基座在機架上作兩個工位的往返運動,定位塊避免第一壓輥和第二壓輥沿機架作X軸方向平移,驅動機構驅動轉動軸轉動,第一工位為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一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可對管料進行順時鐘方向彎管,第二工位為轉動軸的軸心與第二壓輥中心軸的軸心對接可對管料進行逆時鐘方向彎管。彎管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用于壓緊管料的壓緊機構、用于折彎管料的彎管機構及縱向步進進料給彎管機構的給料機構。彎管方法為利用上述彎管機對管料進行單方向或雙方向彎管。本發明的彎管機構、彎管機或方法實現了對管料進行單向或雙向彎管,彎管精準,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D7/08GK103111501SQ20131006099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6日
發明者龍曉明, 丘冠軍, 黃曉成, 岳妮 申請人:中山市奧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