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焊網機,特別涉及的是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
背景技術:
焊網機是將調直的盤條鋼筋剪切為橫筋和縱筋,再將橫筋和縱筋焊接形成網片的焊接設備。現有技術焊網機的原料盤條鋼筋只采用一種規格,鋼筋的導入口只有一個規格,焊接后網片橫筋和縱筋的直徑均相同。現有技術焊網機存在如下缺陷:現有技術焊網機不能在同一張網片上出現不等直徑橫筋和縱筋,當需要制造不等直徑橫筋和縱筋的網片時,必須由人工完成,因此存在生產效率低,質量差,成本高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同直徑鋼筋均能被導入,能在同一張網片上出現不等直徑橫筋和縱筋,生產效率高的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所述多孔鋼筋導入裝置設置在焊網機的牽引機構和調直機構一側的鋼筋輸入端,其結構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上間隔設置有結構相同且位置對稱的兩個機架滑道;在所述兩個機架滑道之間滑配裝有多個導入孔模塊,所述多個導入孔模塊的上部連接往復移動驅動機構,所述往復移動驅動機構被支撐在兩個機架滑道之間;所述多個導入孔模塊側面間隔設置有不同直徑的多個鋼筋導入孔;在所述每個鋼筋導入孔的同一側面上分別設置有驅動鋼筋導入結構相同的鋼筋導入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根據需要,將不同直徑的鋼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多個導入孔模塊的鋼筋導入孔輸送,能方便的進入焊網機下一道牽引機構和調直機構工序,為焊網機后序在同一張網片上制造不等直徑的橫筋和縱筋提供輸送的關鍵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化導入鋼筋機構,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質量高,成本低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圖;圖4是圖3中C-C剖視圖;圖5是圖3中D-D剖視圖。《附圖中序號說明》1:多孔鋼筋導入裝置;2:盤條鋼筋部分;2a:第一盤條鋼筋;2b:第二盤條鋼筋;2c:第三盤條鋼筋;3:牽引機構;4:調直機構;5:剪切機構;6:儲存、卸料機構;7:機架;11:旋轉驅動機構;12:導入主動輪;13:導入被動輪;14:被動軸;15:移動驅動機構;16:滑塊;17:滑板;21:機架滑道;22:多個導入孔模塊;23: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4:鋼筋導入驅動機構;51:第一鋼筋導入孔;52:第二鋼筋導入孔;53:第三鋼筋導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所述多孔鋼筋導入裝置I設置在焊網機的牽引機構3和調直機構4 一側接近鋼筋輸入端。所述多孔鋼筋導入裝置I的結構包括:機架7 ;在所述機架7上間隔設置有結構相同且位置對稱的兩個機架滑道21 ;在所述兩個機架滑道21之間滑配裝有多個導入孔模塊22,所述多個導入孔模塊22的上部連接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所述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被支撐在兩個機架滑道21之間。所述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是:升降機、氣缸/液壓缸。所述多個導入孔模塊22側面間隔設置有不同直徑的多個鋼筋導入孔;在所述每個鋼筋導入孔的同一側面上分別設置有驅動鋼筋導入結構相同的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所述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第一個實施例是:所述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包括: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一側的導入主動輪12、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另一側且與所述導入主動輪12位置對應的導入被動輪13 ;所述導入主動輪12連接旋轉驅動機構11,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1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個側面上。
所述導入被動輪13鉸接在被動軸14 一端上,所述被動軸14另一端連接在移動驅動機構15上,所述移動驅動機構15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個側面上。所述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第二個實施例是:所述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包括: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一側的導入主動輪12、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另一側且與所述導入主動輪12位置對應的導入被動輪13 ;所述導入主動輪12連接旋轉驅動機構11,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1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個側面上。所述導入被動輪13鉸接在被動軸14 一端上,所述被動軸14另一端固定在滑塊16一端,所述滑塊16滑配在滑板17的滑槽內,滑塊16另一端連接移動驅動機構15,所述移動驅動機構15固定在滑板17的側面;所述滑板17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個側面上。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1是電機。所述移動驅動機構15是氣缸/液壓缸。所述多個鋼筋導入孔包括:第一鋼筋導入孔51、第二鋼筋導入孔52、第三鋼筋導入孔53 ;所述第一鋼筋導入孔51、第二鋼筋導入孔52、第三鋼筋導入孔53分別具有不同孔徑。更具體的說,如圖1所示,盤條鋼筋部分2分別放置三個盤條鋼筋直徑不等的第一盤條鋼筋2a、第二盤條鋼筋2b、第三盤條鋼筋2c ;多個導入孔模塊22上的第一鋼筋導入孔51、第二鋼筋導入孔52、第三鋼筋導入孔53分別適應直徑不等第一盤條鋼筋2a、第二盤條鋼筋2b、第三盤條鋼筋2c通過。如圖1、圖3所示的位置,是第二盤條鋼筋2b經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的導入主動輪12和導入被動輪13牽引進入第二鋼筋導入孔52,隨后第二盤條鋼筋2b進入牽引機構3和調直機構4后,再轉入后序的剪切機構5和儲存、卸料機構6。當輸入鋼筋的直徑需要從第二盤條鋼筋2b變換為第三盤條鋼筋2c時,首先驅動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動作,將多個導入孔模塊22沿兩個機架滑道21滑動上升,使第三鋼筋導入孔53中心移動對應牽引機構3和調直機構4鋼筋輸入位置時,停止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的驅動;再將第三盤條鋼筋2c通過第三鋼筋導入孔53 —側的導入主動輪12和導入被動輪13牽引進入第三鋼 筋導入孔53,隨后第三盤條鋼筋2c進入牽引機構3和調直機構4后,再轉入后序的剪切機構5和儲存、卸料機構6 ;完成將不同直徑的鋼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多個導入孔模塊22輸送不同直徑的鋼筋。
權利要求1.一種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鋼筋導入裝置(I)設置在焊網機的牽引機構(3)和調直機構(4) 一側的鋼筋輸入端,其結構包括:機架(7);在所述機架(7)上間隔設置有結構相同且位置對稱的兩個機架滑道(21);在所述兩個機架滑道(21)之間滑配裝有多個導入孔模塊(22),所述多個導入孔模塊(22)的上部連接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所述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被支撐在兩個機架滑道(21)之間;所述多個導入孔模塊(22)側面間隔設置有不同直徑的多個鋼筋導入孔;在所述每個鋼筋導入孔的同一側面上分別設置有驅動鋼筋導入結構相同的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包括: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一側的導入主動輪(12)、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另一側且與所述導入主動輪(12)位置對應的導入被動輪(13);所述導入主動輪(12)連接旋轉驅動機構(11 ),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1)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 一個側面上;所述導入被動輪(13)鉸接在被動軸(14)一端,所述被動軸(14)另一端連接在移動驅動機構(15)上,所述移動驅動機構(15)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個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導入驅動機構(24)包括: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一側的導入主動輪(12)、位于每個鋼筋導入孔另一側且與所述導入主動輪(12)位置對應的導入被動輪(13);所述導入主動輪(12)連接旋轉驅動機構(1 1 ),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1)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 一個側面上;所述導入被動輪(13)絞接在被動軸(14) 一端上,所述被動軸(14)另一端固定在滑塊(16) —端,所述滑塊(16)滑配在滑板(17)的滑槽內,滑塊(16)另一端連接移動驅動機構(15),所述移動驅動機構(15)固定在滑板(17)的側面;所述滑板(17)固定在多個導入孔模塊(22) —個側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鋼筋導入孔包括:第一鋼筋導入孔(51)、第二鋼筋導入孔(52)、第三鋼筋導入孔(53);所述第一鋼筋導入孔(51)、第二鋼筋導入孔(52)、第三鋼筋導入孔(53)分別具有不同孔徑。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移動驅動機構(23)是:升降機、氣缸/液壓缸。
6.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機構(11)是電機;所述移動驅動機構(15)是氣缸/液壓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焊網機的多孔鋼筋導入裝置,其結構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置有兩個機架滑道;在兩個機架滑道之間滑配裝有多個導入孔模塊,多個導入孔模塊上部連接往復移動驅動機構;多個導入孔模塊側面間隔設置有不同直徑的多個鋼筋導入孔;在每個鋼筋導入孔的同一側面上分別設置有驅動鋼筋導入結構相同的鋼筋導入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根據需要,將不同直徑鋼筋通過多個導入孔模塊的鋼筋導入孔輸送,進入焊網機下一道工序,為焊網機后序在同一張網片上制造不等直徑的橫筋和縱筋提供輸送的關鍵技術方案;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質量高,成本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B21F23/00GK203091627SQ20132007112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7日
發明者陳振東 申請人:建科機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