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絞線廢線收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絞線收線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絞線廢線收線機。
背景技術:
鋼絞線廢線是指兩組鋼絞線首尾對接,含有接頭的一段。為了將過長的鋼絞線廢線盤成圈需要通過人工方式將其盤成圈,費時費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及勞動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問題,提供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鋼絞線廢線收線機,能實現鋼絞線廢線收線過程的自動化,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鋼絞線廢線收線機,包括底盤,底盤上裝置固定桿,固定桿的外圍裝置旋轉套,位于旋轉套的外圍分別套裝托盤及傳動機構,傳動機構于動力機構相連接;于托盤上均勻布置支撐桿形成六邊形,位于任意相鄰支撐桿之間還設有夾具。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9)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恒轉矩控制箱,恒轉矩控制箱連接電機,電機安裝在于固定桿連接的安裝座上;所述支撐桿為圓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利用齒輪傳動系統使位于托盤上的支撐桿轉動,通過夾具夾持鋼絞線廢線的線頭,使鋼絞線廢線成圈的纏繞于支撐桿的外圍,省去了以往需要通過人力的方式,省時省力,實現了收線過程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節約了勞動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盤5,底盤5上裝置固定桿3,固定桿3的外圍裝置旋轉套6,位于旋轉套6的外圍分別套裝托盤2及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套裝于旋轉套6外圍的第一皮帶輪7,第一皮帶輪7通過皮帶8與第二皮帶輪9之間傳動連接,動力機構包括恒轉矩控制箱1 1,恒轉矩控制箱11連接電機10,電機10安裝在于固定桿3連接的安裝座4上。上述第二皮帶輪9套裝于電機10的輸出端1001上;于托盤2上均勻布置支撐桿I形成六邊形,支撐桿I為圓形,位于任意相鄰支撐桿I之間還設有夾具12。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如圖1所示,通過恒轉矩控制箱11控制電機10以恒定轉速輸出,第二皮帶輪9轉動,通過皮帶8將動力傳遞至第一皮帶輪7,由于第一皮帶輪7于旋轉套6套接,由此帶動旋轉套6及托盤2轉動,從而使位于托盤2上的支撐桿I隨動,通過夾具12與鋼絞線廢線的線頭夾持,由此可以將長度過長的鋼絞線廢線在支撐桿I的外圍逐漸盤成圈,盤全完畢后,電機10停止工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利用齒輪傳動系統使位于托盤上的支撐桿轉動,通過夾具夾持鋼絞線廢線的線頭,使鋼絞線廢線成圈的纏繞于支撐桿的外圍,省去了以往需要通過人力的方式,省時省力,實現了收線過程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兵節約了勞動成本。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 改。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絞線廢線收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盤(5),所述底盤(5)上裝置固定桿(3),固定桿(3)的外圍裝置旋轉套(6),位于旋轉套(6)的外圍分別套裝托盤(2)及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于動力機構相連接;于所述托盤(2)上均勻布置支撐桿(I)形成六邊形,位于任意相鄰支撐桿(I)之間還設有夾具(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絞線廢線收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皮帶輪(7)、第二皮帶輪(9),第一皮帶輪(7)與第二皮帶輪(9)之間通過皮帶(8)傳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絞線廢線收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恒轉矩控制箱(11),所述恒轉矩控制箱(11)連接電機(10 ),電機(10 )安裝在于固定桿(3 )連接的安裝座(4)上。
4.如權利 要求1所述的鋼絞線廢線收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I)為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絞線廢線收線機,包括底盤,底盤上裝置固定桿,固定桿的外圍裝置旋轉套,位于旋轉套的外圍分別套裝托盤及傳動機構,傳動機構于動力機構相連接;于托盤上均勻布置支撐桿形成六邊形,位于任意相鄰支撐桿之間還設有夾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利用齒輪傳動系統使位于托盤上的支撐桿轉動,通過夾具夾持鋼絞線廢線的線頭,使鋼絞線廢線成圈的纏繞于支撐桿的外圍,省去了以往需要通過人力的方式,省時省力,實現了收線過程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節約了勞動成本。
文檔編號B21C47/02GK203140479SQ20132013766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5日
發明者王一新, 黎立 申請人:江蘇金潤鋼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