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包括銑床、銑床上沿前后方向平行設置的兩盤銑刀和固定在銑床工作臺面上的夾具;夾具包括底座和在底座上沿前后方向依次設置的頭部固定結構、壓緊結構和尾部固定結構,頭部固定結構位于兩盤銑刀之間且其上設有與調整臂頭部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左右兩側設有供調整臂頭部端面穿出的開口,壓緊結構包括朝后傾斜設置的兩立柱和可拆卸固定在兩立柱上端的壓塊,兩立柱分別位于頭部固定結構后方兩側,尾部固定結構包括用于放置調整臂尾部的放置槽、位于放置槽左右兩側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左右方向的兩側定位結構和位于放置槽后方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前后方向的后定位結構。
【專利說明】
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對調整臂頭部和中部的端面進行銑削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調整臂的作用是對制動器制動間隙進行調整,是指對制動器摩擦副元件:制動鼓和制動襯片之間的間隙進行的調整。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頻繁的制動會導致制動元件的不斷磨損,致使制動鼓與蹄片之間的間隙不同程度的增大,導致踏板行程加長、制動氣室推力下降、制動滯后和制動力降低等。為保證車輛行駛安全,維持踏板行程的相對穩定和各制動器之間工作均衡,需對制動間隙進行調整(此處所說的調整是只使用過程中的調整),起到調節和控制制動功能和靈敏度的功能。
[0003]如圖1所述,圖為鑄造成型的調整臂毛坯,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設置的調整臂頭部(其兩側設有端面)、前臂、調整臂中部拐角(其兩側設有端面)、后臂和調整臂尾部(其下部設有端面),前臂和后臂組成V型結構且其之間設有調整臂中部拐角。在對調整臂的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調整臂頭部的端面和調整臂中部的端面進行銑削加工,再在銑削加工后的調整臂頭部端面和調整臂中部端面上鉆孔,則需要一種端面加工裝置對調整臂的端面進行加工。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操作簡單、加工精度高。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該裝置包括銑床、銑床上沿前后方向平行設置的兩盤銑刀和固定在銑床工作臺面上的夾具;所述夾具包括底座
I和在底座I上沿前后方向依次設置的頭部固定結構2、壓緊結構3和尾部固定結構4,所述頭部固定結構2位于兩盤銑刀之間且其上設有與調整臂頭部配合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左右兩側設有供調整臂頭部端面穿出的開口 6,所述壓緊結構3包括朝后傾斜設置的兩立柱7和可拆卸固定在兩立柱7上端的壓塊8,所述兩立柱7分別位于所述頭部固定結構2后方兩偵牝所述尾部固定結構4包括用于放置調整臂尾部的放置槽9、位于放置槽9左右兩側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左右方向的兩側定位結構10和位于放置槽9后方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前后方向的后定位結構U。
[0006]其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兩立柱7分別設于調整臂的左右兩側且位于調整臂中部端面的相鄰后方,所述壓塊8的一端為與一立柱7配合的滑槽12,另一端為與另一立柱7配合的滑出槽13。
[0007]其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立柱7的上端為螺紋結構,所述螺紋結構上設有用于固定壓塊8的螺母與墊圈。
[0008]其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立柱7的傾斜角度為30° -45°。
[0009]優選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頭部固定結構2和壓緊結構3之間設有向后傾斜的擋板14,其上端設有供調整臂穿過的缺口 15。
[00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包括頭部固定結構、壓緊結構和尾部固定結構分別用于固定調整臂頭部、調整臂后臂和調整臂尾部,且固定穩固,操作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調整臂毛坯的外觀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夾具的俯視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底座、2頭部固定結構、3壓緊結構、4尾部固定結構、5凹槽、6開口、7立柱、8壓塊、9放置槽、10側定位結構、11后定位結構、12滑槽、13滑出槽、14擋板、15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18]參見圖2-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該裝置包括銑床、銑床上沿前后方向平行設置的兩盤銑刀(沿豎直方向設置)和固定在銑床工作臺面上的夾具等。其中,銑床為臥式銑床,兩盤銑刀對應調整臂的兩側的端面設置。夾具包括底座I和在底座I上沿前后方向依次設置的用于固定調整臂頭部的頭部固定結構2、用于固定調整臂后臂的壓緊結構3和用于固定調整臂尾部的尾部固定結構4,頭部固定結構2位于兩盤銑刀之間且其上設有與調整臂頭部配合的凹槽5,該凹槽5的左右兩側設有供調整臂頭部端面穿出的開口 6 (具體可以為矩形開口)。壓緊結構3包括朝后傾斜設置的兩立柱7和可拆卸固定在兩立柱7 (其上設有緊固件)上端的壓塊8,兩立柱7分別位于頭部固定結構2后方兩側且其連線垂直于盤銑刀的前進方向,壓塊8通過立柱上的緊固件頂靠在調整臂的后臂上。尾部固定結構4包括用于放置調整臂尾部的放置槽9、位于放置槽9左右兩側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左右方向的兩側定位結構10和位于放置槽9后方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前后方向的后定位結構11。其中,放置槽9為口字形結構,其靠近某一側的側定位結構10設置;側定位結構10和后定位結構11包括設于底座I上的螺紋座,該螺紋座上的螺孔中沿水平方向設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遠離放置槽9的一側為螺栓頭,另一側穿過螺紋座頂靠在調整臂尾部上。
[0019]其中,參見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兩立柱7分別設于調整臂的左右兩側且位于調整臂中部端面的相鄰后方,壓塊8壓設在調整臂的后臂上。如圖4所示,壓塊8具體可以為矩形塊狀結構,其一端(左端)為與一立柱7 (左立柱)配合的滑槽12 (左立柱在其中滑動,壓塊8可以繞該立柱旋轉),另一端(右端)為與另一立柱7 (右立柱)配合的滑出槽13 (壓塊可以與右立柱滑離)。該結構便于壓塊8的快速拆除和安裝。
[0020]其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立柱7的上端為螺紋結構,螺紋結構上設有用于固定壓塊8的螺母與墊圈,與前述的滑槽12和滑出槽13配合。
[0021]其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立柱7的傾斜角度為30° -45°。
[0022]優選地,參見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頭部固定結構2和壓緊結構3之間設有向后傾斜的擋板14 (具體可以是薄鋼板位于調整臂的中部端面的下方)用于防止鐵屑向后拋灑,其傾斜角度為30° -45°,其上端設有供調整臂穿過的缺口 15。
[002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包括頭部固定結構、壓緊結構和尾部固定結構分別用于固定調整臂頭部、調整臂后臂和調整臂尾部,且固定穩固,操作簡單。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銑床、銑床上沿前后方向平行設置的兩盤銑刀和固定在銑床工作臺面上的夾具;所述夾具包括底座(I)和在底座(I)上沿前后方向依次設置的頭部固定結構(2)、壓緊結構(3)和尾部固定結構(4),所述頭部固定結構(2)位于兩盤銑刀之間且其上設有與調整臂頭部配合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左右兩側設有供調整臂頭部端面穿出的開口(6),所述壓緊結構(3)包括朝后傾斜設置的兩立柱(7)和可拆卸固定在兩立柱(7)上端的壓塊(8),所述兩立柱(7)分別位于所述頭部固定結構(2)后方兩側,所述尾部固定結構(4)包括用于放置調整臂尾部的放置槽(9)、位于放置槽(9)左右兩側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左右方向的兩側定位結構(10)和位于放置槽(9)后方的用于定位調整臂尾部前后方向的后定位結構(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立柱(7)分別設于調整臂的左右兩側且位于調整臂中部端面的相鄰后方,所述壓塊(8)的一端為與一立柱(7)配合的滑槽(12),另一端為與另一立柱(7)配合的滑出槽(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7)的上端為螺紋結構,所述螺紋結構上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壓塊(8)的螺母與墊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7)的傾斜角度為30° -45°。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車橋調整臂的端面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固定結構(2)和壓緊結構(3)之間設有向后傾斜的擋板(14),其上端設有供調整臂穿過的缺口(15)。
【文檔編號】B23Q3/06GK203972928SQ201420361233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日
【發明者】胡明 申請人:十堰恒拓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