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控銑床雙位置接水槽。
背景技術:
出于對工件降溫保護的需要,數控銑床加工工件時會對工件進行噴水處理;另外出于潤滑的需要,加工設備和工件上會有油污。因此,在加工的過程中會產生水油混合液體污染物,現有技術中針對排水排污只有一個出口,往往導致排水不徹底,容易淤積油污,影響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控銑床雙位置接水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數控銑床雙位置接水槽,包括結構相同、并且左右并排設置的第一接水箱和第二接水箱,所述第一接水箱的下端設置有兩個滾輪,與之相對地,所述第二接水箱的下端也設置有兩個滾輪,所述第一接水箱和第二接水箱的前端面上各設置有一個拉環,在所述第一接水箱與第二接水箱之間橫向固定連接有第三接水箱,所述第一接水箱、第二接水箱和第三接水箱連接成一體,并保持內部相通,所述第三接水箱上端的敞口由蓋裝的封蓋封口,在封蓋上設置有兩個圓形的通孔,且封蓋的左右兩端各設置有一個把手,在所述第一接水箱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箱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接水槽,各接水槽從上往下伸入到對應的接水箱內,并與對應的接水箱保持相通。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第一接水箱和第二接水箱并排設置,與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配合使用。第一接水箱、第二接水箱和第三接水箱內部相通,連接成一體用于裝水。第三接水箱上端的敞口通過該封蓋封口,封蓋可以通過把手取下,取下后可以對第三接水箱內的污水進行清理。外部流入的污水通過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進入到水箱內。
進一步,為了盡量增大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在接水過程中的受水面積,所述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均為上大下小的梯形。
有益效果: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和操作,通過并排設置的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同時接水,同時將接到的污水通過第一接水箱、第二接水箱和第三接水箱盛裝起來統一處理,滿足了兩口同時放水的情況,保證了污水處理徹底,效果良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數控銑床雙位置接水槽,第一接水箱1和第二接水箱2結構相同、并且左右并排設置。第一接水箱1的下端設置有兩個滾輪7,與之相對地,第二接水箱2的下端也設置有兩個滾輪7,第一接水箱1和第二接水箱2的前端面上各設置有一個拉環8。在第一接水箱1與第二接水箱2之間橫向固定連接有第三接水箱3,第一接水箱1、第二接水箱2和第三接水箱3連接成一體,并保持內部相通。第三接水箱3上端的敞口由蓋裝的封蓋4封口,在封蓋4上設置有兩個圓形的通孔4a,且封蓋4的左右兩端各設置有一個把手4b。在第一接水箱1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接水槽5,第二接水箱2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接水槽6,各接水槽從上往下伸入到對應的接水箱內,并與對應的接水箱保持相通。第一接水槽5和第二接水槽6均為上大下小的梯形。
本發明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本發明針對兩個污水排出口的數控銑床設置,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將本發明放置在污水排出口的下方。污水排出口里排出的污水分別對應通過第一接水槽5和第二接水槽6排入到第一接水箱1和第二接水箱2內。進入到第一接水箱1和第二接水箱2內的污水會流入到連通的第三接水箱3內。第一接水箱1、第二接水箱2和第三接水箱3連通成一體,污水存放在里面。當污水的量到一定程度后,就通過打開封蓋4,統一進行處理。整個發明通過滾輪7實現移動,工作人員拉動拉環8進行移動。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