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切割機構,特別涉及一種扁管的且切割機構。
背景技術:
扁管為新型的換熱材料,其與翅片、基管的組合代替了傳統的管片式組合。通常扁管使用鋁材料等居多。生產過程中,扁管從卷裝較直進行切割,需要較為復雜的設備組合才能實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全自動化的扁管切割機構,為此,本發明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它包括扁管輸送方向上設置的平臺,所述平臺上包括第一夾持機構、第二夾持機構及位于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之間的氣動切刀。
在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采用以下進一步方案:
所述平臺為第二夾持機構設置有扁管輸送方向上的移動導軌,所述第二夾持機構通過氣缸實現在移動導軌上的滑動進而實現被切割的扁管的拉斷動作。
所述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都設置有夾持扁管的夾手,所述夾手包括下夾手和上夾手,所述下夾手固定在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的基座上,所述上夾手通過設置在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的氣缸實現上下移動。
所述上夾手和下夾手皆為扁平狀,與扁平管適配。
所述扁管切割機構在第一夾持機構的前方和第二夾持機構的后方都設置有扁管限位裝置,所述扁管限位裝置為間隔為扁平管寬度的兩個滾輪,扁平管在輸送時帶動滾輪滾動并實現限位。
所述氣動切刀包括下切刃、上切刃及控制氣缸,所述上切刃和下切刃通過氣缸控制實現上下的剪切動作。
所述下切刃及上切刃都被配設為剪切到扁管的上下管壁的厚度。
由于采用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所采用設置在夾持機構之間的氣動切刀,實現了最直接的剪切,此外,第二夾持機構可滑動進行拉斷動作,更保證了扁管切口的平整而不變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本發明包括扁管輸送方向上設置的平臺1,所述平臺1上包括第一夾持機構2、第二夾持機構3及位于第一夾持機構2和第二夾持機構3之間的氣動切刀4。
特別的,所述平臺為第二夾持機構3設置有扁管5輸送方向上的移動導軌4,所述第二夾持機構3通過氣缸實現在移動導軌4上的滑動進而實現被切割的扁管的拉斷動作。
所述第一夾持機構2和第二夾持機構3都設置有夾持扁管的夾手6,所述夾手包括下夾手61和上夾手62,所述下夾手61固定在第一夾持機構2和第二夾持機構3的基座上,所述上夾手62通過設置在第一夾持機構2和第二夾持機構3的氣缸實現上下移動。
所述上夾手62和下夾手61皆為扁平狀,與扁平管適配。
所述扁管切割機構在第一夾持機構2的前方和第二夾持機構3的后方都設置有扁管限位裝置,所述扁管限位裝置為間隔為扁平管寬度的兩個滾輪,扁平管在輸送時帶動滾輪滾動并實現限位。
所述氣動切刀4包括下切刃41、上切刃42及控制氣缸44,所述上切刃和下切刃通過氣缸控制實現上下的剪切動作。圖中43為氣管。
所述下切刃41及上切刃42都被配設為剪切到扁管的上下管壁的厚度。
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方案的說明而非對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發明進行的修改、變化、等同替換都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